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注册指导原则讲座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2941993 上传时间:2017-07-28 格式:PPT 页数:54 大小:7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疗器械注册指导原则讲座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医疗器械注册指导原则讲座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医疗器械注册指导原则讲座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医疗器械注册指导原则讲座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医疗器械注册指导原则讲座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疗器械注册指导原则讲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疗器械注册指导原则讲座(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次性使用输注器具产品注册申报资料指导原则(报批稿),主讲人:吴小晶电话:010-68390671 Email: ,背景资料,编写依据 参考FDA的相关指导原则、ISO相关标准、国内外相关产品的研究进展,结合我国国情及现有的法规、技术标准,编写了本指导原则。编写过程 2007年12月完成初稿一次性使用输注器具产品注册申报资料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中心网站公示。 2008年12月完成一次性使用输注器具产品注册申报资料指导原则(修订稿),中心网站公示。 2010年1月完成了一次性使用输注器具产品注册申报资料指导原则(报批稿)。,前言,目的 帮助和指导申请者/制造商对一次性输注器具产品注册申报资料

2、进行准备,以满足技术审评的基本要求; 有助于审评机构对该类产品进行科学规范的审评。 相关说明本指导原则是对一次性使用输注器具产品注册申报资料的一般要求; 本指导原则是在现行法规和标准体系以及当前认知水平下制定的,随着法规和标准的不断完善,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本指导原则相关内容也将进行适时的调整。,适用范围,临床治疗与诊断时一次性使用,用于将容器内的液体通过插入静脉的针头或导管输入患者血管的器械及用于将液体注入人体和抽取人体体液的器具及其组件统称为一次性使用输注器具。一次性使用输注器具包括:一次性使用输液器、一次性使用输血器、一次性使用滴定管式输液器、一次性使用静脉输液针、一次性使用精密过滤

3、输液器、一次性使用袋式输液器、一次性使用输液连接管路、一次性使用输注泵、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器、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针、一次性使用胰岛素注射器、一次性使用固定剂量疫苗注射器、一次性使用高压造影注射器、一次性使用自毁式注射器等产品,也包括基本结构和预期用途与上述产品相似的产品及其组件,如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器活塞、一次性使用肝素帽、无针输注装置、三通阀、药液过滤器等器具。,注册申报资料框架结构,文件形式,证明性文件,说明性文件,技术性文件,生产企业资格证明医疗器械注册证(重新注册)上市证明(进口)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证明文件委托书、承诺书、协议书其他,注册申请表真实性声明符合409号文相关要求的说明符合3

4、45号文相关要求的说明符合16号令相关要求的说明其他,产品技术报告风险管理文件产品注册标准检测报告临床资料使用说明书质量跟踪报告、其他,整理注册申报资料要注意如下几点:,从技术或专业角度对申报资料的科学性、规范性及一致性进行检查。正确理解医疗器械法律、规章、技术文件、临床技术规范等相关要求并时事追踪。合理有效利用技术资源。其他需要注意的事项。,产品的技术资料要求,至少应包含如下内容:产品描述与已上市产品比较产品命名原材料控制生产工艺产品包装产品灭菌产品稳定性要求一般性能要求特殊性能要求,产品的技术资料要求,1、产品描述 产品名称、预期用途、原材料、工作原理、结构组成(相应图示)、尺寸、技术指标

5、、特殊性能、规格型号划分的依据、以及是否符合相关标准。,产品的技术资料要求,2、与已上市产品比较已上市产品可以是本企业已上市同类产品或其它企业已上市同类产品。说明同类产品国内外研究及临床使用情况 。建议以列表方式列出比较的项目,包括产品设计、预期用途、工作原理、结构组成、原材料、生产工艺、灭菌方式、性能指标、有效期等。,产品的技术资料要求,3、产品命名 产品名称的命名应以发布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以及医疗器械产品分类目录中的产品名称和产品的技术性能为依据。带针的产品应在名称后空格再加“带针”,例如:一次性使用输液器 带针。产品名称不得中英文混用。,产品的技术资料要求,4、原材料要求 基本要求:

