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经济效益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29657186 上传时间:2018-01-24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2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经济效益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经济效益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经济效益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经济效益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经济效益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经济效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经济效益(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经济效益计算办法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奖励委员会办公室二一年九月2目 录说 明 .3一、总 则 .4二、经济效益评价指标和基本原则 .5(一)经济效益评价指标 .5(二)基本原则 .6三、经济效益的计算方法与步骤 .8四、基础数据和计算参数说明 .12(一)基础数据 .12(二)计算参数 .12(三)其他说明 .13参考文献 .15附件 1 .16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经济效益报告 .16附件 2 .23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经济效益计算办法应用实例 .23(一)水稻良种“N3 号”经济效益的计算 .23(二) “应用芜箐叶蛾线虫防治小木蠹”成果的经济效益计算 .293说明全国农牧渔业丰

2、收奖经济效益计算办法 1是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受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奖励委员会办公室的委托,在参考了中国农科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 1991 年编制的农业科技成果经济效益计算方法、四川省农科院 1984 年编制的农业科技工作的经济评价方法 、黑龙江省农业机械过程科学研究院 1994 年编制的农机和农业工程科技成果经济效益计算方法及其他有关资料,结合农业科技成果的特点,按照“科学、简明、易算、适用”的要求研究提出的,适用于农业科技推广成果的经济效益计算办法。本办法分为总则、经济效益指标和基本原则、经济效益的计算方法与步骤、基础数据和计算参数说明四个部分,拟定了 4 个报表、4 类计算

3、参数和相应计算公式。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各种成果只需提供三类基础数据就可进行经济效益的计算。这三类基础数据分别是:(1)多年多点区域试验和生产示范的投入产出实物量;(2)已推广期间的推广规模;(3)总推广费用。本办法拟定的 4 类经济效益计算参数是:(1)各种农产品和主要投入品的计算价格;(2)单位规模新增纯收益缩值系数;(3)推广单位经济效益分计系数;(4)推广规模缩值系数。上述参数值是基于农业部科技司 1991 年推荐使用的农业科技成果经济效益计算办法中拟定参数的个别删改。该办法对于农业如此众多、门类繁杂的每一个具体成果不可能都完全适用,需要应用者在遵循本办法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因地制宜,灵

4、活运用,使之逐步完善和提高。1 本研究课题由农业部科教司资助。课题主持人王济民,课题组成员刘春芳、陈琼。本文承蒙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朱希刚研究员、吴敬学研究员审阅指正,谨致谢忱。4一、总 则客观衡量农业科技成果经济效益是农业科技管理的主要内容,也是成果评审奖励等级的重要依据。为了使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奖励工作更好地适应我国农业进入新阶段的要求,调动广大农业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速先进适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特统一制定对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经济效益计算办法。本办法适用于计算我国农业推广类成果应用后与被取代技术(下称对照)相比,为社会新增加的那部分效益,

5、即相对经济效益,因而,首先要计算出推广类成果与对照之间对应的产出增量(增量收益)和投入增量(增量费用) ,进而计算出经济效益(评价)指标。对农业领域中的创造发明、改革创新、改进提高等性质的科技成果,包括动植物育种、栽培管理、饲养管理、土壤肥料、植物保护、兽医、水产、农业机械、农业工程以及软科学等,只要该成果在应用后能引起成本和收益(投入、产出)费用的变化,均可应用本办法进行经济效益的计算。农业科技成果是在科学研究期间产生,其经济效益是在技术推广期间实现的。因此,农业科技成果经济效益的计算则涉及成果推广应用期间的全部收益量及其全部费用。本办法约定只计算单项农业推广成果在经济效益计算年限期已经实现

6、的可计算的一次性直接经济效益,不计算其它领域内实现的间接经济效益,也不做跨领域的复杂计算。本办法对于农业门类众多、类型各异的每一个具体成果可能不完全吻合,需要应用者在遵守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因地制宜,灵活合理地运用,以使计算办法逐渐完善和提高。5二、经济效益评价指标和基本原则(一)经济效益评价指标农业科技推广成果经济效益指标是衡量经济效益大小的尺度。根据我国经济对建设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的要求和农业科技管理工作的实际,本着“科学、简明、易算、适用” 的原则,一般可设置以下 4 个经济效益评价指标:(1)单位规模新增纯收益(2)总经济效益(3)年经济效益(4)推广投资年均纯收益率其具体内容和计算公式如

7、下:(1)单位规模新增纯收益单位规模新增纯收益是指成果与对照相比在单位规模上的产值增量与成本增量的差值。单位规模新增纯收益=单位规模新增产值-单位规模新增成本因此,首先计算出推广成果与对照之间相对应的单位规模的产出增量(增量收益)和投入增量(增量费用) ,进而计算出单位规模的新增经济效益。产出增量数值来源于多年多点区域试验结果,以及同等可比条件下生产示范抽样数据的加权平均值,它是计算经济效益的最重要的基础数据。(2)总经济效益总经济效益=单位规模新增纯收益单位规模新增纯收益缩值系数推广规模推广规模缩值系数-总推广费用式中,单位规模新增纯收益缩值系数和规模缩值系数分别规定为 0.7 和0.9(见

