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2017年度上半年工作总结 及下半年工作计划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9594057 上传时间:2018-01-2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乡2017年度上半年工作总结 及下半年工作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乡2017年度上半年工作总结 及下半年工作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乡2017年度上半年工作总结 及下半年工作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乡2017年度上半年工作总结 及下半年工作计划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乡2017年度上半年工作总结 及下半年工作计划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乡2017年度上半年工作总结 及下半年工作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乡2017年度上半年工作总结 及下半年工作计划(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乡2017年度上半年工作总结 及下半年工作计划乡2017年度上半年工作总结 及下半年工作计划*乡辖10个行政村,68个村民小组,全乡共有3915户、14712人。全乡有耕地面积7.7万亩,其中水浇地4.1万亩,山旱地3.6万亩。20*年全乡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9577元。今年以来,*乡党委、政府按照县委、县政府总体安排部署,认真贯彻落实县委经济工作会议及县委一号文件精神,紧紧围绕“三县五区”总目标,以“项目带动、投资拉动、产业推动、创新驱动”为抓手,以“五个建设”即生态文明建设、冷凉经济产业带建设、“三元双向”循环农业示范点建设、美丽乡村建设和社会平安建设为重点,扎实分解落实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

2、任务,全乡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开局良好,稳步推进。一、2017年上半年工作总结(一)坚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持续发展壮大现代农业。鼓励和扶持以专业合作社为主的经营主体流转土地,发展规模经营,全乡已流转土地6万亩,*、*、*3村土地整村流转,在民南公路和丰六路沿线打造特色冷凉作物试验示范片带,合理布局以*、*、*为基地的中药材,以沿山4村为基地的有机豌豆,以*、涌泉为基地的小杂粮等绿色有机认证的农产品种植基地,特色作物总播面积达到了3.8万亩。在小米初加工的基础上,继续引进中药材切片、食用菌速干等小型加工项目,逐步提升农业产出效益。抢抓新一轮退耕还林政策机遇,实施退耕还林1.9万亩、还草3100亩。积

3、极发展木本油料产业,在*村种植油用牡丹1000亩,涌泉村种植文冠果3000亩。做大做强恒昌菌业工厂化食用菌基地,开工新建高标准出菇棚34座,新建4000吨恒温库、农产品原产地市场,新上速干、烘干、菌棒生产、有机肥生产车间,带动沿山5村持续发展壮大食用菌产业。大力发展草畜产业,种植苜蓿、燕麦等优质饲草0.8万亩,完成*、*两村养殖小区粪便无害化处理环保项目。新建规模养殖小区1个,以种植、养殖、食用菌为循环链条的“三元双向”和“种养菌肥”一体化绿色生态农业循环模式初显格局。(二)坚持创新扶贫攻坚模式,持续激发扶贫内生动力。在持续跟进贫困村水电路房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全面落实特殊贫困人口兜底保障的同时,

4、加大贫困村扶贫产业培育力度,提升贫困村整体发展动力。利用山旱地多、饲草丰富的资源优势,持续壮大草畜产业,推进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进一步提高畜牧业收入。依托*腹地优越自然风貌和便利交通条件,以青龙寺景观辐射带动周边各村挖掘旅游资源,创新市场参与方式,拓宽投融资渠道,吸引群众参与,大力发展冷凉风貌旅游产业和民俗体验活动,吸引游客和消费主体主动向沿山旅游资源靠拢和聚集,切实拓宽旅游增收渠道。紧盯未脱贫人口,年内脱贫37户135人,并确保易地扶贫搬迁的121户471名群众按时自愿搬迁。通过就地转移就业或外出务工,实现脱贫致富。 加大技能型务工人员培训和种养能手培养力度,实施农村实用人才示范培训和现代青

5、年农场主培育计划,扩大定向劳务输出基地规模。(三)持续夯实基础设施,大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改善基础设施的有力抓手,切实加快水、路、房建设步伐。整理*老农田2600亩,配套修建斗渠18公里,硬化3个村村内巷道2公里。结合小城镇建设,科学规划实施*村美丽乡村建设项目,筹投资260万元,改造门面200户,改造围墙4.2公里,铺设人行道4.8公里,绿化巷道及入村道路5.3公里,栽植景观树1.3万余株,规划新建入村三角景观带和村内人工湖景观带2处,完成路灯、围栏等配套设施架设。实施*村万村整洁村项目,重点开展村容村貌整治、交通道路通畅、群众素质提升行动,着力夯实发展基础,推动万村整

