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A版)高考数学复习:1.3《命题及其关系、充要条件》ppt课件

上传人:v****1 文档编号:296119 上传时间:2017-01-17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1.4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A版)高考数学复习:1.3《命题及其关系、充要条件》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人教A版)高考数学复习:1.3《命题及其关系、充要条件》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人教A版)高考数学复习:1.3《命题及其关系、充要条件》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人教A版)高考数学复习:1.3《命题及其关系、充要条件》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人教A版)高考数学复习:1.3《命题及其关系、充要条件》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A版)高考数学复习:1.3《命题及其关系、充要条件》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A版)高考数学复习:1.3《命题及其关系、充要条件》ppt课件(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3讲 命题及其关系、充要条件 第一章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该课件由 【 语文公社 】 栏目导引 教材回顾 夯实基础 典例剖析 考点突破 名师讲坛 素养提升 知能训练 轻松闯关 第一章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1 命题 用语言、符号或式子表达的 , 可以 _ _ _ _ 的陈述句叫做命题其中 _ _ _ _ 的语句叫做真命题 , _ _ _的语句叫做假命题 判断真假 判断为真 判断为假 2 四种命题及其关系 ( 1) 四种命题 若原命题为 “ 若 p , 则 q ” , 则其逆命题是 _ _ _ _ _ ;否命题是 _ _ _ _ _ _ _ _ ;逆否命题是 _ _ _ _ _ _ _ _ 若

2、 q, 则 p 若 綈 p, 则 綈 q 若 綈 q, 则 綈 p 栏目导引 教材回顾 夯实基础 典例剖析 考点突破 名师讲坛 素养提升 知能训练 轻松闯关 第一章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2)四种命题间的关系 ( 3) 四种命题的真假关系 两个命题互为逆否命题 , 它们有 _ _ _ _ 的真假性; 两个命题为互逆命题或互否命题 , 它们的真假性_ _ _ _ 相同 没有关系 栏目导引 教材回顾 夯实基础 典例剖析 考点突破 名师讲坛 素养提升 知能训练 轻松闯关 第一章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3 充分条件、必要条件与充要条件 ( 1) “ 若 p , 则 q ” 为真命题 , 记作: p q

3、, 则 _ _ _ _ _的充分条件 , _ _ _ _ _ 的必要条件 ( 2) 如果既有 p q ,又有 q p , 记作: p q , 则 p 是 q 的_ _ _ _ , q 也是 p 的 _ _ _ _ p是 q q是 p 充要条件 充要条件 栏目导引 教材回顾 夯实基础 典例剖析 考点突破 名师讲坛 素养提升 知能训练 轻松闯关 第一章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做一做 1 设 a , b 是向量 , 命题 “ 若 a b , 则有 | a | | b| ” 的逆命题是 ( ) A 若 a b , 则 | a | | b | B 若 a b , 则 | a | | b | C 若 | a

4、 | | b |, 则 a b D 若 | a | | b |, 则 a b D 2 命题 “ 若 4, 则 t a n 1 ” 的逆否命题是 ( ) A 若 4, 则 t 1 B 若 4,则 t 1 C 若 t a n 1 ,则 4D 若 t a n 1 , 则 4C 栏目导引 教材回顾 夯实基础 典例剖析 考点突破 名师讲坛 素养提升 知能训练 轻松闯关 第一章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3 ( 2 014 高考浙江卷 ) 设四边形 A B C D 的两条对角线为 则 “ 四边形 D 为菱形 ” 是 “ 的 (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

5、件 A 解析: 当四边形 菱形时 , 必有对角线互相垂直 ,即 当四边形 , 四边形 还需要 相平分综上知 , “ 四边形 A 为菱形 ” 是 “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栏目导引 教材回顾 夯实基础 典例剖析 考点突破 名师讲坛 素养提升 知能训练 轻松闯关 第一章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1 辨明两个易误点 ( 1) 易混否命题与命题的否定:否命题是既否定条件 , 又否定结论 , 而命题的否定是只否定 命题的结论 ( 2) 注意区别 A 是 B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 A B 且 B A ) ;与 A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是 B ( B A 且 A B ) 两者的不同 栏目导引 教材回顾 夯实基础 典例剖

6、析 考点突破 名师讲坛 素养提升 知能训练 轻松闯关 第一章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2 充要条件常用的三种判断方法 ( 1) 定义法:直接判断若 p 则 q 、若 q 则 p 的真假 ( 2) 等价法:利用 A B 与 綈 B 綈 A , B A 与 綈 A 綈 B ,A B 与 綈 B 綈 A 的等价关系 , 对于条件或结论是否定式的命题 , 一般运用等价法 ( 3) 利用集合间的包含关系判断:若 A B , 则 A 是 B 的充分条件或 B 是 A 的必要条件;若 A B , 则 A 是 B 的充要条件 栏目导引 教材回顾 夯实基础 典例剖析 考点突破 名师讲坛 素养提升 知能训练 轻松闯关

