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影响的研究学士学位论文

上传人:lizhe****0001 文档编号:29386944 上传时间:2018-01-24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10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影响的研究学士学位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影响的研究学士学位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影响的研究学士学位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影响的研究学士学位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影响的研究学士学位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影响的研究学士学位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影响的研究学士学位论文(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沈阳理工大学学士学位论文I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影响的研究目录前言 .11 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影响的概述 .21.1 盈余管理的定义 .21.2 新会计准则的主要变化 .31.2.1 突出了公允价值 .31.2.2 存货准则的变更 .31.2.3 资产减值准备的新规定 .41.2.4 债务重组准则的调整 .41.2.5 企业合并和合并报表处理变革 .41.3 会计准则与盈余管理的关系 .41.3.1 会计准则的缺陷是企业实施盈余管理的土壤 .51.3.2 会计准则的颁布源于企业盈余管理活动 .51.3.3 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起制约作用 .62 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盈余管

2、理的影响 .62.1 新会计准则缩小了企业盈余管理的空间 .62.1.1 制约上市公司利用存货计价方法选择调节盈余 .62.1.2 制约上市公司利用资产减值准备调节盈余 .72.1.3 制约上市公司利用合并报表范围变动调节盈余 .72.1.4 制约上市公司利用企业合并调节盈余 .82.1.5 制约上市公司利用关联交易调节盈余 .82.2 新会计准则扩大了盈余管理空间 .92.2.1 利用公允价值扩大盈余管理空间 .92.2.2 利用债务重组扩大了盈余管理空间 .92.2.3 利用研究费用和开发费用扩大盈余管理空间 .102.2.4 利用非货币性交易扩大盈余管理空间 .103 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

3、司盈余管理影响原因的分析 .11沈阳理工大学学士学位论文II3.1 新会计准则缩小了企业盈余管理的空间的原因分析 .113.1.1 存货计价方法的改进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影响的原因分析 .113.1.2 资产减值准备的变化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影响的原因分析 .123.1.3 合并报表范围的变动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影响的原因分析 .123.1.4 企业合并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影响的原因分析 .133.1.5 关联交易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影响的原因分析 .133.2 新会计准则扩大了盈余管理空间的原因分析 .153.2.1 新公允价值准则扩大了盈余管理空间的原因分析 .153.2.2 新债务重组准则扩大了盈

4、余管理空间的原因分析 .163.2.3 研究和开发费用资本化扩大了盈余管理空间的原因分析 .163.2.4 非货币性交易准则扩大了调节盈余空间的原因分析 .184 克服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影响的具体对策 .194.1 完善和修订会计准则内容 .194.1.1 关于债务重组准则 .194.1.2 关于非货币性交易准则 .194.1.3 关于无形资产准则 .194.2 推行会计准则的制定与执行并重机制 .194.3.1 建立信息披露多层次的监管体制 .204.3.2 加强信息披露的法制建设 .214.3.3 加大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 .214.4 规范政府行为 .21结束语 .23致谢 .

5、24参考文献 .25附录 .26沈阳理工大学学士学位论文III沈阳理工大学学士学位论文1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影响的研究前言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当局通过运用会计准则存在的弹性空间,修正会计盈余以其影响其传达的信息,最终达到自身目的的行为。它的真实性、公允性直接关系到各方的利益,关系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使得盈余管理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适当的盈余管理有助于提高会计盈余的决策信息含量,使盈余信息更能反映公司的经济价值,但在我国由于盈余管理被上市公司不当使用,它的负面作用远远大于其正面作用,它降低了财务报告的信息可靠性,严重影响了资本市场优化配置资源的功能,成为阻碍中国股票市

6、场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问题己日益突出。有关实证研究表明,出于在证券市场上获取筹集资金的机会、避免证券监管部门的惩罚等动机,我国上市公司确实存在着大量的盈余管理行为,而且已呈现多样化、复杂化趋势。客观上讲,盈余管理本身具有正反两方面的作用,适度的盈余管理有助于提高会计盈余的决策信息含量,使盈余信息更能反映企业的经济价值,但是过度的盈余管理是有背于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尤其是被上市公司滥用作为利润操纵的工具时,它的负面作用远远大于其正面作用。过度盈余管理行为不但降低了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质量,误导了信息使用者的决策,

