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史重点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29780780 上传时间:2018-01-25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40.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史重点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史重点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史重点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史重点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史重点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史重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史重点(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批评史(上)一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的深化和扩展 - 唐宋金元时期1. 殷璠“兴象论”“兴象论”是殷璠从反齐梁的角度以及总结盛唐诗歌艺术成就的基础上提出的诗歌创作主张。他从诗歌艺术形象塑造的角度,指出六朝人过于偏重在词藻、声律等具体形式、技巧方面,而轻视了审美意象的创造,因此提出了诗歌创作应以创造“兴象” ,即艺术意象为主的思想。“兴象”是殷璠首先提出的重要文艺美学概念,指诗歌中完整的审美意象,偏重于指主体比较隐蔽的客体形象,它可以极大地感发人的性灵,产生浓厚的审美兴趣,启发人们丰富的想象。因此说“兴象”是“可以兴”的审美形象。标举“兴象” ,反对“轻艳”是殷璠诗歌理论的基本特征。2. 王昌龄“诗境

2、论”王昌龄著有诗格一书,他强调了诗歌创作必须在意与境密切结合的情况下进行构思。创作中首先要立意,但诗歌创作中的意必须与外境融为一体,然后才能产生有艺术价值的好作品,如“境思不来,不可作也。 ”意与境的融合,就是心与物的结合,这样才能创造生动的艺术形象。以心击物, 深穿其境, 即是要求心与物能水乳交融, 这种心与物的结合又必须在创作主体 “安神净虑” ( “虚静” )的条件下实现。意与境的和谐,必须任其自然,由感兴而生成,绝不是人为强制所能达到的。王昌龄关于诗境的论述 , 一般以 本 中的“三境” 、 “三格”说作为主要依据。3. 杜甫的文学思想要求表现民生疾苦 , “为民请命” 。他主张文学创

3、作要描写现实的社会内容。杜甫对庾信后期诗歌、齐梁著名诗人艺术成就、初唐四杰诗歌创作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中 以诗论诗 , 杜甫对待前代文学的态度是既要继承风雅的传统 , “别裁伪体” , 又要“转益多师” 。杜甫诗歌创作思想核心是讲究传神。4. 皎然“取境说”“取境”指诗歌意境的创造 , 他认为诗歌意境构思过程中要依靠诗人的灵感 , 出现“意境神王 , 佳句纵横” 。他力求把人工修饰与天工自然融为一炉 , 很重视人工修饰在意境创造中的作用。皎然对诗境审美理想的追求 , 仍是在天真自然 , 有象外之奇 , 有飞动之貌 , 写冥奥之思 , 若不思而得。皎然在 、 中论述了诗歌意境的美学特征: 具有象

4、外之奇 , 言外之意; 气腾势飞 , 具有动态之美;真率自然 , 天生化成 , 无人为造作痕迹。云“或云:诗不假修饰 , 任其丑朴 , 但风韵正 , 天真全 , 即名上等。予曰:不然。无盐阙容而有德 ,曷若文王太姒有容而有德乎 ?又云: 不要苦思 , 苦思则丧自然之质。 此亦不然。 夫不入虎穴 , 焉得虎子 ?取境之时 ,须至难至险 , 始见奇句;成篇之后 , 观其气貌 , 有似等闲 , 不思而得。此高手也。有时意境神王 , 佳句纵横 , 若不可遏 , 宛如神助。不然 , 盖由先积精思 , 因神王而得乎 ?”5. 晚唐 司空图提出了“象外之象 , 景外之景” 、 “韵外之致” 、 “味外之旨”

5、 、 “思与境偕” 等著名诗歌美学范畴。他在诗歌理论批评中 , 比较偏重于诗歌的艺术美 , 深入地探讨了诗歌意境的美学特征。诗歌的“味外味” - “文之难 , 而诗之尤难。古今之喻多矣 , 而愚以为辨于味而后可以言诗也。 ”文学作品运用生动的语言 , 描写了许多具体的景象 , 但文学作品的真正醇美之处在于由这些具体景象所构成的 , 存在于这些具体景象之外的艺术意境上 , 可以让读者用自己的想象去补充它、丰富它。诗歌的“味外之旨” 、 “韵外之致” - 指艺术意境所具有的含蓄不尽、意在言外的特点。司空图欣赏的是以这种艺术意境来表现山水田园隐逸生活、寄托佛老情操的诗歌。司空图认为诗歌意境的创造 ,

