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要二中高二期中考试试卷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29822768 上传时间:2018-01-25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41.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要二中高二期中考试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要二中高二期中考试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要二中高二期中考试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要二中高二期中考试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要二中高二期中考试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要二中高二期中考试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要二中高二期中考试试卷(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2013-2014 学年第二学期创新教育实验班期中考试试题高二创新实验 2班语文学科考试时间: 150分钟 总分: 150分 出题人:张全胜审定人:教改实验部一、本大题 4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 的一项是 ( )A跻 身 / 稽 查 教诲 / 阴晦 供 认 / 供 职B佝 偻 / 勾 当 揩 油 / 楷 书 曲 折 / 乐曲 C粗糙 / 超 过 缜 密 / 嗔 怪 湖泊 / 泊 车D眼睑 / 拣 选 绸 缪 / 倜 傥 称 道 / 称 职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 的一项是 ( )从诸子百家著书立说,到唐诗宋词,到明清小说,再到白

2、话文学,中国文坛可谓流派纷呈,名家粉墨登场,数量巨大,质量极高。所谓“一代有一代之文学”,中华民族两千多年的灿烂文化,是时代精神的凝聚与升华, 拥有强大的艺术生命力, 长久地为人民所赏爱,如百花齐放,美不胜收。A纷呈 B粉墨登场 C百花齐放 D美不胜收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 的一项是( )A在交会对接任务中,“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扮演着一个引导者和指挥管理者,就像一个团队中的“班组长”,始终掌控着工作进度和进展。B河南农民韩洪刚因将自家地里难卖的萝卜免费送人而蹿红网络,“免费送”虽然让他有所损失,但也为他的红薯打开了销路。C 13 岁少年骆伟科为救病危母亲徒步到广州擦鞋筹款一事感动了无数人,收

3、到的捐款已经超过 30 万元。D 2012 年 1 月 1 日起,火车票实名制开始实施。铁路旅客须凭本人身份证和有效身份证件购买车票, 并持车票及购票时所使用的乘车人身份证和有效身份证件原件进站、乘车。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诗句,衔接最恰当 的一组是( )有人说, 语文是 的气势, 语文是 的激情, 语文是 的雄浑,语文是 的婉约,语文是对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叹服,语文是对屈子“路曼曼其修远兮”的注解。春江潮水 大江东去 春意阑珊 浪遏飞舟 大漠孤烟 铁马秋风 春花秋月小桥流水A B C D二、本大题 7 小题,共 35 分。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9 小题。裴耀卿,赠户

4、部尚书守真子也。少聪敏,数岁解属 文,弱冠拜秘书正字,俄补相王府典签。开元初,累迁长安令。长安旧有配户和市之法,百姓苦之。耀卿到官,一切令出储蓄之 家, 预给其直, 遂无奸僦之弊。 十三年, 为济州刺史, 车驾东巡, 耀卿躬 自条理, 科配得所 。又历宣、冀二州刺史,皆有善政。二十年,礼部尚书、 信安王祎受诏讨契丹,诏以 耀卿为副。俄又令耀卿赍绢二十万匹分赐立功奚官。耀卿谓人曰:“夷虏贪残,今赍持财帛,深入寇境,不可不为备也。”乃令先期而 往,分道互进,一朝而给付并毕。时突厥及室韦果谋劫袭之,比至而 耀卿已还。迁京兆尹。明年秋,霖雨害稼,京城谷贵。上将幸 东都,独召耀卿问救人之 术,耀卿奏请唐

5、玄宗通漕运,调运江淮粮赋进京。上深然 其言。寻拜黄门侍郎,充转运使,凡三年,运七百万石,省脚钱三十万缗。或说耀卿请进所省脚钱,以 明功利。耀卿曰: “是谓以国财求宠,其可乎?”二十四年,拜尚书左丞相。时夷州刺史杨浚犯赃处死,诏令杖六十,配流古州。耀卿上疏谏曰:“臣以为刺史、县令,与诸吏稍别。刺史,人之父母,风化所瞻,解体受笞,事颇为辱。又今暑热不耐,因杖或死,又恐非圣明宽宥之意。伏望凡刺史、县令于本部决杖及夏暑生长之时,所 定杖刑,并乞停减。”帝许之。俄而, 特进盖嘉运破突骑施部立功还诏加河西陇右两节度使仍令经略吐蕃嘉运既承恩宠日夕酣宴不时赴军。耀卿密上疏曰: “伏见盖嘉运立功破贼,诚精劲勇烈

