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兴宁区干旱灾害应急预案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29746699 上传时间:2018-01-25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1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宁市兴宁区干旱灾害应急预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南宁市兴宁区干旱灾害应急预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南宁市兴宁区干旱灾害应急预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南宁市兴宁区干旱灾害应急预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南宁市兴宁区干旱灾害应急预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南宁市兴宁区干旱灾害应急预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宁市兴宁区干旱灾害应急预案(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南宁市兴宁区干旱灾害应急预案(2014-2016)1.总则 1.1 编制目的 兴宁区属干旱灾害频发地区,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快速发展,旱情不仅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而且对经济社会以及人民生活产生了直接影响。为了进一步做好我城区防旱抗旱减灾工作,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整合、提高全城区的抗旱能力,优化水资源配置,提高水的利用率,及时应对突发用水短缺事件,增强我城区抗旱应急处置能力,减轻旱灾影响和损失,为保证抗旱工作科学、高效、有序地进行,最大程度减少干旱对生活、生产、生态造成的影响,进一步推动抗旱工作制度化和规范化,特制定本预案。1.2 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

2、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抗旱条例、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家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广西壮族自治区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广西壮族自治区干旱灾害应急预案、南宁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和有关规章等编制本预案。1.3 工作原则 2 1.3.1 坚持以人为本,科学抗旱。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 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由单一抗旱向全面抗旱转变,为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用水安全保障。1.3.2 坚持统一指挥,分级负责。抗旱工作实行各级人民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统一指挥高度,分级分部门负责。1.3.3 坚持因地制宜,保证重点。抗旱工作按照流域或区域进行

3、统一规划,以城乡供水安全、农业生产用水安全为首要目标,以防为主,防抗结合,保证重点,统筹一般,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1.3.4 坚持优化配置,科学调度。既要在确保防洪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利用洪水资源,又要以水资源承载能力为基础,按照先生活、后生产,先地表、后地下,先节水、后调水的原则科学调度,最大程度满足城乡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需求。1.3.5 坚持依法抗旱,社会参与。以法规约束人的行为,防止人为干旱的发生;实行公众参与,专群结合,平战结合。1.4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兴宁区范围内干旱灾害的预防和应急处置。干旱灾害包括:天气原因引起的干旱灾害、供水危机,以及因干旱引起的次生、衍生的供水短缺等状

4、况。本预案为兴宁区抗旱应急总体预案,用于指导全城区所辖行政区域的抗旱救灾工作。 3 2.基本情况 2.1 自然地理情况 兴宁区气候湿润,雨量充沛,常年气温较高,蒸发量大,夏长冬短,热雨同季,多年平均气温 21.6 左右,相对湿度较大,极端最高气温 40.4。兴宁区辖区内最大的河流为横贯三塘镇、五塘镇和昆仑镇的沙江河,属邕江一级支流,流域面积为 762.42K,其上分布有四塘、西云江等四条比较大的二级支流以及数量众多的派生小支流。兴宁区辖区内的水资源总量比较丰富。但由于降水和河川径流的时空分布不均匀,水资源利用率不高,致使一些地区水旱灾害频繁,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2.1.1 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5、 兴宁区是南宁市的老商业区,下辖朝阳、民生、兴东三个街道办事处和三塘、五塘、昆仑 3 个镇。2013 年兴宁区常住(户籍)人口 91895 户,户籍人数 303297 人。地区生产总值为 288.48 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 179.29 亿元,完成工业总产值 41.65 亿元,财政收入 28.34 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328.54 亿元,农业总产值完成 14.62 亿元,农民年均收入 8906 元,城市经济发展势头迅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持续稳定。兴宁区现有耕地面积 1.5 万公顷,其中水田面积 0.78 4 万公顷、旱地面积 0.72 万公顷。农田有效灌溉面积 0.64 万公顷,

6、占城区耕地面积的 43 %。旱涝保收面积 0.74 万公顷,占城区耕地面积的 49 %。农作物总播种面积 2.3335 万公顷,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 1.1341 万公顷、经济作物播种面积 1.1994 万公顷、其他农作物播种面积 1.2563 万公顷。2.2 水资源开发利用概况 2013 年总用水量 1.6 亿立方米,其中工业用水量为 0.24 亿立方米,农业用水量 0.60 亿立方米,生活用水量 0.22 亿立方米,生态用水量 0.1167 亿立方米。农业灌溉亩均用水量为 750 立方米。2.3 旱灾概况 2.3.1 旱灾简况 据近年资料, 2004 年至 2013 年我城区每年均有旱情发

