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沅陵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2965042 上传时间:2017-07-29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沅陵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浅析沅陵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浅析沅陵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浅析沅陵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浅析沅陵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析沅陵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沅陵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析沅陵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沅陵县农业局 刘琼波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是指以农产品加工或流通为主业,通过各种利益联结机制与农户相联系,带动农户进入市场,使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在规模和经营指标上达到规定标准并经相关主管部门认定的企业。农业产业化进程中的龙头企业本质上就是农业产业链条的延伸,与农业、农村、农民有共存共荣的利益关系。伴随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现代农业的推进,龙头企业发展的平台也越来越广阔。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本质性特征之一就是它对农户经济、农业经济乃至农村经济的带动力。龙头企业的“龙头”意识,说到底也就是企业的“带动”意识,它不仅仅要求企业本身做强做大,更

2、要求企业的带动力要强要大。如果企业本身不能做强做大,就很难有强大的带动力。从这个意义上说, “扶持产业化就是扶持农业,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 。2007 年中央 1号文件也指出, “龙头企业是引导农民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带动力量。 ”为加快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步伐、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健康快速发展,本文对沅陵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进行了专项调查和实地研究。 一、基本现状沅陵县位于湖南省西北部,武陵山脉与雪峰山脉交汇处,居沅水中游,东与桃源、安化县为邻,南接溆浦、辰溪县,西连古丈、泸溪县,北与张家界市交界,素有“湘西门户” 、 “南天锁钥”之称。总面积 5852 平方公里,辖 23 个乡镇、465

3、 个村、33 个居委会、5035 个村民小组,总人口 65.3 万人,其中农业人口 52 万人。境内资源丰富,有耕地 70 万亩(其中稻田42.5 万亩) ,林地 400 万亩,草场 300 万亩,水面 30 万亩,茶园 4.3 万亩,中药材 1900 多种,肥沃的土壤、温和的气候适宜各种植物生长和畜禽的饲养,为发展农牧业和林业提供了良好条件。近年来,沅陵县委、县政府积极探索山区农业产业化之路,把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摆在优先位置。截止 2010年底,全县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已发展到 20 家,其中,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1 家(沅陵碣滩有机茶开发有限公司) ,市级农业产业化龙

4、头企业 10 家(沅陵县七优米业有限公司、湖南官庄茶业有限公司、湖南湘西牧业有限公司、湖南雨露商贸有限公司、沅陵县益园苗木有限公司、沅陵县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沅陵县永兴药业有限公司、沅陵县麻子溪林木药材有限公司、沅陵县五强溪金龙米业有限责任公司、沅陵县飞天昌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县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9 家。2010 年全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销售收入 4.06 亿元,其中,6 家木材加工龙头企业木材加工量 5.8 万立米,产值 8410 万元;5 加茶叶加工企业茶叶加工量 773 吨,产值 9731 万元;3 家粮食加工企业加工粮食 2.8 万吨, 产值 8722 万元;4 家畜牧水产品加工企

5、业加工量 3500 吨,产值 9835 万元;2 家中药材加工企业加工量 2520 吨,产值 3891 万元,初步形成了茶叶、木材、粮食(大米、苦荞面) 、畜牧水产品(腊肉、晒兰肉、麻辣鱼、麻辣牛肉干) 、中药材等五大产业格局。随着农业产业化的不断发展,龙头企业的不断壮大,企业品牌建设得到了加强,开始逐步发挥名品效应。在茶叶加工企业领域,基本形成了“碣滩” 、 “干发”两大茶叶品牌,均入选为中国名茶,获得了省著名商标。其中,湖南碣滩有机茶开发有限公司还获得了欧盟“IMO”和美国“NOP”有机认证,其基地通过了日本 JONA 和欧盟 IMO 有机茶认证,产品已出口到了日本、美国、欧盟等国外市场,