6、,然其近日言气矜夸,臣窃忧之。若不可回换,即望速遣进途,仍乞圣恩,勖以严命。”疏奏,上乃促嘉运赴军。天宝元年,改为尚书右仆射。一岁薨,年六十三,赠太子太傅,谥曰文献。( 选自旧唐书裴耀卿传,有删改)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数岁解属 文 属:写作 B耀卿躬 自条理 躬:亲自C上将幸 东都 幸:宠幸 D 上深然 其言 然:认为 , 是对的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 一切令出储蓄之 家 独召耀卿问救人之 术 B. 科配得所 所 定杖刑C.诏以 耀卿为副 以 明功利 D. 乃令先期而 往 比至而 耀卿已还7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7、特进盖嘉运 / 破突骑施部立功还 / 诏加河西 / 陇右两节度使仍令经略 / 吐蕃嘉运既承恩宠 / 日夕酣宴 / 不时赴军B特进盖嘉运 / 破突骑施部立功 / 还诏加河西陇右两节度使 / 仍令经略吐蕃 / 嘉运既承恩宠 / 日夕酣宴 / 不时赴军C 特进盖嘉运破突骑施部立功还 / 诏加河西 / 陇右两节度使 / 仍令经略吐蕃 / 嘉运既承恩宠 / 日夕酣宴 / 不时赴军3 D特进盖嘉运破突骑施部立功 / 还诏加河西 / 陇右两节度使 / 仍令经略 / 吐蕃嘉运既承恩宠 / 日夕酣宴 / 不时赴军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裴耀卿出身于官宦之家,小时候聪明会写文章,青

8、年时代在相王府中任典签。B裴耀卿担任京兆尹第二年,建议通漕运调江淮粮赋进京,唐玄宗采纳了他的意见。C唐玄宗采纳裴耀卿的建议,给贪赃犯死罪的夷州刺史杨浚免死流放,停减杖刑。D裴耀卿历任济州刺史、京兆尹、尚书左丞相等职,不谋私利,颇有政绩。9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 10 分)( 1)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7 分)是谓以国财求宠,其可乎?( 3 分)刺史,人之父母,风化所瞻,解体受笞,事颇为辱。( 4 分)( 2)从文章中找出能体现裴耀卿“有善政”的两个具体事例。(可自己概括,也可引用原文)( 3 分)10阅读下面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7 分)山行即事王质浮云在空碧,来往议阴晴。

9、荷雨洒衣湿,蘋风吹袖清。鹊声喧日出,鸥性狎波平。山色不言语,唤醒三日酲。【注释】蘋,大的浮萍。酲,酒醒后的困惫状态。( 1) 本诗是围绕首联中哪两个字来写景?请根据颔联和颈联的内容作简要分析。 ( 3 分)( 2)诗歌尾联表达情感的手法新颖别致,请简要赏折。( 4 分)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 3 题,多选则按前 3 题计分) ( 6 分)( 1)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 。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2)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 。 (杜甫登岳阳楼)( 3) ,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4)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10、。 , 。(陆游书愤)4 三、必考论述文。本大题 4 小题,共 16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2-15 小题。汉字媚俗, 由来已久, 不仅表现在汉字字形与用法的过度简化, 而且表现在汉字数量日益减少, 相当尚有生命力的汉字被荒废, 以至于现代社会的年轻人已经与雅文字基本隔绝,不知其为何物。偶有雅文字出现,犹如老鼠过街,难免遭到围剿。在媚俗浪潮冲刷下,许多雅文字被冲刷得无影无踪。 俗雅两条路, 一条被堵死, 人们不得不勉为其难地用有限的汉字表达太多的意思。无形中,文字的两个功用(传达信息功用与艺术审美功用)合而为一了,艺术审美功用几乎斫丧殆尽。中国目前有七八千种报刊, 每年出版十万种以上书籍

11、, 文字文化迅速扩张着, 文字的渗透性达到了无孔不入的地步。 文字空前普及, 正是我们所希望的, 然而另一方面却是我们所不愿意看到的:汉字数量以惊人的速度递减着, 灭绝着,即使尚未被彻底消灭的汉字,有些也已经被打入了冷宫,难以再见天日。识字的人越来越多,字却越来越少。 1987 年公布的常用字表所列常用字仅为 2500 个,这 2500 个常用字对现代出版物的覆盖率高达 97 97%!次常用字 1000 个,覆盖率为 1 51%。常用字与次常用字两项合计 3500 个汉字,覆盖率为 99 48%。而学过外语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不掌握 6000 以上的单词,是学不好外语的。当然汉语的“字”与外语

