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用)2016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 八大题型 认识、评价类题目课件 新人教版

上传人:v****1 文档编号:296064 上传时间:2017-01-17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2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专用)2016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 八大题型 认识、评价类题目课件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江苏专用)2016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 八大题型 认识、评价类题目课件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江苏专用)2016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 八大题型 认识、评价类题目课件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江苏专用)2016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 八大题型 认识、评价类题目课件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江苏专用)2016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 八大题型 认识、评价类题目课件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专用)2016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 八大题型 认识、评价类题目课件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专用)2016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 八大题型 认识、评价类题目课件 新人教版(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认识类试题通常是材料先给出一个重大的社会现象 , 然后要求用所学的知识谈谈对这一现象的认识 , 常见设问有 “ 如何认识 ” , “ 如何看待 ” , “ 谈谈对某一现象的看法 ” 等等 。此类试题一般从 “ 是什么 ”“ 为什么 ”“ 怎么样 ”“ 怎么办 ”的角度加以分析 , 当然 , 并不是所有的 “ 认识 ” 类设问都要分成四个问题 , 有的可能只有其中的三个甚至两个 , 我们在答题过程中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 认识、评价类题目专练 一 、 选择题 1.“ 晒客 ” 是继 “ 博客 ” 、 “ 播客 ” 等群体后兴起的又一网络群体 。 所谓晒客 , 源自英文 “ 享 )” , 指的

2、是那些热衷于用文字 、 照片和视频等方式将私人物件以及生活经历放在网上曝光 、与人分享的网友 。 “ 晒客 ” 族的一个口号就是: “ 只有不想晒的 ,没有不能晒的 。 ” 这种观点 ( ) 因为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 因为自由是不存在的 因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因为自由是相对的 、 具体的 、 有条件的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启动实施 “ 单独二孩 ” 政策 , 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 这一政策的调整旨在 ( ) 遵循社会发展规律 , 坚持科学执政 坚持立党为公 , 维护人民利益 转变党的执政理念 , 改善人口结构 履行管理职能 ,

3、 提升执政能力 A. B. C. D.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网络 、 短信开展 “ 城市精神 ” 征集提炼活动 。 在规定时间内 , 共收到网络回复 、 短信数万条 , 受到数百万网友的关注 。 活动主办方也及时通过网络将所征集信息提炼表述进行选登 。 征集过程和结果得到良好的社会反响 。下列对该地举办征集 “ 城市精神 ” 活动正确理解的是 ( ) 此活动对该市民众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民众会在被动 、 不知不觉中接受良好文化的熏陶 , 形成良好习惯 让民众置身在良好的文化环境中 ,

4、 无时无刻地影响市民的思想和行为 民众在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 A. B. C.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解析 说法错误 , 该活动还不能说对民众的终身发展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 说法错误 , 民众应该是主动接受 , 不是强迫 , 所以不存在被动;故选 D。 答案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舌尖上的中国 这一节目的启发 , 某报社结合自身的区域特点 , 另辟蹊径 , 陆续推出了 “ 君从何处来 重走迁徙之路 ” 和 “ 留住乡愁 ” 等系列报道活动宣传地域文化 , 在当地读者中激起极大的反响 。 这一做法 ( ) 是充分认识文化价

5、值的具体行动表现 充分发挥了文化对经济的促进功能 摆脱了时空对文化传播的阻滞隔离 增强了读者对本地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A. B. C.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解析 错误 , 只有优秀健康的文化才会促进经济的发展; “ 摆脱 ” 说法错误 。 答案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5.“ 我们无法改变各个国家文化上的差异 , 但可以通过文化交流了解并理解这样的差异 , 从而增进对不同国家文化的认同 ” 。 这一观点的合理性体现在 ( ) 承认世界文化的统一性 主张消除民族文化的差异性 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主张不同文化平等交流沟

6、通 A. B. C.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解析 错误 , 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 。 题目观点主张通过文化交流了解并理解各国文化差异 , 并不是主张消除民族文化的差异性 , 错误 。 答案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注重知识传授而淡化能力和道德培养 , 有人评价:上不能培养世界一流尖端人才 , 下不能培养出合格公民 , 这是中国教育的最大问题 。 因为这种应试教育 ( ) 夸大了教育立德树人的功能 忽略了教育具有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坚持了教育传递 、 共享的作用 片面强调知识在人生发展中的作用 A. B. C. D. C 1

7、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芬奇曾经说过 “ 艺术借助科技的翅膀才能高飞 ” 。 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 科技和艺术是对立统一的 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了文化传承 科技进步也是文化发展的表现 文化的传承离不开科技的进步 A. B. C. D.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8. 爸爸去哪儿 是湖南卫视推出的综艺节目 , 该节目版权和模式来自韩国某电视台相同的综艺节目 。 节目播出后好评如潮 , 但也有人认为盲目跟风引进国外节目 , 容易迷失自我 。 此种观点 ( ) 意识到了有选择的引进国外节目 , 会巩固我国电视节目文化创新的根基 强调了民

