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俊版本)西方经济学下册复习资料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29756574 上传时间:2018-01-25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4.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承俊版本)西方经济学下册复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承俊版本)西方经济学下册复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承俊版本)西方经济学下册复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承俊版本)西方经济学下册复习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承俊版本)西方经济学下册复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承俊版本)西方经济学下册复习资料(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西方经济学复习资料一、宏观经济学名称解释:绿色 GDP: 指用以衡量各国扣除自然资产损失后新创造的真实国民财富的总量核算指标。 简单的讲,就死从现行统计的 GDP中,扣除由于环境污染,自然资源退化、教育低下、人口数量失控、管理不善等因素引起的经济损失成本,从而得出真实的国民财富总量。奥肯定律: 当经济走出衰退时, 产出增长的百分比高于就业增长的百分比; 而当经济走人衰退时,产出的百分比大于就业下降的百分比。摩擦性失业: 是指劳动者正常流动过程产生的失业。 劳动者想要工作与得到工作之间的时间消耗造成的失业。结构性失业: 是指由于经济结构的变化,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在职业、技能、产业、地区分布等方面

2、的不协调所引起的失业。周期性失业: 是指因劳动力总需求不足所引起的失业。 经济减缓是失业上升, 经济进入繁荣时失业下降。潜在 GDP: 一个经济社会的生产要素或经济资源,在被充分利用的条件下所实现的产出。可支配收入 : 一个国家所有个人 (包括私人非营利机构) 在一定时期 (通常为一年) 内实际得到的可用于个人开支或储蓄的那一部分收入投资函数: 指投资和利率之间的关系:财政赤字: 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而形成的差额贸易赤字: 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如一年、半年、一个季度、一个月等)出口贸易总值小于进口贸易总值。汇率: 两种货币之间的对换的比率 , 亦可视为一个国家的货币对另一种货币的价值。挤出效应:

3、 指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降低的效果。资本深化: 指在经济增长过程中,资本积累快于劳动力增加的速度,从而资本 - 劳动比率或人均资本量在提高。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 指既满足当前需要而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之能力的发展产出缺口: 是指某一领域, 单位或个人对于某一产品的需求量, 而且是迫切需求的。 或者是指经济体的实际产出与潜在产出的差额粘性价格: 价格不能随着总需求的变动而迅速变化边际消费倾向: 消费变动额和收入变动额之间的比率, 也就是每变动 1 单位的收入中用于消费的变动额,用公式表示就是: MPC= C/ Y 乘数: 指总需求的增加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增加的倍数, 或者

4、说是国民收入增加量与引发这种增加量的总需求增加量之间的比率。存货投资: 存货净值的变化就是存货投资货币政策规则: 基础货币和利率等货币政策工具如何根据经济行为的变化而进行调整的一般要求。ADI 曲线: 通货膨胀与 GDP的短期均衡水平存在反向关系。滞涨: 全称停滞性通货膨胀又称为萧条膨胀或膨胀衰退, 特指经济停滞与高通货膨胀, 失业以及不景气同时存在的经济现象。理性预期: 指针对某个经济现象进行预期的时候, 如果人们是理性的, 那么他们会最大限度的充分利用所得到的信息来作出行动而不会犯系统性的错误 . 。自动稳定器: 是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减少各种干扰对国民收入冲击的机制, 能够在经济繁荣

5、时期自动抑制膨胀,在经济衰退时期自动减轻萧条,无须政府采取任何行动。充分就业赤字: 一切用人单位;政府,国企,民企,小生意总和就业之后;仍然存在不能充分就业问题,失业率影响民生的程度。实际汇率: 是指将现实汇率经过相对物价指数调整后得到的汇率, 是按外国与本国物价指数之比对名义汇率进行调整, 用来反映剔除两国货币相对购买力变动的影响后, 汇率变动对两国国际竞争力的实际影响。升值: 某一种商品(包括货币)相对于其他商品的价格有所提升。贬值: 指该单位货币的价值下降弹性汇率制: 是指一国货币的汇率并非固定,而是由自由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的制度。CPI:消费者物价指数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及劳务价