6、 必须做到“思与境偕” 。它指诗人在审美创造中 , 主体与客体、理性与感性、思想与形象的融和化合 , 是和某种特定的外在境界相联系的。诗歌“醇美”之味在诗外 , 亦即“象外之象 , 景外之景”6. 白居易:为艺术而艺术 , 为生活而艺术他强调诗歌创作要起到“救济人病 , 裨补时阙”的积极社会作用 , 创作方法上要体现“直书其事”的“实录”精神。7. 陈子昂的兴寄论与风骨论陈子昂针对六朝文学内容不够充实、不注意整体审美形象塑造两个弊病 , 从正面提出了“兴寄论”与“风骨论”的文学创作主张 , 这也正是唐代前朝文艺思想发展中的核心思想。 他在 中提出他的文学主张。“兴” 指诗歌审美意象对人所产生的

7、感发作用。 “寄” 指寄托 , 指诗人隐含于诗歌审美意象中的现实寓意 , 即诗歌中流露的思想感情所具有的社会内容。 “风骨”指“汉魏风骨” , 要求文学作品应以表现政治理想抱负、抒发豪情壮志为主 , 要具有济世安民的广阔社会内容;要求创造鲜明、生动、自然、传神的艺术形象。一、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的萌芽和产生 - 先秦时期1. - “诗言志 , 歌永言 , 声依永 , 律和声。 ” “诗言志”是一种积淀着社会政治伦理内涵、体现出社会群体人际规范的思想情感 , 是指诗歌所表现的与政教相联系的人生态度与理想抱负。2. 孔子的系统的伦理道德观念 - - 以“仁”为内容,以“礼”为形式 。 “仁”的主要意

8、义是“爱人” , 是“泛爱众” ,重视人的地位与作用 , 要把人作为人来对待 , 而不是把人当做可以任意杀戮的贵族私产。3. 孔子在论述人的道德品质修养时提出了 “兴于诗 , 立于礼 , 成于乐” 的基本原则。 “兴”指感受 , 要求修身必先学诗。 “立于礼”就是从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 , 使自己立身行事 , 严格地遵循礼的规定。 “成于乐”指通过音乐的陶染 , 来改造自己的性情以及内心世界 , 使自己从本能出发就做到 “非礼勿视 , 非礼勿听 , 非礼勿言 , 非礼勿动。 ”4. 在当时政治、外交活动中的作用突出。如孔子认为 “不学诗无以言” , 赋诗言志 。 (以“诗教”为核心的文学观)

9、孔子关于文学批评的标准: “ 思无邪” “尽善尽美” “以中和为美 ” 。5. 论文学的社会作用 - 孔子的 “兴观群怨”说 , “兴”是就文学作品的审美作用而言的 , “感发意志” , 指诗歌生动具体艺术形象可以激发人的精神之兴奋 , 感情之波动 , 从吟诵、鉴赏诗歌中可以获得一种美的享受。“观” 是就文学作品的认识作用而言的 , 指在诗歌所反映的社会政治与道德风尚壮况以及作者的思想倾向与感情心态。他要求文艺能具体确切地反映现实的真实状况 , 体现了孔子文艺思想中的现实主义特征。“群” 是就文学作品的团结作用而言的。 孔子认为文学作品可以使人们统一思想 , 提高认识 , 交流感情 , 加强团

10、结。“怨”是就文学作品的干预现实、批评社会的作用而言的。 “怨”的主体是指对现实不良政治的批判 , 是孔子思想中民主和进步因素的集中表现。6. 论文学的内容和形式关系: 孔子认为语言文辞的作用在于充分地表达人的思维内容 , 即形式的根本目的在完美地体现内容 , 不必要片面地离开内容去追求形式的华丽。 - “唯信辞巧”“文质彬彬” - “质”指人的内在品格 , “文”指人的外在仪表 , 它要求人既具备“仁”的品格 , 又有“礼”的文饰。它成为要求文学作品内容与形式完美统一的基本理论 , 在中国文学批评理论发展史起着主导作用。7. 论雅乐与郑声:孔子提倡雅乐 , 反对郑声。他认为雅乐可以陶冶人的思

11、想感情使之正而不邪 , 有助于养成以仁义为特点的高尚品德品质 , 而不去做悖礼违义的事情。而郑声容易诱发私欲 , 不利于培养以仁、礼为内容的道德品质。这是孔子文艺思想上比较保守方面的集中表现。8. 孟子思想: 民本思想、仁政学说、性善论孟子也强调文艺与政治教化之间的关系 , 提出了 “与民同乐” 的文艺美学思想 ,“以意逆志” “知人论世” 的文学批评方法论。孟子的“与民同乐”是在孔子以仁礼为内容的诗乐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 他的诗论建立在乐论的基础上。 “乐”指快乐之乐 , 指一切美好事物之享受 , 包括了物质和精神两方面。以百姓之乐为乐 , 以百姓之忧为忧 , 把它作为评价文艺作品的标准。

