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中考物理习题课件:第9讲-压强

上传人:v****1 文档编号:293543 上传时间:2017-01-17 格式:PPT 页数:59 大小:3.5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用版】中考物理习题课件:第9讲-压强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通用版】中考物理习题课件:第9讲-压强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通用版】中考物理习题课件:第9讲-压强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通用版】中考物理习题课件:第9讲-压强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通用版】中考物理习题课件:第9讲-压强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通用版】中考物理习题课件:第9讲-压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用版】中考物理习题课件:第9讲-压强(5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辽宁省 物理 第九讲 压强 1 (2014, 铁 岭 3题 )下列装置应用连通器原理的是 ( ) A 2 (2015, 抚顺 6题 )下列图片中能够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是 ( ) A 3 (2015, 阜新 4题 )如图所示的现象中 , 能用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解释的是 ( ) D 4 (2013, 锦 州 7题 )如图所示 , 以下与压强知识相关的实验 , 其中分析正确的是 ( ) A 甲图实验 , 帕斯卡裂桶实验 , 证明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小 B 乙图实验 , 压有砝码的桌子放在细沙上 , 砝码越轻 , 桌腿下陷越深 C 丙图实验 , 测出拉动注射器活塞时的拉力和活塞的面积 , 可估测大

2、气压强的值 D 丁图实验 , 在教室内可以用水代替水银做托里拆利实验 C 5 (2015, 锦 州 11题 )(多 选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人潜入较深的水中时 , 必须穿潜水服 , 是因为液体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 B 铲车宽大的轮子可以增大受力面积 , 减少对地面的压强 C 用吸管吸饮料时 , 是利用了嘴对饮料的作用力将饮料吸入口中 D 飞机升力的产生是由于机翼上下方的空气流速不同 (2 01 5 , 大 连 20 题 ) 水平桌面上有一个质量为 m 的长方体木块 , 木块与桌面的接触面积为 S , 则木块对桌面的压强 p 1 _ _ _ 。如图所示 , 将木块沿竖直方向切掉一部

3、分 , 则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强p 2 _ _ _ ( 填 “ ”“ ” 或 “ ” ) p 1 。 7 (2015, 丹 东 20题 )如图甲所示 , 密闭的容器中装有一定量的水 , 静止在水平桌面上 , 容器内水面到容器底的距离为 6 则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为 _把该容器倒放在该桌面上 , 如图乙所示 , 那么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将 _(填 “ 变 大 ”“ 变小 ” 或 “ 不 变 ” )。 600 变大 8 (2014, 葫芦 岛 9题 )如图所示 , 水壶的壶嘴与壶身组成一个_, 向壶内装入 1.8 水对壶底面的压强为_(水 103 kg/0 N/连通器 1500 9 (2015, 鞍山

4、13题 )如图所示 , 高速行驶的轿车对地面的压力比静止时 _, 是由于轿车上表面空气流速快 , 压强 _的缘故 。 (均填 “ 大 ” 或 “ 小 ” ) 小 小 10 (2012, 铁 岭 17题 )如图所示 , 将 用嘴衔住 _;把另一根吸管管的上端 , 往 可以看到 这是因为空气流速越快的地方 _。 大气压强 压强越小 11 (2014沈阳 )为了研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 小刚将液体压强计进行了改进 。 当两探头置于空气中时 , 现将两探头分别放在甲 、 乙容器内密度为 1和 2的两种液体中 , 且两探头所处的深度相同时 , U 形管中的液面位置如图所示 , 则1_2(填 “ ”“

5、” 或 “ ” );若使 应 _(填 “ 增大 ” 或 “ 减小 ” )乙容器中的探头在液体中的深度 。 增大 12 (2015, 大 连 )用一个两端开口的细长玻璃管 , 罩住一支燃烧的蜡烛 , 一段时间后蜡烛火焰逐渐变小 。 如图所示 , 将一张大小合适的硬纸板插入玻璃管中 , 只在底部留有空隙 , 就会有空气不断流向蜡烛周围 , 蜡烛就能持续燃烧 。 请分析说明空气能流向蜡烛周围的原因 。 解:蜡烛燃烧使硬纸板左侧的空气受热体积膨胀 , 密度变小而上升 , 纸板左侧的气体压强变小 , 纸板右侧的空气与大气相通 , 右侧的气体压强大于左侧的气体压强 , 右侧的空气由右侧流向左侧 。 13

