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地理复习提纲(第一章)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29782848 上传时间:2018-01-25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659.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上地理复习提纲(第一章)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七上地理复习提纲(第一章)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七上地理复习提纲(第一章)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七上地理复习提纲(第一章)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七上地理复习提纲(第一章)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上地理复习提纲(第一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上地理复习提纲(第一章)(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七年级地理期末复习提纲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 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天圆地方。根据太阳和月亮的形状推测地球是一个球体。 麦哲伦 环球航行首次用实践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人造地球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确证地球是个球体。2. 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 不规则球体 。3. 证实地球是球体的证据:麦哲伦环球航行;月食;轮船由远驶近,先见船杆后见船身;地球卫星照片;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站得高看得远)等。4. 地球的大小: 平均半径 6371 千米,最大周长(赤道或 0纬线周长) 4 万千米,表面积5.1 亿平方千米 。(二)地球的模型 -

2、地球仪1. 在地球仪上, 地球围绕转动的 假想轴 轴叫 地轴 ; 地轴与地球表面相交两点, 指向北极星的一端叫北极, 另一端叫 南极 。2. 在 北极点上 ,一个人的 前后左右都是南方 ,在 南极点 上,一个人的前后左右都是 北方 。(三)纬线和纬度1. 在地球仪上, 与南北极距离相等的大圆圈, 叫 赤道 。 所有与赤道平行的圆圈叫 纬线 。2. 如图所示,纬线的特点有:纬线指示 东西 方向。纬线长度 不相等 , 赤道最长, 从赤道向南北两极逐渐变短,到两极缩为点。所有纬线自成 圆圈 (除南北极点外) ,但只有赤道平分地球。2 所有纬线相互 平行 。纬线有无数条。3. 赤道 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3、。 (赤道以北为北半球,赤道以南为南半球(上北下南) )4. 纬度越低,纬线越长。最长的纬线是 0纬线 ,又叫 赤道 。5. 南北为度的分界线是赤道( 0纬线) ,向北叫 北纬( N) ,向南叫 南纬 (S)。 南、北纬各90 度, 分为 低纬度 ( 0 30) 、 中纬度 ( 30 60) 、 高纬度 ( 60 90)三部分。6. 向北增大为北纬,向南增大为南纬。7. 北纬( N)都位于北半球,南纬( S)都位于南半球。8. 度数相同的纬线(除赤道)有两条,分别位于赤道两侧,他们长度相等,和赤道的距离相等。(四)经线和经度1. 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线,叫经线,也叫子午线。2

4、. 如右图所示,经线的特点是:经线指示 南北 方向。所有经线均 相交 于南北极点。所有经线长度相等,形状为 半圆 。 0经线又叫 本初子午线 是东西经度的分界线,经过 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 。 (本初子午线以东是 东经 ( E) , 以西是 西经 ( W ) ,东西经线各 180 度 (左西右东) )向东度数增大的是东经,向西度数增大的是西经。 (度数范围 0 180)两条相对的经线可组成一个经线圈,且每个经线圈均能平分地球。 (构成经线圈的两条经线东西经相反,度数和为 180)3. 东经 E,西经 W。 0经线和 180经线各只有一条,不分东西经。4. 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西经 20 ( 2

5、0 W )与东经 160 ( 160 E)组成的经线圈 。5. 东西半球的判断 - 小东大西3 ( 1)小东:经度数值小于 20度,在东半球( 2)大西:经度数值大于 160度,在西半球( 3)经度数值在 20 160度之间:东经为东半球,西经为西半球(五)经纬网常见题解题思路:1. 写出经纬网图中点的坐标确定经线、纬线:直线型经纬网中 横纬竖经 ;其他经纬网看线条的相互关系, 相交或最终会相交的线条为经线 ,始终 平行的是纬线 。判断东、西经,南、北纬:有 0的可以直接判断, 0经线以东是 E、以西是 W, 0纬线以北是 N、以南是 S;没有 0经线或纬线的经纬网根据数值的增加方向来判断数值