12、孟子“与民同乐”思想是以他的人性论为哲学基础的 , 理论依据 - 人们感觉器官有共同性 , 因此他们在审美感知方面也有共同之处。孟子尊敬古乐 , 发展革新了孔子的音乐思想。孟子进一步提出了 “仁政” 问题 , 看到了争取民心的重要性 , 认为国家兴亡与民心之向背是密切联系着的 , 提出了“民为贵 , 社稷次之 , 君为轻”的重要思想。 “以民为本”是他“民贵君轻”思想的基本出发点。孟子认为要做到“与民同欲” , 一是要施行仁政 , 二是要发扬仁教 , 还要有“与民同乐”的实际行动。“以意逆志”即用自己对诗意的准确理解 , 去推求作者的本意。 “意”指说诗者的主观体会和理解 , 即读者之意。孟子

13、认为正确地做到“以意逆志” , 必须要能“知人论世” , 即深入地了解诗人的生平、思想、品德、遭遇等状况以及诗人所处的时代状况 , 这也是批评和欣赏文学作品的重要原则和方法。孟子“知言养气”说 - 提倡“浩然之气” , 认为能够具有“美” “大” “圣” “神”的高度人格美的人亦即是具有浩然之气的人。他认为志、气、言有密切关系 , 首先使作者具有内在精神品格之美 , 养成“浩然之气” , 然后才能有美而正的言辞。9. 荀子思想 - “天行有常”自然观 , 他充分肯定人的积极作用 , 重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制天命而用之” , 提出了“人定胜天” , 重视人的创造性在文艺发展中的作用。政治上

14、 - “法后王” 、隆礼尊法、王道与霸道 。认为“后王”所作所为乃是对“先王”原则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运用与发展。对待“五经”提出“学莫便乎近其人” , 要向现实中真正有学问的人学习。荀子指出 人性本恶 , 提倡学习 , 认为只有不断地学习和实践 , 才能创作出日臻完美的文艺作品。荀子提出的“全” “粹”的美的境界 , 认为创作对象必须经过创作者的主观努力 , 对之进行艺术的加工和改造 , 方有可能使之成为真正完美的艺术品。荀子主张文艺创作要从现实出发 , 不断有新的创造发明 , 不能唯以复古为尚。荀子 明道、 言志、 抒情相结合 的文学观 , 是对儒家文学思想的重大发展。 他认为文学是明道的

15、, 表现在荀子的道既是社会政治之道 , 同时又是具有哲理性的自然规律之道 , 既是先王之道 , 又是后王之道。明道与言志的结合 , 亦即共性与个性的统一。荀子在认为文学批评中应以“道”作为基本标准 , 一切言论行动包括文学在内都应当合乎“道” 。他强调 , 言辞应当符合于辨说的需要 , 辨说应当符合于人内心的意图 , 而人的内心意图应当符合于“道” 。荀子是中国文学史上原道征圣、宗经思想的先声 , 他要求以道、圣、经的原则指导现实。荀子对文艺和政治关系做过系统的论述 ,的核心是论说音乐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他指出音乐也是“言志”的 , 音乐是人感情的自然流露 , 提出了“音乐人心

16、治道”的模式。他还全面阐述了礼乐关系 , 提出了礼别异、乐合同的思想。他还提出了“以道制欲”的重要命题。他的文学观是诗、乐、礼三位一体的。10. “中和”是儒家传统美学思想的核心。虚静、玄览是道家倡导的一种特殊的审美观照。11. 道家之道 - 自然之道 老子庄子一虚一实 审美角度大美全美、见素抱朴、以真为美、自然12. 老子对文艺、美学的贡献:对 “象”和“虚静” 的论述。两方面都建立在以“自然之道”为中心的哲学本体论基础上。老子认为“天地母 , 万物宗” , 宇宙万物本源为“道” , 有它自身发展变化的规律。他崇尚自然无为 , 否定人的智慧与创造 , 主张“绝学” “弃智” , 对人为的文艺持否定态度。他要求的是完全摒弃认为而合乎天然的文艺 , 与道相合的美的境界。老子认为 “大音希声 , 大象无形” 是一切艺术和美的最高境界 , 这种境界要有具体的“声”和“形”来暗示、引导、 象征 , 才能使人联想和体会到。 达到这种境界实际上已经进入了 “道” 的境界 , 是朴素唯物观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