6、洁项目村向美丽乡村示范村稳步过渡。(四)坚持生态发展理念,全力抓好生态文明建设。按照“谁污染谁治理”和“全民共治、环境共享”的原则,持续推进“专项行动”, 落实“四定三包”责任制(保洁员定人、定岗、定段、定任务,农户门口包卫生、包秩序、包美化)和“户收集、村转运、乡填埋”的垃圾处理措施,在完善村规民约、卫生保洁制度的同时,探索试行了以组、巷为单位的垃圾有偿收集、轮流收集等措施,把垃圾处理的主体理顺到了群众自身,并进一步落实了保洁员队伍和环境卫生设施,有效解决垃圾出口问题。同时,按照县上“百日攻坚”行动要求,扎实组织拆除违章建筑7处,巩固提升了环境卫生整治成果,促进了绿色村庄建设。全乡投入87万

7、元,设立集中填埋场12处,垃圾集中回收站49个,购置垃圾清运车2辆,垃圾箱100个。狠抓造林绿化工作,落实集中义务植树点5个,在“美丽乡村” 和“万村整洁”村村内栽植各类风景树1.8万株,在民南路公沿线3公里范围栽植生态林150亩,栽植黑枸杞400亩,全乡共栽植各类苗木5.8万余株,绿化面积700多亩。(五)落实信访维稳责任制,着力解决信访矛盾突出问题。持续推行信访矛盾四级调处机制,及时掌握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积极推行领导下访接访和信访包案制度,及时有效解决群众诉求,全面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活动,重点关注特殊人群(涉军、涉邪、严重精神障碍),活动开展以来共排查矛盾纠纷2

8、1起,已全部调处化解,特殊人群已全部摸排掌握。有序开展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着力推动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建成*村、涌泉村综治中心两处。着力打造综治平安建设示范点,在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综治示范点建设要求,完成*村、涌泉村村委会基础设施改建,力争构建有特色亮点、可复制可推广的建设体系。继续做好视频监控建设二期工程,加快完成视频监安装后续工作,推进视频资源联网整合。强化法制宣传教育,深入开展平安创建、 “七五”普法、“法德进家”等活动,巩固提高依法治理水平。坚持和完善基层民主制度,大力推进党务、政务、村务公开,保障人民群众依法行使民主权利,依法参与管理公共事务。(六)积极转变服

9、务职能,不断提升社会化服务水平。全面落实五保、低保、困难救助、大病救助、临时救助和救急难等各项惠民政策,积极推进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工作,全面落实意外伤害保险报销政策,加大困难家庭重大疾病救助力度,一季度发放各类救助资金166万元。落实计生特殊家庭扶助政策,剔除不符合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享受政策3人,新增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对象9人,为20户独生子女家庭办理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以确保奖励优惠扶助保障政策的衔接。开展流动人口信息的比对核实工作,加大网络化协作监管力度。核查上报流动人口七百余人,同时做好流动人口的信息采集工作。积极开展妇女病及“两癌”筛查活动,组织406人参与筛查,查出患病人数20

10、5人,协调患者做好治疗工作。继续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开展全员人口数据库清理核查工作。支持完善村级金融网点服务,规范资金互助社运行,落实“双业”、“双联”等各类产业贷款,为群众靠自身发展多渠道提供资金协调支持。探索创新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有效形式,完善建立长效机制,以资源开发、股份合作、项目带动、服务创收、资产经营等多途径增加村级集体可支配收入,积极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试点项目创新发展,以该村养殖小区,食用菌基地冷库,青龙寺接待中心等基础设施为依托,不断为村级积累注入新鲜血液,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积极转变服务和管理职能,试点推行农村“143”网格化服务管理模式,坚持党委统一领导,乡、村、组、户

11、“四级联动”和领导到村、干部到户、服务到人的“三位一体”服务管理模式,推行新型信息化“领导包村、干部包户”模式,落实乡村两级便民服务体系建设及村干部坐班制度,不断提升服务群众的水平。二、存在的问题一是受区域发展水平和市场环境影响,沿山村种植结构单一,产业基础薄弱、市场对接能力有限,农业发展不平衡。二是特色种植、设施农业、规模养殖等特色产业虽初具规模,但普遍存在产业规模小、品种单一、效益不高等问题,同时,缺乏精深加工企业,农产品资源优势没有转化为经济发展的优势,特色产业增效后劲不足。三是受地理区位等因素制约,重点项目实施难度大,乡级财政缺口资金较大,群众自筹、自负比例较高。四是个别乡村干部创新意