6、原材料供货渠道稳定 原材料质量可控性 原材料能满足预期用途及使用部位的具体 要求满足上述要求至少应提交如下资料:,产品的技术资料要求,1)原材料基本信息:包括各部件材料组成,各种材料的(包括主材及其所有辅材)的化学名称、化学结构式/分子式、分子量分布、商品名/材料代号、组成比例。2)原材料来源及证明文件:提交供应商名称、原材料生产厂家的资质证明、供货协议书,对外购组件应提交供方名录、相关资质证明及外购协议。 3)原材料质量控制指标: 应有供方质量标准、企业验收标准及其检测报告;符合相关材料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等)的证明文件。如符合GB 15593输血(液)器具用软聚氯乙烯塑料、YY/T 0

7、242医用输液、输血、注射器具用聚丙烯专用料、YY/T 0114医用输液、输血、注射器具用聚乙烯专用料等标准的验证报告。,产品的技术资料要求,4)原材料选择依据5)原材料的生物学评价资料:符合GB/T 16886.1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1部分:评价与试验相关用途及使用部位的具体要求的评价报告。6) 器械在核磁环境中的安全性验证资料:当材料中含有可能影响器械在核磁环境中的安全性的金属成分时7)添加剂、润滑剂、粘结剂或其他添加物相关资料:使用剂量、终产品残留剂量、可溶出量、人体可接受剂量范围及依据。8)对于首次用于医疗器械方面的新材料,应提供该材料适合用于人体的预期使用部位的相关研究资料及药物相容

8、性研究报告。,对DEHP增塑的聚氯乙烯(PVC)医疗器械国内外管理现状概要,动物实验表明DEHP具有广泛的不良反应,特别是对雄性生殖系统和精子发育有不良影响,到现在为止尚未发现有DEHP对人不良反应的报告,但也没有确切的研究证据证明DEHP对人无不良反应。 1、国际上管理现状 美国FDA于2001年9月完成了对DEHP的安全性评价,提出DEHP的人体耐受剂量(TI值)为0.6 mg/kg/天(胃肠外途径)和0.04 mg/kg/天(经口途径)。2002年7月12日美国FDA发布“公众健康警告:PVC医疗器械含有增塑剂DEHP”指出:“某些人群因为医学治疗的需要可能会接触高水平的DEHP。使用D

9、EHP增塑的PVC医疗器械时应采取措施使DEHP带来的风险降到最小,对高风险人群建议使用替代产品”。,对DEHP增塑的聚氯乙烯(PVC)医疗器械国内外管理现状概要,日本厚生省于2002 年10月31 日发表了“医药和医疗用品安全”第182 号信息通报,对DEHP的安全性进行了评价,并在通报中劝告医务保健人员在某些人群和一些特殊用途时不要使用含DEHP 的PVC 医疗用品,而采用相应的替代用品。此后于2003年5月发布了“医药和医疗用品安全”第189 号信息通报,列出了可用的替代产品目录。 目前国外已有大量替代DEHP增塑的PVC类产品出现,主要形式有:采用热塑性材料作为原料(如:乙烯醋酸乙烯聚

10、合物(EVA)、聚氨酯等)、采用非DEHP增塑的PVC材料作为原料(增塑剂为:偏苯三酸三辛酯(TOTM)、己二酸二辛酯(DOA)等)。,对DEHP增塑的聚氯乙烯(PVC)医疗器械国内外管理现状概要,2、国内管理现状 PVC材料主要用于制造输液器、输血器、血袋、血液循环及血液净化管路、肠内外营养袋等产品。我国目前生产此类产品的企业中,绝大多数采用DEHP增塑的PVC作为原料。生产相关替代产品的也有几家。目前正在申报新材料(非PVC材料或非DEHP增塑的PVC材料)产品的企业还有数家。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已征求我局意见,拟于2010年6月30日淘汰输液用PVC软袋。 相关材料标准有GB15593-1

11、995输血(液)器具用软聚氯乙烯塑料,GB193352003一次性使用血路产品 通用技术条件;产品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中GB14232.12004人体血液及血液成分袋式塑料容器 第1部分:传统型血袋规定醇溶出物( DEHP) 不大于15mg/100mL;YY06112007一次性使用静脉营养输液袋规定醇溶出物( DEHP) 不大于15mg/100mL外,其它大量输注器具相关标准均没有对DEHP溶出限量作出规定。,对DEHP增塑的聚氯乙烯(PVC)医疗器械国内外管理现状概要,含DEHP的PVC医疗器械产品专家研讨会意见 现阶段措施:1)含有DEHP的PVC医疗器械在说明书及标签中应有明确标识,写

