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2016年中考化学: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ppt复习课件

上传人:v****1 文档编号:294330 上传时间:2017-01-17 格式:PPT 页数:66 大小:5.8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2016年中考化学: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ppt复习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河南省2016年中考化学: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ppt复习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河南省2016年中考化学: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ppt复习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河南省2016年中考化学: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ppt复习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河南省2016年中考化学: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ppt复习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省2016年中考化学: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ppt复习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2016年中考化学: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ppt复习课件(6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 上一页 下一页 末 页 目 录 上一页 下一页 末 页 目录 01 考情分析 02 考点梳理 03 典例精析 04 备战演练 目 录 上一页 下一页 末 页 考 情 分 析 目 录 上一页 下一页 末 页 20112015年河南中考考情一览表 目 录 上一页 下一页 末 页 规律总结: 辨别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 酒精灯和天平的使用 、 闻气体气味 、 稀释浓硫酸 、 测溶液的 滤 、 蒸发 、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等基本实验操作是本单元学习的重点 , 虽然分值不高 , 但属于高频考点 。 预计 2016年在选择题中考查辨别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 以图文结合的形式考查基本实验操作正误的判断

2、的可能性较大 。 目 录 上一页 下一页 末 页 考点一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考点二 实验室常用仪器 考点三 基本实验操作 考 点 梳 理 目 录 上一页 下一页 末 页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答案 类型 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概念 生成 _的变化 没有生成 _的变化 基本特征 常表现为 _、_、 _等 多表现为 _、 _的变化 本质区别 宏观:有其他物质生成 微观:构成物质的粒子发生了改变 宏观:没有其他物质生成 微观:构成物质的粒子不变,粒子间间隔可能改变 颜色改变 其他物质 形状 其他物质 生成沉淀 放出气体 状态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考点一 目 录 上一页 下一页 末 页 答案 举例 石灰石与

3、盐酸反应、木柴燃烧、铁的生锈等 水的沸腾、胆矾的研碎、汽油挥发、铁水铸成锅、蜡烛受热融化等 判断依据 _ 联系 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 是否有其他物质生成 续表: 目 录 上一页 下一页 末 页 【 易错点剖析 】 ( 1)判断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其他物质生成,生成“其他物质”的过程并不是指原物质形状和状态的改变,而是组成和结构的改变。如物质的变化常伴随着发光、吸热、放热、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的发生,但这些现象只能帮助我们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不能作为判断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依据。如灯泡通电时发光、放热是物理变化。 ( 2)爆炸不都是化学变

4、化。如锅炉爆炸、轮胎爆炸是物理变化。 ( 3) 微观上区分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主要是看变化过程中分子和原子的变化情况 。 分子改变 、 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的是化学变化;分子本身没有改变 , 只是分子或原子间的间隔发生变化的是物理变化 。 目 录 上一页 下一页 末 页 2. 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答案 类型 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 概念 物质在 _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物质在 _ 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举例 可燃性、助燃性、稳定性、氧化性、还原性、腐蚀性、酸碱性等 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熔点、沸点、密度、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挥发性、溶解性等 判断依据 是否需要通过 _表现出来 化学变化

5、化学变化 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 目 录 上一页 下一页 末 页 3.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的判断依据 物质的性质是物质本身固有的属性 , 在描述物质的性质时 , 一般常用 “ 能 ”“ 会 ”“ 可以 ”“ 容易 ”“ 具有 ” 等词语 。 如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而物质的变化是物质性质的具体表现 , 表示正在进行或已经完成 , 描述物质的变化时 ,多用 “ 变成了 ”“ 生成了 ” 等词语 。 如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 。 4. 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的关系 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 , 物质的用途反映物质的性质 。 如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 , 是因为二氧化碳不能燃烧 , 也不支持燃烧;铜可以做导线 ,

6、是因为铜具有导电性 。 目 录 上一页 下一页 末 页 仪器 用途 注意事项 用作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在常温或加热时使用 加热后不能骤冷,防止 _ 用作配制溶液和较大量试剂的反应容器,在常温或加热时使用 加热时应放置在 _上,使受热均匀 用于 _ 不能加热,不能作反应容器 实验室常用仪器 考点二 答案 石棉网 量度液体体积 炸裂 目 录 上一页 下一页 末 页 用于 _少量气体 不能加热 用于盛放 _试剂 _ 常用于盛放 _试剂,也可用作洗气瓶 _ 常用作较多量液体的反应容器,也可用于组装气体发生装置 不能直接加热,加热时应放 置在石棉网上 续表: 固体 液体 收集或贮存 答案 目 录 上一页

7、 下一页 末 页 主要用于向气体发生装置中添加液体药品 制气体时注意漏斗的下端管口要伸入液面下 常用于向反应器中随时加液 使用前查漏,放液时要打开上盖 可用于过滤或向小口容器转移液体 过滤时滤纸边缘应低于漏斗口,液面要 低于 滤纸边缘,漏斗下端管口要紧靠受器内壁 用于搅拌、过滤或转移药品 不能用于捣碎固体药品 续表: 目 录 上一页 下一页 末 页 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 用过后应立即洗净,再去吸取其他药品 用于盛放液体试剂 滴瓶上的滴管与滴瓶配套使用 用于固定和支持各种仪器,一般常用于过滤、加热等实验操作 _ 用于 _ 见考点三基本实验操作 2中 “ 酒精灯的使用方法 ” 及 “ 给物质加热

