跟进收入结构变化 促进农民收入增长——河北省市县农民收入增长实证研究

上传人:li45****605 文档编号:29865014 上传时间:2018-01-25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287.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跟进收入结构变化 促进农民收入增长——河北省市县农民收入增长实证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跟进收入结构变化 促进农民收入增长——河北省市县农民收入增长实证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跟进收入结构变化 促进农民收入增长——河北省市县农民收入增长实证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跟进收入结构变化 促进农民收入增长——河北省市县农民收入增长实证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跟进收入结构变化 促进农民收入增长——河北省市县农民收入增长实证研究(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跟道收入凭匏炙伯 河北省市县农 郭 党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 年翻一番。循着河北省2010年以来市县农民增收的轨迹, 本文在对全省及市县农民收入增长特点、影响增收因素等研 究基础上,采用多元回归方法,进一步对农民增收进行实证 分析,并提出了促进农民增收的对策建议。 一、201 0201 2年省市县农民收入增长特征 据抽样调查资料显示,河北省及市、县农民收入水平不 断提高,收入结构发生明显变化,农民收入增长进入新阶段。 (一)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提高 从全省看。2012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为8081元, 首次突破8000元,比2010年增加2123元,增长356, 年

2、均增长164。从1 1个设区市看,唐山市、廊坊市和石 家庄市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继续位居前三位,其中唐山市和 廊坊市首次突破万元大关,分别达到10698元和10447元, 石家庄市达到8993元,近9000元,三市分别比2010年增 加2388元、2858元和2416元;与全省增速相比,保定市、 衡水市、邯郸市、廊坊市、石家庄市和沧州市等6个设区市 农民收入增速快于全省,其中保定市、衡水市、邯郸市增速 位于11个设区市增速前三位,分别比2010年增长413、 411和388。从县域看,在全省136个县(市)中有20 个县(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超万元,比2010年增加19个, 分别为迁安市、三河市、

3、香河县、藁城市、唐海县、晋州市、 鹿泉市、大厂回族自治县、霸州市、正定县、栾城县、涿州市、 文安县、迁西县、乐亭县、滦县、玉田县、遵化市、辛集市、 新乐市,而2010年仅迁安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超万元。 (二)农民收入结构发生新变化 在农民多元化收入来源中,来自工资性的收入增长速 度持续快于来自家庭经营的收入增长速度,收入结构出现了 质的变化。2012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人中,工资性收人、 家庭经营性收人、非生产性收人(包括:财产性和转移性 纯收入)三者之比由2010年的445:458:97变为496: 403:101,作为农民人均纯收人主体的家庭经营纯收人地 位逐步被工资性收入超越,农民人均纯收

4、人工资化,2012 年工资性收入在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超过家庭经营收入 9-3个百分点,非生产性纯收入比重呈小幅上升趋势,成为 农民收入增长的新亮点。 从1 1个设区市看,l 1个设区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结构变 化呈现区域特点(详见表1)。2012年,石家庄市、唐山市、 邯郸市、保定市、承德市、沧州市6个设区市的农民人均纯 收人中,工资性收人在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所占比重继续保 持2010年的主导地位,分别由2010年的519、479、 498、486、590、472上升至626、583、 1 01 作为农民人均纯收入主体的家庭经营纯收入地位逐步被工 资性收入超越,与省级保持一致。而张家口市、衡水市农

5、民 人均纯收入构成中,家庭经营纯收入仍占主导地位。 表1全省及设区市农民人均纯收入构成表 工资性纯收入占农 家庭经营纯收入占 非生产性收入占农 全省及 民人均纯收入比重 农民人均纯收入比 民人均纯收入比重 设区市 () 重() () 2012越 2010拄 20l2年 2o10芷 2012拒 2010钜 全省 496 445 403 458 l01 97 石冢庄市 626 519 293 408 81 7-3 唐山市 583 479 282 394 l35 l27 秦星岛市 576 426 337 474 87 10O 邯郸市 612 498 328 435 6O 67 邢台市 558 421

6、 382 51_2 59 67 保定市 622 486 315 432 6-3 82 张家口市 414 429 450 438 l36 l3-3 承德市 677 59O 260 307 64 l03 沧州市 562 472 36O 448 78 80 廊坊市 526 404 374 485 lOO l11 衡水市 416 320 505 595 78 85 (三)区域间收入不平衡 从市级看,张家口、承德两市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仍位居 11个设区市后两位,分别与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最高的唐山 市相差5134元、5152元,仅相当于唐山的520和518。 从县域看,在全省136个县(市)中,农民人均纯

7、收入 最高县是最低县的47倍,最低县仅为3079元,比全省低 5002元,比最高县低11389元,仅相当于最高县的213。 33个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仍在5000元以下,主要集中贫困县。 全省新一轮62个贫困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为5302元,比全省 低2779元。其中,燕山一太行山扶贫片区22个贫困县农民 人均纯收入为4610元,比2010年增长339,不仅收入水 平比全省低3473元,且同比增速比全省慢17个百分点。 二、农民增收因素分析 (一)有利因素 l、强农惠农政策带来农民增收的黄金期 从2004年开始,中央连续9年发出了以“三农”问题 为主题的“一号”文件,先后取消了农业税,发放粮食直 补、

8、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农资综合直补和退耕还林 还草补贴、母猪养殖等多项惠农政策补贴,同时大力推广新 型农村医疗和养老保险,极大地促进了农民增收,已形成一 个相对完整的强农惠农政策体系。全省及各市紧紧抓住政策 机遇,围绕农民增收采取多种举措,切实加大了对“三农” 的投入,极大促进了农民增收。 2、农业生产发展为农民增收奠定了物质基础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各地克服各种自然灾害 影响,农业生产得到长足发展。2012年,全省完成农林牧 渔业总产值53401亿元,比2011年增加4442亿元,按可 比价格计算增长41。全省粮食总产达到6493亿斤,是 2004年粮食产量的14倍,自2004年开