6、向东增为东经( E) ,数值向西增为西经( W) ,向北增为北纬( N)向南增为南纬( S) 。2. 判断经纬网图中点的半球位置根据纬度判断南、北半球。 纬度后面的字母为 N即北半球 , 为 S 即南半球 , 既无 N也无 S 即在赤道 ,位于南北半球的分界。根据经度判断东、西半球,有两种方法:其一数轴法,画出半球划分数轴 ( 如图 ) ,将要判断的点在数轴相应的位置标出,然后读出半球位置。 其二数值法 (小东大西) , 0 20在东半球, 160 180在西半球, 20 160之间:东经为东半球,西经为西半球。此外, 0经线在东半球,180经线在西半球, 20 W和 160 E在东西半球的分

7、界处 (既不在东半球, 也不在西半球) 。3. 在经纬网图中判断点与点的方向 根据经度判断东西方向:东经度大在东,西经度大在西(如:甲 110 E 乙 10 E,则甲在东乙在西;丙 110 W丁 50 W,则丙在西丁在东;戊 10 E 己 40 W,则戊在东己在西; 两地一地在东经度一地在西经度时, 要特别注意两地 经度和 是否超过 180,若超过 180则东经度在西, 西经度在东如: 庚 100 W辛 100 E , 则庚在东辛在西)根据纬度判断南北方向:北纬度大在北,南纬度大在南综合判断结果即为所求方向4 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一)地球的自转1. 地球的运动包括 自转与公转 。地球自转的中心

8、是 地轴 ,方向是 自西向东 ,周期是 一天 。2. 从赤道上空看,地球自转的方向是 自西向东 ,在 北极 上空俯视,地球的自转为 逆时针旋转,在 南极 上空仰视,地球的自转为 顺时针 旋转,即 北逆南顺 。3. 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昼夜交替现象,时间的差异和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 。4. 地球上不同 经度 的地方出现了时间的差异位置越东,时间越早。(二)地球的自转1. 地球公转的中心是 太阳 ,方向是 自西向东 ,周期是 一年 。2. 地球公转时,地轴是 倾斜 的,地轴与公转轨道平面成 66.5 度夹角 ,而且它的空间指向保持不变 , 北极 总是指向 北极星 。3. 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9、: 季节的变化 , 五带的划分 , 昼夜长短变化 , 太阳高度的变化 , 极昼和极夜现象 。4. 记忆下图,并说明两分两至日日期、直射纬线、北半球四季的时间等 ( 南半球相反 ) 。( 1) 地球公转至 A位置时, 太阳直射在 赤道 ( 0纬线 ) 上, 这一天称为 春分日 ,日期是 3 月 21 日 ,全球 昼夜等长 , 3、 4、 5 三个月为北半球的春季。( 2)公转至 B 位置时,太阳直射在 北回归线 ( 23.5 N)上,这一天称为 夏至日 ,日期是 6 月 22 日 ,北半球 昼最长夜最短 , 正午影子 最短 , 北极圈 出现极昼 现象, 6、 7、 8 三个月为北半球的夏季。此后

10、,太阳直射点 南 移。( 3)公转至 C位置时,太阳直射在 赤道 上,这一天称为 秋分日 ,日期是 9 月 23 日 ,全球昼夜等长 , 9、 10、 11 三个月为北半球的秋季。( 4)公转至 D位置时,太阳直射在 南回归线 ( 23.5 S)上,这一天称为 冬至日 ,日期是12 月 22 日 ,北半球 昼最短夜最长 ,正午影子 最长 , 北极圈 出现 极夜 现象, 12、 1、 2 三个5 月为北半球的冬季。此后,太阳直射点 北 移。5. 记忆下图,说明直射点变化的规律阳光直射的最北界线是 北回归线 ,最南界线是 南回归线 ,一年中南北回归线各有 1 次直射机会,南北回归线之间有 2 次直

