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邵阳市邵阳县石齐学校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aig****42 文档编号:29385732 上传时间:2018-01-2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邵阳市邵阳县石齐学校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湖南省邵阳市邵阳县石齐学校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湖南省邵阳市邵阳县石齐学校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湖南省邵阳市邵阳县石齐学校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湖南省邵阳市邵阳县石齐学校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南省邵阳市邵阳县石齐学校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邵阳市邵阳县石齐学校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石齐学校高二第三次月考 语文试题说明:分值 150 分,时间 150 分钟一、语言文字运用(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1. 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 剡(shn)溪 渌(l)水 樯(qing)橹 馔(zhun)玉B. 欢 谑(xu) 溽(r)暑 将(qing)进酒 冠 冕(min)C. 垓(gi)下 湓(png)浦 刈(y)旗 形 骸(hi)D. 迤 逦(l) 锱(z)铢 舟 楫(j) 箜 篌(hu)2.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佳肴 潦倒 漂沦 不经之谈 B 切磋 撰写 班斓 叱咤风云C. 羞赧 贿赂 泥淖 殒身不恤 D 湮没 枯燥 剽悍 不胫而走3下列句中加点

2、成语使用恰当的一组是( )A问而不答,以问为答,给你一个回肠荡气的没有下落,吞言咽理的没有下文。余下的只是深挚于涕泪和叹息的静默。B中国诗是早熟的。早熟的代价是早衰。中国诗一挥而就达到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C厨房里传来叹息声不祥的叹息声他躺在被子底下,小心翼翼,深怕会出什么事,深怕小贼溜进来。D朱光潜先生是中国现代美学奠基人,学贯古今,融汇中西,真可谓学富五车,汗牛充栋。4选出下列句子中语义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语文课上,老师向我们生动地讲述了已经死去了的翠翠的母亲的爱情故事,让我们听得唏嘘不已。 B斗拱的装饰性很早就被发现,不但在木结构上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并且在

3、砖石建筑上也充分应用,它成为中国建筑的特征之一。C我们对于“比较文学”是个陌生的概念,读了钱钟书先生的谈中国诗或许能引我们走出陌生的境地。D野鸭子最打动人的是 对真善美的热情讴歌,透过剧情的审美体验,让人们信服了一个事实、一条真理:世上还是好人多,人间自有真情在。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民族乐派是指十九世纪中叶以后活跃于欧洲乐坛的一批音乐家。当时中欧北欧的一些国家, 。 , , 。随着西欧民主运动的发展和民族民主意识在这些国家中日益增强先后出现了一批立志于发展民族音乐的、被人们称作“民族乐派”的作曲家因 而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发展缓慢逐步掀起了争取

4、民族独立或复兴民族文化的运动由于长期遭受异族侵略和统治A B C D二、现代文阅读(毎小题3分,共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重新点燃启蒙的火炬李新宇在告别 20 世纪而进入 21 世纪之际,中国思想界对启蒙有截然相反的看法。有人历数启蒙的罪状,劝告知识分子放弃启蒙立场;有人则回顾启蒙被压倒的悲剧,希望在中国“重新点燃启蒙的火炬”面对思想界的矛盾和种种困惑,有一个问题必须回答:今日的中国是否需要启蒙?这应该是一个无须回答的问题。因为人类文明的健康发展必然要伴随着不断的启蒙。然而,事情却并非如此简单。因为,在 20 世纪,先是有人宣判启蒙思想因其资产阶级属性而“过时”或“腐朽”,接着又有人

5、从后现代的立场上通过对现代性的批判和解构而告别启蒙。这就使启蒙是否需要成为一个必须回答的问题。那么,启蒙是否需要?就今日中国现实而言,启蒙无疑是一个迫切的任务。就中国历史而言,它是一个没有完成就被打断的历史任务。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启蒙精神虽然长期被湮没和遗忘,但这并不证明中国不需要启蒙。现代化的种种挫折都在提醒着我们:在现代化进程中,启蒙的任务是不可逾越的。因为人的解放这一目标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将其超越,只要这一目标还没有实现,历史就必须进行补课。众所周知,世界上许多国家在历史上都曾有过专制主义与蒙昧主义,但中国的这种传统特别悠久而深厚。一些人认为 20 世纪中国的悲剧在于激进主义,但必须注意的是

6、,在这段历史上,无论出现过多少过激事件,也无论它激进到何种程度,都没有超出传统的模式,因而也没有冲破传统的模式。虽然传统的确在发生变化,年轻人身上已经很少见到“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之类的礼教影响,但以政治伦理为中心的传统文化阴影却依然笼罩着中国人的精神。面对刚刚过去的历史,我们无法否认中国传统中的专制主义与蒙昧主义仍然根深蒂固。在这种情况下,正如有识之士所指出的:“如果我们不能继承五四先贤的志业,进行持久的、全面的、认真的启蒙,历史不但已经重复了,而且还不是没有可能再重复,至少至今还没有能看到足以防止的保证。”一些人否定启蒙的理由是大众的拒绝。不可否认,这是一个事实。但是面对同样的事实,却也可

7、以做出另一种回答:正因为大众拒绝,启蒙更是必需的。有人认为,近百年来中国的灾难都源于“启蒙”,因为它明显违反了自然演进理论,破坏了文化发展的自然进程,甚至破坏了正常生长的日常生活和市民社会。事实上,这种认识是不可靠的。在 20 世纪的中国历史上,破坏了人们日常生活的并非启蒙,破坏了市民社会发展的也并非启蒙。一些论者把各种历史灾难算到启蒙的账上,就像把文化大革命那样的反启蒙的灾难算到启蒙的账上一样,是很不公正的。我们应该承认,启蒙的确破坏着文化的自然演化,但是,有一个问题需要指出:中国社会几千年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由乱入治、由治入乱,是否这种文化自然演进的规律?即使有“五四”那样的启蒙努力,也仍

