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入党自传范文参考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9674092 上传时间:2018-01-2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入党自传范文参考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7入党自传范文参考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7入党自传范文参考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入党自传范文参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入党自传范文参考(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入党自传范文参考敬爱的党组织:我的名字是,女,汉族,于1990年#月#日出生在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西胪镇的东凤村,现在是某某大学#级会计四班的学生,并于大一,大二担任班长的职务。我的父亲庄*曾是一位教师,也是一位工程师,现退休在家,而我母亲林*是一位全职太太,我的父母都是老实忠厚的人,虽然他们不是党员,但却都深爱着党和国家,以最平凡的方式教导我们做人的道理,深深地崇拜着毛主席,邓小平等伟人。我们兄弟姐妹几个就在这样一个普通的环境下健康的成长。姐姐庄*现也是一名共产党员,就职于深圳市某某单位,弟弟庄*于深圳市实验学校读高中。1997年刚满7岁的我步入神圣的学堂-东凤学校,在那里受到正规的教

2、育,老师不但讲授文化知识,而且还谆谆教导我要从小立志刻苦学习,成为德才兼备的人,长大为国效力。在那里完成了小学课程,在校表现良好,学习认真,成绩优良,几次被评为三好学生。*年升入#学校读初中,*年转入汕头市#中学,在初中我更加的努力,认真学习,参加竞赛,获得优秀奖,也几次被评为三好学生,在班里担任课代表,并在二年级加入共青团,主动接受团组织的教育和培养,并刻苦学习政治理论和科学文化知识。想把自己培养成祖国发展需要的人才,做一个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年我就进入重点高中汕头市#学校就读,为了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学习的事情我一直没有懈怠,因此获得了精神文明积极分子和三好学生称号,同时积极担任

3、班级干部;高中在思想上可以说是我人生中的一大转折点。三年紧张但充实的高中生活的确锻炼了我,它让我真正学会了自立和自强,使我进一步明确了个人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在此期间,我开始较多地接触了一些有关中华民族的奋斗史和党史的书籍和资料,先辈们宁死不屈,奋斗不止的高贵品质深深感染着我,让我进一步了解了在解放战争及新中国建设各阶段我党所发挥的重大作用,特别是共产党员那 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 的伟大共产主义精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梦想并期待着自己会有一天也能加入他们的行列。总之,高中阶段是我思想等各方面成长和进步的重要阶段,期间所学习到或领悟出的人生哲理也许将会使我受益终生,这段经历我将永远难忘。*年

4、我来到了某某大学,成为合格的接班人的想法一直没有忘,所以入学后,我开始试图全方面努力完善和发展自己,希望能使大学时代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成为人生史册上最光辉的一页,自入大学,我就参加班级工作,*年到*年担任班长,在职期间能够服务于同学,为同学做一些有实际意义的工作,我觉得是自己人生价值的一种体现,我感到很高兴。除了做好本职工作,也没落下学习,学习是学生的天职,我铭记着这点,也拿了两次奖学金,同时积极参加专业活动和公益活动,如会计知识竞赛,迎新活动和无偿捐血等,且在*年被评为优秀团员和优秀学生干部,我感到很高兴,自己的付出能够得到肯定,这是我前进的动力。自己一直都想加入共产党的行列,所以在入学不

5、久,即*年10月30日我郑重地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我清楚自己选定的或许是一条充满巨大的挑战的道路,但是我愿意为之去不懈奋斗。尽管,我自知年纪轻,涉世浅,缺乏实践锻炼,离合格党员的标准还有一定距离,但是,我拥有信心与决心,我相信以自己的努力将会逐渐缩短这一距离。我很高兴,在*年11月被推选为入党积极分子并参加第八期的党课培训,通过党课的培训,使我对党的性质、党的指导思想、党的最终目标和现阶段任务以及共产党员的条件等一些党的基本知识有了更加明确的认识。特别是在老师的悉心教育下,使我进一步懂得了要求入党更重要的还是必须以个人的实际行动争取入党,不仅要从思想上入党,更重要的是还必须以个人的实际行动争取入党,使我愈加坚定了入党的信心与决心,各方面认识亦有明显进步。自我递交入党申请书至今已有两年的时间了,回顾这一段经历,令我欣慰的是,自己对入党的不懈追求从未松懈过,在党组织的培养及帮助下我个人的许多方面都有所成长。我不知道,在追求入党的道路上还将面对多长的一段路程,但是我坚信自己会保持一样的热忱去继续努力,不断完善自己。我将自觉以一个合格共产党员的标准继续严格要求自己,我愿意随时接受党组织的考验,请党组织看我日后的行动!入党自传范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