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四首》重点题一 主旨:1 《观沧海》的主旨是 本首写景抒情诗,勾画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将眼前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壮志融合在一起,表现了诗人宽广的胸怀和豪迈气魄,抒发了作者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宏伟抱负和对前途充满信心的乐观气度2 《次北固山下》的主旨是 因长江的风景引起旅途的乡愁,它既写了作者客游他乡的羁旅思乡之情,又写出了作者放眼山川的宽阔博大胸襟3 《钱塘湖春行》的主旨是 诗歌通过对西湖早吹明媚春光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喜悦的思想感情这首诗的妙处,除成功地描绘了西湖的早春风光外,还在于这盎然的春意中,融合着诗人欢悦的感受4 《天净沙 秋思》的主旨是:通过对眼前悲凉、孤寂、冷清、毫无生气的秋景的描写,表现了漂泊在外的游子极度的乡愁,孤独,寂寞之情二 描绘画面1 描绘“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所表现的画面答:海水宽阔浩荡,山岛高耸直立树木郁郁青青,百草丰盈茂盛秋风吹来,树木簌簌作响,大海涌起波涛万顷运行不息的太阳与月亮,好像出于沧海之中2 描绘“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起所表现的画面答: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江面似与岸齐平了,视野也因之开阔,春风和顺,波平浪静,江面上的点点白帆在桅杆上高高垂悬。
3 描绘“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起所表现的画面答:残夜还未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显露春意4 描绘“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起所表现的画面答:莺是春的歌手,几处早出的黄莺争着飞向向阳的树木,燕是春的使者,谁家新来的燕子衔着春泥在筑巢5 描绘“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起所表现的画面答繁多而多彩缤纷的春花渐渐要迷住人的眼睛,浅浅的春草刚刚能够遮没马蹄6 描绘“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起所表现的画面答一个秋日的黄昏,荒凉的古道上,西风劲吹 ,落叶纷飞;缠绕着枯藤的老树上,鸦雀已经回巢,不时地啼叫几声;不远处,在小桥流水近旁的稀疏村舍里,人们正在准备着晚餐,炊烟缕缕三 诗句赏析 (⑴诗句翻译 ⑵ 艺术手法 ⑶关键词 ⑷内容分析⑸感情、哲理、效果)1 赏析“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中 ”答:⑴日月的运行好像从海里升起又落到海里,灿烂的银河斜贯天空,好像发源于沧海,日月星辰的运行都离不开大海的怀抱,大海宛若日月星辰的母亲⑵虚写、对偶,这是诗人丰富而奇特的想象⑶诗人创造出这样一个宏伟的意境,也最能表达自己博大的胸襟和统一中国的雄心壮志。
2 赏析“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答:⑴颔联写船上所见景色 ----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江面似与岸齐平了,视野也因之开阔,春风和顺,波平浪静,江面上的点点白帆在桅杆上高高垂悬⑵ 意境宁静优美, “平” “阔” “正” “悬”四个字炼得好: “潮平” ,两岸才显得宽阔; “风正” ,帆才有悬空的态势 “潮平两岸阔”一语,又是为颈联中“江春入旧年”一语作铺垫这里以“一帆悬”之小景,写出了“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的大景的神韵⑶ 它既写了作者客游他乡的羁旅思乡之情,又写出了作者放眼山川的宽阔博大胸襟3 赏析“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答: ( 1)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 ( 2)在全诗中起转起、承接作用 3)作者把“日”与“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并且用 “生”字和“入”字使之拟人化,赋予它们以人的情思 4)在描写景物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表达了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的生活真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鼓舞力量4 赏析“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答:⑴莺是春的歌手,都争着飞到向阳的树上去歌唱;燕是春的信使,已开始衔泥筑巢,一片生机勃勃之势。