6、具备了一定的国际品牌声誉。在生猪养殖企业方面,湖南湘西牧业有限公司大力发展国家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湘西黑猪”品牌,建立了全国首个湘西黑猪资源场,并在国家工商总局申报注册了“湘西老哥”黑猪商标,使我县取得了首个生猪品牌商标。2008 年 6 月 8 日中国畜牧兽医报报道了我县的湘西黑猪,2009 年 5 月 13 日,中央电视台 CCTV7每日农经栏目也专门推介、宣传了我县的湘西黑猪,使我县的农产品首次登榜中央电视台。在水产品加工企业中,由打工返乡人员佘飞创办的沅陵县飞天昌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研制的“五溪湖”绿茶烤鱼,独创了“茶”与“鱼”结合的独特工艺,产品投市仅一年多时间,就在 2008 年湖南

7、西部农博会上获得最受欢迎产品奖,在第十届湖南(国际)农博会上获得金奖,产品畅销全国 21 个省市。湖南雨露商贸有限公司打造的“朝慕思”牌香辣鱼品牌获湖南卫视上榜品牌,2009 年获省著名商标,具有强大的发展势头。目前,我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共有省著名商标 3 个,省级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 4 个,完成农产品认证 8 个,其中有机农产品 2 个,绿色食品 1 个,无公害产品 5 个。2009 年 11 月,中共沅陵县委出台了关于加强农村一体化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决定文件,明确提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要壮大基地规模,要按照标准化生产、区域化布局、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的要求,突

8、出茶叶、油茶、水产、工业原料林四大农业支柱产业标准化基地建设。 ”在惠农政策推动下,全县龙头企业稳步推进农业产业化基地建设,茶叶、中药材、畜牧水产、林业基地面积逐年扩大。目前,全县茶叶基地面积达 4.3 万亩,其中可采摘面积 3.34 万亩,良种面积 1.65 万亩;集中开发的中药材基地 3 万多亩,农户零散种植的中药材有 3.2 万多亩,药材总面积达到 6 万多亩;板栗 2 万亩;生猪、牛、羊、家禽年出栏量已分别达到 31.6 万头、2.45万头、9.1 万只、560 万羽;发展网箱养鱼 3.8 万口,其中美国斑点叉尾鮰网箱 9000 口,是全省最大的叉尾鮰养殖基地,发展库汊围栏养鱼 1.5

9、 万亩,水产品年产量 9300 多吨,年产值达6000 多万元;全县森林总蓄积量 1571 万立方米,年生产商品材 15.46 万立方米。二、存在问题农业龙头企业的培育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关键。在县委、县政府对农业产业化工作的大力指导和政策扶持下,在“龙头带动战略”的实施下,龙头企业逐步发展壮大,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1、企业发展与基地建设不够协调。主要表现一是部分农产品有加工、有品牌、有市场,但基地严重不足,不能保证加工原料,如茶叶产业,沅陵碣滩有机茶开发有限公司建成 2000吨精制出口茶叶加工厂后,年缺口 5 万亩基地的茶叶原料,目前主要依靠外地购进原料加工;中药材产业,沅陵县永兴药

10、业有限公司建成了年加工 5000 吨的中药饮片厂,年加工中药材量需 10 万亩基地供应,加工厂建成后即面临停产待料的危险;二是部分农产品有基地、有原材料,却缺乏精细加工,如竹木、板栗、水产、中药材都有较丰富原材料,但由于龙头企业科技含量低,自主技术创新能力弱,加工水平和科技装备与同等行业先进水平比有较大差距,致使全县只能出售原材料,增值不高,制约了产业的做强做大。2、企业发展存在制度缺憾。主要表现在一是企业龙型功能不完善。调查资料显示,有 39%的企业龙型功能不完善,不是缺龙身就是少龙尾。公司+农户的原始组织形式已经与企业的发展壮大不相适应,如千家万户式的种、养植产出的原料很难达到外向型出口企

11、业越来越高的质量要求,企业对众多不守合同甚至个别赖帐的农户缺乏强有力的约束能力。二是企业内部运行机制不健全。部分龙头企业在产权划分上不清晰,企业自主经营权不高,企业内部激励约束机制还不完善。这些因素的存在,严重制约着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不利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和发挥。3、农企利益联结机制不完善、产销脱节。目前,我县农产品加工企业与开发农户的利益相结还不够紧密,缺乏牢固性。多数龙头企业与农户还没有真正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联结机制,企业与农户之间是一种简单松散的买卖关系。部分加工企业随意压低农产品收购价格,有的企业虽然与农户签订了收购订单,但当市场出现价格下跌时,企业大都考虑自身利益,

