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童话引领儿童读写启航

上传人:li45****605 文档编号:29861431 上传时间:2018-01-25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181.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用童话引领儿童读写启航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用童话引领儿童读写启航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用童话引领儿童读写启航》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童话引领儿童读写启航(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用童话引领儿童读写启航 江苏苏州工业园区方洲小学(215028)严琼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具有“泛灵性”的特征,它是指儿 童总是赋予物质世界以心理的特征。在他们眼里,物质世界 似乎是有心理活动的,是有人性的。而童话中的主人公都是 “泛灵”的。正如周作人先生所说:“童话者,原人之文学,亦 IlIJL童之文学,以个体发生与系统发生同序,故二者,感情 趣味约略相同。且顺应自然,助长发达,使各期之儿童得保 其自然之本相,按程而进,正蒙养之最要义也。”可见童话在 儿童生活中的重要地位,而让童话步入低年级的读写生活, 无疑是给孩子们的读写提供了一根拐杖。 一、开窗放入大江来大量阅读。精品感悟 童话作品丰富

2、多彩,儿童对此喜闻乐见。根据低年级学 生的特点,我一般推荐他们读有拼音和配图的、简短易懂的 童话。如小巴掌童话小猪唏哩呼噜小精灵的秋天安 徒生童话等和绘本童话。我通常会带领学生采取多种读的 形式阅读经典的篇章段落,并在读时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 生思考,或者鼓励他们提问,共同讨论。做到读篇,懂一 篇。爱一篇,同时用表格记录下来,进而作为班级的阅读成 果进行收藏。此外,还鼓励学生在课外阅读童话书,对于个 人的阅读情况由自己和家长在表格中进行记录,当学生看 到一天天积累下来的阅读成果,会很有成就感。长此以往, 学生不仅会爱上童话阅读,也会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对于其中一些写作特点比较突出的篇章,我指导

3、学生 进行精读,感悟作者的想象、思维、语言的运用。如小巴掌 童话中的摇摇摆摆的旅行队这篇童话,对主人公说话描 写的提示语运用得很准确。我引导学生进行朗读、表演,学 生发现:在写话中J恰当运用提示语,可以使写话更加生动形 象。长此以往,也会给学生的写话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摇动双橹好行船想象与语言,同构同生 美国教育家西奥多w海伯说:“要想写得实在有力并 富有想象力,那么就必须在思想上想得实在并富有想象 力。”可见想象力是写话的基础之一。 1观察图画,想象表达 适合低年级的童话故事书往往有精美的插图。图画形 象直观,是学生展开想象编写童话的好素材。如小猪唏哩 呼噜中有一幅图画,画着小狐狸和小猪垂

4、头丧气地站在一 起,狐狸掌柜则生气地背着手,他们的后面是一个侧翻的箱 子。我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发挥想象:小狐狸和小猪做了什 么?狐狸掌柜为什么生气?他们的表情是怎样的,会说些什 么呢?学生发挥想象,说得头头是道,再引导他们由图读文, 他们发现自己说的比文中的还有趣,信心倍增。此外,还提 供一幅和多幅图画,引导学生从静止的画面想象动态的情 节,从无声的画面想象出有声的故事。 习作讲坛 2内容补白,续编故事 给学生讲故事时,我往往会讲头留尾或讲尾留头,启发 学生给故事想出形色色的起因,设计出各具特色的结尾,并 将自己的思维想象融入其中。许多童话的中间或结尾处都 留有空白,教师应引导学生把这些空白的

5、地方用想象去充 实,用语言去填满。如续说会走路的树后面发生的故事。 读到尼尔斯骑鹅旅行记最后一次奇遇后,请学生当小作 家,帮他再设计一次奇遇。 3童话仿写,举一反三 在引导学生写童话前,我先对推荐的童话进行研读,进 而指导学生精读,感悟其中的写作特点,引导其将优美的词 句迁移到自己的写话中,模仿文中的写法进行仿写。如维 尼童话中有一篇有用的雨伞,通过故事情节把雨伞的多 种作用穿插了起来。于是,我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还有什么 也可以一物多用,他们想到了毛巾、铅笔、牙签等,接着让他 们选择其中的一种展开想象,并仿照原文编故事。有了有 用的雨伞作蓝本,有了对事物的认识,学生的想象就像一 只风筝飞翔,既

6、不失条理,又充满梦幻,写起来得心应手。 4广辟蹊径,任由翱翔 课标指出,耍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 想象和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我们要抓住学生以想象见长的 优势,依托童话来设计多种训练的方法,如词语串珠写童 话、听声音编童话、动物集会写童话、提供场景编童话、根据 科学常识编童话、自由想象写童话。这样教学,可以引导学 生在写话天地中无拘无束地放飞想象,在轻松愉悦的写作 心境中体悟着想象与语言的同构同生。 三、轻舟已过万重山激励为主,评价引领 低年级学生对自己的了解往往是从别人的评价中获得 的,对于写话这一学习内容他们更是陌生。所以,恰如其分 的评价是一根指挥棒,如果评价还能充满童趣,发挥