12、的“单词”并不完全是一个概念。但无论如何, 3000 多个字实在是太少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用如此有限的汉字写作,推敲选择、变化机动的余地大打折扣,要想写出跌宕昭彰、文采飞扬的文章,谈何容易。我曾对电脑寄予厚望, 以为以电脑之博大容量, 一定能把尽量多的汉字收载进去, 以供作者选用。我的希望落空了。 电脑字库小, 小到还不如最小的字典, 甚至一些常用字也被排除在外。每当字库中找不到自己所需要的字,不免捉襟见肘,进退失据,狼狈不堪。余也愚笨, 没有掌握造字技法, 每每不得不割爱, 以同意字代之。 然而有时是难以替代的。 比如,“醨”,意思是薄酒、味淡的酒。写成“薄薄的、淡淡的酒”,意思无误,却不

13、免累赘,当然用一个 “醨” 字, 概而括之, 繁复的内容就表达清楚了。 可惜, 电脑字库中却没有这个字,找遍了各个字码的字库都没有。 “醨”有何罪,判其极刑?我万万没想到,写作这一原本高超清幽的雅举, 一下子生出了柴米油盐的俗愁。我不得不缺着不写,空格打印出来,有时忘了填写,等于开了一个小“天窗”。文字本是一种相对保守的文化形态, 人为画地为牢, 以古字、 老字、 繁字、 难字为壑,“文字蛋糕”岂不越做越小?“古”“繁”“僻”“难”也都是相对的,我们可以把我们认为“古繁僻难” 的汉字淘汰删除;后人可以以他们的价值取向淘汰删除他们心中的 “古繁僻难”汉字。淘汰来淘汰去,汉字也就所剩无几了。汉字表

14、意,或许无须斟酌;汉字言情,非讲究选词不可, 暗昧的文字祛除也罢,但瑰丽隐晦的字词还是留用为宜。以近百年论, 被消灭或荒芜的有用汉字岂止成千上万。而新造汉字(如她)只有区区数个,不足两位数。破坏与建树根本不成比例。 汉字有多少资源可供我们做这种单向游戏?如是的话, 汉字也就没有什么保守性与雅趣可言了,因为“雅”与“古繁僻难”有着一种天然联系。而偏偏有人将汉字割裂为两物:一雅一俗,一古一今,一死一活。果如是,今人如何了解“千古湖山人物,百年翰墨文章”?如何推本春秋,考信六艺?如何通过汉字“知先祖,识亲疏,序长幼,辨繁衍”?如何吟李杜诗篇、诵韩柳华章?古人与今人无有共同(或者说有相当一部分相交)的

15、媒介文字,传统与现代如何接榫?民族精神如何延续?12-13 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 ( 12 题选对一项给 2 分。选对两项给 5 分。多选不给分)12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 ) ( 5 分)A 汉字媚俗,表现在汉字过度简化和汉字数量日益减少。B 汉字不仅有传达信息的功用,还有艺术审美的功用。C 必须有六千以上的汉字才能写出跃宕昭彰、文采飞扬的文章。D 汉语的“字”与英语、法语中的“单词”并不完全是个概念。E 只有“古繁僻难”的汉字才能体现汉字的保守性与雅趣。13根据文意,下列推断中合理的一项是 ( ) ( 3 分)A 现代社会的年轻人与雅文字基本隔绝,是因为汉字艺术审美的功用几乎丧失。B 只要掌握 3500 个常用汉字和次常用汉字,就能写出跌宕昭彰、文采飞扬的文章。5 C 作者认为电脑容量博大,定能把尽量多的汉字收录,甚至可以使用造字技法。D汉字是一种相对保守的文化形态,仍能作为古人与今人相沟通的媒介。14作者在第段所说的“文字本是种相对保守的文化形态”包含哪两层意思?( 4 分)15 “汉字媚俗”是指使用汉字的人喜欢用“俗字”。 其实在当今社会, 有很多类似的“弃雅崇俗”的现象,请举出个例子,说说你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