6、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欠发达国家 : “发展中国家” ,通常是指那些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相对较低,尚处于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过程中的国家。二元经济: 指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是由两个不同的经济部门组成。 一是传统部门, 二是现代部门。出口导向型增长 : 着重于利用国外资源与开拓国际市场, 以生产出口产品带动本国经济的发展即主要以出口的增长来带动一国经济增长的战略模式,属于外向型经济。菲利普斯曲线 :用来表示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替代取舍关系的曲线自然失业率: 指充分就业下的失业率。自然失业率即是一个不会造成通胀的失业率李嘉图等价: 在某些条件下,

7、政府无论用债券还是税收筹资 , 其效果都是相同的或者等价的有效市场理论 :关于价格完全反映资产的特性 - 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 的理论。问答题宏观经济有哪三个方面的指标 : 充分就业、经济增长、价格稳定。失业可以分为哪几类: 季节性失业、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周期性失业、通货膨胀有哪些危害: 1、 就是物价飞涨, 国民资产大幅贬值, 持有货币会遭受购买力下降,生产下降、失业增加。 2、在持续性通货膨胀过程中,市场价格机制将遭受严重破坏。 3、企业和个人将因为名义收入的提高而承担较高的税赋,影响生产的积极性,不利于经济增长。4、如果通货膨胀超过一定时间,造成物价与生产成本的螺旋式上升,形成恶

8、性通货膨胀,可能导致经济的崩溃。决定投资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1、 投资支出反向地依赖实际利率。 2、 对风险评估的变动和对未来收益的预期变动。 3、当期经济状况的波动可能会通过改变企业对未来销售的预期以影响现期投资概述政府在收入循环流程中的地位: 政府在产品市场上购买产品和服务,向家庭和厂商征收税款, 还给家庭提供转移支付。 政府购买代表对支出流的注入,而税收代表漏出, 当政府支出超过收入, 政府就需要从资本市场上借贷, 当政府收入超过支出, 政府盈余就可以增加资本市场上资金的供给。 当资本市场处于均衡状态, 漏出再次与注入平衡, 产品市场供求相等。政府还会在产品市场上购买产品、并对产品支付。

9、政府赤字的后果是什么: 1、 当前支出的一些负担会直接转嫁给子孙后代。 2、 政府赤字还好降低国民储蓄,提高实际利率,并降低私人投资水平,从而损害子孙后代的利益。影响生产率增长的因素有哪些: 储蓄和投资; 教育和劳动力质量; 资源从经济的低生产率部门向高生产率部门的在配置;技术的变化。哪些因素导致低储蓄率: 1、财富效应的增长,刺激了消费。 2、信贷的便利。 3、社会保障系统的完善。在产品市场和资本市场,政府如何影响经济: 在产品市场一是政府通过购买厂商生产的产品和服务, 政府购买会影响产品市场的需求。 二是税收被从产品市场的需求中减去, 因为税收会建设可支配收入, 降低消费支出。 在资本市场

10、: 如果支出超过税收时, 政府需要借贷以弥补赤字;如果税收超过支出时政府必须偿还债务。怎样保持银行系统的稳定。 1、建立美联储类似的银行,作为“最后的贷款者”起作用。 2、建立法定的准备金体系。 3、 建立银行资金的科学投资决策。 4、 引入存款保险公司作为最后一道屏障。简述关于失业率变动对实际工资影响不大的三种解释: 1、第一种解释是劳动供给曲线几乎是水平的, 劳动需求曲线移动了。 第二种解释是存在劳动供给曲线的移动, 正好抵消了劳动需求曲线的移动。 第三种解释是劳动需求曲线发生了移动, 没有相应的供给曲线移动, 也没有相应的实际工作的变动,劳动市场陷入非均衡状态:需求不等于供给。1、劳动供

11、给曲线弹性无穷大。 2、劳动需求与供给曲线同时发生变动。 3、劳动市场非均衡。理解宏观经济波动的关键概念是哪些: 1、粘性工资 2、粘性价格 3、短期通货膨胀失业的取舍 4、通货膨胀、货币政策与支出。消费、投资和国际贸易怎样影响总支出曲线(作业)答: 1、消费是总支出最大的组成部门,决定消费的重要因素有三个,分别是:可支配收入、对未来收入的预期和财富。 ( 1) 可支配收入: 即边际消费倾向和税率通过影响总收入变动时消费变动的多少, 来影响总支出曲线的斜率和乘数; ( 2) 对未来收入的预期: 对未来收入的预期的变动会使总支出曲线移动; ( 3)财富:家庭财富的变动也会使总支出曲线移动。2、投

