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目 录摘 要 ……………………………………………………………… 1第一章 绪 论 …………………………………………………………31.1研究背景……………………………………………………31.2研究现状………………………………………………………31.3研究目的与意义 ……………………………………………61.4研究思路方法 ………………………………………………91.5相关概念的界定 ……………………………………………10第二章 理论基础………………………………………………………122.1挫折的界定…………………………………………………122.2挫折教育的含义………………………………………………16第三章 大学生挫折教育调查研究分析………………………………183.1调查设计与调查过程………………………………………183.2关于大学生挫折教育现状调查结果分析…………………183.3综合分析……………………………………………………23第四章 结论与建议………………………………………………… 274.1结论 …………………………………………………………274.2建议…………………………………………………………28参考文献 ………………………………………………………………33附录 …………………………………………………………………36- 1 -摘 要目前,大学生挫折教育存在着学校注重文化知识技能的传授、忽视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注重学生已发生的心理问题的解决、忽视其积极心理品质的养成,注重应对挫折的陈述性知识灌输而忽略其程序性知识的传授,心理咨询机构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以及学生自身主体性作用没有充分发挥等问题。
应采取丰富挫折教育内容、拓宽挫折教育途径、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以及引导学生建立强有力的自身社会支持系统等对策加以解决近年来,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越来越严重,不仅影响了其学习和生活,也妨碍了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甚至引发了大学生自杀、杀人等极端事件的发生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之一是其承受挫折的能力较差,因此,很多高校开始重视大学生的挫折教育,建立了一套较为科学合理的教育体系,实际工作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从我国大学生心理问题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可以看出,目前的大学生挫折教育远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挫折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实施过程中容易出现各种问题和误区,从而影响挫折教育的实效性因此,分析挫折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是心理学中挫折教育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中心理素质教育理论二者的有机结合,立足于大学现状,用辩证的观点来看待和分析大学生受挫的主客观因素,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有针对性提- 2 -出切实有效的对策文章的第一部分是综述部分,主要是对国内外学者对挫折教育研究现状的一个述评,阐述选题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以及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等论文的第二部分是对概念的定义和对影响大学生产生挫折的因素的分析,通过比较和分析国内外一些专家学者对挫折概念的定义,然后是对影响大学生产生挫折的主要因素的分析,这些因素主要包括学习因素、人际关系因素、情感因素、家庭经济困难因素以及就业压力因素等;第三部分是对各个角度的分析,找出挫折教育中存在的不足,分析其原因所在,从而为后面解决问题作铺垫;第四部分是对大学生进行挫折教育的必要性地分析,主要从大学生自身的需要,素质教育的要求,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要求几个方面来分析,论文的最后一部分是解决问题部分,主要写了如何对大学生进行挫折教育,通过对前面现状的分析,找出对策。
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是文章写作所遵循的顺序关键词:大学生 挫折教育 心理健康 研究- 3 -第一章 绪 论1.1 研究背景挫折教育是我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目标是如何科学地教育大学生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挫折,培养学生良好的受挫能力,塑造健康心理近年来,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世界竞争形势日趋激烈作为参与世界竞争主角的大学生,他们的耐挫能力和心理素质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对他们进行挫折教育的呼声也日益强烈在社会激烈竞争的过程中,各方面所带来的压力和紧张与日俱增在特定环境成长起来的大学生,心理素质差,抗挫折能力低,严重影响到了我国未来人才培养的质量和规格,阻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进而关系到过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命运现在有些大学生因为心理问题休学、退学的现象不断的增多,自杀、凶杀等一些反常或恶性事件不时的见诸报端因此,加强大学生挫折教育,分析大学生挫折心理,提高其心理素质和健康水平,使大学生更有效地生活与学习,更好地适应社会、服务社会和改造社会,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课题被提上日程中外心理学家及教育界人士一致认为,大学生挫折教育在当今社会中,特别显示出它的重要性、必要性、迫切性,具有无法取代的战略意义。
1.2 研究现状1.2.1 国内研究现状述评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西方各种思潮逐渐涌入中国在这些思- 4 -潮的影响下,人们的价值观念逐渐呈现出了多样化的状况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也必然会这些价值观的影响,逐渐成为许多社会问题的聚焦点其中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差,抗挫折能力低,已经开始成为一种常见现象,这种现象作为一种社会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健康成长,降低了高等教育的质量因此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尤其是挫折教育迫在眉睫,刻不容缓近年来,人们越来越多地关注挫折教育,挫折教育的研究工作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研究成果越来越多中国心理学家、心理学终身成就奖获得者车文博教授和张旭东在《挫折应对与大学生心理健康》中从对挫折的概念的解读入手,运用量化与质化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分析现阶段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状况,深刻剖析大学生产生挫折的内外部和主客观原因,挫折的类型及表现,以及如何通过对大学生进行挫折教育来提高这个群体的抗挫折能力此外,在该著作中车文博教授还提到了挫折应对与生命教育的关系,将挫折教育与生命教育有机的联系起来车文博教授的研究对我们研究挫折和对大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高帆、王静芳、李彬主编的《挫折论》也是从挫折概念的界定入手,从主客观两个方面分析挫折产生的原因,最后阐述如何进行挫折教育与车文博教授的研究思路所不同的是,在《挫折论》中对如何进行挫折教育主要是从挫折的难免性和不必要的挫折的可预防两个表面上看起来似乎想矛盾的方面展开的所谓的挫折的难免性是指挫折是不可避免的,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不必要的挫折是- 