12、明警示信息、明确适用范围;2)对DEHP敏感人群及高风险治疗过程建议使用替代用品;3)申报注册企业需提交DEHP增塑PVC产品的原材料配方及原材料检测报告以加强对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同时要提交DEHP释放量的研究报告,对DHEP释放量进行检测等;4)鉴于目前文献已广泛报道PVC对药物有显著的吸附作用,为更科学的评价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预期用于输注药物的产品需提交药物吸附性方面的研究报告并在说明书中公示药物相容性的信息。,产品的技术资料要求,5、生产工艺详细说明产品生产工艺过程及其确定的依据、质量控制标准及其可靠性论证;确认关键工艺点并阐明其对产品物理性能、化学性能、机械性能、生物性能的影响;对

13、生产加工过程中所使用的所有辅剂、助剂、粘合剂等添加剂均应说明使用剂量及对残留量的控制措施。,产品的技术资料要求,6、产品包装 产品包装验证可依据有关国内、国际标准进行(如GB/T19633、ISO11607、ASTM D-4169等)。 产品的包装验证报告:包装形式、检测依据、测试项目 。包装材料的选择应至少考虑以下因素:包装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能;包装材料的毒理学特性;包装材料与产品的适应性;包装材料与成型和密封过程的适应性;包装材料与灭菌过程的适应性;包装材料所能提供的物理、化学和微生物屏障保护;包装材料与使用者使用时的要求(如无菌开启)的适应性;包装材料与标签系统的适应性;包装材料与贮存运输

14、过程的适合性。,产品的技术资料要求,7、产品灭菌 提交产品灭菌方法的选择依据及验证报告。器械的灭菌应通过GB 18278、GB18279或GB18280确认并进行常规控制,无菌保证水平应保证(SAL)达到1106。灭菌过程的选择应考虑以下因素:产品与灭菌过程间的适应性;包装材料与灭菌过程的适应性。,产品稳定性要求(有效期验证),产品有效期: 货架寿命是指医疗器械形成终产品后能够发挥拟定作用的时间段。货架寿命的终点是产品有效期限。超过此期限后,医疗器械产品将可能不再具有预期的 性能参数及功能。验证试验类型: 通常分为加速稳定性试验和实时稳定性试验两类。,产品稳定性要求(有效期验证),加速稳定性试

15、验:是指将某一产品放置在外部应力状态下,通过考察应力状态下的材料退化情况,利用已知的加速因之与退化速率关系,推断产品在正常储存条件下的材料退化情况的试验。 实时稳定性试验:是指将某一产品在预定的储存条件下放置,直至监测到其性能指标不符合既定要求为止。验证试验项目 测试内容包括自身性能测试和包装系统性能测试,前者包括与货架寿命密切相关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相容性测试项目,后者包括包装完整性、包装强度、微生物屏障性能的评价项目。,产品稳定性要求(有效期验证),参考标准 建议企业尽可能采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公认的国际标准中规定的方法或措施。如加速老化研究试验的具体要求可参考ASTM F1980。 医疗

16、器械产品的实时稳定性试验和加速稳定性试验应同时进行。实时稳定性试验结果是验证产品货架寿命的直接证据。加速稳定性试验结果与其不一致时,应以实时稳定性试验结果为准。由于实时稳定性试验的测试周期较长,在首次注册时可提供实时稳定性试验的方案和中期的验证报告,以及加速稳定性试验的试验方案和试验报告,企业在产品上市后继续开展并完成实时稳定性试验,并在重新注册时补充提交该试验报告。,一般性能要求,物理性能 注射器类产品主要包括产品外观、结构、各组件的颜色、尺寸(内径、外径、长度、容量等)、润滑剂(用量/cm2)、标尺、标尺的刻度容量线、标尺的计量数字、标尺的印刷、按手间距、活塞、锥头、滑动性能、器身密合性、容量允差、残留容量、承受压力,注射针针尖构型、刚性、韧性、耐腐蚀性、圆锥接头、针座的颜色、连接牢固性、畅通性、保护套等。 输液器类产品主要包括外观、结构、各组件的颜色、尺寸(内径、外径、长度、容量)、预充容量、滴数/ml、滴定管容量、微粒污染、泄漏、拉伸强度、透明度、穿刺无落屑、管路长度、过滤器孔径、滤除率、输液流速、给液参数、残留液体体积、流量与时间的曲线图(输注泵)、注射件、圆锥接头、输液针流量、润滑剂、输液针构型、穿刺力、色标、保护套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