12、资支出的变动时总支出移动的基本原因。投资支出反向地依赖于实际利率;投资曲线的移动可能是由对风险评估的变动或对未来收益的预期的变动所引起的; 当前经济状况的波动可能会通过改变企业对未来销售的预期以影响现期投资。3、国际贸易中净出口以两种方式影响总支出曲线:一是净出口会改变曲线的斜率。当收入上升时,进口也会上升,因而会减少对国内生产的产品和服务的购买 的净增加值;二是因为汇率和其他国际收入的发展变化等因素而导致总支出曲线移动。封闭经济中 ADI 曲线的斜率由哪些因素决定: 1、通货膨胀变动时中央银行如何调整利率。2、实际利率对家庭和企业关于在消费和投资上支出多少的决策的影响。导致 ADI 曲线移动

13、的因素有哪些: 1、财政政策,在给定的通货膨胀率,政府购买或税收的变动会改变总支出水平从而改变产出。 2、货币政策规则的变动,在应当通货膨胀时中央银行对实际利率的调整而引起总支出水平的变动。 3、企业和家庭对未来预期的态度,从而引起的支出行为的变化。概述影响通货膨胀的因素(作业) : 1、通货膨胀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的实际需求, 也就是现行的购买力大于产出供给, 导致货币贬值, 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的上涨现象。 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 货币的过度发行也会导致通货膨胀。2、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时之总需求过度增长所引起的通货膨胀,当总需求

14、大于总供给的时, 由于劳动和设备已经充分利用, 产量增加已无可能, 而过度的需求引起的物价水平的普遍上升。3、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成本或供给方面的原因形成的通货膨胀,即:由厂商成本增加而引起的一般价格总水平的上涨, 如工资过度上涨、 企业利润过度增加、 进口商品价格上涨等。4、需求和成本混合推进的通货膨胀。假设通货膨胀是由需求拉动开始的,即过度的需求增加导致价格总水平上涨,推动工资上涨,从而形成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5、预期和通货膨胀惯性。在实际中,一旦形成通货膨胀,就会持续一段时间,这种现象被称之为通货膨胀惯性。就是人们会对通货膨胀作为的相应预期,从而影响人们的经济行为。简述财政政策的自动稳定

15、器作用: 1、在税收方面、累进制的自动稳定器可以很好的减缓经济波动。 2、在转移支付方面,能够影响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支出,从而有利于减轻总需求波动。 3、在农产品支出价格方面,政府按支持价格制度给予补贴,避免农产品价格下跌,增加农民收入,扩大社会总需求。 4,总之,在经济扩张时期,有助于抑制通货膨胀;在经济衰退期, 有助于缓和经济衰退。 因此, 财政政策的自动稳定器能够减轻周期的波动幅度, 降低波峰高度,提高谷底高度。货币政策通过哪些渠道影响总需求 :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为实现货币政策目标所采用的政策手段。 其影响总需求是通过影响货币总供给实现总需求影响。 主要手段是指法定存款准备率、再贴现政策和

16、公开市场业务。哪些国际因素使 ADI 曲线移动: 1、在每一通货膨胀率增加总支出(并使 ADI 曲线右移)的因素包括: 国外经济的繁荣; 国外利率的上升。 2、 在每一通货膨胀率减少总支出 (并使 ADI曲线左移)的因素包括:国外经济的衰退;国外利率的降低。汇率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 汇率是一种货币可以被另一种货币交换的比率。 一是货币的供给和需求,包括:国际贸易、国际投资、以及以预期汇率的未来变化为基础的投机,二是各国货币的价格。在弹性汇率制背景下,政府怎样稳定汇率: 1、政府必须选择汇率应当是多少。 2、政府必须有一个将汇率保持在那个值得机制。 3、国家之间必须有某种程度的协作。欠发达国家问题的根源是什么: 1、缺乏人力和物质资源,以及存在使得提高教育水平困难重重的高人口增长。 2、金融市场的缺乏和法律体系的不足。 3、明显的收入不平等。导致东亚成功的因素有哪些: 1、 宏观经济的稳定。 2、 高储蓄率。 3、 用储蓄明智地投资。 4、对教育包括妇女教育的大规模投资。 5、 对技术的大规模投资。 6、 政治和社会的稳定提供了了有益于投资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