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春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9课《满井游记》ppt课件(2)

上传人:v****1 文档编号:294143 上传时间:2017-01-17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1.7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年春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9课《满井游记》ppt课件(2)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2015年春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9课《满井游记》ppt课件(2)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2015年春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9课《满井游记》ppt课件(2)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2015年春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9课《满井游记》ppt课件(2)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2015年春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9课《满井游记》ppt课件(2)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年春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9课《满井游记》ppt课件(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年春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9课《满井游记》ppt课件(2)(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满 井 游 记 袁宏道 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 冰皮始解,波光乍明,鳞浪层层 倩女之缋面 髻鬟之始掠 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麦田浅鬣寸许 泉而歌者 ,罍而茗者 ,红装而蹇者 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 满井游记 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 袁宏道 ( 15681610),明代文学家。字中郎,湖广公安(今湖北省公安县)人。与兄宗道、弟中道,并称 “ 三袁 ” ,为 “ 公安派 ” 的创始者。作品多写闲情逸致,创作了大量山水游记 ,写景独具慧眼 ,怡情悦性 俊美潇洒 ,如行云流水般舒徐自如 . 文学常识:公安派 明代文学流派

2、,代表人物为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因其籍贯为湖广公安,故世称 “ 公安派 ” 。 “ 公安派 ” 的文学主张发端于袁宗道,袁宏道为中坚领军人物,袁中道进一步扩大了它的影响。文学主张:反对盲目尊古,主张通变。袁宏道说: “ 世道既变,文亦因之。 ” 去伪存真,抒写性灵。袁宏道进一步指出: “ 独抒性灵,不拘格套,非从自己胸臆中流出,不肯下笔。 ”推崇民歌小说,提倡通俗文学。 缺点:作品缺乏深厚的社会内容,思想贫乏,风格轻佻。 满井,是地名。在北京东直门外东北三里,明清两朝是京城近郊的一个风景区。因有一口古井,“井高于地,泉高于井,四时不落”所以得名。 满井游记 (一篇短小、清新的游记散文) 注

3、音解词 燕 朝 廿 辄 鹄 妍 靧 鬣 罍 蹇 浃 曝 呷 倩 恶 沙走砾:黄沙横飞,碎石滚动。 驰行:疾走,快走。 冰皮始解:水面上的冰开始融化。 鲜妍:鲜明而美丽。 自得:自己感到得或舒适。 飞沙走 ) 波色 )明 清 )见底 ) 然如拭 鲜 )明媚 泉而 )者 )沙之鸟 汗出 )背 )然自得 脱笼之 ) 知识点整理 : 时 冻风时作 (经常 ) 于时冻皮始解 (这时 ) 然 然徒步则汗出浃背 (但 ) 娟然如拭 ( 乍 于时冻皮始解 ,波色乍明 (才 ,刚 ) 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突然 ) 始 冻皮始解 (开始 ) 髻鬟之始掠也 (刚 ) 得 欲出不得 (能够 ) 悠然自得 (得意 )

4、泉 茗 罍 蹇 (名词用作动词 ) 飞 走 (使动 ) 结构内容 本文以优美清新的语言描绘了郊外满井初春秀丽的景色,表现了作者寄情山水的闲适意趣。 第一部分 城中“余寒犹厉” ,欲游不能 第二部分 满井春色。 第三部分 抒发自己的感受和情怀。 整体感知 篇游记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物? 过哪些关键字词来表现季节特征? 能从中看出作者什么心情? 本文以 游览行踪 为线索 ,以优美清新的语言描绘了郊外满井 早春 秀丽的景色 . 篇游记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物? 第一部分: 作者在记述出游满井之前,勾画出北国早春的特有的 的特点。 乍暖还寒 思考 :第二段可以分为几层 ? 第一层 :交代出游的时间 ,气

5、候 ,同行者及其出游路线 . 第二层 :描写满井盎然的景色 . 第三层 :表现作者欢快的心情 . 第二部分:满井春色 天 (稍和) 水 (冰皮始解,清澈见底)( 静 ) 山 (为晴雪洗,鲜妍明媚)( 静 ) 柳条 (将舒未舒,柔稍披风)( 动 ) 麦田 (前鬣寸许)( 神奇的比喻 ) 游人 (泉而茗 罍而歌 红装而蹇)( 有声有色 ) 鸟鱼 (悠然自得,皆有喜气) 过哪些关键字词来表现季节特征? 第三部分:物我交融 潇然与山石草木之间,贴近自然 继续出游 4. 写作本文的缘由是什么?你能从中看出作者什么心情? 思考 : 作者为什么说”夫不能以游堕事 ,而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 ,惟此官也”此官”

6、指谁 ?”惟此官也”有什么意思 ? 因为那些热衷于功名的官僚是不愿意为了领略大自然的美景而耽误仕途的 ,惟有作者这样的担任闲职 ,无功名进取之心的人才可以”潇然于山石草木之见” .”此官”指作者本人 .”惟此官也”既是自嘲 ,也是自傲 . 中心主旨 : 这篇游记描绘了北京近郊一带的早春美好的景色 ,曲折地表现了作者厌倦都市官场生活和寄情于山石草木的情怀 给以细腻的描写 ,显示了早春的蓬勃生机 ,物我交融 ,情致盎然 . 本文的写法: 1情景交融: 都是景语,都是情语,汇成一首对春天的赞歌。“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知之也”则是这支赞歌的主题。 2描写突出景物特点: 高柳、山水、麦田,都是典型的北国之春的特点。 写景方法 一、白描的写法 二、拟人的写法 三、生动的比喻 比喻生动: 用脱笼之鹄,比成置身于大自然而充满喜悦心情的人;用“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比喻水光;特别是,用“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来比喻“山峦为晴雪所洗”,把静态的、无生命的山色,比做动态的有生命的美女梳洗罢秀发的“始掠”,准确传达出春天所特有的温和、明媚和生机勃勃的气息。 语言特色 游记文章,重在写景,本文描写满井春色,由远而近,由面到点,层次分明,详略得宜;用贴切、新奇的比喻描写各种景物。动静结合,高下相属,光鲜悦目,色彩缤纷,集中到一点,就是 烘托了大自然的春之“喜气”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