8、族文化的主体意识 , 有利于推动我国电视行业的发展 是封闭主义的表现 , 不利于我国电视节目博采众长 具有反对民族虚无主义的倾向 , 认为中国电视节目发展应更注重原创 A. B. C.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解析 文化创新的根基在于对传统文化的继承 , 故 错误;此种观点只强调不应该盲目跟风 , 并不一定就是封闭主义的表现 , 故 错误 , 正确 。 答案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9.“ 互联网难免有点杂草 , 但是不能有毒草 。 ” 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 健康有益的大众文化 支持健康有益的文化 、 努力改造落后文

9、化 、 坚决抵制腐朽文化 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 抵制和拒绝流行文化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流溢说 ” 认为 , 认识是从物体流溢出来的物质经过感官通道引起的;德谟克利特 “ 影像说 ” 认为 ,感觉和思想是物体的影像到达感官引起的;近代唯物主义者培根认为 , 知识就是存在的映象 。 上述观点 ( ) 都承认意识能够正确反映物质 都符合物质第一性 、 意识第二性这一唯物主义基本原则 都认为认识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辩证过程 都带有明显的狭隘性和形而上学的特点 A. B. C.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解析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包括两

10、个方面的内容 , 一是物质决定意识 , 二是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 题目中的三种观点均看到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 但没有看到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 , 属于形而上学的一点论 , 正确 , 不选;题目未涉及矛盾问题 , 不选 。 答案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二 、 非选择题 月 27日 , 习近平主席在巴黎出席中法建交 50周年纪念大会讲话时指出 , 历经苦难 , 中国人民珍惜和平 , 希望同世界各国一道共谋和平 、 共护和平 、 共享和平 。 历史将证明 , 实现中国梦给世界带来的是机遇不是威胁 , 是和平不是动荡 , 是进步不是倒退 。 拿破仑说过 , 中国

11、是一头沉睡的狮子 , 当这头睡狮醒来时 , 世界都会为之发抖 。 中国这头狮子已经醒了 , 但这是一只和平的 、 可亲的 、 文明的狮子 。 认识、评价类题目专练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结合材料 , 运用 “ 国际社会 ” 的相关知识 , 谈谈你对 “ 中国是一只和平的 、 可亲的 、 文明的狮子 ” 的认识 。 解析 本题属于 “ 认识类 ” 主观题 , 注意从是什么 、 为什么 、怎么办的角度进行作答 , 知识范围限定是 “ 国际社会 ” 的知识 , 可以从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 、 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 、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等 , 结合材料分析即可

1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认识、评价类题目专练 答案 (1)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 做一只和平的 、 可亲的 、 文明的狮子 , 符合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和基本目标 , 符合我国的国家利益 。 (2)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 做一只和平的 、可亲的 、 文明的狮子 , 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 , 符合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认识、评价类题目专练 (3)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 一方面要利用和平的国际环境促进中国的发展 , 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另一方面要以中国的发

13、展促进世界的和平 , 体现一个负责任大国的担当 。(4)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 , 要遵守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 , 努力为建设国际新秩序作贡献 , 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认识、评价类题目专练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调查发现 , 我国 230万个村庄中 , 依旧保存与自然相融合的村落规划 、 代表性民居 、 经典建筑 、 民俗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古村落 , 已由 2005年的 5 000个左右减少到如今的 2 000多个 。 材料二 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 , 古村落的保护问题实际上是工业化 、 城镇化过程中对于物质遗产 、 非物质遗产以及文化传统的保护问

14、题 。 保住了这些古村落就可能保住了凝结其中的历史文化积淀 , 保住了传统民俗民风的 “ 活态体现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材料三 古村落的保护 , 不仅仅是一项历史文化抢救性工程 ,也是一项造福农民 、 美化乡村的民生工程 。 作家冯骥才曾大声疾呼:古村落是中国文化 “ 压箱底 ” 的宝贝 。 每座古村落都是一部厚重的书 , 千万不要在我们有机会认真读懂它之前就让它永远消失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运用文化传承的相关知识 , 谈谈你对 “ 古村落的保护 ,是一项历史文化抢救性工程 ” 的认识 。 解析 可从传统文化的继承的知识角度 , 分析为什么说“ 古村落的保护 , 是一项历史文化抢救性工程 ” 。 答案 没有文化的继承 , 就没有文化的积累 , 就没有文化的发展 。 古村落属于传统建筑 , 是展现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nt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