11、射机会,其余地点 无 直射机会。6. 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叫太阳高度角,简称太阳高度。太阳高度越高,地面接受光热越 多 ,反之越 少 ;一年中 夏季 太阳高度最 高 , 冬季 最 低 。一天中 中午 太阳高度最 高 。太阳高度越高,物体的影子越 短 ,反之越 长 ,太阳高度为直角时(即阳光直射地面) 没有 影长。7. 以北半球为例说明一年中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右图示说明, 阳光直射 赤道 , 全球昼夜 等长 。 节气为 春分日 或 秋分日 。下面图示说明, 阳光直射 北回归线 , 北半球昼最长 , 夜最 短 , 极昼的范围扩展到整个 北极圈 。 节气为 夏至日 。6 下面图示说明,阳光直射 南

12、回归线 ,北半球昼最 短 ,夜最 长 ,极昼的范围扩展到整个 南极圈 。节气为 冬至日 。夏季越往北去,白昼越 长 ,冬季,越往南去,白昼越 长 。赤道上永远昼夜 等长 。直射点在哪半球,哪半球昼就 长 ,反之则 短 。8. 五带的划分人们根据各地获得 太阳光热 的多少,把地球表面分为五个带: 热带 、 北温带 、 南温带 、北寒带 、 南寒带 。 A 是 北寒带 ,位于 北极圈 和 北极点 之间( 66.5 N90 N) ,无阳光直射,气候 终年寒冷 , 夏至日 前后有极昼 现象, 冬至日 前后有 极夜 现象。 B 是 北温带 ,位于 北回归线 和 北极圈 之间( 23.5 N 66.5 N

13、) ,无阳光直射,无极昼极夜现象, 四季变化明显 。 C 是 热带 ,位于 北回归线 和 南回归线 之间( 23.5 N 23.5 S) ,有阳光直射,无极昼极夜现象,气候 终年炎热 。7 D是 南温带 , 位于 南回归线 和 南极圈 之间 ( 23.5 S 66.5 S) ,无阳光直射,无极昼极夜现象, 四季变化明显 。 E 是 南寒带 , 位于 南极圈 和 南极点 之间 ( 66.5 S 90 S) , 无阳光直射, 气候 终年寒冷 ,夏至日 前后有 极夜 现象, 冬至日 前后有 极昼 现象。北温带和北寒带的分界线是 北极圈 ( 66.5 N) ,热带和北温带的分界线是 北回归线( 23.

14、5 N) ,热带和南温带的分界线是 南回归线 ( 23.5 S) ,南温带和南寒带的分界线是南极圈 ( 66.5 S) 。第三节 地图的阅读1. 地图是运用各种符号,将地理事物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以后表示在平面上的图像。2. 地图的三要素(语言) : 比例尺 、 方向 和 图例 。3. 比例尺 就是 图上距离 比 实地距离 缩小的程度,也叫缩尺。4. 比例尺的计算公式: 比例尺图上距离 / 实地距离5. 在比例尺中, 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 ,所画实地范围 越大 ,内容较 简略, 一般用于 范围比较大 的地图, 如中国地图; 分母越小, 比例尺越大 , 所画实地范围 越小 , 内容较 详细 ,一般

15、用于 范围比较小 的地图,如某县地图或学校地图。6. 比例尺的表示方法: 文字式 (图上 1cm 代表实地距离 40km) ; 数字式 ( 1: 4000000)( 1km 1000m 100000cm) ; 线段式 (厘米化千米去 5 个 0,千米化厘米加 5 个 0)7. 地图上方向的确定:一般地图: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进一步可以确定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指向标地图:箭头所指为 北 ,另一端为南,画一垂直于指向标的线段,然后遵循着“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律确定出东、西方向。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 南北 ,纬线指示 东西 。站在北极点四周都是 正南方 ,站在南极点周围都是 正北

16、方 。8. 图例 是指对地图上各种符号和注记的说明。9. 识记常用图例(见书 18 页)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一)等高线地形图8 1. 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 海平面 的垂直距离,叫做 海拔 。2. 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 另一地点 的垂直距离,即两地的海拔差,叫做 相对高度 。3. 等高线:在地图上将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就是 等高线 。4. 等高线上标的数值为 海拔 数值。5. 用等高线表示地形的地图,叫做 等高线地形图 。地图上常用 等高线地形图 来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6. 等高线的特征:等高线都是闭合曲线;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海拔相等;等高线上的高度为海拔,单位是米;在同一幅地图中,除陡崖外,表示不同高度的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