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秋人教版七上:第10课《论语》十二章》ppt课件

上传人:v****1 文档编号:293950 上传时间:2017-01-17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3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年秋人教版七上:第10课《论语》十二章》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14年秋人教版七上:第10课《论语》十二章》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14年秋人教版七上:第10课《论语》十二章》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014年秋人教版七上:第10课《论语》十二章》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2014年秋人教版七上:第10课《论语》十二章》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年秋人教版七上:第10课《论语》十二章》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年秋人教版七上:第10课《论语》十二章》ppt课件(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论 (语 属 语录体散文 ,是 孔子弟子 及其 再传弟子 关于 孔子及其弟子言行 的记录,共 20篇 。内容有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及弟子间的相互讨论。它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南宋时,朱熹把它列为“ 四书 ” ( 论语 孟子 大学 中庸 ) 之一,成为 儒家的重要经典。 孔子 ,名 丘 ,字 仲尼 , 春秋时期鲁国 陬 ( (今山东曲阜 )人,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 思想家 、 教育家 ,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 封建社会中被尊为“ 圣人 ”。 他对我国古代文化的整理、研究和传播,他的思想和学说,为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明做出了不朽的贡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他列为 世界十大名人之一 。 孔子出生地 尼

2、山 全貌 孔庙 祭祀孔子的地方 孔府 孔子嫡系子孙居住地 学习目标 1了解古代伟大教育家孔子的有关情况及 论语 。 2扫清文字障碍,能流利朗诵课文及背诵。 3参照注释,抓住关键字词从而把握文章内容。 4理解文章的深刻道理,领悟 论语 深刻的内涵。 人不知而不 愠 ( ) 学而不思则 罔 ( ) 思而不学则 殆 ( ) 不亦 说 ( )乎 三 省 ( )吾身 传 ( )不习乎 十 有 ( )五 论 语( ) 逾 矩( ) 曲 肱 ( ) 读儒家经典 合作译一译 : 四人一小组,边读边口译课文,借助工具书和课下注释,弄懂字词句的含义。注意以下重点词语和句子。 三省 愠 说 罔 殆 信 传 矩 十有

3、五 堪 饭疏食饮水 好知者不如乐之者 择其善者而从之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翻译指导 : 论儒家经典 1在弄懂文意的基础上小组合作讲讲每一则语录的意思。 2再读课文,思考并讨论哪几则讲的是学习态度,哪几则讲的是学习方法,哪几则讲的是品德修养? 谈学习方法的有:第一则、第四则、第五则。 谈学习态度的有:第七则、第九则。 谈品德修养的有:第一则、第三则、第六则、第八则、第九则、第十则。 全文思想内容包括 学习方法 学习态度 修身做人 学习方法 : 要常复习实习、学思相结合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习态度 : 应该诚实、谦虚、取长补短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其不善者 而改之 。 宋开国丞相赵普说:“半部 论语 治天下。”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结合所学的 论语 十则,说说你的理解 。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精通 论语 就可以治理天下。这句话道出了 论语 在修身、治国方面的作用。 本课中出现的成语、格言或警句: 温故知新 三人行,必有我师 择善而从 不亦乐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