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袋料香菇产业可行报告稿头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29794335 上传时间:2018-01-25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20.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乡袋料香菇产业可行报告稿头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乡袋料香菇产业可行报告稿头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乡袋料香菇产业可行报告稿头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乡袋料香菇产业可行报告稿头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乡袋料香菇产业可行报告稿头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乡袋料香菇产业可行报告稿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乡袋料香菇产业可行报告稿头(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两 当 县 泰 山 乡 人 民 政 府 发 文 稿 纸签发 : 核稿 : 会稿 : 主办单位和拟稿人 : 主送机关: 抄报 : 县扶贫办 抄送:打字 校对 监印 封发发文机关:两泰政字( 2012) 3 号 共印 7 份二 0 一二 年二月十四日 存档 1 份关于上报泰山乡扶持香菇种植产业发展可行性研究的报告为更好的发展我乡香菇种植产业 , 稳定我乡香菇种植规模 , 促进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不断增加农民收入,千方百计加大袋料香菇产业的政策扶持,有效地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迫在眉睫,同时,加强宣传提高群众认识,按照百户万袋香菇小规模大产业的发展思路,扩大规模,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力争在三年内全

2、乡发展香菇种植 100 万袋,预计实现产值 400 万元,人均增收 1708 元,全面实现农民脱贫致富。为实现以上目标 , 乡上积极调研 , 深入探索 , 要在产业扶持上入手 , 针对目前 45 个大棚的规模,按每个大棚 2000 元的补助资金,需补助资金 9 万元,由于乡级财政困难,无法在资金上加大扶持力度,请予以立项解决为盼。专此报告附件:泰山乡扶持香菇种植产业发展的可行性研究二一二年二月十四日泰山乡扶持香菇种植产业发展的可行性研究一、前言2012 年 2 月 1 号中央出台了号文件 , 突出强调农业科技创新,把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作为农产品生产保供和现代农业发展的支撑,明确农业科技的公共性、

3、基础性和社会性,在我国农业科技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这是党中央、国务院科学把握现代农业发展规律,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做出的重大决策,是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重大部署。要发展好泰山经济,在高速增长性、可持续增长性等方面要找一条好路子,乡上按照县委、县政府特色产业总体规划和部署,乡党委、政府立足自身优势,积极组织群众到陕西勉县、留坝县、太白、汉中等地方实地考察调研,探索出了我乡的产业发展方向。乡党委、政府始终按照“稳基础、建支柱、创品牌、增效益”的要求,以实现“百户万袋小规模大产业”为目标,强化各项保障,增加投入力度,使全乡的袋料香菇种植初具规模。二、区域概况泰山乡地处秦岭以南的两当县东南部,距县城

4、45 公里,全乡辖 8 个行政村 22 个村民小组 1165 人。 全乡总面积 56.8 平方公里,耕地面积 3209.9 亩,人均 2.7 亩,森林覆盖率 85%以上,乡林地共 2.9 万亩 (其中集体林地 2 万亩, 自留山 0.9 万亩) , 户均 97.9亩,人均 27.4 亩。属深山林区乡,平均海拔 1080 米,年平均气温 10.8 摄氏度,年降雨量 700 毫米,境内有泰山河由南向北贯穿全乡,非常适合袋料香菇栽培。由于全乡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化发育程度较低,农业基础脆弱,农民靠天吃饭的现象仍然突出,致使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缓慢,产业结构单一,农民增收困难。当地农民主要以传统种植业为主

5、,以药材种植和经济作物收入为主要经济来源,其主要作物以小麦、玉米、黄豆、土豆等为主,主要满足口粮问题;经济作物主要以板栗、核桃为主,另外种植有猪苓、柴胡等中药材。当地资源丰富,尤其发展林产品及林副产品在当地较为普遍,已成为农民经济收入来源的一部分。养殖的种类以牛、猪、鸡为主,劳务收入也是近年来农民的主要经济收入之一,依托退耕还林,和林权制度改革,可持续性的利用林业资源种植香菇成为增加农民的重要经济来源。三、我乡香菇产业发展背景泰山乡地处深山林区,土地贫瘠,产业结构调整步伐较为缓慢,农民增收困难。但本乡境内杂灌资源丰富,有香菇栽培种植历史,加之近年来,无公害绿色农副产品倍受青睐,香菇市场呈现供不