8、然难以改变其循环往复,其力量是有目共睹的。如果拒绝启蒙,致力于维护它自然演进的秩序,那将会是什么样的结果?事实上,几千年的历史已经提供了证明,自然演进只能在专制与蒙昧的路上滑行。在启蒙打破常规之前,也未见中国向着健康的方向演进。6.下列对第二段中“补课”这一概念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 )A在人的解放这一目标还没有实现时,知识分子必须冲破传统的思想模式。B重新树立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精神,进行持久的、全面的、认真的启蒙。C铲除专制主义和蒙昧主义,致力于维护自然演进的秩序。D知识分子教育民众放弃激进主义,超越并冲破传统模式。7对“在现代化进程中,启蒙的任务是不可逾越的”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9、在现代化进程中,因为人的解放这一目标还没有实现,启蒙工作还必须进行。B“启蒙”明显违反自然演进理论,因而在现代化进程中,启蒙不能使中国向着健康的方向演进。C在现代化进程中,由于传统发生了变化,因而启蒙的任务是不可能完成的。D“启蒙”的力量是弱小的,在现代化进程中,很难打破中国社会几千年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由乱入治、由治入乱这一规律。8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激进主义,无论它激进到何种程度,都没有超出、冲破传统的模式。而启蒙却能使今日的中国防止像文化大革命那样的灾难再次发生。B.五四先贤的启蒙努力曾推动中国社会向文明健康发展,今日的知识分子也应向五四先贤学习,肩负

10、起启蒙的重任。C.中国专制主义传统历史悠久,直到五四新文化运动才形成现代启蒙运动的高潮,但因其力量弱小,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程度有限。D.启蒙在今日的中国是必不可少的,是中国人获得人的自由、尊严和权利的必由之路。但知识界关于是否需要启蒙的争论也是必要的。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12 题。 (共 24 分)李白传白,字太白,山东人。母梦长庚星而诞,因以命之。十岁通五经。自梦笔头生花,后天才赡逸。喜纵横,击剑为任侠,轻财好施。更客任城,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居徂徕山中,日沉饮,号“竹溪六逸” 。天宝初,自蜀至长安,道未振,以所业投贺知章,读至蜀道难 ,叹曰:“子,谪仙人也。 ”乃解

11、金龟换酒,终日相乐。遂荐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时事。因奏颂一篇。帝喜,赐食,亲为调羹,诏供奉翰林。尝大醉上前,草诏,使高力士脱靴。力士耻之,摘其清平调中飞燕事,以激怒贵妃。帝每欲与官,妃辄阻之。白益傲放,与贺之章、李适之、汝阳王琎、崔 宗之、苏晋、张旭、焦遂为“饮酒八仙人” 。恳求还山。赐黄金,诏放归。白浮游四方,欲登华山,乘醉跨驴经县治,宰不知,怒,引至庭下曰:“汝何人,敢无礼?”白供状不书姓名,曰:“曾令龙巾拭吐,御手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天子门 前,尚容走马;华阴县里,不得骑驴?”宰惊愧,拜谢曰:“不知翰 林至此。 ”白长笑而去。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旁若无人。禄

12、山反,明皇在蜀,永王璘节度东南。白时卧庐山,辟为僚佐。璘起兵反,白逃还彭泽。璘败,累系浔阳狱。初,白游并洲,见郭子仪,奇之,曾救其死罪。至是,郭子仪请官以赎,诏长流夜郎。白晚节好黄、老,度牛渚矶,乘酒捉月,沉水中。初,悦谢家青山,今墓在焉。选自唐才子传9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十岁通五经 通: 通晓B白益傲放 益: 更加C白时卧庐山,辟为僚佐 辟: 开辟D璘败,累系浔阳狱 累系:捆绑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因以命之 衡因上疏陈事B以所业投贺知章 何面目以归汉C遂荐于玄宗 而君幸于赵王D白长笑而去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

13、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母梦见太白金星而生下李白,所以李白的名字中有“白”字。李白天赋过人,才华横溢。B贺知章很欣赏李白的诗才,感叹他是遭贬的仙人。李白后经贺知章的推荐,担任翰林供奉。C在朝廷上下,李白都表现出放荡不羁的个性,这说明李白是个决不“摧眉折腰事权贵”的人。D郭子仪曾有恩于李白。后来,李白受牵连下狱,郭子仪又请求用自己的官爵来赎免李白的死罪。12、把下例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摘其清平调中飞燕事,以激怒贵妃。 (5 分)译: (2)白游并洲,见郭子仪,奇之,曾救其死罪。 (5 分)译: (3)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 (5 分)译: 三、古诗文默写

14、(共 6 分)13.江流宛转绕芳甸, 。 春江花月夜14. ,惟有幽人自来去。 夜归鹿门歌15. ,使我不得开心颜! 梦游天姥吟留别16.吴楚东南坼, 。登岳阳楼17. ,人事音书漫寂寥。 阁夜18. 昆山玉碎凤凰叫, 。 李凭箜篌引四、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10 分)闲居遣怀十首(其一) 姚合身外无徭役,开门百事闲。倚松听唳鹤,策杖望秋山。萍任连池绿,苔从匝地斑。料无车马客,何必扫柴关。注:姚合是玄宗时宰相姚崇的曾孙。历官武功主簿、富平尉、万年尉。宝应中,除监察御史,迁户部员外郎。出为金州刺史,改杭州刺史。后拜刑部郎中,迁户部郎中、谏议大夫、给事中。19、诗的中间两联是如何写环境的清幽的?(5 分)答: 20、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内容分析。(5 分)答: 五、现代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