5 -指有些挫折如果我们事先有所准备,他们是可以预防的该著作奖挫折教育的重点放在挫折的预防上该著作给了我们一个研究挫折教育的新视角此外,国内还有很多专家学者和各界人士对大学生的挫折教育进行了思考和研究,提出了又许多有见解性的思考和方法李海洲、边和平教授主编的《挫折教育论》指出,正确有效的开展挫折教育,要从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本身出发,引导他们正确认识挫折,在实践中磨炼自己,超越自己;从外部条件来说就是要建立好心理咨询服务系统,让大学生在遭遇挫折时有方向求助两位教授研究挫折教育,主要把目光聚焦在大学生这个群体本身的实际情况和特殊性上郑永廷教授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中,主要从挫折产生的原因上,对挫折教育进行研究,他主要从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人际关系、情感、家庭经济状况、学习等角度,分析大学生挫折的产生的原因所在。
也就是说他研究的重点在分析挫折产生的原因上当然,在各种网络、期刊、杂志上,也有很多关于挫折教育的研究在这些研究中很多专家学者都是将挫折教育放在心理健康的范围内探讨,这些研究为我们更好的进行挫折教育提供了方法和借鉴,也是值得我们好好学习和思考的国内对挫折教育的研究正慢慢走向成熟1.2.1 国外研究现状述评美国心理学家艾莉丝早在 20世纪 50年代就提出了挫折A、B、C 理论A 即诱发性事件即挫折事件本身,B 指对挫折事件产- 6 -生的认识和信念,即个体对某件事的想法和评价,C 指个体在特定情境中的情绪反应,也就是行为结果这个理论侧重于强调挫折是否引起人的情绪变化,不在挫折本身,而在于人们对挫折的认知美国的 J.L弗里德曼著的《社会心理学》对挫折的感念进行了诠释,他认为挫折就是干扰或阻碍达到目的各种事物或者因素日本很早就开始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一些平民学校的老师经常带领学生到户外上课,让学生们到大自然中寻求知识和体验生活这种名为修学旅行的教学方式一直沿用至今,其中体验生活的内容与我们现在展开的挫折教育相仿此外,英国和德国也制定了相关的法律,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这些法律规定了孩子在家庭中应该做的事。
美国和日本是挫折教育实施较好的国家,但是他们的挫折教育都是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的,对大学生的挫折教育相对来说是比较少的,对大学生挫折教育的研究相对来说也是较少他们更注重实践,对理论的研究相对来说较少我们在进行挫折教育时完全可以借鉴他们的实践经验,不断丰富理论知识1.3 研究目的与意义1.3.1 研究目的理论研究目的:通过对大学生挫折产生的原因的调查研究,构造大学生挫折教育体系育人目的: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使大学生具有完善的性格,健全的人格和正确对待挫折的能力,为其心理素质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7 -1.3.2 研究意义1.3.2.1 选题的理论意义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大学生挫折教育的研究对我们更好的进行挫折教育和素质教育具有很好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我国学术界对大学生挫折教育的研究起步较晚,成果相对来说较少,在实践中应用也不尽人意加强对挫折教育的研究可以丰富我们的研究成果,填补一些研究空白,更好的指导实践活动1.3.2.2 选题的现实意义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们物质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逐渐走向复杂化,人与人之间、组织与组织之间的日益激烈化,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遇到困难和挫折的几率也大大增加。
放眼整个世界大环境,各国普遍重视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美国注重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和自立精神,英国注重培养学生的“绅士风度”,德国重视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而日本早在十多年前就已经把“野外文化教育”和挫折教育列人学校教育内容就我们国家来看,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和社会转型的加快,社会矛盾冲突增加,人们的生存竞争加剧,社会压力加大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遭遇的挫折感越来越多,程度也日益加深当前一代大学生面对的是一个较以往充满更多竞争、挑战、风险同时也充- 8 -满更多机遇的社会,由此给他们造成的心理困惑以及人际关系摩擦与冲突较以往也更多如果这些困惑、摩擦和冲突使他们在心理上产生的挫折感过于强烈,超过了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的话,就容易使他们产生心理障碍,严重时可能导致心理疾病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提高大学生的挫折承受能力,变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更好的适应复杂多变得社会,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摆在每个大学生面前的极为现实而重要的问题美国作家罗威尔说过:人生之不幸犹如一把刀,它即可以为我们所用,又可以使我们被割伤,这要看我们究竟抓住了刀刃,还是握住了刀柄其实他说的不幸在很大程度上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挫折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心理素质和抗挫折能力如何,直接关系到我们民族的未来,关系到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国际环境日益复杂的情况下,中华民族以什么样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所以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抗挫折能力是摆在高校教育者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高等教育的一个重大课题与此同时,现代物质生活的舒适安逸、家长的过度保护以及学校疏于学生进行挫折教育,也在较大程度上导致了当代大学生抗挫折能力普遍较低为了把大学生培养成为在未来的竞争中不畏艰难困苦,经受的住挫折打击,勇于开拓创新的高素质人才,高校教育者应当在教学活动中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