7、而且还损害了国家的整体利益,它己成为阻碍我国证券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已成为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如何规范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已成为我国会计理论界和实务界函待解决的重大课题。沈阳理工大学学士学位论文21 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影响的概述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当局在公认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内,通过政策的选择或交易安排等,对企业财务报告进行调整,以达到利益最大化的行为。其中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最令人关注。通过计提八项资产减值准备、利用会计估计和会计政策的可选择性是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惯用手段。从企业盈余管理角度讲,新准则的实施无疑对其进行了有意识的遏止,如资产减值的计提及转回

8、、存货计量方法的改变等,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制约盈余管理的针对性。然而,由于准则的制定要更多考虑准则的科学合理性与广泛适应性,从而扩大了某些会计选择和职业判断的范围,这在客观上又引起了盈余管理空间的增长。1.1 盈余管理的定义盈余 (Profits)在会 计 学 中,指人们经商时的营业额中扣除成本后,为正数,即总收入减去成本。拥有基本盈余是一个重要的经商之道。它可以稳固公司或机构的整体利益,亦可以用作各位员工及股 东 的分 红 ,一年内能获得额外收入。若是上市公司,股价会跟随盈余而增减, 若公司虚报盈余,老板私吞,员工可追讨其赔偿。所以各个上市公司对其公司的盈余管理给予很大的关注,所谓的盈余管理

9、,它不仅包括通常所指的会计政策选择和会计应计项目控制,还包括游说准则制定机构和改变公认会计原则、投资和筹资的时机选择,以及对内部管理会计报告中利润数字的操纵等。盈余管理发生在管理当局运用职业判断编制财务报告和通过规划交易以变更财务报告时,旨在误导那些以公司的经济业绩为基础的利益关系人的决策或影响那些以会计报告为基础的契约的后果。这一定义有一个重要启示,即盈余管理包括构造交易,而这将使得那些对公司有实际现金流的业务也可能成为盈余管理的一部分。从本质上讲,盈余管理是在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允许的范围内,选择适当的会计政策以寻求有利于己的财务结果。国内外有些学者认为,盈余管理的界定比利润操纵和财务欺骗的

10、界定要宽广,利润操纵(Earnings Manipulation)和财务欺骗(Financial Fraud)是盈余管理的极端情况,在实践上,如果对事项的处理方法很明显的违反了公认会计准则(Generally Accepted Accounting Principles),就会同时构成盈余管理和财务欺骗。由此可见,盈余管理在实质上违背了中立性原则,造成对外沈阳理工大学学士学位论文3信息披露有所偏重,进而误导利益关系人的相关决策。上市公司的管理层之所以能在盈余管理上拥有自由发挥的空间,分析者们大都认为其根本原因在于委托代理关系产生的信息不对称。上市公司管理当局是会计信息的提供者,通常比会计信息使

11、用者(包括投资者、债权人、上市公司业务往来公司、公司内部员工、政府、市场监督者以及社会公众)了解更多的公司内部信息,从而使企业当局利用盈余管理获得有利财务成果的行为成为可能。1.2 新会计准则的主要变化新会计准则体系不但在内容上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进一步趋同,在具体的准则的制定上也借鉴了美国通用会计准则的规定。新的中国会计准则体系,制定了 22 个新准则,修订了基本准则和 16 项具体准则,且制定了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与旧会计准则相比,新会计准则内容的具体变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2.1 突出了公允价值在会计要素和会计基本原则两个方面,新会计准则出现了比较大的变化。首先,不再强调历史成本为基础的计量属性,历史成本不再作为会计核算的基本依据。新会计准则按照国际惯例,将“公允价值” (fair value)概念引入中国会计体系。其次,新的准则体系借鉴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和美国会计准则在投资性房地产、债务重组、金融工具、非共同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和非货币性交易等方面都采用了公允价值,更加强调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公允价值实际上是客观价值,强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