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平安——战略管理研究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29788552 上传时间:2018-01-25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201.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平安——战略管理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中国平安——战略管理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中国平安——战略管理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中国平安——战略管理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中国平安——战略管理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平安——战略管理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平安——战略管理研究(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平安战略管理研究1 | Pa g eContents 战略管理浅淡以平安集团的发展为例 . 2一、平安简介及发展史 . 21.发展历程 . 32.平安公司组织架构 . 4二、平安的管理 . 51.平安人才的建立与管理: . 52.平安的竞争管理: . 63.平安的企业文化管理 . 7三、总结 . 8四、参考文献 . 8中国平安战略管理研究2 | Pa g e战略管理浅淡以平安集团的发展为例摘要 :当今世界,高新技术迅猛发展、经济全球化步伐加快、国内外政治经济凸现出新的发展态势。如何从容面对市场竞争,怎样才能轻松应对企业管理?客观形势要求业界精英们不断改造自己的思维、丰富自己的思想,从一个战

2、略角度统筹管理企业综合事务,以适应前所未有的挑战。战略管理 (Strategic management) :是指对一个企业或组织在一定时期的全局的、长远的发展方向、目标、任务和政策,以及资源调配做出的决策和管理艺术。包括公司在完成具体目标时对不确定因素做出的一系列判断。一个企业的战略管理是一个不确定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管理过程,因为公司对于危险和机遇的区别有不同的理解。战略管理大师迈克尔波特认为,一项有效的战略管理必须具备五项关键点: 独特的价值取向、为客户精心设计的价值链、清晰的取舍、互动性、持久性。企业管理中在战略上如何使决策和基层保持一致,竞争如何达到精确化,企业如何做到人性化,留住吸纳高

3、水平人才等等,都是值得探讨和研究的,同时也相信这样的研究对企业发展有指导意义。本文将以中国平安集团为例,看看平安公司是在管理这个金融航母的过程中有哪些值得借鉴的地方。关键字: 战略管理,中国平安,人才管理,竞争管理,企业文化一、平安简介及发展史中国平安保险 ( 集团 ) 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中国平安”, “公司”, “集团”) 于1988 年诞生于深圳蛇口,是中国第一家股份制保险企业,至今已发展成为融保险、银行、投资等金融业务为一体的整合、 紧密、 多元的综合金融服务集团。 从一个当年不到 100 平方的小地方财产险公司发展到如今全国性综合金融集团, 从当年被一笔赔付搞的焦头烂额到现在坐

4、拥 10000 亿资产的金融航母,从当年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公司到现在的世界 500 强公司,从一个不到 50 人的小商社到 50 万员工的公司, 从一个只做产险的民营企业到如今唯一一家拿到所有金融牌照的综合型企业, 这个公司的高速发展不得不让人惊奇, 短短 22 年的时间,企业成长以几何速度来记, 那么这么一个企业是如何发展管理的, 如何制定策略, 执行策略,如何应对危机, 如何进行品牌宣传, 如何吸纳人才等, 下面通过对平安自成立以来的大事记学习,来了解下平安的发展历程及公司组织架构:中国平安战略管理研究3 | Pa g e1.发展历程( 1) 1988-1993 年大事记(起步阶段)1.19

5、88 年 3 月 21 日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发文 ( 银复 1998 113) 批准成立平安保险公司,同时颁发“经营金融业务许可证”。这是我国 第一家 股份制、地方性的保险企业。2.1991 年 7 月 26 日平安保险公司承保的沱海轮在加拿大海域撞沉一艘日本籍渔业加工轮,造成 1620 万美元的责任赔偿事故,这是当时平安保险公司最大的一笔赔案。( 2) 1994-2002 年大事记(高速发展阶段)3.1994 年平安保险业务持续高速增长, 1994 年保费收入达 28 亿,增幅达 1.8 倍。4.1994 年经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批准,世界两大财团摩根财团和高盛财团参股平安,进一步增强了平安的经济

6、实力,平安的管理水平上升到国际化水准5.1995 年公司保险业务收入突破 50 亿元人民币,总资产超过 80 亿元人民币。6. 1997 年公司全年保费收入 182 亿元,其中产险 39 亿元,寿险 143 亿元;机构建设又向前迈进一大步,截止 12 月底,平安共有省级分公司 26 家;平安员工队伍进一步发展壮大, 97 年全系统员工总人数达 12万人。7. 2002 年汇丰入股平安 2002 年 10 月 8 日,汇丰集团( HSBC)与平安正式签署认购协议 ,以美元 6 亿元(约人民币 50 亿元)认购平安 10%的股份,公司资本实力进一步壮大。这是国内金融业迄今为止金额最大的引进外资项目

