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饲养加工1000万只鹅产业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上传人:lizhe****0001 文档编号:29754215 上传时间:2018-01-25 格式:DOC 页数:82 大小:1.2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年饲养加工1000万只鹅产业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82页
年饲养加工1000万只鹅产业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82页
年饲养加工1000万只鹅产业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82页
年饲养加工1000万只鹅产业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82页
年饲养加工1000万只鹅产业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8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年饲养加工1000万只鹅产业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年饲养加工1000万只鹅产业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8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年饲养加工 1000 万只鹅产业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第一章总 论1.1 项目背景1. 1. 1 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项目名称:年饲养 1000 万只鹅产业化项目承办单位:河南天地鹅业有限公司建设地点:河南省长垣县黄河滩区1. 1. 2 承办单位概况河南天地鹅业有限公司成立于 2003 年,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公司地址位于长垣县魏庄工业园区,注册资金 7100 万元,是新乡市长远集团下属的子公司,专门从事种鹅孵化,鹅的养殖、屠宰、分割及鹅肉制品的生产加工与销售和饲料加工的有限责任公司。现有员工 216 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 48 人。公司种植养殖基地位于长垣县黄河滩区。新乡市长远集团组建于 19

2、88 年 8 月,是一家集开发、种植、生产、加工、经营于一体的现代化大型股份合作制企业。下设长远农业园区、河南生态园商业连锁有限公司等几家公司,现有总资产 64289 万元,专业技术人员 500 多人。2002 年 10 月以来,长远生态农业园区在长垣县黄河滩区租赁土地,用来发展高效林业,着力打造立体林业、旅游林业、休闲林业、观赏林业等新型林业模式。目前已建成速生杨丰产林 1200 亩,枣树、石榴、柿子、白蜡等经济林 920 亩,牧草 8000 亩、蔬菜 16001 亩。2006 年又从中国林科院引进饲料桑280 亩,林业生态园区基本建成。随着生态园区的建设,公司本着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的原则

3、,秉承“拥抱绿色、关爱民生、扶贫助弱、拉动三农”的企业宗旨,坚持“打特色牌、走特色路”的指导方针,充分利用长垣县黄河滩区水草资源丰富,湿地面积大,生态环境优越的优势,开创了长垣县林下规模化生态养鹅的先河。经过 3 年多的快速发展,种鹅的存栏量口达到 35 万只,年加工出售鹅蛋 430 万枚。林下养鹅已初具规模。在生产实践中,公司确定了以四川白鹅为主体的主导品种,初步建成了良种鹅繁育饲养基地和示范推广基地。113 编制范围及内容该项目为年饲养 1000 万只鹅产业化项目,其中公司养殖 200 万只,带动农3民养殖 800 万只,项目范围包括鹅的良种繁育、养殖、牧草种植、饲料加工,鹅屠宰加工、有机

4、肥生产及养殖粪便的综台利用与治理。编制内容包括项目背景、市场预测、建设地点和建设条件、工艺技术方案、原材料来源、工程建设方案、公用工程建设方案、环境保护、劳动安全卫生、节能、企业组织机构及劳动定员、项目管理与实施进度、项目招投标、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财务评价等。1 . 1. 4 项目提出的理由及过程养鹅在世界范围内作为一项有着巨大开发潜力的朝阳工程,备受人们的关注。我国养鹅历史悠久,是世界养鹅数量最多的国家,饲养量超过其它各国的总和,占世界总量的 85以上,被誉为“世界水禽王国” 。多年来我国在养鹅数量和鹅肉、羽绒及其制品的产量上一直为世界第一,同时我国还是世界鹅品种资源最丰富的国家,有大、中

5、、小型地方鹅品种或培育品种达 40 余个之多。近 10 多年来,我国养鹅业快速发展,据统计:1988 年我国养鹅批约 2. 6 亿只,产鹅肉近 50 万吨,出口羽绒及制品共创汇 3 亿美元;1995 年,我国养鹅数量超过 4 亿只,产鹅肉 130 多万吨;2000 年全国鹅的出栏数为 4.41 亿只,2003年更是达 6 亿只以上。2003 年,世界鹅肉总产量为 212.9 万吨,而我国总产量为 197.22 万吨,约占世界总产量 93,出口贸易量占世界总贸易量的 50,即便如此,随着世界各国对鹅的需求量的逐步增大,市场上仍然供不应求。养鹅业市场空间很大,前景十分广阔但在市场经济进入买方市场时