6、应求的良好势态,市场需求不断增加,价格稳中有升,前景广阔。因此充分依托随我乡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香茹产业,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民脱贫致富,为早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意义。袋料香菇种植在我乡已有近五年的历史, 于 2007 年 6 月已注册食用菌发展协会,现有会员 8 人, 2009 年 3 月成立食用菌开发合作社,注册资金 120 万元,涉及农户 15 户共有社员 32 人,种植香菇 24 户 30 万袋,共建大棚 45 个,拥有装袋机、粉料机、接菌箱、 灭菌锅炉和烘干箱等生产设备 5 套。 同时, 登记注册了 “泰源之家”香菇产品商标,为进一步提升产品效益奠定了基础。四、人工

7、袋料香菇栽培技术一、原料香菇是一种木腐菌,主要营养成分是碳水化合物、含氮化合物、少量的无机盐和维生素。香菇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主要依靠分解吸收菇木或培养料中的养分。 培养料是袋栽香菇的基础,主要原料有木屑、麸皮、石膏、磷酸二氢钾等。其中木屑是提供碳源的主要原料,也是香菇生长发育的主要营养来源,其需要量占全部培养料的 80%以上。种植香菇用木屑除木材 ( 阔叶树 / 杂木 / 果树 , 蚕桑枝干等 ) 作原料外,可充分利用伐木场的枝桠材,锯木场和木制品厂的碎屑等作原料,提高了木材利用率。此外,还可利用工农业生产的一些下脚料,如棉籽壳、桑枝、花生壳、玉米芯、葵花秆,以及野草等作培养料,不仅取材方

8、便,还能变废为宝,物尽其用。二、种植香菇自然条件香菇栽培场一般利用闲臵农用地 , 用竹木 +薄膜 +遮阳覆盖搭建菇棚 (6-8 米宽 , 高 2.5 米左右 , 长 20 50 米 ), 需要通风良好, 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控制在 1%以下;菌丝生长期一般来说不需光照,子实体生长期需要光照。特别是花菇成长期,需要“干燥、强光、大通风、大温差”的生长环境。香菇在发菌和出菇阶段, 要求温度控制在 5-27 之间; 培养基含水量控制在 50-55%之间; 菌丝生长期相对湿度控制在 75%以下,子实体发育期控制在 85-95%之间。在有遮阳 , 保温 , 保水作用的菇棚种植香菇 , 加上种植人员的适时

9、管理及合理利用当地季节气候条件 , 香菇种植已没有了地域限制。三、香菇种植的流程及关键技术袋栽法生产香菇,主要流程有木材粉碎,到培养料搅拌、装袋、灭菌、接种,直至产品采收、脱水烘干,全流程可以采取机械化、半机械化生产,工效提高数十倍。关键技术 :1 、培养料的配方 / 加工装袋 / 高温灭菌。 2、菌种的纯正和接种。 3、发菌 , 出菇期的正确管理。五、香菇种植成本核算及效益分析1、成本概算 : 以需十吨木屑原料计算 ( 约 5000 元 ) ,每亩香菇棚建安成本 1500 元左右,需投资麸皮、石膏、筒袋、综合营养素、燃料、消毒剂、菌种费等原辅助材料费 6000 元,加上人工工资预算 5000