7、。作为战略投资者,汇丰集团还将在管理和技术方面与平安进一步合作。( 3) 2003- 年大事记(稳定发展阶段)8. 2003 年金融保险集团成立。经国务院同意,中国保监会批准, 2 月 14 日,中国平安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完成分业重组,更名为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平安集团公司控股设立平安产险、平安寿险、平安信托和平安海外投资,平安信托依法持有平安证券股份。至此,中国平安形成了以保险为主,融证券、信托、投资和海外业务为一体的金融保险集团架构。9.2008 年 7 月,凭借 2007 年 180 亿美元的营业收入,中国平安首次入选财富“世界 500 强”,排名第 462 位, 成为入

8、选该榜单的中国内地非国有企业第一名。 此前 福布斯 公布全球上市公司 2000 强 ( Forbes Global 2000 ) ,平安较 2007 年猛进 147 席名列第 293 位。 8 月, 福布斯中文版发布针对中国大型非国有企业的 2008 “中国顶尖企业榜”,中国平安首次入榜,荣列第一;平安寿险保费突破 1000 亿,市场份额和质量双成长;平安产险保费突破 300 亿,成为中国第二大财产保险公司;平安养老险管理年金业务保持市场第一; 平安信托第三方资产管理规模突破 1000 亿, 为国内第二; 平安银行信用卡发卡量突破 300 万,为银行的发展夯实了基础;平安资产公司管理资产规模达

9、 5000 亿元;在国际著名机构投资者杂志中国平安战略管理研究4 | Pa g e( Institutional Investor )评选的“亚洲百强资产管理机构( Asia s 100 Biggest Money Managers 2009)”中,中国内地仅有四家企业入选,与中投公司、全国社保基金同列中国区 4 强。10、平安服务承诺获市场好评2009 年 3 月 14 日, 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公布了“ 2005 -2008 年中国服务质量诚信品牌企业”, 平安人寿与平安产险双双入选,并分别成为各自领域客户满意度最高的企业,客户满意度分别达 93%和 94%。本年,中国平安力推“你的平安

10、我的承诺”年度主题,产险“万元以下,资料齐全,三天赔付”、寿险“为您寻找理赔的理由”、信用卡“挂失前 72 小时失卡有保障”、银行针对个人客户推出 ATM(自助柜员机)取款免费、网银汇款免费以及网银安全保障三项服务承诺陆续推出,随即震撼市场,掀起行业“承诺风潮”。“快、易、免”服务有效支持了各子公司的业务发展,并深获客户好评。年末第三方调查显示,平安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均领先于同业。2.平安公司组织架构图 1. 中国平安组织架构图由图 1 可清楚的了解中国平安目前的公司架构。中国平安通过旗下各专业子公司及事业部,即保险系列的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平安人寿)、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11、(平安产险)、平安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平安养老险)、平安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平安健康险),银行系列的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平安银行)、平安产险信用保证保险事业部(平安小额消费信贷),投资系列的平安信托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平安信托)、平安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平安证券)及中国平安证券(香港)有限公中国平安战略管理研究5 | Pa g e司(平安证券(香港)、平安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平安资产管理)及中国平安资产管理(香港)有限公司(平安资产管理(香港)、平安期货有限公司(平安期货)等,通过多渠道分销网络,以统一的品牌向超过 5100 万名个人客户和 200 万名公司客户提供保险、银行、投资等全方位

12、、个性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由以上平安的发展史和组织架构可知,中国平安在 80 年代末以保险业务起家,经过 20多年的发展, 到如今成为一个拥有保险、 证券、 信托、 投资和海外业务等综合金融业务的集团公司,发展势头不减,其管理职能可见一斑。二、平安的管理1.平安人才的建立与管理:平安成立于改革浪潮前端的深圳, 这里是中国最先改革的地方, 充满了活力和机遇。 在平安成立之初,只有不到 20 人,管理灵活,机动,使得业务量大大增加。但是由于人才和危机意识不强, 也造成了一些重大失误。 比如 1991 年 7 月 26 日平安保险公司承保的沱海轮在加拿大海域撞沉一艘日本籍渔业加工轮,造成 1620

13、万美元的责任赔偿事故。这个事故在今天来看也是一个巨单, 何况对于一个成立不到 5 年的小型保险公司, 这对于平安产险来说几乎是灭顶之灾, 一单赔付就造成理赔准备金的不足, 这对于保险公司来说, 就意味着关门大吉。 好在引进了国内政府资源, 才得以解决。 这件事对平安以极大教训, 平安管理层认识到了高速发展期的平安诸多问题, 管理意识的老旧, 风险意识的薄弱, 差点葬送了整个公司。于是平安逐渐引进高级人才来解决这个问题,在 1997 年,麦肯锡平安咨询项目组在首席顾问师张子欣的带领下入住平安。 对中国平安的投资体系、 发展战略、 管理理念和方法等进行了全面的诊治并提出了策略性建议, 使平安公司的组织模式、 经营管理、 产品服务以及后台技术等各个方面都产生了巨大变化, 由此走上了专业化、 精细化、规范化之路, 使中国平安在市场上能始终保持着先知先觉的优势。平安大胆借鉴国内外保险业的先进经验,按照国际惯例建立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