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程中培养在感悟中建立

上传人:li45****605 文档编号:29825464 上传时间:2018-01-25 格式:PDF 页数:1 大小:128.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过程中培养在感悟中建立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在过程中培养在感悟中建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过程中培养在感悟中建立(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感主要是指 关于数与数理、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 方面的感悟。建立数感有助于学生理解现实 生活中数的意义,理解或表述具体情境中数 量关系。”数感是一种主动地、自觉地理解数 和运用数的意识,是对数与运算的一般理 解,这种理解可以帮助人们用灵活的方法作 出数学判断和提出解决复杂问题的策略。也 可以说,数感是一种数学素养。有这种素养, 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就能左右逢源,得 心应手。反之,则会感到处处受制。因此,数 感使人眼中看到的世界具有“量化的”的意 味,用数去表示量,帮助人们从感知的层面 转到数学思维。数感的形成既是现实生活的 需要,也是发展数学思考、培养创新精神与

2、实践能力的需要。 一、在生活情景中培养数感 数的概念是抽象的,学生的理解与掌握 需要经历一个过程数学教学因此要注重选 择学生熟悉的情境与实例,引导学生通过观 察将抽象的数学建立在学生生动、丰富的生 活背景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 的已有的、与教材相关的生活经验,从而促 进学生主动建构数学知识,培养数感。因此 教师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采撷 生活实例。 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 经历从实物到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一些,反 之另一个数就比一个数少一些的抽象过程, 切实感觉到数的实际大小。从而建立多一 些、少一些的概念表象。 再如在苏教版第三册,教学估算中教 师也创设了以下情境

3、:动画出示:商店里物 品的价格:电话机206元、电风扇292元、自 行车495元、电饭锅195元。教师没有直接 引导学生说一说以上的商品价格接近哪一 个整百数,而是创设这样一个问题情景:如 果让你去买以上的商品,你会带几张一百 元?让学生在具体数量中感知和体验数。充 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带着目的去探 索问题的答案。为学生加深了对一个数接近 哪一个整百数有进一步的理解。也激发了学 生的学习兴趣。“授之以鱼,不如授之渔”让 学生主动经历估算建立的全过程,为感悟数 感打下了坚固的基础。 二、在动手操作中感悟数感 数学教学中,教师就要能够将静态的结 论性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动态的探索性的数 学活动,

4、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体验 数的意义和作用,建立良好的数感。因此,我 们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创设情境,设 一178一 置教学内容和学生内在需求的“不平衡”,激 发学生主动探索,给学生各种形式的探索机 会,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 数感。如教学“9加几”时,在学生交流不同 算法的基础上,请学生用“放进l凑成1O”的 操作活动向同学们介绍自己的想法,使学生 直观了解“凑十”的过程。接着,组织“摆一 摆、算一算、圈一圈”等活动,边实际操作边 进行计算,具体形象的操作过程与抽象的计 算过程一一对应。外显的动作驱动内在的思 维活动,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悟新的计算方 殷 国 伟 法。学生通

5、过动手操作、动口说、动脑想等实 践探索活动获取数学知识。这样,把数感培 养落实到具体的操作活动中,可使学生加深 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建立起良好的数感。学 生在这种积极的情感中对数学产生亲近感, 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进而产生了自主探 索新知的强烈欲望,既能化解数学学习的难 度,又能在成功的体验中获得自信,感受自 尊,体验数感。 三、在表达交流中建立数感 对身边发生的事情和现象,如果用定量 刻画的方式,借用数的描述或解释,就能更 加对概念理解深刻。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问 题情境,让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同学之间 互相启发、互相学习、互相借鉴,体会数可以 用来表示和交流信息,使学生在交流对数的 感知时,

6、拓展思维,丰富自己对数的认识,体 会数学的价值,从而能促进数感的形成。 四、在实践运用增强数感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认为:教是为 学服务的,学是为用服务的。也就是说,教学 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能够运用知识。数感是一 种心灵的感受,足一种意识活动,它存在于 人的头脑之中,是一种高级的智力活动;走 出课本,到现实生活中去观察、去体会,学生 才能时时看到数,才会增强数学意识,才会 体会数学的价值。也才能更好的建立数感。 苏教版式教材十分重视学生的实践运用能 力,每一册都安排了综合实践来培养学生运 用数学的能力,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创设 应用情境,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和方法应用到 新的情境中。例如:苏教版第

7、七册实践活动 一亿有多大里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数一 数、排一排、称一称三个活动让学生感觉一 亿有多大,因为大数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 让学生从能操作的、易理解的数量开始,通 过一步一步推算,得出数1亿本练习簿用的 时间、1亿个小朋友手拉手站成一行的长 度、l亿粒大米的重量。在具体情境和推算 活动中体会1亿有多大,在培养学生的推理 能力同时也让学生对一亿有多大,有直观与 感性的认识。完成推算以后,让学生使用计 算器,把数1亿本练习簿用的秒数换算成大 约是3年时间,把l亿个小朋友手拉手站成 一行的长度换算成可以绕地球赤道3圈半, 把13亿粒大米的克数换算成可供一个人吃 大约223年。通过这些换算,学

8、生对1亿有 多大的体会就丰富了、具体了。心中一亿的 概念就会比较好的建立起来。在这样的过程 中,学生不断完善自己对原有知识的理解与 认识,还不断完善对社会生活及知识本身的 建构。使学习与真实的实践有效地联系起 来,增强自的了数感。 总之,数感是一种感悟,它只能发生在 头脑和心中,不能通过外部力量来替代,它 需要教师在长期的教学中,创造性运用教 材、使用教材。“数感的建立不足一蹴而就 的,是在学习过程中逐步体验和建立起来 的。”(马云鹏、史云炳)培养学生数感的过程 是循序渐进的。要让学生通过接触社会,体 验现实中的数,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看法来积 累经验,用不同的方式思考解决问题来进行 理性的叠加。 【作者单位:溧阳市埭头中心小学江苏】 杠感悟中建立 在过程中培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期刊/会议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