12、识、进取意识不强,因循守旧,安于现状,思想不够解放,担当精神和实干作风还需提高,服务推动发展的良好环境还需大力营造。五是前期开展“两项专项行动”,投入资金不够支付剩余项目建设,存在资金缺口。六是美丽乡村项目实施以来,有限的资金只能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村容村貌改善,对于农户投入较少,特别*村集镇所在地集中排污项目和集中供热项目无法实施。三、2017年下半年工作计划(一)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形成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格局。紧紧围绕市上关于加快推进*浅山区冷凉经济带建设整体思路,抢抓产业发展政策机遇,充分发挥区域产地优势,深挖资源潜力,做大做强马铃薯、中药材,做优做细有机豌豆、特色制种,做精做靓设施农业、

13、观赏花卉,树立品牌意识,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探索推广“合同订单”、“利润返还”等农业产业化机制和经营模式,逐步构建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现代农业体系。一是健全“三元双向”循环农业体系。积极发展和引进特色农产品加工企业,加强有机豌豆和饲草加工青储品牌包装及推广,延伸农产品产业链条,在小米初加工的基础上,继续引进中药材切片、食用菌烘焙等小型加工企业入住,大力提升农业产出效益。以恒昌菌业为轴心,充分利用丰富的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等资源,形成“种养菌肥”一体化绿色生态农业循环模式,积极推广种植香菇、双孢菇两个食用菌主打产品,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在沿山*、*、*、*、*5村食用菌种植基地年投放香菇菌袋20

14、0万袋以上,按照“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加强产前培养,产中管理,产后销售各个环节的对接,实现农户零风险生产和保底分红的利润回报。二是壮大草畜产业规模。树立以草为业的理念,加大燕麦、苜蓿等饲草种植面积,在沿环*腹地旅游专线*、*、*、*等村建立千亩以上优质饲草种植基地4个,在*、*、*等沿山村和*、*等村河滩腹地新建标准化养殖小区10个以上,积极鼓励发展前宅后圈分散养殖模式,促进畜牧养殖业的长足发展。三是提升冷凉风貌旅游产业品牌。依托*腹地优越自然风貌和便利交通条件,以青龙寺景观辐射带为依托,积极开发和挖掘旅游资源,紧盯季节性景观优势和旅游产业持续升温态势,创新市场参与方式,拓宽

15、投融资渠道,吸引群众参与,大力发展冷凉风貌旅游产业和民俗体验活动,推广“夏游青山冬观雪”的四季全线旅游模式,吸引游客和消费主体主动向沿山旅游资源靠拢和聚集,切实拓宽旅游增收渠道,通过发展旅游业,带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二)紧盯扶贫攻坚短板,推动结构调整与脱贫融合。紧盯沿山区气候优势、资源优势和发展潜力,持续实施“一村一品”产业扶贫工程,科学谋划特色产业发展思路,在冷凉经济作物种植、绿色有机认证、食用菌产业、草畜产业及生态旅游开发领域科学谋划,积极扶持和鼓励沿山区兴办以规模种植、农畜产品加工和融资对接为主体的专业合作社和涉农企业,带动一二产业融合发展,切实提升沿山区产业增值效益,拓宽群众增收致

16、富渠道。一是种养结合,抱团发展。着重发挥企业、合作社、致富能人的带头示范作用,引领带动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全面推行“公司+基地+合作社+市场+农户”等“捆绑式”产业扶贫模式,积极引导、鼓励贫困户加入合作社,抱团发展。大力发展生态养殖产业,积极培育发展市场前景好、辐射带动强、增收见效快的生态养殖产业,让贫困户在产业链上脱贫致富。二是生态旅游,助农增收。大力发展冷凉风貌旅游产业和民俗体验活动,依托*腹地优越自然风貌和便利交通条件,以青龙寺景观辐射带为依托,积极开发和挖掘旅游资源,带动*至*沿山旅游带建设,引导、鼓励群众在房前屋后种植枸杞、草莓、蔬菜,发展庭院式体验观光旅游,使群众在美化家园的同时增收致富。三是劳务输出,扩大就业。推动贫困群众通过就地转移就业或外出务工,实现脱贫致富。力争组织户均1个劳动力外出从事第二、三产业劳动,增加非农收入比重。同时, 加大技能型务工人员培训和种养能手培养力度,实施农村实用人才示范培训和现代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