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合适情境,让数学课堂更富数学味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29394646 上传时间:2018-01-2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设合适情境,让数学课堂更富数学味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创设合适情境,让数学课堂更富数学味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创设合适情境,让数学课堂更富数学味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创设合适情境,让数学课堂更富数学味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创设合适情境,让数学课堂更富数学味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创设合适情境,让数学课堂更富数学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设合适情境,让数学课堂更富数学味(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创设情境,让数学课堂充满数学味陈秀媚 李婉贞内容提要新的一轮课程改革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展示个人创新能力、发挥个人教学潜能的舞台,越来越多的教师热衷于在课堂上创设教学情境。可是,有些教师只是盲目地追求创设情境,课堂给人天花乱坠的感觉,从而使数学课堂失去了应有的“数学味” 。因此,数学课堂上不要为了创设情境而创设情境,要从实际出发,结合数学科的特点,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从中感悟、体验、思考数学,让数学课堂更富有“数学味” ,使数学课堂更生动,更有实效。关健词 创设情境 数学味 感悟 体验 思考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与发展,情境教学越来越受到教师们的肯定与青睐。情境教学的应用,使数学课堂活跃起

2、来,给数学课堂带来了许多生气。同时,数学课堂上也出现了另一种现象,那就是教学情境的滥用。在热闹课堂的背后,随着生活味的增浓,数学课堂渐渐失去了原有的数学味,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也随之降低。比如,一位教师在执教乘法的初步认识一课时,开始伊始,这位老师创设了游玩游乐场的情境。在优美的音乐声中,学生们被美丽的动态画面吸引住了。然后这位老师问:“小朋友们,在游乐场里,你看到了什么?”学生们吱吱喳喳,课室里顿时变得热闹起来。有的说:“我看到了小朋友在玩高高的摩天轮。 ”有的说:“小朋友坐小火车玩的真开心。 ”有的说:“游乐场里的树长的真好看。 ”显然,学生的回答完全不着边际。花了许多宝贵的时间,

3、却不能为引出乘法的初步认识埋下伏笔,使数学课堂的“数学味”尽失。如果这位教师这样引导:“仔细观察,你从游乐场中收集了哪些数学信息?”这样就能引导学生观察每种游乐设施每排坐几人,坐了几排,一共有几人?从这些信息中,能进一步为教学乘法的认识作出铺垫。所以,教学情境的创设,应该更多地考虑如何让学生获取数学知识,从而让学生获得学习的技能,引发学生积极地、全面地思考数学问题,体会数学的本质和价值,让数学课堂回归数学味。如何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让数学课堂更富有数学味呢?一、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感悟数学数学课程标准明确地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1数学与我

4、们的生活联系很密切,学生学数学,是建立在一定的生活经验之上的。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这些生活经验来源于他们对周围的事物的好奇和关注。学生的好奇心,使他(她)对生活中的许多事物产生探究与发现的兴趣。在学习方面,能真正吸引学生去关注、去探索的,恰恰正是儿童生活中的数学!数学的本源就是生活,数学与我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在数学课堂上创设生活情境,就是让学生学他们所熟悉的数学,学身边的数学,学生活中的数学。这样的话,让学生将数学学习融入到他们的生活之中去,让他们在其所熟悉的生活背景中去寻找、发现、探索、认识和掌握数学规律和数学知识。这比让学生单纯地去死记硬背要生动得多、灵活得多、亲

5、切得多。总的来说,所创设的情境,要能让学生充分感悟数学,更好地理解、掌握数学规律。创设生活情境,可从下面两个方面入手,让数学课堂增添“数学味” 。1充分利用和挖掘身边的资源,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感悟数学。在教材编排或我们的生活中,存在着许多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数学问题。在教学上,教师应充分挖掘、灵活应用教材或现实生活中的生活范例,创设生活情境,对教学内容加以深化、重组、拓展,引导学生调动他们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将要学的数学知识和个人的生活经历联系起来,去主动探索、大胆求证、寻找规律,使学生在实际应用中解决问题,从中感受、体验数学现象,理解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和规律。例如,在教学找规律一课时,根据学生

6、的生活实际,创设了“参观方方家的厨房 ”的教学情境。上课伊始,先利用课件,让学生参观方方家的厨房。让学生欣赏和观察厨房的地板、墙上的装饰瓷砖的同时,引导其思考:仔细观察地板和瓷砖,你发现了什么?其实,许多学生家里也会有类似的装修,学生感到很熟悉,学习兴趣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一只只小手举起来了,争着回答。学生找出规律后,再乘胜追击:“说说你家里或教室里哪些地方的摆设也是有规律的?”这时学生更踊跃了,课室里像炸开了油锅一样,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各抒已见。通过创设这样的生活情境,能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数学原型,在生活例子中寻找数学规律,使学生对数学现象进行思考、感悟,从而使学生对数学知识从感性认识上升到

7、理性认识。就这样,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原型创设情境,并没有让生活味冲淡数学味,反而使数学课堂更富有数学味。在课堂上引进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明白到,原来我们的衣食住行中,到处都有数学的影子,到处都蕴含着数学知识。这样就能启发学生,时时刻刻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细心观察、洞悉身边的事物,挖掘、发现身边的数学知识。把数学教学与生活经验联系起来,给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感悟数学的能力,也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2创设开放课堂,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感悟数学开放课堂教学是当前课程改革中的迫切要求。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生活、活动情况和生活习惯,并投其所好,适当创设学生所喜爱的、开放性的、与生活有密切联