8、 ”部分 续表: 答案 加热 目 录 上一页 下一页 末 页 常用于溶液的浓缩或_ 加热后不能骤冷 用于 _试管 防止烧损和腐蚀;使用时应由试管底部套上、取下,夹在试管口中上部,夹住后手立即握在长柄处,拇指不要按在短柄上 夹持坩埚或取、放容器 使用时必须用干净的坩埚钳;用坩埚钳夹取 灼热的坩埚时,必须先预热,用后的坩埚钳应向上放在桌面或石棉网上,实验完毕后应将坩埚钳擦干净,放入实验柜中干燥放置 常用来称量药品质量 药品要放在 左盘 ,砝码应放在 右盘 ;干燥药品要放在 纸片 上称量,腐蚀性或易潮解的药品应放在 玻璃器皿 长称量;砝码应用 镊子 夹取,不能 用手拿 续表: 夹持 蒸发结晶 答案

9、目 录 上一页 下一页 末 页 特别提醒 玻璃棒在初中实验中常见的应用 目 录 上一页 下一页 末 页 1. 化学药品的取用 基本实验操作 考点三 ( 1) 取用原则 a. “ 三不 ” 原则:不用手摸药品 、 不凑近闻气味 、 不尝药品味道 。 b. 节约原则:应严格按照实验规定的用量取用药品;若没有说明用量 , 一般应按最少量 , 即液体 ( _) 、 固体 ( _即可 ) 。 c. 处理原则:剩余药品应放入指定容器内 , 既不能放回原瓶 , 也不能随意丢弃 , 更不能拿出实验室 。 ( 2) 固体药品的取用 a. 密度较大的块状药品或金属颗粒:用 _夹取 , 操作步骤为 “ 一横 、二放

10、 、 三慢竖 ” 。 b. 固体粉末:用 _或 _, 操作步骤为 “ 一横 、 二送 、 三直立 ” 。 答案 纸槽 药匙 镊子 盖满试管底部 12 录 上一页 下一页 末 页 ( 3)液体药品的取用 a. 大量:倾倒法。 操作步骤为一倒:细口瓶的塞子要 _在桌子上;二向:拿细口瓶倒液时,贴标签的一面要朝向 _处;三紧挨:倾倒液体时,细口瓶瓶口要紧挨着 _;四斜:试管稍稍倾斜。 b. 少量:用胶头滴管取用。 滴加液体时,应将滴管 _悬空在容器口上方,不要接触容器壁,取液后的滴管,应保持 _在上,切忌平放或倒置;不要把滴管放在实验台或其他地方,以免沾污滴管。 c. 微量:用 _蘸取。 答案 玻璃

11、棒 橡胶胶帽 竖直 试管口 手心 倒放 目 录 上一页 下一页 末 页 d. 定量:用量筒量取 。 用量筒量取一定量液体药品时 , 首先向量筒内 _液体 , 在接近刻度时改用 _滴加到刻度线 , 读数时量筒必须 _, 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 _保持水平 。 俯视会使读数 _, 仰视会使读数 _。 答案 倾倒 偏小 凹液面的最低处 胶头滴管 偏大 放 平 目 录 上一页 下一页 末 页 2. 物质的加热 ( 1) 酒精灯的使用方法 酒精灯的灯焰分为外焰 、 内焰 、 _, 其中 _温度最高 , 加热时应使用酒精灯的 _。 使用酒精灯时 , 要注意以下几点: a. 向酒精灯里添加酒精时 , 不能超过酒

12、精灯容积的 _。 b. 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 , 以免失火 。 c. 绝对禁止用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 。 d. 用完酒精灯后 , 必须用 _盖灭 , 不可用嘴去吹 。 e. 不要碰倒酒精灯 , 万一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 , 不要惊慌 ,立即用 _扑盖 。 答案 湿抹布 灯帽 外焰 外焰 焰心 2 3 _ 目 录 上一页 下一页 末 页 ( 2)给物质加热 a. 用酒精灯加热液体 用酒精灯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答案 1 3 _ 中上部 外焰 目 录 上一页 下一页 末 页 b. 用酒精灯加热固体 用酒精灯加热试管里的固体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答案 试管炸裂 向下

13、 目 录 上一页 下一页 末 页 给物质加热时 , 玻璃仪器外壁应保持干燥 , 不能有水 , 底部不能触及酒精灯的灯芯;加热时先给仪器预热 , 目的是防止仪器受热不均匀而炸裂;加热后的玻璃仪器不能立即接触冷水或用冷水冲洗 , 也不能立即放在实验台上 , 应放在石棉网上 。 特别提醒 目 录 上一页 下一页 末 页 3. 连接仪器装置 ( 1) 把玻璃管插入带孔橡胶塞 ( 如图 1) 先 _玻璃管口 , 然后对准橡胶塞上的孔稍稍用力转动 , 将其插入 。 答案 ( 2) 连接玻璃管和胶皮管 ( 如图 2) 先把玻璃管口用水 _, 然后稍稍用力即可把玻璃管插入胶皮管 。 ( 3) 在容器口塞橡胶塞 ( 如图 3) 应把橡胶塞慢慢转动着塞进容器口 , 切不可把容器放在桌子上再使劲塞进塞子 , 以免压破容器 。 润湿 润湿 目 录 上一页 下一页 末 页 ( 4)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 如图 4) 用手紧握试管 , 观察水中的导管口有没有_冒出 。 如果有气泡冒出 , 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如果没有气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