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新理念,让课堂如此美丽——“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片断与赏析

上传人:li45****605 文档编号:29832520 上传时间:2018-01-25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165.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程、新理念,让课堂如此美丽——“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片断与赏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新课程、新理念,让课堂如此美丽——“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片断与赏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课程、新理念,让课堂如此美丽——“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片断与赏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程、新理念,让课堂如此美丽——“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片断与赏析(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苑时空教例剖析 新课程、新理念,让课堂如此美丽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片断与赏析 江西于都天润实验学校(342300) 曾令华 教学是一门艺术。第斯多惠也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 于知识的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曾听过黄丽娟老师执教“小数的初步认识”一课,下课 铃声虽然响起了,但学生喜悦兴奋的面庞,让人知道他们意 犹未尽。黄老师用数学的理性之美和教学的情感之美感染、 激励着学生,让我为之感叹:新课程、新理念,让课堂如此美 丽!我想留住这份美丽和精彩。故撷取其中几个精彩的教学 片断,与大家回味、共享。 精彩一:从科学世界回归生活世界,感受数学与生活的 密切联系 师:星期天,小红和妈妈一

2、起去超市购物,可她却看不 懂商标上的价格,想请小朋友们帮她认一认这些价格,你们 愿意吗? 生:愿意。(课件出示某超市部分商品的价格标签:155 元,2980元,04元学生边看边自信地说着:1元5角5 分,二十九元八角,4角) 师:小数的用处很多,大家有没有发现?我们身边、周围 存在着很多小数,能把你课前收集到的生活中的小数告诉 大家吗? 生 :商场中打折的衣服上面标有525折。 生:我们家的电话费单上有小数。 师:能读一读吗?同时说说表示什么意思。 生3:十五点五五元,表示电话费是15元5角5分。 生 :注射器的针筒上有小数,如05毫升、15毫升等, 它表示药水的多少。 生 :住房面积中也有小

3、数。 【赏析:面向学生、面向社会、面向生活,是世界各国数 学课程改革的核心问题。因为学生面对的不是科学世界,而 是生活世界,他们每天在与大自然和他人的接触中积累了 一定的生活经验,小数对他们来说并不陌生。所以,黄老师 没有把学生看做是容器向其灌输,没有将学生看作是白纸 4比较分析,归纳含义。 比较:为什么蓝花都是3朵,而黄花是蓝花的2倍,红 花却是蓝花的3倍呢? 学生在交流中逐渐明确:把3朵蓝花看作1份,别的花 有几个3朵,就是蓝花的几倍。 5巩固认识,类比提升。 (1)师创设小动物摘水果的情境。依次出现小狗摘了2 个苹果和4个梨、小兔摘了4个苹果和8个梨、小猫摘了5 个苹果和10个梨等信息,

4、让学生分别说说其中的倍数关 系。 (2)师引导学生再次进行比较:为什么每只小动物摘苹 果和梨的个数各不相同,可是梨的个数却都是苹果的2倍? (通过比较,让学生明确,都是把苹果的个数看作1份,梨都 有这样的2份,所以梨的个数都是苹果的2倍,由此进一步 从份数的角度深化认识“倍”的实际意义,即把一个数看作 1份,另一个数有这样的几份就是它的几倍) 实践反思: 现代学理解性学习,充分关注认知的过程。理想 的数学理解状态就是学生将最新获得的概念、规则等融入 自身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去,将新知的各种表征、意义同头脑 中原有的一些数学知识经验之间自然地建立起联结通道。 这样的数学理解将是深刻的,所获得的知识技

5、能也会是灵 活的,便于提取和应用。因而,我们应注重追求数学理解性 学习,帮助学生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意义联结。教师应精心 _l募晖 喇 设计教学过程,引导学生运用己有知识经验来认识概念的 本质,建立新旧概念间的联系。针对“倍”的意义理解,就是 要让学生对乘法意义中的“几个几”与新知“几倍”形成关 联。 学生对一个数学概念是否理解,可以从一些显性和隐 性的表现中加以判断,如能否动手操作展现概念原型、能否 借助语言直接说出概念的意义、能否把握要点拓展概念的 外延等。从上述改进教学过程看,教师关注了学生对数学概 念由外而内、由内而外的全方位理解。首先通过分一分、圈 一圈等操作活动,引发、激活学生头脑中

6、的原有认知,并使 之外显出来;然后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从“几个几”的 角度初步认识了“倍”的含义;接着呈现多个实例,启发学生 进行比较,沟通“几份”和“几倍”的联系,使学生认识到“几 份”就是“几倍”,进步内化、理解“倍”的意义。上述教学过 程还重视应用比较这种思维方法,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 理解。纵观两次比较,一次是一份数不变,几份数在变,倍数 也随之变化;另一次是一份数在变,几份数也在变,倍数却 不变。两次比较,引导着学生逐步明晰和把握概念的本质, 使认知和理解走向深入。 总之,真正的数学理解不应该是教师硬塞进学生的头 脑中去的,而应该由学生主动地去靠近数学知识技能本身 的内核,去亲身

