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控制在门诊注射护理中的应用

上传人:li45****605 文档编号:29838303 上传时间:2018-01-25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183.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质量控制在门诊注射护理中的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质量控制在门诊注射护理中的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质量控制在门诊注射护理中的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质量控制在门诊注射护理中的应用(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齐鲁护理杂志2014年第20卷第3期 士进行抢救车管理制度培训和急救知识培训,提高了护士的 急救水平;在PDCA管理中,通过制定详细的抢救车质量检查 标准,并在循环管理中通过护士的学习和讨论不断持续改进, 规范了抢救车的管理,提高了护士的质量管理意识和急救意 识。PDCA循环不是一种简单的周而复始,也不是同一水平上 的循环,每次循环都有新的目标,会使质量提高,这种螺旋式 的逐步提高,使管理工作上升到一个更高的水平 。通过将 PDCA循环管理方法运用到病区抢救车管理中,完善了病区抢 救车安全管理,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和急救能力,避免了资 源浪费。 参考文献 1 杨英华护理管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

2、版社,1999: 2 【3 4 5 6 质量控制在门诊注射护理中的应用 王兰辉 (佛山市口腔医院 广东佛山528000) l3ll32 潘韶山现代护理管理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 社,1999:212 翟艳萍标识法用于急诊抢救车药品管理的效果J中 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24):2937 黄颖健抢救车封存式管理存在问题及处理对策J中 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20):2443 赵凤,王青丽,向克兰,等纸质封条在急救车管理中的 实践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9,15(3):2043 李继平护理管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173 本文编辑:姜立会 20130712收稿

3、 【摘要】目的:探讨质量控制在门诊注射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门诊注射护理工作分为两个阶段,2011年l12月为对 照阶段,采取传统管理模式,2012年112月为观察阶段,采取加强质量控制管理,比较两个阶段的护理质量。结果:观察阶段年 门诊注射护理投诉案例发生(423023)件,明显少于对照阶段的(2321212)件;对本院护理质量评价为(92121121) 分,明显高于对照阶段的(68321212)分,两个阶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 查找问题对照组按照使用说明书常规操作,观察组 除常规操作外采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进行湿包控制。两组 手术器械、敷料包均由同一

4、组工作人员进行操作,并都是采用 】04 山东新华医疗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全自动脉动真空压力蒸汽 灭菌器,真空度为0076 MPa,脉动次数3次,灭菌温度132, 工作压力021 MPa,灭菌时间10 rain。分析2011年16月 45炉次2 000个无菌包裹的信息,其中待灭菌包过大导致湿 包的比例为375;灭菌干燥时间不足导致湿包比例为 45;待灭菌包过重导致湿包的比例为120;包内器械堆 叠放置导致湿包的比例为120;人为操作失误导致的湿包 比例为180。 122原因分析待灭菌包过太:脉动预真空压力蒸汽灭 菌器灭菌包体积不宜超过30 sin30 Sill50 QtD,导致待灭菌 包过太的原因

5、有:手术中使用的大单、治疗巾、洞巾等纺织类 与手术器械类一起混合包装;外来器械采用器械商提供的器 械盒进行包装;科室未建立超大包的管理制度。待灭菌包 过重:器械包重量不宜超过7 ,敷料包重量不宜超过5 kg,导 致待灭菌包过重的原因为:外来器械、颅脑包、椎间盘包等等 包类器械多,未将超重包拆包分类包装;科室未建立超重包的 管理制度。包内器械堆叠放置:手术器械应摆放在篮筐或 有孔的盘中进行配套包装,器械多,堆叠的包类根据器械多少 选择大小适宜的篮筐,篮筐内放置一块与篮筐大小一致的棉 布,将器械分散排放在棉布上,重器械放下层,轻器械放上层, 之间用棉布分隔。导致包内器械堆叠放置的原因为:未根据 包内器械多少选择合适的篮筐;工作人员贪图方便、快,未按 指引进行包装;工作人员知识陈旧、老化。手术器械灭菌干 燥时间不足:灭菌材质的不同,所需的干燥时间亦不同。灭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期刊/会议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