7、好激励 的作用,就会成为一根魔棒,能让学生在写话的过程中乐此 不疲。 1送重话般的奖励 教师要有一双火眼金睛,善于发现学生写话中的闪光 点。结合童话的特点,教师的评价语要略为夸张、带点梦幻, 充分表达喜爱之情。如学生写了一篇动物园里的怪事,在 结尾处我写道:“这事真奇怪,到底是哪只小动物做的好事 呢?期待你的续集哦!”还可以在激励语的旁边配上一副小 小的简笔画,如:一个笑脸,一杯冰淇淋,一辆小汽车。对写 话特别精彩和进步明显的学生,我会制作一些童话人物小 奖章作为奖励,如公主、王子、维尼、小猪、喜羊羊等。对于这 (五 习作讲坛 小学作文教学的要素整合 浙江义乌市苏溪镇第一小学(322000)楼

8、向东 “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这种“大语文”教育 观充分说明了语文学习内容的丰富性、学习途径的多样性、 学习过程的实践性、学习领域的开放性和学习目的的综合 性。课标将“综合性学习”单列(在“学段目标与内容”中分段 阐述),旨在“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以及生活的联系,促 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从而有力地摒 弃了“课堂为中心、课文为中心、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行为, 端正了作文教学沿着“课内外衔接、校内外结合、学科间沟 通”的前进方向,为整合小学作文教学要素,建构新型作文 教学模式创造了条件。 一、小学作文教学整合的途径和方法 (一)树立“大作文”观,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生活一

9、体 化的大作文课堂 1整合习作素材,建立相对稳定的题材体系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学生的“学习资源和宴践机会无 处不在,无时不有”。也就是说,各地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 文等多种语文资源。自然环境、文物古迹、风俗民情、节日文 化都各具神韵。学校、家庭、社区是语文学习的摇篮,图书报 刊、影视作品、网络热文是语文学习的宝库。开发写作资源, 整合习作素材,有利于建立相对稳定的题材体系,形成学 校、家庭、社会生活一体化的作文大课堂。一是整合节假日 (传统民族节日、寒暑假等)题材,指导学生感悟生活,组织 学生习作;二是整合学生和社会的重大活动事件题材(如校 运会、艺术节、开学典礼、并训等),让学生亲身体验;

10、三是整 合人际交往题材,让学生感悟同学、教师、父母、长辈、邻居、 朋友的人文关怀;四是整合环境题材,让学生在校园街景、 书亭小屋、飞禽走兽、风花雪月、高山流水、花木虫鸟等自然 环境中感受美的存在;五是结合不同年级的学生生活、不同 年龄段的身心特点进行心理行为、思维能力题材训练,从而 引起学生关注生活,与生活为伴;亲近自然,与自然为友;走 进社会,与社会对话;与人为善,探索美的灵魂。 2整合习作活动,构建主题、个生鲜明的实践活动 陶行知先生说:“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 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据此,小学作文教学必须整合其 习作活动,认真审视、探索“儿童与生活”的内在联系,培养 具有鲜

11、明个性,并能创造和享受文明生活的新生代,促进儿 童将来有质量地生活。整合习作活动时,应凸现主题和个 性鲜明的实践活动:“儿童与社会”负责任、有爱心的生 活;“儿童与自然”自然和谐的生活;“儿童与健康” 健康、安全的生活;“儿童与科学”求真、探究、有创意的 些充满童话色彩的奖励,学生爱不释手,写话的兴趣也更浓 了。 2开成功的道路 除了激励,教师还要对学生的写话进行有效地指导,让 学生在每一次写话的评改中都有收获,渐渐成长。由于低年 级学生的写话还刚起步,一个学期下来,教师的批改要惠及 每个学生。对于教师已批已评的习作,让生生互读互改,他 们就能从教师的评改中感悟到一些写话的要求,学习同伴 的长

12、处。对于写得精彩的写话,可以让学生带回家去给家长 看一看,评一评,增强学生的信心,取得家长更大的支持。 3构架展示的平台 喜欢表现、渴望认同也是低年级学生的特点。每次写话 后,我会将一些好的作品进行朗读评析;在教室板报上开辟 一片故事园地,将每次写得好的童话故事贴在其中。指导学 生把自己写的童话作品放到拉杆夹里收藏起来,编成童话 集,在同学之间传阅,让学生体会成功感。把特别优秀的作 品进行投稿,学生看到自己的写话变成铅字,会更有信心。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每一个孩子就其天性来说都是 诗人,但是要让他心里的琴弦响起来,要打开他创作的源 泉,就必须教给观察和发现各种事物和现象之间的众多关 系。” 童话就顺应了儿童的天性,它就像一座航标,引领儿童 在读写的起步阶段能快速启航,平稳前行。 (责编张亚莎) 72) 1曙贾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期刊/会议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