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史(下)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29787998 上传时间:2018-01-25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73.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文学史(下)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下)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下)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下)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中国古代文学史(下)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文学史(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文学史(下)(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古代文学史(下)小小白 love220 第四编 隋唐五代文学第一章 隋代和初唐诗歌一、隋代艺术成就最高的是薛道衡。 (填空或判断)二、初唐诗歌1. 贞观诗风和“上官体”贞观诗风:初期刚健质朴,多抒怀言志和咏史之作;后期多奉和、应制之作,趋向华美典雅。 (判断,贞观诗风的变化)上官体: 贞观诗坛的后期, 以上官仪为代表而形成的一种诗风, 体裁上以奉和应制、咏物为主,内容广泛,重视诗的形式技巧,追求诗的呻词之美,代表了当时宫廷诗人的形式主义倾向,对律诗的定型有促进作用。2. 初唐四杰(重点)A. 名词解释:初唐四杰是指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他们都反对纤巧绮靡的文风,提倡刚建的风骨,题材广

2、泛,风格清峻。诗歌有一种壮大的气势和慷慨悲凉的感人力量。B. 杜甫称赞“初唐四杰” :不废江河万古流3. 沈宋和五律的定型A. 沈宋: 指沈佺期和宋之问, 他们是武后时期有代表性的台阁诗人, 完成了五律的定型,诗歌创作上多应制酬唱和咏物赠别,点缀升平、标榜风雅,内容平乏,词藻华美。 (名词解释或判断)B. 文章四友:杜审言、李峤、苏味道、崔融(重点)4. 陈子昂( 1)诗歌革新主张 提倡诗歌“风雅兴寄” 提倡诗歌有“汉魏风骨”重点:风雅兴寄指要求诗歌发扬批判现实的传统,有鲜明的政治倾向。汉魏风骨指要求诗歌有高尚充沛的思想感情,有刚健充实的现实内容( 2) 诗歌创作: 感遇诗 38 首 登幽州台

3、歌 (填空、判断)5. 被称为“孤篇压全唐”的著作是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 。第二章 盛唐诗歌一、山水田园诗派:王维、孟浩然名词解释: 山水田园诗派是盛唐时期出现的以王维、 孟浩然为代表的诗派, 以描绘自然山水和田园风光为主, 多写隐逸生活的闲情逸致, 艺术上多借景抒情, 情景交融,风格清新自然,意境淡远闲适,提高了诗歌表现自然风景的技巧。1. 孟浩然,襄阳人,终身不仕,成就不及王维。 过故人庄2. 王维 ( 1) 苏轼评价他 “观摩诘之诗, 诗中有画; 观摩诘之画, 画中有诗” 。后世人称他为“诗佛”( 2)其诗歌艺术特点: 早期诗歌,气魄宏大 晚期的山水诗: A.“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层次丰富

4、远近相宜,动静相兼。如山居秋暝 B.情景交融,浑然天成 C.诗渗禅意,流动 空灵,展现了空静之美 。 (多判断填空)二、边塞诗派名词解释: 盛唐时期以高适、 岑参为代表的重要的诗歌流派, 主要是描写边塞战争和边疆的风土人情,以及战争带来的离别、闺怨、思乡等种种矛盾,形式上多七言歌行和五、七言绝句,诗风悲壮,格调雄浑,代表作有高适的燕歌行 ,岑参的白雪歌等等。 (已考过,但会作为填空和判断)1. 高适: 燕歌行 (背诵)中国古代文学史(下)小小白 love220 2. 岑参: 其诗歌特点是 “新鲜事物, 奇特风光” 代表作是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3. 二人不同之处:高适倾向现实主义,多写对战争的批

5、判、对士兵的同情;岑参倾向浪漫主义,歌颂大唐的军威胜利 (填空、判断)三、李白(多考名句填空,背诵名篇)(了解) 1. 李白诗歌的思想内容 A描写自然山水,例如望庐山瀑布 B 表现理想和现实的矛盾,例如行路难 C多表现蔑视权贵的反抗精神梦游天姥吟留别 (重点) D表现在抨击上层统治者的腐朽 E表现社会生活的各种人情美。2、李白诗歌的艺术特色A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法,诗人形象高度个性化; B 喷涌奔泻、变换无端的抒情方式(考判断或填空) C想象丰富夸张传神的表现手法; D清新自然明白晓畅的语言特色。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 (判断或填空)四、杜甫1、杜甫诗歌的思想内容: A、记叙时事,议论时