7、 第一章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做一做 4 “ 在 , 若 C 90 , 则 A 、 B 都是锐角 ”的否命题为: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 解析: 原命题的条件:在 中 , C 90 , 结论: A 、 B 都是锐角否命题是否定条件和结论 即 “ 在 , 若 C 90 , 则 A 、 B 不都是锐角 ” 在 C 90,则 A、 栏目导引 教材回顾 夯实基础 典例剖析 考点突破 名师讲坛 素养提升 知能训练 轻松闯关 第一章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5 “

8、10 , 则函数 f ( x ) l a 0 , a 1 ) 在其定义域内是减函数 ” 是真命题; 命题 “ 若 a 0 , 则 0 ” 的否命题是 “ 若 a 0 , 则 0 ” ; 命题 “ 若 x , y 都是偶数 , 则 x y 也是偶数 ” 的逆命题为真命题 栏目导引 教材回顾 夯实基础 典例剖析 考点突破 名师讲坛 素养提升 知能训练 轻松闯关 第一章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解析:对于 , 若 l o 0 l 则 a 1 , 所以函数 f ( x ) l 故 不正确;对于 , 依据一个命题的否命题的定义可知 , 该说法正确;对于 , 原命题的逆命题是 “ 若 x y 是偶数 , 则

9、x 、 y 都是偶数 ” , 是假命题 , 如 1 3 4 是偶数 , 但 3 和 1 均为奇数 , 故 不正确综上可知正确的说法有 栏目导引 教材回顾 夯实基础 典例剖析 考点突破 名师讲坛 素养提升 知能训练 轻松闯关 第一章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考点二 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判断 (高频考点 ) 充分条件、 必要条件以其独特的表达形式成为高考命题的亮点 常以选择题、填空题的形式出现 , 作为一个重要载体 , 考查的数学知识面很广 ,几乎涉及数学知识的各个方面 高考对充要条件的考查主要有以下三个命题角度: ( 1) 判断指定条件与结论之间的关系; ( 2) 探求某结论成立的充要条件、充分不必

10、要条件或必要不充分条件; ( 3) 与命题的真假性相交汇命题 栏目导引 教材回顾 夯实基础 典例剖析 考点突破 名师讲坛 素养提升 知能训练 轻松闯关 第一章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 1) ( 201 4 高考广东卷 ) 在 中 , 角 A , B , C 所对应的边分别为 a , b , c , 则 “ a b ” 是 “ s i n A s i n B ”的 ( ) A 充分必要条件 B 充分非必要条件 C 必要非充分条件 D 非充分非必要条件 ( 2) ( 201 5 郑州市第二次质量预测 ) 函数 f ( x ) x | x a | b 是奇函数的充要条件是 ( ) A 0 B a b

11、 0 C 0 D a b A C 栏目导引 教材回顾 夯实基础 典例剖析 考点突破 名师讲坛 素养提升 知能训练 轻松闯关 第一章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 3) 给出下列命题: “ 数列 为等比数列 ” 是 “ 数列 1 为等比数列 ”的充分不必要条 件; “ a 2 ” 是 “ 函数 f ( x ) | x a |在区间 2 , ) 上为增函数 ” 的充要条件; “ m 3 ” 是 “ 直线 ( m 3) x 2 0 与直线 6 y 5 0 互相垂直 ” 的充要条件; 设 a , b , c 分别是 个内角 A , B , C 所对的边 ,若 a 1 , b 3 , 则 “ A 30 ” 是

12、 “ B 60 ”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其中真命题的序号是 _ _ _ _ 栏目导引 教材回顾 夯实基础 典例剖析 考点突破 名师讲坛 素养提升 知能训练 轻松闯关 第一章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扫一扫 进入 91 导学网 ( w w w 91 充要条件 栏目导引 教材回顾 夯实基础 典例剖析 考点突破 名师讲坛 素养提升 知能训练 轻松闯关 第一章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解析 ( 1) 由正弦定理 , 知 a b 2 R s i n A 2 R s i n B ( R 为 外接圆的半径 ) s i n A s i n B 故选 A ( 2) f ( x ) 为奇函数且 x R , 故 f ( 0) 0 b 0 又 f ( x ) f ( x ) ,即 x | x a | x | x a |, 得 | x a | | x a |, | x a | | x a |恒成立 , 需 a 0 综上可知 , a b 0 , 即 0 , 故选 C ( 3) 对于 , 当数列 a n 为等比数列时 , 易知数列 a n a n 1 是等比数列 , 但当数列 a n a n 1 为等比数列时 , 数列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