12、往往单方面放弃收购农产品,至使签约农户生产的农产品卖不出,给农民造成严重损失,挫伤了农户的积极性,影响产业的继续发展。4、投融资机制不健全。目前,我县大部分龙头企业还处在发展初期的资本原始积累过程中,往往边生产边购置先进设备等进行技术改造,还要不断投入资金加强和扩大原料基地的建设以能够实现标准化生产,尤其是原料收购期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资金的大量使用性,而产品销售收入的回收又呈现分散性和长期性的特点,因此,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资金需求上,比其他类型企业更迫切、更集中、更短缺。而现实情况是龙头企业普遍存在贷款融资困难,资金需求缺口大。可以说,资金是制约龙头企业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三、问题产生的原因

13、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存在的问题是多方面原因引起的,用矛盾分析法系统分析主要原因为:1、内部因素。主要表现为企业的内部发展机制不够畅通和完善。一是思想观念落伍。长期以来,由于受资源型经济的影响,我县农业企业发展慢,思想不够解放,开拓意识不强。“小富即安”现象比较普遍,“有了票子房子就想守摊子”,如:我县食品加工业,像规模较大的雨露、虎溪等食品加工企业,求稳思想严重,缺乏创大业的气魄,在扩大规模建设基地上迈不开步子。二是产品科技含量低。由于我县的种植业结构、品种和质量与龙头企业之间的需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造成分散生产与集中加工的矛盾突出,区域优势发挥不充分,资源配置效率低。如我县等几家木业公司,单体

14、上小有规模,但粗加工多、深加工少、产业链短、效益不高等问题突出,严重影响了企业发展。三是企业管理方式滞后,与市场经济不适应。从我县农业龙头企业看,家族式企业与家族化管理仍然有一定程度地存在。家族式企业一般是指家族成员拥有全部或大部分企业所有权的企业,据调查,我县农业龙头企业中,家族经营的企业占到多数。同时也有部分企业的管理已在不同程度从初创阶段彻底的家族化管理开始向现代经营管理过渡,如飞天昌农公司等一些管理理念较超前的企业,拿出公司部分股份,让公司管理人员、技术骨干拥有企业股份,成为公司的“主人”。四是企业发展缺乏畅通融资渠道。目前,规模较大的龙头企业资金需求大,但融资渠道单一,信贷手续繁杂的

15、问题较突出。中小型龙头企业因无雄厚的固定资产作抵押,在争取银行贷款方面的难度非常大,通过担保中心解决还要承担超出银行正常利率 2%的担保费,而且往往由于资金供应不及时,错过原料收购季节后只好高价收购,无形中拉升了产品生产成本,减弱了市场竞争力。2、外部因素。主要表现为企业发展环境不够宽松。从政策环境来看,财政扶持的力度不大,产业发展缺乏科学规划。近几年来,虽然县财政对农业产业化的投入在逐年增长,但由于缺乏科学统一的规划,涉农部门各自为阵,项目随机实施,导致了政策扶持、政策导向作用不强,出现“一哄而上,一哄而下”无序发展状态。如生猪生产价格低时,一哄而下,造成全县生猪生产严重不足,而价格高时,又

16、出现一哄而上的势头;前几年的退耕还林只认造林,没有注重结合实施种茶、种草提高产业效益;在项目实施时,有的项目资金只给基地不给企业,而部分基地出现了将资金挪作他用的现象。从经济环境上看,主要是融资难的困扰。农业发展银行和国有银行往往集中力量服务大型企业、大型项目,不以小企业、小项目为放贷重点,使众多中小型农业企业客观上游离于主流融资体系之外。城乡信用联社由于规模较小,自身实力有限,对企业发展一时还起不到支撑作用,致使龙头企业竞争压力增大、发展空间受限。从社会环境上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在组织建设、运行机制和服务功能上还不够完善,发展相对滞后。尤其是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体系不健全,农产品加工的标准体系、检测体系、食品安全体系、质量认证体系难适应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较高要求,认证率较低,农户与龙头企业、龙头公司和中介组织之间关系松散,还未形成规范、完善的技术服务体系。 四、对策与建议 国内外发展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是主导力量,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技术指导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