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习指导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29730345 上传时间:2018-01-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预习指导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预习指导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预习指导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预习指导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预习指导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预习指导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预习指导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预习指导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殷玉婷一、预习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表现新课程标准指出:预习是学习个体的一种独立的探索活动。学生凭借已有的知识、生活经验和学习方法,自主探索,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促进学生的发展。在新课程理念背景下,预习不再是单纯为掌握知识和技能而设置的学习活动,而是为了让每一个孩子发展得更好。我认为:预习是学生先于课堂学习的独立学习行为,它是学生自主学习行为的一种具体表现。从理论上分析,组织学生预习至少有三个方面的积极意义:一是预习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由探索的空间。预习是学生在没有教师具体指导下感受、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体现了学生学习的独立性。预

2、习时学生按照自己的意愿、兴趣与能力进行活动,有选择地学习课本上的知识。学生是预习的独立主体。二是预习给学生提供了一个锻炼自学能力的舞台。有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小学数学教材具有简炼、概括、逻辑性强的特点。预习时学生搜集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理解、分析教材,锻炼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大多数经常预习的学生自学能力都强,学习也更主动、高效。三是预习是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的前奏。预习过的学生,不仅对教学内容有了认识,还会有困惑和收获。课堂上,这类学生可根据预问题,师生共同探讨,利于教学深入开展。另外,现行教材跟以前的教材相比,更注重创设生动有趣、富有数学意义的问题情境,倡导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开展数学活动,引导

3、学生在丰富多彩的问题情境中,建立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和应用,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获取知识、得到发展。现行教材结论性的东西少,启发性的语言多,留给学生的空间越来越大,这些优势都有利于学生课前预习。所以,培养学生数学预习习惯,指导学生有效地进行数学预习,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的的重要途径。2(一)培养学生数学预习习惯,指导学生有效地进行数学预习,符合素质教育的目标。它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让学生通过预习,培养其主动获取新知识,“会学”数学知识的能力。尽管有些学生预习后获得知识是零星的、琐碎的甚至不全面的,然而学生们听课时却能“心中有数”,可以根据自己的预

4、习情况来有的放矢地听课学习,且特别关注自己预习时的疑问和难点,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提高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素质。(二)培养学生数学预习习惯,指导学生有效地进行数学预习,符合教育学、心理学原理。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是一个连续不断利用旧知同化新知识,构建新知识结构的过程。小学生预习数学,尤其是中高年级,他们往往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和阅读理解能力。通过预习,教师可以真正了解学生疑问究竟在哪里,便于教师释疑、点拔、指导、教学切中要害。通过预习,学生知道自己要学什么?怎样学?促使学生对课上教师传授的信息有效识别、理解和提取。使学生“学会学习”,终生受益。(三)培养学生数学预习习惯,指导学生有效地进行数

5、学预习,满足了学生自我发展的要求。“数学预习”能改进一个人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方式,保证一个人的学习活动能较顺利,有效地进行,从而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激发对数学的兴趣。学生根据自身水平和能力来预习数学,以看懂例题,会解习题而满足;为一道难题,一个疑点而绞尽脑汁,为弄懂一个问题而兴奋不已,充分体验成功的喜悦,让学习进入良性循环。二、指导预习授之以渔我国古代学者指出:授之以鱼,弗若授之以渔。学生掌握了预习方法,就等于有了“渔具”,才能使预习行之有效。因此,根据教材内容,教给学生好的数学预习方法,将使学生终身受益。预习决不仅仅就是课前能把课堂上将学习的教材看一看,上课时能有效的听老师讲课,预习的形

6、式有很多种,教师要3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布置预习任务,要把预习看作是对课堂教学的准备。一般的:(1)对于概念性的数学知识,可以采取标记预习法。在预习时,边阅读边用特定的符号做出标记,把自己认为重要的概念、结论画一画、圈一圈,并在书上空白处提疑问、写心得,为理解和掌握新知识做准备。(2)对于计算类或解决问题类的数学知识,可以采取尝试解题预习法。在预习时,让学生大胆尝试独立审题、解答例题,解答后与课本上的方法对照,不会解答再看课本上的,然后再尝试解答书中习题。(3)对于空间与图形类的数学知识,可以采取动手操作预习法。对于公式的推导等操作性较强的知识,要求学生在预习过程中亲自动手去实践,通过剪、拼、折

7、、移、摆、画、量、观察、比较等活动,体验、感悟新知识。(4)对于实践类的数学知识,可以采取调查预习法。这类数学知识是新课程实施以来出现在小学数学课本中,如身份证编码、超市购物折扣、计算银行的利率、查看家里的水电记录等等。在预习时,可以利用网络或调查等多种渠道搜集信息、搜集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来理解、分析新知识。预习的具体要求是: 粗读:要求将教材阅读一遍,大致了解新课主要解决什么问题,需要联系哪些已学过的知识? 精读:要求对教材有较深入了解,要逐句逐题细读,尤其是黑体字以及定义,定理和重要公式等,以求初步理解,理清思路,复习所要联系的旧知识。 探究:在精读的基础上,阅读例题,自行探索解决疑难的途径

8、,寻求正确解答方法。对课后练习和习题有选择性求解,在此基础上问题,带着疑问,作好记录,进入课堂。为学生提供预习提纲数学阅读不如语文阅读有趣,很少有学生会把读数学当作一件快乐的事,这就需要教师帮助学生掌握数学阅读的方法。学生预习的初期为学生提供预习提纲是十分必要的,学生可以依据预习提纲完成必要的预习项目,并在自学的基础上自己不理解的问题,尝试解决。需要注意的是,预习提纲只能作为参考提供给学生,对于能力比较强的学生,教师则不必禁锢他们的思维,限定4预习的思考内容,应允许学生按自己的方式进行预习。随着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提纲可日趋简要,直至最后让学生独立预习。例如我选择比的意义一节进行预习的具体指导

