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计生2016年工作总结及2017年工作计划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29474352 上传时间:2018-01-24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卫生计生2016年工作总结及2017年工作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卫生计生2016年工作总结及2017年工作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卫生计生2016年工作总结及2017年工作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卫生计生2016年工作总结及2017年工作计划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卫生计生2016年工作总结及2017年工作计划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卫生计生2016年工作总结及2017年工作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卫生计生2016年工作总结及2017年工作计划(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卫生计生2016年工作总结及2017年工作计划卫生计生20*年工作总结及2017年工作计划20*年,*州州卫生计生工作在州委、州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省卫计委的正确指导下,迅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州委、州政府和省卫生计生委的一系列决策部署上来,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全国全省卫生与健康大会精神,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严格按照州人民政府政府工作报告任务分解和20*年“部门赶考”承诺完成的重点工作任务及拟办实事要求,坚持统筹协调、服务大局,突出重点、务求实效,在积累资源总量、服务体系建设、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妇幼

2、保健服务能力、人口稳定增长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成绩。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景区医务室等“六个全覆盖”工作半年考核全省排名第一,信息化建设考核全省排名第一,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全省倒数提升到第四,远程医疗专网建设全省市州唯一列入国家卫生计生委的测评机制,计划生育省级年度考核反映良好,公共卫生从全省排名倒数提升到第七名,公立医院改革全省排名保持靠前等,实现了 “十三五”全州卫生计生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现将一年来工作总结如下。一、主要工作做法及成效20*年的总体工作推进是:“八个确保”巩固基层基础;“3+3+3+1”夯实卫生计生精准扶贫;“八个问题”着力解决;“八大体系建设”持续推进;“12345”思路

3、措施狠抓任务落实。第 2 页(一)“八个确保”强化基层基础。一是资源总量持续增长。全州共有公立性综合医院9个,有中医院3个,有民营医疗机构92个,有个体诊所165个。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829个,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41个,乡镇卫生院137个。有专业公共卫生机构31个,其中:疾病预防控制中心9个,妇幼保健院9个,卫生监督机构9个,皮肤病与性病防治所(中心)1个,急救中心(站)1个,采供血机构1个,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1个。全州1097个行政村实现村村有卫生室的目标,全面完成8个县级卫生监督局(所)和8个县级急救中心建设。全州医疗卫生机构有在岗职工17486人(包括乡村医生和卫生员),其

4、中卫生技术人员12626人,平均每千人拥有3.52名(全省平均每千人拥有6.05名);卫生技术人员中有执业(助理)医师4137人,平均每千人拥有1.15名(全省平均每千人拥有3名);有注册护士4862人,平均每千人拥有1.35名(全省平均每千人拥有53名)。全州医疗机构有床位12655张,平均每千人拥有3.53张(全省平均每千人拥有5.62张)。二是服务体系等级提升扩容。截止10月底,全州卫计系统共招商15.67亿元, 到位资金6.7亿元;争取中央和省级支持贫困地区卫生建设项目38个,总投资5.2亿元(中央1.55亿元、省级1817万元);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项目30个,总投资4436万元。全

5、州9所县级以上公立综合医院和4所公立中医院实现创建等级医院目标;全州8个县(市)综合医院及96乡镇卫生院实施了标准化建设,新建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启动了新一轮的重第 3 页大疾病防治项目(疾控中心、妇幼保健机构)改扩建工程等10个项目工程。20*年来,全州结合打造山地旅游目的地、“康养*州四季花园城”等工程的实施,在省的“五个全覆盖”基础上增添“景区景点医疗卫生服务全覆盖”,形成包括推进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县级以上公立医院远程医疗服务体系建设、乡村校医配置、新农合大病保险和乡村医生的 “六个全覆盖”,在全省半年考核中名列第一位。三是农村社区服务网底加固兜牢。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实现一