7、触摸其本质,去感知、尝试、探究和体悟,努 力将新知与原有的认知经验建立起关联。 (责编杜华) 任意涂抹,而是创设了一个认读商标价格的生活情境。同 时,整堂课黄老师自始至终都不忘引导学生去寻找身边的 小数,让他们真切地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就在身 边”。】 精彩二: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教师是课程的开发 和实施者 (师引导学生学会如何用小数来表示价钱后,让学生找 身边的小数) 师:请大家在我们的桌上或文具盒里找一找,看看还有 哪些地方有小数的存在,同桌之间可以互相交流。 生 :铅笔芯上有小数。 师:你能读一读吗? 生 :零点五。 师:05后面有没有什么单位? 生:没有。 师:05这个

8、小数其实表示的是铅笔芯的粗细,也就是 05毫米。当然,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可不止毫米。想一想, 我们还学了哪些长度单位? (由此非常自然地过渡到下一个环节:1分米或几分米 若用米作单位该如何表示?在学生同桌互说厘米数和米数 的互相表示时,师提问:“有没有哪个同学说的厘米数超过 了1007”于是又顺畅地过渡到了量身高环节,并巧妙地引 入动物的身高、重量等教学资源) 【赏析:“教教材”和“用教材教”是两种不同的课程观, 前者把教材当作圣经,恪守教材不敢越雷池半步;后者基于 教材又高于教材,跳出教材又深化教材,即教师不仅是课程 的传授者、执行者,也是课程的创造者、开发者。黄老师以教 材提供的素材为基础

9、,将整个教学恰当、合理地设计成了一 个连贯的“情境链”,并从中生成教学所需的问题。】 精彩三:由旧知到新知,学习是学生自我建构、自我生 成的过程 师:请大家比划一下,1米大概有多长?1分米呢?(学生 比划) 师:如果把1米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1份是几分米? (课件演示) 生 :1分米。 师:它占1米的几分之几?用分数表示是多少米? 生2:110米。 师:1分米还可以用小数来表示,即01米。你知道01 米中的“1”表示什么吗? 生3-1分米。 师:3分米用分数表示是多少米?用小数表示呢? 师:1厘米占1米的几分之几?用分数表示是多少?1分 米用小数表示是01米,那1厘米用小数表示是多少米? 生

10、 :01米。 生5:0O1米。 师:两种答案,哪个对呢?为什么有同学用0O1米表 示7 教苑时空教例剖析 生 :因为01米表示1分米,1厘米不可能也用01来 表示。 师:同桌互相轻轻地说,一个说厘米数,一个说米数, 都用小数表示。 【赏析: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简单的信息积累,而是 新旧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以及由此引发的认知结构的重 组。著名认知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说过:“假如让我把所有的 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结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一言以蔽之,影响 学习的唯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教师 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这是数学教学的“金科 玉律”,说明教学要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

11、有的知 识经验基础之上。上述教学中,黄老师并没有将小数的意义 强加给学生,而是找准了新知的“生长点”分数,在复习 1分米、1厘米用分数表示是多少米的基础上,引出用小数 表示的方法,并让学生观察01米中的1表示什么,引导学 生用数学的眼光、智慧的大脑去体验和感悟小数的意义、小 数与分数的联系等。因为学习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自主生 成、主动建构的过程,因此,由“生长点”所生成的新知便顺 利地被学生内化了。】 精彩四:寓教育于教学中,关注学生的人文素养 (学生在愉悦、轻松的情境中猜谜,对动物身高的数据 改写后) 师:刚才大家看到了这么多可爱美丽的小动物,现在你 想说些什么? 生:人类应该非常友好的对待

12、动物、保护动物。 师:对,因为它们也和我们一样有权利生活在这个美丽 的世界上。 【赏析:课程、教学不仅耍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世界,也 要关注学生的精神世界。在这个丰盈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不 仅获取了基本的数学知识、方法,而且得到了心智的启迪, 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得到了教师的关注。黄老师充分 利用教学素材中所蕴含的德育功效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让学生的心灵得到净化,并从关爱动物申瞳得关心他人、关 爱社会,做一个有爱心、有社会责任感、积极参与环境保护 的人。】 思考: 1在这节课中,黄老师设计了非常到位的问题,但学生 提问的机会不多,未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如能让 学生多提出问题,这节课将再添一个精彩亮点。 2上课伊始是黄老师揭示课题,若能让学生提出问题, 就更能体现学生的自主意识。 3课件出示长颈鹿的身高为6米9厘米,黄老师先让 学生用米作单位,用小数表示时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意见,即 609米和690米。然后引导学生分析这两个小数表示的长 度,判断谁对谁错。这里若能让学生自己去争一争、辨一辨, 就更能提高学生的反思、交流、评价意识。 (责编杜华)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期刊/会议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