7、生,由于年降雨量的 85%集中在汛期(每年 4 月至 9 月),时空分布极不均匀、地域差异大,以及受特殊的喀斯特地理地貌影响,局部干旱比较明显。同时,由于水利工程建设相对滞后,部分地区还存在因工程性缺水发生干旱的情况。我城区洪涝、汗旱交替的情况比较突出,同一年份或连续几个年份可能出现洪涝干旱灾害交替发生,同时连续干旱的现象也比较普遍。大旱之年一般是上年秋冬雨少,接着出现春夏或夏秋连旱。2.3.2 干旱灾害的影响 5 长期以来,兴宁区受干旱灾害影响的主要是农村和农业。随着农田耕作指数提高、荒山荒地开垦种植面积扩大、城市化建设步伐加快以及人民生活质量的日益提高,干旱灾害的影响范围在不断扩大,已从粮

8、食种植区域扩大到经济林区,从农村扩展到城镇。2.4 抗旱能力 2.4.1 主要抗旱工程 兴宁区辖区内登记在册的各中小型水库 16 座,其中中型水库 1 座,小(一)型 6 座,小( 二)型 9 座。属西云江水库管理所管辖的国营水库有 4 座(即中型西云江水库,小(一)型石楞水库,小( 二) 型闭 婆、石圳水库);属东山水库管理所管辖的国营水库有 3 座(即小(一)型的东山、延安、那文水库);属集体村坡管辖的有 9 座(即小(一)型的六井、鸭池塘水库,小(二) 型的六六、特进 、渌流、云龙、六堪、六那、九化岩水库)。水库分布于三塘镇 8 座,五塘镇 6 座,昆仑镇 1 座,朝阳街道办 1 座。城

9、区流量在 1 立方米/秒流量以上的渠道总长 160公里;流量在 0.1 立方米/秒流量以上的防渗渠道总点 580 公里。 3.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兴宁区人民政府设立城区防汛抗旱指挥部,负责组织和指挥城区的抗旱救灾工作,其常设办事机构是城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兴宁区农林水利局,办公室主任由局长 6 担任。各镇、街道也设立防汛抗旱指挥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的抗旱工作。有关单位根据需要成立防汛抗旱指挥机构,负责本单位抗旱工作。针对重大突发事件,可以组建临时指挥机构,具体负责应急处置工作。3.1 城区防汛抗旱指挥部 3.1.1 组成兴宁区防汛抗旱指挥部由城区人民政府区长任总指挥长,城区政府分管防汛抗

10、旱工作副区长任副总指挥长兼指挥长,城区区委办副主任、城区政府办副主任副指挥长。兴宁区防汛抗旱指挥部成员单位有:城区区发展和改革局、城区教育局、城区民政局、城区财政局、城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城区城市管理局、城区交通运输局、城区经济贸易和信息化局、城区卫生局、城区文体局、城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市公安局兴宁分局、市国土资源局兴宁分局、南宁供电局兴宁分局等。3.1.2 城区防汛抗旱指挥部职责 城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在南宁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和城区区委、政府的领导下,负责领导、组织、协调城区的抗旱工作,其成员单位在城区防汛抗旱指挥部的统一领导和指挥下,按照职责分工做好有关抗旱工作。3.1.3 主要成员单位职责

11、 中共兴宁区委宣传部:正确把握城区抗旱宣传工作导向, 7 及时协调、指导新闻宣传单位做好抗旱新闻宣传报道工作。兴宁区发展和改革局:指导抗旱规划和建设工作。负责抗旱设施建设、计划的协调安排和监督管理。兴宁区住建和城乡建设局:负责受旱城区辖区内的供水管理工作,按照先生活后生产 的供水原 则,做好居民生活用水和生产用水的限量供应工作。兴宁区经济贸易和信息化局:负责组织调查抗旱物资情况,在紧急情况时,及时向城区防汛抗旱指挥部提供抗旱物资。兴宁区民政局:负责做好干旱灾害的救灾救助工作,妥善安排好受旱地区群众的基本生活。兴宁区财政局:负责筹措和安排抗旱救灾经费,确保抗旱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并监督抗旱资金的使