6、体化管理,实施二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对口支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得到提高。建成标准化乡镇卫生院96个,占乡镇卫生院总数的69%;建成标准化村卫生室438个,占村卫生室总数的36%。通过与医学院校开展订单定向培养基层卫生人才328名;培训全科医师373名,下派城乡医院115名医师对口支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全省率先将乡村医师管理纳入立法规划,切实落实乡村医生补偿、养老等政策。四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稳步推进。20*年全州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医保参保人数达299.31万人,参保率98.06%,城乡居民医保筹资标准提高到510元,其中政府补助标准达每人每年420元,住院年支付限额提高到30万元。大病保

7、险覆盖全州所有的县(市、试验区),覆盖人员达287万人,年人均筹资额达23.5元,年度筹资额达6744万元, 20*年上半年大病保险受益人次达6291人次,支付大病医疗费175第 4 页4.3万元;将大病保险与基本医保、医疗救助等政策相衔接,在全州实施农村贫困人口 “三重医疗保障”。通过大病保险,参保患者医疗费用的实际报销率提高了11.36%左右。全州135个基层医疗机构和1537个村卫生室全面实施了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改变“以药养医”了局面。全州10家参与改革的县级公立医院制定了改革行动计划,明确了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重点工作和目标任务。在全省率先将基本公共卫生重点服务项目纳入“按月下达任务、

8、按月督促落实、按月兑现奖惩”的“三按月”绩效管理工作机制,任务到人、责任到人、奖惩到人。五是疾病预防控制达标升级。全州无甲类传染病、高致病性禽流感发生,共报告乙丙类传染病22种,报告总发病9845例,报告总死亡43例,报告总发病率、总死亡率和总病死率分别为350.2110万、1.5310万和0.44%。与20*年同期相比,总报告发病率上升231%,总报告死亡率下降4.44%,总病死率下降21.43%。全州乡镇卫生院传染病网络直报率达到100%。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相关信息7起,其中较大事件1起,一般事件4起,未分级事件2起。发病(或中毒)61例,死亡4例。其中传染病疫情4起(乙类传染病2起,丙类

9、2起),食物中毒3起。与20*年同期相比,事件发生起数(12起)下降41.67%,发病(或中毒)数(329例)下降81.46%,死亡数(2人)上升100%。全州常规疫苗接种率稳达到95%以上,相关指标均达90%的国家要求,与全国同步实现脊灰来活疫苗的引入和二价脊灰减毒活疫苗的转换。贞丰县、兴义市等县市继续保持“省级卫生城市”称号,第 5 页全州省级卫生乡镇、村达到57个。兴义市获“20*年度贵州省慢性病防治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六是妇幼保健服务能力持续提升。妇幼卫生惠民项目全面落实,35372名农村孕产妇得到住院分娩补助,补助资金1414.88万元;为30800名农村育龄妇女增补叶酸预防胎儿

10、神经管缺陷;为38808人开展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兴仁、安龙等6个项目县为56540名农村妇女开展宫颈癌;完成各类计划生育手术37092例。有效推进产前筛查、孕期保健、新生儿疾病筛查和华大基因检测等出生缺陷综合防治措施,切实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全州住院分娩率97.66%,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和孕产妇死亡率分别为 8.39、11.17和19.2610万,均低于10、13和 2810万的控制目标要求。七是县级立医院综合改革稳步推进。全州10家县级公立医院(含中医院)全面实施综合改革,按照调整医疗服务价格、政府财政补助、医院加强成本核算分别按70%:25%:5%的补偿比例,全面取消药品加成,实

11、行零差率销售;调整的186项医疗服务价格并纳入医保目录报销,对58项单病种付费定额重新进行测算和核定;对8县(市)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工作推进情况强化督导考评, 今年1月至9月,全州参加改革的10家县级公立医院门诊次均费用从217.10元降低到157.83元,住院次均费用由3324元降低到3288元,平均住院日从6.46天降低到第 6 页6.41天;住院药占比从29.78%下降到25.19%;医院病床使用率为97.13%,比上年同期提升4.1个百分点,患者就医负担明显降低,群众满意度明显提升。同时由州政府分管副州长牵头寻求“外援”,争取宁波对口帮扶8县(市)级二甲医院及州妇幼保健院;争取中国初