6、政,反映唐王朝由盛而衰转折时期的重大事件。 (因此被称为“诗史” ,考填空或判断)例如兵车行 “三吏三别”B、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关注民生疾苦。 春望 、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背)C、怀人、咏物与写景诗春夜喜雨2、杜甫诗歌的艺术特色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例如兵车行 (背) ,他在途中见到朝廷招兵打仗,兵源不足招 14、 15 岁的孩子的惨象,写战争的危害。 以沉郁顿挫为主的诗歌风格。沉郁指意境开阔壮大,感情深沉苍凉;顿挫指语言和韵律曲折有力,不是平滑流利或任情奔放。 集古今之大成式特点。 A 侧重写时事,把文学从侧重抒发个人情感引向写民生疾苦,开拓了创造事业。 B 虚心学习

7、前人经验,受诗经 、楚辞等影响,在创作上主张学习古人时,兼取新声,能够比较全面的认识,不同时期不同作家作品的特点和成就,能兼取众人之长。 C其诗歌众体兼备,风格多样化,不同诗体进行创作,古体诗、律诗、绝句,以沉郁顿挫为主的风格,平淡简易委婉、含蓄等不同风格。 D杜诗能在关广泛学习前人的基础上,自铸讳辞。例题: 试述杜诗写实手法的表现1、杜甫的诗歌反映社会人生,多取材当代的时事和自己的经历,如兵车行一诗,写自己所见的社会现实,具有深刻的批判精神。2、他的诗写自己的真实的见闻和感受,成为人民的代言人,他忧国忧民,所以才会写出“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类诗。由于他对乱离生活的切身体会,才能写出“三

8、吏三别”等生动描写现实生活的杰出诗篇。3、其诗歌形象的画面中包含了对祖国人民亲人的深厚感情, 如 无家别 茅屋为秋风所歌等诗歌,对国家命运的关心,对人民灾难的同情,融入一幅幅历史画卷中,具有感人的力量。4、他的家事诗、自传诗、纪行诗,来融入个人的生死之感,做到家事国事人事的融合,如月夜诗中山水草木都充满着诗人的忧国忧民之思,和迟暮飘零之感。可能的填空或判断: 1、三吏指: 新安吏 、 潼关吏 、 石壕吏 ;三别: 新婚别 、 无家别 、 垂老别2、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出自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3、 因为 记叙时事,议论时政,反映唐王朝由盛而衰转折时期的重大事件,因此中国古代文学史(下)

9、小小白 love220 被称为“诗史” 。第三章 中唐诗歌一、韩孟诗派1、韩愈 苏轼称其为“文起八代之衰” ,诗歌特点是: 以气势见长,气魄宏大,想象丰富。 语言和意象力求新颖、奇特。 在诗中引入散文骈赋的句法,使语句可长可短,变化多端。 (第三点为重点)2、孟郊 与韩愈共同点是:用古怪生僻的意象词语。而他的作品中风格与众不同的是游子吟 。3、贾岛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二、元白诗派1、元白诗派:中唐诗人元稹白居易所倡导的诗歌革新运动,又称新乐府运动。以自创的新的乐府题目来咏写时事, 体现了汉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 语言通俗易懂,代表作有白居易的新乐府 秦中吟 。 (考填空)2、白居易的现实

10、主义诗歌创作理论:在与元九书中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强调诗歌的政治和社会功能,要能反映社会问题。讽喻诗,代表诗集新乐府 、 秦中吟 卖炭翁 新丰折臂翁 闲适诗,钱塘湖春行 大林寺桃花 (背) 感伤诗,代表作琵琶行 (感伤自己)长恨歌 (感伤别人) ,而成就最高的是长恨歌 ,具有双重主题,对帝王的讽谏和对爱情的赞美眷恋,彼此纠缠。著名语句“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3、白居易诗歌的语言艺术:语言上朴素浅显,直截了当,不追求含蓄曲折,反对艰深晦涩。4、“张王乐府” ,指张籍、王建,其诗歌内容上多针砭现实,反映民生疾苦,语言上通俗易懂、结

11、构流畅。三、中唐其他诗人1、元结系乐府十二首2、刘长卿、韦应物,3、“大历十才子” (中唐大历年间)代表人物:钱起、卢纶。特点: 他们的诗歌内容比较单一, 多借自然山水表现个人内心的感受。 都重视词语的修饰和形式的精美。 (易考判断,与新乐府运动混淆)第四章 、 晚唐诗歌(指小李杜,杜牧有历史深沉感 ) 一、杜牧二、李商隐1、生平经历 字义山,号玉溪山,又号樊南生。2、诗歌创作内容: 咏物抒怀诗,例安定城楼 ,有壮志而得不到重用。 政治咏史诗贾生七言绝句 成就最高的是情感诗,多以无题为主,例夜雨寄北 (背)3、李商隐诗歌的艺术特色(多考小题型)擅长用典故意境朦胧。例如著名的七言律诗锦瑟 (背)