9、始连年丰收,呈现 “九连增”。蔬菜产量76951万吨,比2010年增长88; 肉类总产量4429万吨,比2010年增长63;水产品产量 1163万吨,增长94。农业生产的发展,不仅为农民提供 了稳定的生活保障,也为农民增收奠定了坚实基础。 3、经济全面发展为农民增收提供了有利空间 全省各地紧紧把握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把“稳增长、 调结构、攻重点、抓改革、惠民生、优环境”作为基本着力点, 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实现了经济平稳较快发 展和社会和谐稳定。2012年,全省GDP总量达到26575亿元, 比2011增长9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91540亿元, 比2011年增长155。工业

10、企业稳回升,全省规模以上工业 增加值比2011年增长134,为农业得到工业的反哺创造了 有利条件。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直接刺激了农村劳务经济 的发展,为农民就业和增收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发展空间。 2012年,全省从事非农产业的乡村劳动力达到16035万人, 占全部乡村从业人员的530,比2010年提高了20个百分点。 (二)不利因素 1、农村基础条件依然较差 从产业比较上看,农业是弱质产业;从区域经济上看, 农村是发展的薄弱地区;从公共政策上看,农民享受的公共 政策阳光还远远不够,农村就医、养老等保障体系尚不健全; 从收入分配上看,农民收入水平从整体上远低于城市居民的 收入水平,2012年农民

11、人均纯收人水平仅相当于城镇居民 人均可支配收入的393,二者差距达12462元,比2010 年增加2157元。城乡收入差距的拉大,阻碍了生产要素的 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增加了农民的非生产l生负担,降低了 农村再生产能力。 2、农村结构调整滞后 保持农民增收的持续性、可靠性不能单纯依靠农业本 身,还需要依靠与农业相关的工业及第三产业的发展和壮 大。当前,农村结构调整总体规划水平不高,在结构调整中 常常由于不充分考虑资源条件和可能性而硬性调整,造成地 区间农村产业结构的低水平重复,不能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 各种经济资源。产品生产和出售缺乏健全的供销信息机制, 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低,农产品质量和品质的

12、提升较慢,难 以及时跟上新一轮产品结构调整的方向,优质优价的有效市 场机制作用难以发挥,有时甚至发生丰产不丰收的现象,农 民增收的基础尚需不断牢固。 3、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 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重要的因素,目前我省农村劳动 力以初中及以下劳动力文化素质为主要人群,文化素质相对 偏低。2012年全省乡村劳动力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劳 动力比重为265,初中文化程度为494,而高中及以上 文化程度仅占241。同时,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大量的农 民工实现的只是地域转移和职业转换,没有真正实现身份和 地位的转变,农村人口基数依然较大。 三、农民增收实证分析 影响农民收人增长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结构性矛

13、盾因素,又有体制性障碍因素;既有来自农业内部的因素, 又有来自农业外部的因素,各因素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关 系。结合全省实际情况,通过因素相关性检查,运用Eviews 统计软件采用回归方法对影响收入相关指标进行实证分析。 为进一步了解各种因素共同作用下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将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作为被解释变量(Y),解释变 量(x,)用城乡收入差额(X )来衡量城乡收人差距,地方 财政一般预算收入(X )来衡量地方财力状况,社会消费品 零售额(X )来衡量贸易业发展程度,乡村从业人员(x ) 来衡量农村劳动力状况。对选取的被解释变量(Y)和各解 释变量(x )消除量纲影响使变量具有经济意义,并进

14、行单 位根检验确保变量平稳后,建立如下多元回归模型: lnY=C+B 1lnX1+p 2lnX2+p 3lnX3+B 4lnX4 将20002012年所有变量样本数据应用Eviews60统计 分析软件进行估计和检验,结果如下: lnY=619-047lnX1+038LNX 2+056LNX 3 011LNX (1676)(一620)(396)(421)(一427)T检验值 R2=09993 F:30000 l DW:2_36 由模型结果分析可知: (一)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对农民增收促进作用显著 由测算结结果果可知,社会f肖费品零售额每增长1将 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056。说明扩大内需,加快贸易流

15、 通步伐,加快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不断增长,有利于农产品 流通渠道的畅通,能有力促进农民增收。 (二)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对农民增收有积极作用。 由测算结果可知,城乡收入差额(x )系数为负数,城 乡居民收入差距每下降1将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047, 说明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利于农民增收。要加大对“三 农”的投入力度,加快城乡统筹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 (三)地方财政收入增长有利于更好地保障农民增收 由测算结果可知,地方财政收入每增长1将使农民人 均纯收入增长O38。说明保持地方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将 确保有足够财力保障强农惠农政策,增加农民来自政府的转 移性收入。必须加快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更大

16、程度地对农民 给予政策性补贴,保持农民持续增收。 (四)有效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利于农民增收 由测算可知,乡村从业人员(x )系数为负数,乡村从 业人员每减少1将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011,说明加 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 四、农民增收的对策与建议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农民收入提升是重点,也是难点。 综合农民增收影响因素和多元回归量化分析,对促进农民增 收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一)做大做强劳务经济,提高农民工资陛收入 加快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一是加快城镇化建 设,增强城镇的辐射和带动功能,充分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 1 02 普通高校开展国珐教育的 式 曾蓉 摘要:普通高校的学生是国家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期刊/会议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