⑵ 用“早”来形容黄莺,体现了白居易对这些充满生机的小生命的由衷的喜爱一个“争”字,让人感到春光的难得与宝贵用一个“啄”字,来描写燕子那忙碌而兴奋的神情,似乎把小燕子也写活了⑶ 这两句着意描绘出莺莺燕燕的动态,从而使得全诗洋溢着春的活力与生机5 赏析“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答:⑴我最喜爱西湖东边的美景,游览不够,尤其是绿色杨柳荫下的白沙堤⑵ 尾联写白沙堤之景,直抒胸臆,⑶表达诗人喜悦的心情 “行不足” ,是因为看不足,说明诗人流连忘返表现了诗人对西湖早春美景的无限热爱之情6 赏析“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⑴⑵ 纯用名词组合,构成典型环境;运用景物烘托,使主观感情和客观环境高度统一⑶表现了游子孤苦寂寞,思念家乡亲人的思想感情四 炼词炼句赏析1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哪个词用得好,并分析一下用词的妙处“生”字和“入”字用得好, “生”字和“入”字使“海日”和 “江春”拟人化,赋予它们以人的情思,表现了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的生活哲理和诗人积极,乐观向上的思想感情2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哪个词用得好,并分析一下用词的妙处“争”字和“啄”字用得好一个“争”字,让人感到春光的难得与宝贵。
用一个“啄”字,来描写燕子那忙碌而兴奋的神情,似乎把小燕子也写活了这两句着意描绘出莺莺燕燕的动态,从而使得全诗洋溢着春的活力与生机《古代诗歌四首》同步练习一、基础知识1.按原文填空①《观沧海》展示曹操博大胸襟的诗句是: ________ ,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②《钱塘湖春行》描绘西湖胜景的诗句是: ______ __ ; ____ ____ ③《天净沙 ?秋思》点明主旨的词句是: ____ ____ ④《次北固山下》表达出游子思乡之情的诗句是: ____ ____ , ____ ___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sǒ ng zh ì( ) ( ) ji é( )石 澹澹( )萧瑟( ) ( ) 没马蹄( ) 白沙堤( )3.下面不是对偶的一句是( )A.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B.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C.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D.乡音何处达?归雁洛阳边4.对 “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 一句品析有误的一项是( )A.第一句诗的意思是: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B.第二句话的意思是:旧年的春景生机盎然,令人难以忘怀。
C. “ 日生残夜 ”“ 春入旧年 ” 都表时序匆匆交替,怎不叫身在异乡的诗人更生思乡之情?D.诗人将 “ 日 ” 与 “ 春 ” 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表现出普遍意义的生活哲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二、阅读理解:(一)读《次北固山下》 ,回答问题: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 ( 4 分)次北固山下(次: ) 客路青山外(客路: )乡书何处达(乡书: ) 海日生残夜(残夜: )2.诗中的千古名句是 ,它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5 分)3.这首诗写的意境深婉,景情交融,主要选的景物有哪些?( 5 分)(二)读《天净沙 ?秋思》 ,回答问题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1.这首曲的曲牌名是 ________,曲名是 ________ ( 5 分)2.曲的第一句用了三个 ________词,写了三种景物,即 _______、 _______、 ______ ( 5 分)3.前三句用了 ________个 ________短语,写出了秋郊黄昏的 ________、 ________。
( 5 分)4.曲中直接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是 “ ________ ”;能侧面表现游子长期漂泊异乡的诗句是 ________ ( 5 分)(三)读《题破山寺后禅院》回答问题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 ________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1. 给诗中加点字注音禅院( ) 万籁( ) 钟磬( )2. 横线上填写原句3.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末句中 “ 但余钟磬音 ” 的 “ 但 ” 字意思为 “ 只 ” B、 这首诗以写景为主,描绘的是清晨山林禅寺的景色C、 所写的景物如古寺、山林、曲径、深潭、钟磬等共同构成一幅幽静的图画D、 “ 潭影空人心 ” 一句的意思是说,潭水深深,让人心中的杂念都消除了,心中澄静无比4. 有人认为,最后一句话所写的钟磬之音未免破坏了这幽静、宁谧的氛围你的看法和他相同吗?为什么?你能否从古诗词中找出与末句写法相似的诗句?请写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