12、级卫生保健基金会定点帮扶*州州医疗机构公益项目全面启动,拟3年三个阶段捐赠公益项目资金约为10亿元,培训医师1000人次以上;争取到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总医院在州人民医院、册亨县人民医院挂牌成立协作医院,用5年的时间对两家医院进行医疗、教学、科研、技术、管理等帮扶,着力提升服务能力。八是确保人口目标的稳定增长。全州人口主体指标运行平稳,均控制在目标责任值以内。人口出生率、自增率同比略有上升,截止20*年9月,全州常住人口出生27617人,同比多生2791人;全州常住人口出生率为10.25,同比上升1.29个千分点;自增率为4.52,同比上升1.29个千分点;常住人口符合政策生育率957%,同比下

13、降4.44个百分点;常住人口政策内出生25564人,同比多生1482人;政策外出生2053人,同比多生1309人;全州共有新生29400人,同比增加2771人,其中政策外生2191人,同比增加1298人,政策外多孩率为24%,同比上升第 7 页1.93个百分点。全州常住出生人口性别比达到10%,同比上升0.52个百分点。全州共落实长效避孕节育措施15412例,同比减少16941例。全州完成“两非”案件47件。安龙县创建国家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县通过验收,全州8县(市)“国优”县由增加到6个、“省优”县2个,管理和服务能力得到大幅提升。(二)“3+3+3+1”夯实卫生计生精准扶贫。为认真贯彻落实州

14、委、州人民政府关于坚决打赢扶贫攻坚战、实施精准脱贫有关要求,州卫计委紧紧围绕医疗卫生扶贫计划,扎实推进医疗卫生扶贫工作,助推全州脱贫攻坚步伐。认真落实“三个不变、 三个全面、 三个结合、 一个目标”的卫生计生“3+3+3+1” 保障体系,服务好全州易地移民搬迁。1.“三个不变”:一是农村二女户、独生子女户、特殊家庭户享受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不变。全州共有农村“计生”两户贫困户8693户,共31367人;实行计划生育以来由于意外事故或疾病等原因,部分独生子女家庭因子女伤残或不幸死亡成为特殊家庭共167户229人。对属于精准扶贫户建档立卡的计生“两户”贫困家庭实施国家的专项帮扶外,城乡居民基本医疗

15、保险个人缴纳90元给予全额资助,共资助参保人员31367人,参保金2830万元。二是享受公共卫生服务政策不变:妇幼健康、老年人、慢性疾病患者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不变,而且还要加强。三是享受基本医疗服务以及生殖健康咨询服务政策不变。“三个全面”:第 8 页一是全面建立迁入村(社区)卫生计生室。州内跨县搬迁安置点分别在兴义市和义龙试验区。义龙试验区是顶效镇马别社区和木陇社区,可安置6万人,已在马别社区安置小区规划新建3个村卫生室,在木陇社区规划新建2个村卫生室,将顶效镇卫生院参照二级医院的标准进行改扩建,提升服务质量;兴义市搬迁安置点为坪东万和大地、施达星城、丰都海天名城,均在县、乡、村医疗卫生

16、机构有效服务半径内,为保障群众就医,规划在3个安置点分别各新增一个社区卫生服务站。二是全面办理精准扶贫户、搬迁户居民健康卡。为确保看病就医一卡通(实施乡村发展倍增计划,健全易地扶贫搬迁医疗保障体系建设任务,完成包含全州42万易地搬迁人口在内的60万张“贵州省居民健康卡”发行应用)。三是全面配齐配强迁入村(社区)医务人员及医疗设施。为确保群众看病就医更加便捷,在20*年,我们已通过与医学院校开展订单定向培养基层卫生人才328名,培训全科医师373名;20*年来,已完成200名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培养,占年内计划的200%,完成50名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占任务的50%,开展乡村医生培训600余人次;按规划今年起每年公开招聘1200名医疗卫生技术人才计划正在实施等,并将迁入地配齐配强医务人员、医疗设施是作为资源分配的首要重点。按照州委、州政府让移民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能致富的决策部署,今年11月已完成义龙试验区马别生态移民搬迁点、大龙潭移民搬迁点等卫生服务中心建设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