9、。首先列出预习题:什么是比?比与什么运算很相似?比的各部分名称是什么?怎样求比值?一场足球赛的比分为 2:0,它是一个比吗?为什么?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预习,要求在粗读的基础上完成第一、二个问题,继而要求学生在精读基础上对课后的简单基础练习进行解答,同时做好预习笔记,带着预习结果和问题进入课堂。然后选定具体内容,让学生模仿运用各种预习方法。如在进行了预习具体指导以后,教师又选择了比的基本性质一节内容让学生模仿预习,互相讨论,做好预习。教师检查预习情况,让学生做好笔记,互相检查,养成习惯。最后,教师可以大胆放手,让学生自我提问,自觉预习。教师有意识让学生交流各自预习问题。客观上,学生在预习中由于不

10、同的生活背景、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学习态度,必然造成不同的预习体验,这也为课堂上更多的动态生成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关键是教师怎样实施预习后的教,使教师的教适应于学生的学。我的做法是:1.学生“看得懂”,教师就“倾听”。有些知识比较简单,学生预习后基本上能够看懂,教学时我就尽可能少说或不说,让学生汇报自己预习后的收获。2.学生“道不明”,教师就“点拨”;书上“看不到”的,教师就“补充”。三、质疑是预习的关键古人云:疑为思之始,学之端。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有问题,才会有思考,所谓有疑则进,有疑则问,学生能对所学的知识问题,说明他们主动参与了学习过程;从教师角度看,学生了不明白的问题,教师清楚了

11、学生的疑点、难点所在,可以有的放矢地解决,提高教学的针对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但是,多数学生的质疑意识和能力都不强。不敢问,不会问,不想问、没的问是学生在质疑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学生不善于质疑,并不是天生的。苏5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教会学生质疑,是教会学生自主学习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也是教师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1、营造学习环境,使学生敢于提问教师要创造一种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要平等相处,互相尊重。当学生问题时,教师要用信任的目光注视着他;当学生的问题有偏差时,教师要给予积极的肯定,赞扬敢提

12、问题的勇气;在教育学生养成尊重别人发言良好习惯的同时,允许他们按自己的学习方式参与数学活动,让学生在课堂上能自由与教师、同学沟通信息。只有这样,才能消除学生的“问题”心理障碍,产生积极的情感,使学生在一种宽松、和谐的环境中发表意见,发现和一些有价值的数学问题。2、教会学生在何处质疑教师要鼓励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甚至其他学生或老师一时也想不到的问题,这是学会质疑的关键。有时,学生的问题显得“多而杂” ,这时老师可以组织讨论,哪些问题提得好,哪些问题不是教材的内容和重点,引导学生逐步由“多而杂”变为“少而精” 。事实上学生有了提问的兴趣后,并不等于就能问得恰到好处。从原则上说,学生的问题应当围绕教

13、学任务去提。学生能否问在知识的重、难点处,关键还在于让学生是否掌握提问的基本方法。(1)引导学生从新旧知识联系处质疑数学知识前后联系紧密,许多新知识是旧知识的延伸与发展,要引导学生在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上发现和问题;从自己不明白、不理解、认识不清楚的地方找问题。比如,学习三角形的面积,就可以引导学生联系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推导过程,:“可以转化成以前学过的图形来推导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吗?”等等。在知识的“生长点”上,只要认真思考就能产生许多问题。(2)引导学生在矛盾处提质疑在原有知识的结构上或认知上出现了矛盾,学生自然就会去思考“这是为什么呢?”这就为下一步解决问题创造了条件。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并引

14、领学生去质疑,去反思。有这样一个故事:居里夫人将一些科学家的子女组织起6来,由科学家亲自轮流给孩子们上课。一次,物理学家朗之万课上,了一个问题:根据阿基米德定律,物体浸入水中必将排除相同体积的水,为什么金鱼放到水里却不会排出水呢?孩子们个个努力去寻找答案,却得不到。他们终于醒悟过来:不是自己回答得不对,而是老师问得不对,金鱼在水里也象国王的王冠那样,是排除水的。是朗之万有意出错了题,让孩子们自己从迷宫中跑出来,这比塞给他们一大包知识更有好处。 四、对指导预习的探索目前,预习也有其潜在的消极影响,通常表现在:由于学生的个性差异引起预习效果的差异,导致学习成绩差异。尤其是一些后进生,较差的理解力和

15、基础水平,加上受非智力因素的影响,没有把预习工作落到实处,在课堂上面对认真预习过的同伴,茫茫然不知所措,欲加丧失了学习数学的信心。其次,有些学生预习后往往在课堂上表现出洋洋得意,感觉到新知识太简单,嫌老师太罗嗦,有的甚至故意嘲笑那些“后进生”的错误。对于以上种种预习带来的危险性,老师应慎重对待,积极采取必要措施,如后进生的预习需多指导和加强落实、检查。学生们表现出的一些不良行为和心理相当正常,此时,更需老师的循循善诱,保护其浓厚兴趣和自信心,同时又要帮助其矫正不良行为和心理。此外,数学预习并不等于“自学数学”。学生的预习只是提前感知要学的新知,它依然需要教师课堂上精心指导和点拔,只是教师更了解学生的疑问,学生更明白自己的疑点。预习后的数学课更难设计!它要打破以往传统教学模式,否则学生会索然无味。这些都有待于我们进一步研究、探索和、实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