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HQ512.7-36浙江飞舟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29746868 上传时间:2018-01-25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27.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XHQ512.7-36浙江飞舟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XHQ512.7-36浙江飞舟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XHQ512.7-36浙江飞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HQ512.7-36浙江飞舟(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0kV系列架空绝缘线路过电压保护器产品说明书因雷击架空绝缘线路引起的直击雷电过电压或感应过电压极易导致绝缘子闪络或击穿, 工频电弧集中在绝缘层的击穿点造成绝缘线路熔化断线。 为了防止这一事故, 需要在架空绝缘线路上空装线路过电压保护器, 其作用是在雷击架空绝缘线路时,将雷电流引向保护器,并切断工频续流,避免绝缘子闪络或击穿,保护架空绝缘线路,避免引发断线事故。1、产品特点优异的保护特性, 通过引流环与绝缘导线之间形成的串联间隙和限流元件的协同作用,有效地切断工频续流,避免绝缘导线在雷击后的断线事故;优异的保护特性, 通过引流环与绝缘导线之间形成的串联间隙和限流元件的协同作用,有效地切断工频续

2、流,避免绝缘导线在雷击后的断线事故;特殊力学结构(包括承力骨架、缓冲层) 、独有界面偶联技术和硅橡胶外套整体一次成型工艺,确保产品能够承受较大的机械应力,可靠密封、防爆;运行安全可靠, 免维护。 即使因异常情况保护器损坏, 因有串联间隙的隔离作用,亦不会影响线路绝缘配合,确保电力 系统的运行安全。2、型号说明X H Q 5 12.7 / 36 标称放电压电流下的残压 ( KV )额定电压( KV )标称放电电流( KA )结构特征(串联间隙)外套材料(复合绝缘)安装场所(架空线路用)3、主要技术指标表 1 保护器主要性能额定电压( kV )额定弯曲负荷( kN )标称放电电流下的残压(峰值,

3、kV )2mS 方波电流(幅值, A) 12.7 1.0 36 150 表 2 保护器串联间隙与保护性能(串联间隙 100 5mm )工频放电电压(有效值 kV )波前冲击放电电压(峰值 kV )1.2/50 S 冲击放电电压(峰值 kV ) 50 200 110 4、产品验收及检验验收: 型号、数量与订货合同一致,外观无破损,合格证、生产日期、产品编号、 U1mA 数据齐全。预试: 建议试验限流元件的 U1mA 和 0.75 U1mA 下的泄漏电流值 (U1mA 18kV 、 75U1mA 下的泄漏电流值 I 30 A), 限流元件本体禁止交流工频放电电试验。预试周期: 5 年,预试方法参照

4、氧化锌避雷器预试执行,如预试发现参数异常,请即时更换。建议: 建议雷雨期增加巡线次数,发现产品外观及引流环异常时(如:限流元件外套出现破损、龟裂或电蚀痕迹等,引流环变形、电蚀严重、以及保护器偏歪等) ,请即时更换。5、产品包装本产品由限流元件、不锈钢引流环和联接件三部分组成,每一小盒装三套保护器。6、产品安装与绝缘子( PS-15)并联安装;首先将限流元件上端的螺栓拧下,将不锈钢引流环上的压板定位钉按入限流元件上端的定位孔, 拧上螺栓并予紧固。 然后将限流元件紧固定在联接件上。登杆安装时,拧下绝缘子( PS-15)根部的螺母,将保护器联接件的园孔套入绝缘子根部的螺栓,使引流环均匀套在绝缘子(

5、PS-15)的周围,使它们之间的间隙均匀(如果不锈钢引流环与绝缘子之间的间隙不均匀,可以调整引流环角度、联接件等的位置) ,最后拧紧绝缘子根部的螺母和限流元件下端螺栓。架空绝缘导线必须放在棒式绝缘子( PS-15)顶部的凹槽内(而不是在侧槽内) ;不锈钢引流环与绝缘导线(线芯)之间的间隙一定要控制在 60-100mm 范围内,引流环与绝缘子之间的间隙必须均匀,控制在 25 5mm 内;对于不剥除绝缘层的架空绝缘线路, 三相引流环园弧应朝同一方向必须外置, 以免引流环之间间隔过小,影响架空线路绝缘配合。接地端采用专用接地线,接地电阻应控制在 30 以下,如使用截面 50mm2镀锌钢条、 钢绞线或扁钢; 对于丘陵等多山地区接地电阻较大, 需构造专用接地网。建议在雷害频发区域,每基杆顶安装一组;其它区域可每间隔二基杆安装一组。7、巡线建议雷雨期增加巡线次数, 发现产品外观及引流环异常时 (如: 限流元件外套出现破损、龟裂或电蚀痕迹等,引流环变形、电蚀严重、以及保护器偏歪等) ,请即时更换。浙 江 飞 舟 电 力 科 技 有 限 公 司引流环横 担绝缘子 绝缘导线 限流元件连接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