10、 元,其他综合费用 1000 元。累计成本 17000 元 / 亩。( 每个菇棒成本 1.7 元左右 , 每亩种植 8000 10000 棒 ) 。2、产出:若管理得当,每亩种植排放菌棒 8000-10000 棒 , 平均每个菇棒可以生产鲜菇 1.5 2.5 斤, 生物转化率超过 100%, 亩产鲜菇 16000 20000 斤 , 以最低收购价 2 元 / 斤 ( 市场价一般是 3 5 元 / 斤 ), 每亩收入在 3.2 万 -4 万元以上。 按 9-11 斤鲜菇烘制干菇一斤计 , 亩产优质干品香菇 2000 斤以上。3、效益分析 : 一家夫妇正常可种植 2 4 亩,种植香菇一期每亩纯利润

11、 1.5-2.3 万元。同时,通过无公害栽培技术和标准化管理的推广,不断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更有效的保护了农业生态环境。六、发展思路及保障措施一、发展思路充公利用我乡山区林地资源,积极发挥资源优势,以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续产业发展为契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以农民增收为出发点,实行专业化生产、规范化种植、规模化发展、科学化管理,推进袋料香菇产业科学发展,努力把泰山袋料香菇产业建设成为规划布局合理、产业结构优化、竞争实力较强的产业体系,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农村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二、保障措施(一) 、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为了切实加强对袋料香菇产业发展的组织领导,乡上成立了

12、袋料香菇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由政府乡长任组长,负责督促产业协会尽快建立健全管理和运行机制,并在全乡范围内建立了引导发展奖励机制,另外乡政府还将袋料香菇产业发展与各村年终经济工作考核和干部年终考核挂钩,实行绩效问责制。(二) 、强化技术培训,提升种植水平。一是为了增强群众种植和管理袋料香菇能力,通过认真系统安排、精心组织农户到陕西汉中、太白等地实地参观,并请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对他们的科学管理模式和先进技术进行集中培训,学习外地先进经验,增强农户种植袋料香菇的信心;二是食用菌发展协会、食用菌产业开发合作社按照袋料香菇栽培的不同阶段,定期不定期开办培训班,并进行实地指导,使农户掌握各阶段的技术要领;三

13、是通过请外地技术员和购臵光盘组织集中学习,让农户了解袋料香菇种植的品种改良、技术革新以及市场行情、时事信息方面的知识,提高了农户的种植水平促使我乡袋料香菇的栽培不断科学化、规范化、先进化,并适合市场的发展需求,增强市场竞争力。(三)发挥阵地作用,服务百姓大众。乡食用菌发展协会和合作社自成立以来,为实现“百户万代小规模大产业”的目标,立足乡情村情,充分发挥阵地作用,处心谋略。在出菇量大且市场价格较低的时期,协会、合作社充分发挥了职能,利用拥有的先进技术与设备,对不能及时出售的香菇进行烘干处理,不但延长了香菇的存放期,并且提升产品效益。另外,我乡食用菌发展协会通过网站,已向全国发出信息,热忱欢迎各

14、界人士来投资兴业。目前我乡已从河南、浙江、陕西汉中等地引进投资商,投资到协会、农户的袋料香菇种植中,并以每斤 2 元的市场保护价与菇农签订购销合同,随行就市,当市场价低于 2 元时,由投资商以 2 元的价格进行收购,实行效益共享,风险共担,真正解决了农户的后顾之忧,目前产品销往西安、宝鸡、凤县、天水、两当、徽县等地批发市场和大型超市,并建立了良好的供货关系。三、项目扶持我乡现在香菇种植大棚 45 个,年上架 30 万袋,每亩建有 2个大棚,每个大棚投资约 9000 元,规模较大的种植户一次性投入资金困难较大, 如果按每个大棚 2000 元的标准给予农户资金补助,不但能为其解决资金问题,更能充分调动其他群众发展产业的积极性,带动更多群众发展产业,脱贫致富。七、结论该项目投资少,见效快,周期短,风险小,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对提高项目区良种化程度,推动产业化进程和增加农民收入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为带动农民脱贫致富,加快地方经济建设,促进地方产业的发展,提高产品加工生产的科技含量,在发展地方产业和特色产品种植技术方面都能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二一二年二月十二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