12、庄周梦蝶、杜鹃鸟的故事、美人鱼流泪变珍珠、良玉生烟给人迷茫悲伤虚幻的感觉。 结构收敛细密,感伤色彩浓郁,以无题 (背)为例,一二句点出离别之苦 韵律精纯成熟,对仗精严工巧,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中国古代文学史(下)小小白 love220 三、晚唐其他诗人1、发展趋势: 强调文学作品应具有服务社会现实的实用功能,代表人物皮日休,陆龟蒙,罗隐。 以山水风月、赠酬送别以及感伤情怀为主,代表人物韩偓香奁集 ,写男女之情。2、韦庄是成就较高而不同于主流诗派有自己特点的一个诗人,其特点是以自然流畅为主。3、晚唐著名诗歌评论家:司空图,对后世影响较大的是二十

13、四诗品 ,核心观点“辨于味” 。味是指语言意义层面之外的某种可以感受却不可穷诘的韵味,醇美。第五章 唐代的散文一、古文运动的兴起1、中唐古文运动:以韩愈柳宗元为代表的中唐时期的文学革新运动,主要内容是复兴儒学, 形式上反对骈文, 提倡先秦两汉时期质朴自由以单行散句为主, 没有规定形式的古文体。 (填空、判断、选择)二、韩愈的散文1、其散文的创作理论: 主张“文以明道” 、 “不平则鸣” 。道,孔孟的道指伦常教化和道德规则,而韩愈的道还指人的内在道德修养和人格精神。 “不平则鸣”强调了情感的重要性。 主张学习古人的“词必己出” 。他们重视学习古人的语言,但不是简单的模拟,而是学习古人语言的创新,

14、韩愈为此提出“惟陈言之务去” 、 “诗其意而不诗其辞” (少一个都是错误的) 腔调作家的学识和道德修养,认为作家的学问学士丰富的知识,对他们的作品思想内容有重要意义。2、韩愈散文的创作成就说理文, 其特点是结构严谨, 重视行文的气势和逻辑, 例如 马说 抒情文。情感深沉而庄肃,例如祭十二郎文 记叙文,生动传神, 张忠诚传列序(判断作品与作者)3、韩愈散文创作的艺术特色注重语汇的创新。 送穷文 (面目可憎、垂头丧气的出处) 进学解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 应科目时与人疏 (摇头乞怜 | 、俯首贴耳) 注重语式的设计 讲究文章的结构布局。 (大题已考过)三、柳宗元1、创作理论:文以明道,针对现实

15、,文以致用(与韩愈不同)2、创作内容: 议论文 传记寓言 山水游记永州八记 (重要)3、结合具体篇目来回答山水游记的艺术特色: 不是单纯的描绘景物,而是借对自然山水的描述来抒发自己的感受,例如小石潭记中的“凄神寒苦,悄怆幽邃”等都是作者心灵的外化。 语言优美凝练精致,例如小石潭记中,作者以丰富的词汇和细微的观察,把山水写的各具形态,栩栩如生。 善于吸取骈文的长处,节奏明快并赋予变化,例如小石潭记中写潭中鱼的一段,多用四字短句,在参差舒畅处,略有几处,使鱼的静与动随节奏而生。四、二人散文方面的区别:韩愈侧重感情直接表露,柳宗元侧重感情含蓄表达。第六章 唐传奇一、唐传奇兴起的原因:经济繁荣,出现大

16、都市(长安扬州)市民阶层出现二、唐传奇的发展和影响1、发展的三个时期: 初盛唐是唐传奇发生的初期,代表作王度的古镜记 、补江总白猿传 中唐是唐传奇创作的繁荣时期。 讽世小说代表作是沈既济的中国古代文学史(下)小小白 love220 枕中记李公佐南柯太守传爱情小说代表作是,白行简的李娃传 ,蒋防的霍小玉传 晚唐是唐传奇的衰落期,讽刺小说,豪侠小说代表作,杜光庭虬髯客传 “风尘三侠” :虬髯客、李靖、红拂。2、唐传奇的艺术成就注重作品的审美价值和小说愉悦性情的作用, 如 聂隐娘 昆仑奴 古镜记等,无任何说教色彩。在各种传说见闻的基础上进行杜撰和虚构,如虬髯客传 李娃传等艺术构思上奇异新颖寓于变化。如霍小玉传善于用细节描写来揭示人物的性格活动, 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