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8-关于2009年中考语文复习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966418 上传时间:2017-07-2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678-关于2009年中考语文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678-关于2009年中考语文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678-关于2009年中考语文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678-关于2009年中考语文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678-关于2009年中考语文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678-关于2009年中考语文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678-关于2009年中考语文复习(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关于 2009 年中考语文复习 2008 年各市学业考试作文命题 杭州卷:以“日历”为话题 湖州卷:留在我心底的精彩 宁波卷:留在我心底的风景、致-的信 金华卷:以“心”为话题 嘉兴卷:第二次- 衢州卷:我们这帮人 丽水卷:想飞就能飞起来 绍兴卷:给妈妈的信 温州卷:下雨天,真好 台州卷:写一篇关于人与人相处的文章 义乌卷: 我懂得了- 2008 年高考作文题 他们(上海高考题) 好奇心(江苏高考题) 触摸都市或感受乡村(浙江高考题) 春来草自青(山东高考题) 带着感动出发(安徽高考题) 不要轻易说不(广东高考题) 在自然中生活(重庆) 坚强(四川高考题) ? ?(9)总之古典场景的流失,意

2、味着未来甚至包括今天的阅读中,将再也找不见那些珍贵的古典美学元素。难道人类不应为此悲痛吗? ?(10)多少珍贵的动植物已永远地沦为了标本?多少鲜泽的生态活页从我们的瞳仁里被硬硬撕掉。被生生撤消?多少诗词风景成为了追远的绝版?那沾有她们最后体温的文学辞章。既属不朽之经典,更是幽怨的悲歌你,听到那哭声了吗? ?(11)“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我在抚摸这些诗经句子的时候为这些素朴的句子所传递的美丽而泪流满面。内心更有一份隐隐作痛。因为就在模拟那份远古“现场”的同时,我骤然被一个念头惊醒:她已永远不属于我们了。 美国现代文阅读课堂教学特点: 1、自己的思想。 2、文章的依托。 第

3、三板块:古诗文阅读 (一)巩固知识盲点 可以调素琴 用老主亡,后主又用武,吾更为武,武节始就,武之主又亡。 早 发 宋 宗泽 伞幄垂垂马踏沙,水长山远路多花。 眼中形势胸中策,缓步徐行静不哗。 注释:宗译:义乌人,曾任东京留守,屡败金兵,民间称之为“宗爷爷” 。伞幄(w):伞形帐幕。垂垂:轻轻飘动的样子。胸中策:胸怀良策。( 1)诗中既表明军队正在行进,又给人以静悄悄感觉的短语是 (用三个字回答)( 2 分) ( 2)诗的后两句极富表现力,请作简要赏析。 (3 分) 古典诗歌中常见的意象 月表达思乡、思亲念友之情,暗寓羁旅情怀,寂寞孤独之感。 柳“柳者,留也。 ”用“柳” 作为相思,为恋恋不舍

4、、不忍离别之情的象征 梅、松、竹、兰及其他香草 用来托物咏怀,表达高洁的内心世界或追求高尚的人格 桃、菊 隐士情怀,不落风尘,超脱凡俗。 古诗常见的六种描写手法 1.侧面描写-衬托 白梅: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风起,散作乾坤万里春。 2.正面描写 -动静结合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3.正面描写-虚实结合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 4.正面描写-色彩的渲染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5.正面描写-观察角度的变化 6.运用各种修辞手法 第四板块:写作 * 温州市实验中学 叶明文 剩下的一些时间,我们做什么? 一种补充一种思考 1画一张图表,登高望远 胸有成

5、竹(以 2008 年中考为例) 150 总分 60 分 写作 课外文言文 12 分 课内文言文 11 分 古诗赏析 4 分 21 分 古诗文阅读 现代文二 18 分 现代文一 12 分 30 分 现代文阅读 综合性学习 7 分 古诗文默写8 分 选词填空 4 分 拼音汉字 4 分 28 分 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 二模失分 一模失分 试题分布 分值 试题板块 第一板块: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 4考点:名著的体验和积淀、重要作家作品常识的识记与运用 题型示例 3: 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使语意连贯,句式整齐。(5 分) ? 少年的生活丰富多彩,少年的情感真实美丽少年的成长经历刻骨铭心。英子在“爸爸的花

6、儿落了”之后走向成熟,恩利科在“爱的教育”中拥有了一颗博爱之心. 在莎莉文老师爱的沐浴下 “再塑生命” ,杜小康在 “ ”中学会了坚强,胡适在“我的母亲”的教导下学会了 ,鲁迅 。 出题角度:人物、情节、思想情感、综合 题型示例 4: 结合语境,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内容( 3 分) 初中三年的语文之旅,我们欣赏着沿途的风景,接受着心灵的熏陶,受益匪浅:漫步苏州园林,自豪于我国园林建筑的杰出成就,走进黄土高原,惊叹于安塞腰鼓热烈奔放、震天动地的磅礴气势;登上地球之巅, ; , 。 (示例:登上地球之巅,敬佩于登归队员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气概。置身云南村寨,陶醉于情趣万种的歌会盛况。来到地下森林,惊

7、叹于自然生命力的神奇伟大 ) 以课文的标题为提示语 ,精练地概括课文内容 启示 : 这类题型引导我们进一步关注课文,深入阅读文本,有自己的阅读体验,从经典的作品中读出情感内蕴、读出心灵寄托、读出生命渴望。 复习建议: 对名著和重要作家作品要从常识、内容、主题、思想情感、人物性格、写作特点等方面进行思考和归类。答题时要注意紧扣课文内容,注意句式,语言要通顺流畅。平时多训练自己的文章的概括、点评能力,用最精练的一句话甚至一个词一个字来浓缩作品。 5综合性学习 其中地方课程的考查范围待定。这部分的题型也比较多样,2008 年中考就出现过习俗含义、对联炼字、习俗感悟等题型,都紧扣语言、情感与文化来命题