8、系的教学情境,激励学生去发现、思考、探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充分感悟数学。创设开放性课堂生活情境要把握一定的度,不能偏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如在教学认识图形一课中,在练习环节设计了以下活动:明天是妈妈的生日,请同学们利用学过的平面图形,在纸上设计一件你喜欢的物品,回家再送给妈妈。画画是学生感兴趣的事情,他们兴致勃勃地完成了作品。学生们的作品令人大开眼界,他们利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有的设计了一个威风凛凛的机器人,有的设计了一只可爱的小狗,有的设计了一间漂亮的小屋创设了这个开放性的生活情境,既巩固了新知,又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增加了课堂效率,使本身枯燥的数学知识变得有趣味,更深刻

9、地感悟数学和理解数学,使数学课堂更富有数学味。二、创设探究情境,让学生体验数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在课堂上实施探究性学习,是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何为探究性学习?它指的是学生在现实生活情境中,通过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动手操作、合作与交流等探究性活动获取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学习过程。2在教学中,创设探究情境,能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让学生在情境中经历参与获得知识、技能的整个学习过程,从而获取数学知识。1创设合作交流情境,让学生体验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标准提倡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和教学组织形式

10、。在教学中创设合作交流情境,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使学生相互交流,集思广益,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团队意识和集体观念,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竞争意识和互助精神。更重要的是,它能培养学生形成一种终生受益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如在教学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时,让学生分小组讨论:10+20=?你是怎样想的?经过小组的合作交流,学生的计算方法很多,有的利用计数器拔珠子的方法,在十位上先拔一个珠子,再添上 2 个珠子,就是一个十添上 2 个十,得到 3 个十,就是 30;有的利用小棒摆一摆的方法,十根一捆,先摆一捆,再添上 2 捆,得到 3 捆,就是 30;有的先想到

11、 1+2=3,所以 10+20=30;有的想到 1 个十加上 2个十是 3 个十,就是 30,所以 10+20=30通过小组的合作交流,让学生在合作交流情境中集思广益,探索出 10+20=30 的多种算法,从而体验了算法的多样性,既丰富和发散了学生的思维,又能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2创设操作情境,让学生体验数学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学习的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小学生的形象思维占优势,抽象思维比较弱,

12、因此,在教学中通过创设操作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一起参与认知活动。学生通过摆一摆、说一说、听一听,学会了手脑并用,促进了观察力、注意力、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发展,有利于把学生推到学习主体的地位,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如在教学比较分数的大小一课时,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交流:(1)把两个同样大的正方形分别平均分成二份和四份,每份各占这个正方形的几分之几?剪下来比一比每份的大小。(2)怎样比较这两个分数的大小?在分一分、剪一剪、拼一拼、比一比的合作交流活动中,学生得出 1/2 比 1/4 大,从而得出规律,分的份数越少,每一份就越大,反之,分的份数越多,每

13、一份就越小。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数学思维不断得到碰撞,使学生得到不同层次的提高,迸发出意想不到的创新火花,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达到“寓教于乐”的教学效果。由此可见,创设探究情境能活跃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学生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三、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思考数学新课程特别倡导用具体的、有趣味的、富有挑战性的素材引导学生投入数学活动。在课堂上创设问题情境,就是要求教师从生活实际中选取一些场景、画面、实物等,让学生进行观察、分析、思考、比较、归纳、总结,从而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诀问题。 “问题”被喻为数学的“心脏” ,数学教师应把学生要学习的内容转化为问题情境,使课堂充满

14、生命力。设计好的问题情境能让学生如身临其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体验现实的社会生活,体验实践探索过程,引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积极思考一些数学现象。这有利于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存在着数学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实际应用能力。如在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一课时,在学生尝试计算之后,设计了问题:“当个位相加满十时,怎么办呢?请结合摆小棒的情形说一说。 ”随着问题的抛出,学生在动手摆的基础上,都积极开动脑筋思考,得出结论: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 1。问题情境的创设,为学生的学提供了思考的空间和思考的方向,培养了

15、学生的思维能力,为学生掌握和理解数学知识打下很好的基础。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让学生挖掘数学的本质和内涵,使数学课堂充满数学味。四、巧设评价情境,促进学生爱学数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 ”因此,评价是数学课堂的方向柁。在课堂上,只要我们细心观察就会发现,老师在讲台上讲得津津有味的时候,却调动不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是什么原因呢?是因为课堂上缺少及时而有效的课堂评价。评价情境的创设,有以下几种形式:1.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教师的评价要面向全体学生,做到及时性,鼓励性和差异性。评价的及时性就是指教师评价学生时要抓住时机,给学生一个及

16、时的、恰当的、鼓励性的评价。如当一个学困生终于鼓起勇气举起小手回答问题时,不管他(她)回答得是否非常准确,这时,只要教师轻轻的一句:“孩子,你今天真勇敢!”或“我为你的进步而感到骄傲!”就能给予这个学生莫大的鼓励与支持!教师的鼓励性评价语言应该是多种形式的,多元化的,避免单一。如“你真棒!” “你说得很精彩!”“如果你再细心思考肯定能想出更好的办法。 ”评价的多样化,更能鼓励学生学习。因为学生之间的学习水平、学习习惯和性格是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所以教师的评价也就因人而异。对于性格内向的学生,对其的评价要做到语言婉转,而对于性格外向的学生来说,对其的评价要到位。教师除了用语言去进行评价以外,还可以用动作、眼神等显性评价方式以及物品奖励评价方式。2.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学生能对老师进行评价,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让学生有学习主人翁的感觉。3.生生之间的互动评价。学生之间的评价可使学生自觉、积极、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