12、用。兴宁区农林水利局:负责组织、指导城区抗旱工程的建设与管理,做好水毁或病险水利工程的修复工作;指导各级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做好水利工程水量的统一管理、计划调度和有效保护,开辟新的应急水源;做好受旱城镇水源和供水管理工作。兴宁区卫生局:负责旱灾区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护工作。灾害发生后,及时向城区防汛抗旱指挥部提供旱灾区疫情与防治信息,组织卫生部门和医疗卫生人员赶赴灾区,开展防病治病,预防和控制疫病的发生和流行。 8 兴宁区交通运输局:负责协调组织有关部门组织运力,做好抗旱人员、物资和装备的运输工作;市公安局兴宁分局:负责及时处置因干旱引发的各类治安或刑事案件,维护社会稳定。市国土资源局兴宁分局:负

13、责协调上级地质部门为灾害寻找地下水源提供技术指导。南宁供电局兴宁分局:负责做好所辖旱区供电区域抗旱用电保障工作,当供电发生紧张情况时应优先保证抗旱用电需要。城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其他成员单位根据职责分工,密切配合,全力做好有关工作。3.2 城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的职责 (1)贯彻实施有关抗旱工作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2)及时提出抗旱工作具体部署,组织制订水量调配方案,指导、督促各镇、办实施干旱灾害应急预案并配合有关机构做好抗旱工作。(3)及时掌握和分析全城区旱情、旱灾情况,执行上级命令,组织实施水量分配方案,督促抗旱减灾措施的落实。(4)统一审核、发布旱情信息,指导新闻媒体做好抗旱宣传工作。

14、(5)指导全城区抗旱服务组织的建设和管理。 (6)指导各镇、办开展抗旱节水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应 9 用工作。(7)负责兴宁区抗旱经费的申请、下拨和监督检查。 (8)负责兴宁区抗旱应急工程的审批、检查和监督。 (9)负责城区抗旱应急物资、装备的协调、调拨和管理。 3.3 各镇、街道办汛抗旱指挥部 各镇、街道办设立镇、街道办防汛抗旱指挥部,在上级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和城区人民政府的领导下,负责组织和指挥本辖区的抗旱救灾工作。镇、街道办防汛抗旱指挥部由有关站、所、当地驻军、镇、街道人民武装部负责人等组成。4.预防 4.1 旱情信息监测及报告 旱情信息主要包括天气动态、雨情、水情、墒情、水利工程蓄水情况

15、、旱情、灾情、抗旱工作情况等。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和各镇供水单位要随时掌握城乡供水水源状况,做好干旱期间供水、用水的预测,并及时向各级抗旱指挥机构报告。4.2 干旱预防 4.2.1 加强领导,树立抗大旱、长期抗旱的思想。 4.2.2 编制干旱风险图、抗旱应急预案、灌区灌溉应急预案、镇、街道供水应急预案等。4.2.3 加强旱区地下水源的勘查工作,加强抗旱水源工程及灌溉设施建设,搞好抗旱服务组织的建设管理,不断增强抗旱 10 能力。4.2.4 加强水资源的调度管理,在确保工程安全的前提下多蓄水,为抗旱储备尽可能多的水源,采取各种科学用水、节约用水的措施和技术,最大限度提高用水效率,使有限的水资源发挥最

16、大的作用。4.2.5 做好灌溉设施的维护管理,及时对灌溉渠道实施清淤、 补漏,加强渠系管理,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做好抗旱机具的购置储备及维修保养,保证其在抗旱救灾中随时能充分发挥作用。4.2.6 指导群众开展适应性种植,加强田间管理,大力推广农业节水、保墒技术。4.2.7 做好实施人工增雨各项准备工作,适时开展人工增雨作业,最大限度地开发空中水资源。4.2.8 加强抗旱信息系统建设,研究干旱规律,做好干旱预测预报。5.干旱灾害分级按照干旱灾害严重程度及其影响大小将干旱灾害分为4 级,分别为:5.1 轻度干旱: 受旱区域作物受旱面积占播种面积的比例在20%以下;或因干旱造成农村临时性饮水困难人口占所在地区农村人口比例在 2%以下;或 2 个以上镇日缺水量与正常日供水量的比值在 5%至 10%之间。 11 5.2 中度干旱: 受旱区域作物受旱面积占播种面积的比例在20%至 30%之间;或因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