6、期,以千家万户分散的、各自为政的、无序的养鹅模式,无法同规范有序的且又千变万化的大市场对接, “卖鹅难”仍是困扰鹅业正常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有效解决办法就是由能人带动,在当地政府支持下,创建鹅业实体(养鹅协会、合作社等),组建以龙头实体+基地+农产的模式,以契约的方式,实行四统一,即统一供应良种鹅苗,统一种植牧草供应配合饲料,统一技术服务,统一收购产品并销售的产、供、销一条龙,牧、工、贸一体化的生产经营模式,结合产业链条,形成互惠互利、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从根本上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让养鹅户不再为卖鹅患愁。不仅如此,有了产业化组织结构,养鹅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都有可靠的服务体系

7、进行适时有效的服务,惟有如此,才能真正实施科学养鹅,从而实现区域化、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无害化的高效养鹅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随着北方农区农业结构调整的进一步深入,我国养鹅业的格局不断发生变4化。为适应市场对鹅产品需求量的扩大和消费者对绿色食物的崇尚及需求,养鹅业变“南方养销”为“北养南销”新格局逐渐形成。近年来,河南省规模养鹅空前发展,广大农民都想通过养鹅发家致富,一些地方的养鹅业已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农民增收的新亮点,形势喜人。在此背景下,河南天地鹅业有限公司提出本项目的建设。项目所在地长垣县黄河滩区,丰富的水资源为大鹅养殖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长垣黄河滩区处于特殊的地理

8、位置,滩区面貌为南高北低,东高西低,槽高滩低,堤根洼现象严峻。在这 339 平方公里的黄河滩区内有五个乡(镇) ,223 的村庄,23 万人口,36 万亩耕地,其中滩地 24 万亩。同时长垣县也具有几十年的养鹅历史,特别是近几年国内市场对鹅肉、鹅羽绒需求的剧增,一些经济人,小商贩的收购刺激了当地农户的养鹅积极性。据调查,目前长垣县农户分散养殖大鹅的存栏量年可达 15 万只以上,但因小商贩的收购价格,饲料来源,防疫、信息等综合因素的影响,农户的经济效益不稳,忽高忽低,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长垣县鹅产业的进一步发展。目前,一些养殖户处于观望状志,不敢大投入;还有部分农户因国家取消农业税及粮补政策的实

9、施,收入增加,使得他们增强了投入的信心和致富愿望,但由于没有好的项目而在等待。在这种形势下河南天地鹅业有限公司在各级政府的扶持下,通过公司+基地十农户的经营模式和生态养殖方式,发展养鹅养殖业,极大地调动了长垣县广大农户养鹅的积极性。通过农户的参与和投入,快速扩大养殖规模,加快项目的发展进程。公司通过统一供种,统一收购,统一技术服务。统一饲料措施的实施。将大幅度降低农户的饲养成本和养殖风险,提高出栏率,确保农户的经济效益大增。目前,河南天地鹅业有限公司决策层审时度势,看准了市场发展的良好机遇,把本项目建设有关事宜列入了重要议事日程,组织人员进行市场调查,确定建设规模和产品方案,为咨询单位编制项目

10、可行性研究报告提供较为可靠的基础资料数据。1. 1. 5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l、本项目建设是加快畜牧业的发展步伐,促进农民增收和国民经济增长的需要畜牧业在河南农业中是一个优势产业,规模大、发展速度快,有丰富的饲粮来源,占有重要的地位。河南的畜牧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有较强的竞争优势、5地理和资源优势,决定了河南畜牧业作为农业的主导产业。目前,河南省已经把畜牧业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突破口。当前我省畜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点是突出发展以鹅为主的草食家畜。通过建设龙头企业,可提高我省鹅产品深度,提高附加值,提高产品竞争力,提高龙头企业牵动能力,提高产业水平增加财政收入,带动我省畜牧业的发展。随着我国加入 WT

11、O,由于关税的降低和贫易壁垒的取消,其他国家高质量的畜产品势必冲击我国市场,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形势要求我们开发利用黄河滩区的天然草地资源,加快黄河滩区开发,生产优质畜产品,增加竞争能力,促进我市畜牧业立足河南、走向生全国、与国际接轨。自此可见,加快畜牧业的发展是我国尤其是河南这个农业大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本项目的建设对于加快当地畜牧业的发展速度和步伐,推动畜牧业、种植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进程,促进农民增收和国民经济增长十分必要。2、本项目建设是满足我国鹅类产品消费市场的需求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食品安全、营养、保健意识的日益增强,饮食习惯也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对鹅产品的消费需求量必将日

