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年级10月份备课检查小结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29808320 上传时间:2018-01-25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12.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年级10月份备课检查小结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高一年级10月份备课检查小结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一年级10月份备课检查小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年级10月份备课检查小结(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一年级 10 月份备课检查小结10 月 20 日下午,由教务处牵头,学校校委成员、各科教研员、年级组干部齐聚三楼会议室,对高一年级的备课情况进行了检查。高一应参检教师 38 人,实参检 37 人,分别为语文组 7 人、数学组 6 人、外语组 7 人、物理组 5 人、化学组 3 人、生物组 4 人、政治组 1 人、历史组 2 人、地理组 2 人,除陈翠翠老师外(实习、中途接手) ,全部参加检查。现将本年级检查情况小结如下:一、总体评价1. 组织得力学校领导率先垂范, 年级组认真组织, 全体教师积极配合, 使本次检查和评价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各备课组长宣传检查要求, 提前督促整改, 收集和发放备

2、课资料,付出了辛勤的劳动。2. 认真对待绝大部分教师对待备课检查工作,态度端正,积极慎重,认真准备。按照检查要求将平时的备课资料分类收集,做好配合和迎检工作。3成绩突出从检查的情况来看,我们发现,备改的主流令人欣慰,成绩令人满意,反映出我校教师积极进取的工作热情和精神风貌。4问题不容忽视我们在检查中也发现, 备改工作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问题, 存在着一些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提高的地方,这在今后的工作中应引起高度重视。学科 平均分 最高分(姓名) 最低分语文 75.8 80(王新阶) 70 数学 87 97(李开胜) 77 外语 77 91(周贵洲) 62 物理 86.4 97(刘佑林) 67 化学

3、82.4 90(张航) 73 生物 83.8 90(彭爱庭) 80 政治 98 98(卢文华) 98 历史 97.5 98(张承文) 97 地理 83 84(刘海生) 82 二、主要成绩就备课组而言,物理组、历史组、数学组、生物组整体情况较好。多数教师都拥有一定量的备课资料,能结合网络资源,不但注重备教材,还注重备学生。教案详尽, 备课量充分。 能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进行个人修改, 体现出教师的个人的风格和专业水平。 课后反思与心得体现出教师对教材的深刻研究和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就个人而言, 语文组王新阶老师教案详尽, 对教学过程进行精雕细刻, 注重对学生能力的训练和培养。 方晓宁、 熊高峰老师

4、注重对课本写作素材的开发, 教学反思内容丰富。数学组李开胜老师精心设计教学内容, 目标清晰合理, 重难点突出, 训练题有层次区分度, 作业布置多样化。 特别让人欣慰的是年轻教师瞿伟、 新老师杨忠,虽然他们参加工作时间不长, 但他们的备课字迹工整, 每个环节都不含糊, 师生活动丰富,教学反思深刻,相信他们能迅速成长为我校的教学骨干。英语组周贵洲老师教案书写详细, 认真, 能根据具体学情制定教案, 教案规范完整,环节清晰,操作性强。课后反思详细具体,能有的放矢。吴克法、夏昌树二位老同志更是一丝不苟,从他们的备课不仅可以看出他们丰富的教学经验,还可以感受到他们老当益壮的工作热情,理应成为广大年轻教师

5、学习的榜样。物理组刘佑林老师备课量充足, 教学过程详细。 王敏老师的备课能充分体现新课改的精神,教学手段多样,作业设计具有层次性。化学组张航老师备课课时充足, 三维目标明确, 重难点能充分体现在教案中,教学过程设计流畅,学情分析内容丰富,针对性强。生物组彭爱庭老师备课三维目标明确,重点突出,能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并借助实验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政治组卢文华老师备课内容充实、节次完整、结构合理,切合实际,可操作性强。历史组张承文、何延冰老师的备课都能做到依照三维目标来设定教学要求,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过程详细,教学设计中能有机渗透德育内容。地理组刘海生、蔡立生老师的备课教学过程详细,书写认真,条

6、理清晰,重难点分析透彻,并注重通过多媒体手段提高教学效果。三、不足之处1、特别精彩的教案不多,个别教师备课量不够,网上下载的教案不做任何修改。2、个别教师的备课缺乏深度,没有学情分析,教学针对性不强。3、课后反思中,部分教师只写了这节课的做法,把课后反思写成了课堂小结。有的反思比较笼统、空洞、对任何一节课都适用。四、几点建议1、加强集体备课。集体备课作为一种极为有效的教研形式,有利于我们发挥集体优势, 群策群力地提高备课效率。 我们提倡既要有集体备课的公案, 又要有个性特色的个案。2、 课前要充分研究学情, 课堂训练要加强针对性, 课后反思建议写出收获、不足及改进措施。3、提高能力,不断创新。我们必须深挖教材,不断学习,探讨新教法。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提高,才能适应新的教学环境和形势。高一年级组2015-10-2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