8、。 我们仍以“永嘉诗韵”和“瓯越民俗”为例,说说复习策略: 首先,要对“永嘉诗韵”和“瓯越民俗”的内容作横向梳理。从诗人、诗句、诗岛、历史文化名人到服饰、美食、民俗、习俗的归类整理。比如: 表现诗人的闲情野趣 小船停桨逐潮还, 四五人家住一湾 徐 照 描绘江南水乡美丽的田园风光 黄莺也爱新凉好, 飞过青山影里啼 徐 玑 描绘大自然的盎然生机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谢灵运 诗境 诗句 诗人 关注诗句中语言的精妙之处, 如“贪看晓光侵月色,不知云气失前山” “贪”表现出诗人对田园景色的迷恋; 关注诗句中蕴藏的文化信息, 如“踏青侣伴过南塘,二月春风夹路香”反映民间踏青的习俗; 关注语言中的修辞,

9、 如明清时瓯绸被称为“雪里清” 、 “火里烟” 、 “出炉红” ,反映温州著名的传统纺织品瓯绸“色彩鲜艳、轻柔薄软”令人爱不释手的特点。 第三,对文化温州的历史传说、民风民俗要有自己的思考和评价。 民俗文化可以吸收可以传承,也可以作为一种美好的追忆和怀念。 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民居的择址习俗 表达人们对平安幸福的向往之情 五色剑 生动地反映了温州的民间风俗和主人的生活追求 民居房子雕梁画栋,美轮美奂 第二板块:现代文阅读 一.要进一步关注下面两点: 1梳理文体知识,掌握文体特点 2感悟和体验、赏析与评价 1梳理文体知识,掌握文体特点 复习导引中进步指出了要理解说明方法及其作用、能根据议论文

10、文体特点理解主要论证方法的作用,要引起重视。 题型示例 : 大量列举事例是这篇文章在论证上的一大特色,你觉得“空城计”的故事要阐明的是什么道理? 应试策略:紧紧盯住事例周围的语句,划出与事例有关的中心句,寻找答题的依据。 2感悟和体验、赏析与评价 浙江省考试说明对现代文阅读目标也作了修正,精练地概括为“结合文化背景,透过语言、故事情节、人物形象、表现特色和思想情感形成自己的感悟和体验,能作简明的赏析与就评价。 ” 题型示例: 读有所味,读有所感,读有所言,是我们的阅读追求。文章的思想内容、语言特色、表现手法等,往往成为我们“感言”的落点。对此,我们既可以作整体的赏析,也可以作局部的品昧。请写一

11、则不少于 200 字的读书笔记。 (15 分) 应试策略: 要从这样的三方面考虑:紧扣文本,有的放失;叙评结合,言之成理;语言畅达,表述清楚。 二.对不同的阅读题型作纵向的梳理 1.标题: 综观全文,题目知心的礼物中的“礼物”有哪两层含义 2.写法: 这篇文章令人感动,请从本文主体部分的选材和结构两个方面作简要分析。 结合全文,简要分析第 6 自然段在结构和内容上的作用。 阅读全文,说说第(1)段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灾难中,我们并肩而立 选材:选取地震发生后的多个典型材料和生动细节,反映从中央到地方,军队到百姓,官员到群众,万众一心、并肩而立抗震救灾的感人场面。 结构:文章连用 6 个排比段,

12、反复强调“这一刻”有无数国人与灾区人民并肩而立,从而形成强烈的情感冲击力。(4 分。每点 2 分) 3.语言: 你觉得文中最令你感动的细节是什么?试说说理由。 我感动的细节: 我的理由: 批注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从语言和内容两个角度给第 段中加成线句子作赏析性的批注。 ) 示例:伊瑞克从我的怀里扑向那个老人,他温顺地把他的小脑袋靠在老人肩膀上. 表现出完全的信任与爱,老人眼含泪水尽情地享受着来之不易的爱。 因为这个细节表现了人与人之间的至爱、真情,这种爱是人世间真情的传递,是彼此心与心的相融。(4 分) 愣了半天的他,抓起行李,疯了一样地冲进了风雪中。他连夜买了火车票,坐再了开拉家乡的火车。

13、一路上,他的心很痛,一阵一阵地像刀绞。那 80 枚果子会给老毋帝带来怎样的灾难 一路上,他的心很痛,一阵一阵地像刀绞。 例:用了比喻(夸张)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描写出他担心果子给毋亲带去灾难的极其痛苦的心情。 (3 分。答出修辞方法给 l 分,指出作用给 l 分,写出痛苦心情给 1 分,言之有理即给分) 三注意两个答题的方法 1走进文本 2走出文本 风的故事 1.阅读段,说说为什么男孩眼里充满光辉,而父亲的眼里没有光辉?(4分) 4.文中的父亲后来用心倾听风声了,说说他内心开始了怎样的“回归”?(4 分) 风的故事 男孩侧着头,凝神聆听着风的声音,他的眼睛睁得大大的,调皮的小舌头在嘴边露出红红的一点。他十分轻微地点点头,仿佛同意风儿的话。风在向他讲述这些天里的许多事情。男孩的眼里有一种光辉。他凝视着夕阳下的池塘,池塘宛若一泓金池,有两只鸭子驶过涟漪荡漾的水面,俨然是公海上两只金色的帆船。 男孩坐在公园的长椅上,两条腿快乐地来回荡着。他不知道父亲是否也听到风的声音,于是扭头看看自己的身边。 父亲的眼里没有光辉,他正注视着手提电脑那闪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