12、益增加,市场潜力巨大。因此,大力发展养鹅业,才能满足市场需求。本项目通过先进的工艺技术和大规模的养殖手段,发展自己的养鹅基地,对开发我国的鹅类产品消费市场极为必要,可以极大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鹅产品需求。3、本项目建设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长垣县拥有较为良好的农业生产基础和丰富的农业劳动力资源,是河南省粮食主产区随着农业机械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急待转移。以“公司+基地+农户”的方式可以调动农户的种植和养殖积极性,延长产业链条,走工业化道路,促进农村劳动力从农业向非农业转化,加快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生活质量。项目建设可以减少农村隐性失业

13、人口,安置农村闲散劳动力就业,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对于促进社会稳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十分必要。4、本项木建设是提高资源利用率,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本项目的建设是加强黄河滩区生态环境保护的客观要求,黄河滩区大面积种植牧草,可以改造东亚飞蝗的孳生,也可起到防风固沙的作用,调节沿黄城6镇的气候和湿度,也利于黄河滩区湿地资源的保护。同时本项目养殖场每天排放大量的鹅粪,鹅粪中含有大量的生物质和有机肥资源,如此巨大数量的排泄物,仅按传统的方式由农民无偿用作农作肥,不仅对资源造成极大浪费,给养殖场自身的疫病防治工作带来困难,同时也对周围的居民人身健康带来危害。而鹅粪便富含有机质

14、及 NPK 和微量元素,是生产制作商品有机肥的主要原料,通过物理、化学及发酵处理后生产的有机肥不仅可向农作物供应养分,还可以提高土壤结构,提高土壤微生物活性和增强土壤自身消除有害物质(如农药、除草剂)的自净能力等。利用来源广、量大集中的畜禽粪便,采用先进的生物技术和生产工艺生产制作优质有机肥,不仅可以有效地解决养殖场排泄物的有效利用,而且可以通过生产有机肥类应用于农业生产,在提高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时,增加自身的经济效益,最终实现畜牧业发展与种植业增收的协调发展。综上所述,发展高效节粮的养鹅业,符合我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又是广大农民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养鹅业是时代的赋予

15、,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项目建设十分必要。1. 2 项目概况1 .2 .1 建设目标与建设规划1、建设目标本项目采取公司加农户的运作方式,以发展鹅养殖为主要产业,形成集上游牧草种植、饲料加工,下游鹅屠宰加工、有机肥生产为一体的农业产业链,带动当地农民养鹅致富,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2、建设规划该项目建设规划见下图:7牧草种植场鹅养殖厂有机肥加工厂饲料加工厂商品鹅屠宰厂 深加工出售出售1. 2 .2 产品方案与建设规模l、产品方案 -建设良种繁育基地 3 座,分别位于恼里镇的高张士村、东高村及苗寨乡的杜寨村。引进种鹅 10 万只,其中种母鹅 9.2 万只,种公鹅 0.8 万只,正常年孵化鹅苗 1

16、000 万只,其中 200 万只自用,800 只出售农户;年产鹅蛋 285 万枚,其中自用 235 万枚,出售 50 万枚。紧邻良种繁育基地分别建设育肥鹅养殖场三座,厂区占地共 420 亩,每场120 亩。鹅年出栏量为 200 万只,存栏量雏鹅为 1 8 万只,中鹅为 18 万只,育肥鹅 84 万只。其中出售商品鹅 80 万只。建设饲料厂 1 个,内设饲料加工生产线 5 条,年可产鹅饲料 24 万吨年,全部自用。建设 1000 万只年鹅屠宰厂 1 个,内设屠宰生产线 2 条,年屠宰肉鹅989.40 万只、鹅肉 9540 吨年,副产品鹅毛 286 吨年。建设有机肥厂 1 个,生产有机肥 5 万吨/年,其中自用 2 万吨年,出售 3万吨年。建设养殖场粪便综合开发利用工程 1 个,可产沼气 3 万立方米日,全部用于养殖场、屠宰场、饲料加工厂的生产和生活用能。仔鹅孵化场带动农户养殖82、建设规模该项目工程建投方案包括 7 大类:良种鹅繁育基地、养殖基地、饲料加工、牧草种植、屠宰加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