8、计算参数说明) ;推广规模和总推广费用由推广单位基础数据给出(见基础数据说明) 。(3)年经济效益年经济效益是指成果在推广应用后的计算期内,平均每年可能为社会新增6加的纯收益或节约资源的价值总额,可用于不同成果经济效益的横向比较。计算公式为:年经济效益=总经济效益/推广年限(4)推广投资年均纯收益率推广投资年均纯收益率指标是指归功于推广单位的成果新增纯收益与该成果的劳动耗费的比值,该指标表示推广部门每花费 1 元推广费用为社会创造的新增纯收益价值。计算公式为:推广投资年均纯收益率=(年经济效益推广单位经济效益分计系数)/总推广费用(二)基本原则农业推广成果经济效益是成果应用后与被取代技术相比,

9、为社会新增加的那部分效益,即相对经济效益。对新增经济效益的计算应遵循基本原则:1. 严格采用对比试验数据对比试验是农业科学研究中应用最广的有效办法。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对比试验,可以认定其增产增收的效果是由于成果本身作用的结果,因而,把对比试验结果作为科技成果经济效益的计算基础是科学合理的。在计算农业推广成果经济效益的计算办法中,规定采用多年多点区域试验结果,以及同等可比条件下生产示范抽样数据的加权平均值作为重要的基础数据进行计算。2. 科学选择对照对照是科技成果与之进行比较的基础,被科技成果所取代的对象。对照的选择对单位规模效益的计算影响极大,应科学选择。一般应选择该项科技成果将要取

10、代的当地当前有代表性的同类当家技术,这样才具有完全严格的可比性。3. 科学验收科技成果进入推广阶段后,每年(或 1 个效益周期)当地主管部门应组织验收小组进行科学验收,验收小组成员应由包括成果推广部门在内的、由 3 个以上单位参加的业内人士组成。具体而言,在大面积推广应用新成果的地区,7严格按照抽样调查的相关要求选择若干具有代表性的样点进行新旧成果经济效益的抽样调查,样点的选取必须是随机的,抽样数据的采集要准确可靠。抽样调查的点次必须做到每个推广县抽取 3-5 个典型样本,每个样本规模应至少达到该县种养的平均规模。推广成果效益的证明材料必须分别由 3 个以上成果应用部门出具方可作为有效证明文件

11、采用。8三、经济效益的计算方法与步骤按照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的评审要求,本办法只计算已产生的经济效益,对未来还可能产生的经济效益暂不予考虑。1. 单位规模年新增纯收益单位规模年新增纯收益=单位规模新增产值-单位规模新增成本可分以下步骤计算:第 1 步,以多年多点对比试验数据为依据列出推广成果与对照的单位规模投入产出实物表,计算出推广成果比对照增减实物量(表 1) 。表 1 单位规模投入产出实物表推广成果名称: 对照名称: 序号 项目 单位 推广成果 对照( CK) 推广成果比对照 增减实物量1.主产品2.副产品(一)单位规模产出3.其 他1.劳动用工2.物质投入(二)单位规模投入3.其他投入注:

12、单位规模视推广成果类别而定,可以是亩、株、头、只、台(套)等。投入和产出栏内的项目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推广成果与对照相同的产出和投入不列入。有些投入如果难于给出实物量时可用价值量。一年生作物按年计算;一次性收获的多年生作物按一个生产周期计算;多次收获的多年生作物,将收获前的投入按经济效益计算年限分摊到各年内;畜禽按头只。推广成果和对照的投入产出数据应是多年多点区域试验结果以及同等可比条件下生产示范抽样数据9的加权平均值。其原始数据应作为该表的附表,以便核查。第 2 步,由表 1 列出推广成果比对照增减实物量,根据计算价格逐项计算各项投入产出的量差及金额小计值,列出单位规模新增纯收益表(表 2)

13、。第 3 步,由表 2 中的产出收益和投入费用计算出单位规模新增纯收益。表 2 单位规模新增纯收益表推广成果名称: 对照名称: 推广成果比对照增减序号 项目 单位 计算价格 (元)实物量 金额(元)1.主产品2.副产品产出3.其 他(一)小计 1.劳动用工2.物质投入投入3.其他投入(二)小计 (三) 新增纯收益 注:推广成果比对照增减的实物量来自表 1。各项投入和产出的计算价格均按实际发生的近 3 年价格的平均值计算。新增纯收益是产出小计与投入小计的差值,即(三)=(一)(二) 。2. 推广规模将推广成果各年的新推广规模分年列出后加总(表 3) 。3. 推广费用推广费用=下拨推广费用+直接推广费用+其他费用10分项列出各年用于成果推广的全部费用加总(表 3) 。表 3 推广规模和推广费用表推广成果名称: 推广年限: 年推广费用(万元)推广年份 新推广规模 下拨推广费用 推广人员费用 其他费用小计合计 推广规模: 总推广费用:备注 被取代技术已使用的年最大规模为:注: 推广年限为已推广年数之和。推广费用参见计算参数说明。当年新推广规模的累计值不应大于被取代技术已使用的年最大规模的 80%。4. 总经济效益计算总经济效益=单位规模新增纯收益单位规模新增纯收益缩值系数推广规模推广规模缩值系数-总推广费用列出经济效益汇总表(表 4) 。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