6、(2013, 鞍山 30题 )在探究 “ 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的实验中 , 玲玲同学在同一块海绵上做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 (砖规 格相同 ) (1)玲玲是通过观察 _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 。 (2)观察比较 A、 压力的作用效果与 _有关;比较 A、 压力的作用效果与 _有关 。 (3)以上科学探究中使用的研究方法是 _。 请再写 出 一 个 初 中 物 理 中 用 到 这 种 研 究 方 法 的 实 验 名 称_ 。 海绵的凹陷程度 压力大小 受力面积大小 转换法 (或控制变量法 ) 探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或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 只要答出的实验名称与所写

7、的方法一致即可 ) 14 (2015, 铁 岭 3题 )小明利用图甲 、 乙 、 丙所示的器材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 (1)他向图甲中的 当管内的蓝墨水静止时 , _。 (2)他将探头用橡皮管连接到 将探头没入水中 ,增大探头在水中的深度 , 发现 说明同种液体 _。 (3)如图乙 、 图丙所示 , 将探头放入水和酒精中相同深度 , 发现探头在酒精中时 , _(填 “ 大 ”或 “ 小 ” ), 说明在深度相同时 , 液体密度越大 , 液体压强 _。 相同 深度越深 , 压强越大 小 越大 (4)小明做完实验后 , 又想验证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有关 。 于是他做了图丁和图戊所示的实验:将同一

8、金属块挂在测力计下分别浸入水和酒精中一部分 , 并保证浸入液体中的体积 _(填 “ 相同 ”或 “ 不同 ” ), 发现两次实验测力计示数 _(填 “ 相同 ” 或“ 不同 ” ), 从而验证了结论是正确的 。 相同 不同 15 (2013, 盘锦 25题 )随着电热水器的不断改进 , 电热水壶深受人们的喜爱 (如 图 所示 )。 它的容积为 2 L, 壶身和底座的总质量是 1.2 底座与水平桌面的接触面积为 250 装 2 6 0 N/: (1)电热水壶中水的质量是多少 ? (2)水对电热水壶底部的压强是多少 ? (3)此时桌面受到的压强是多少 ? 解: V 2 L 2 10 3由 水1.

9、0 103 2 10 32 解: ( 2 ) h 16 0. 16 m , 水 1. 0 10310 N/ 0. 16 m 1. 6 103解: ( 3 ) F G ( g ( 2 1. 2 10 N/ 32 N ,S 25 0 0. 02 5 S32 02 5 12 80 P a 影响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 探究方法 由于压力的作用效果可能与多个因素有关 , 故在探究时采用 _法;实验中压力的作用效果通过 _来反映 , 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为 _法。 探究过程 实验结论论 (1)比较甲、乙得出:在 _一定时 ,_越大 , 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2)比较乙、丙得出:在 _一定时 ,_越小 ,

10、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控制变量 海绵的凹陷程度 转换 受力面积 压力 压力 受力面积 【 提示 】 图中是承受面在各种情况下所受压力的大小 (重为 。 【提示】将密度均匀、高为 h 的柱体放在水平面上 , 水平面受到的压强 p Sg g h , 所以均匀柱体产生的压强只与固体的密度和高度有关 , 与固体的重力、体积和底面积等因素无关。 【 提示 】 图中是承受面在各种情况下所受压力的大小 (重为 。 【 提示 】 玻璃管内水银柱的高度只随外界大气压强的变化而变化 ,与管的粗细 、 倾斜角度 、 管的长度及将玻璃管提起还是下压等均无关 。 【 例 1】 (2015河南 )如图所示 , 图钉尖的

11、面积是 10 7 图钉帽的面积是 10 4 墙壁表面能承受的最大压强是 4 10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手指必须用大于 的压力 , 图钉尖才能进入墙壁 B 手指必须用大于 400 图钉尖才能进入墙壁 C 图钉静止时 , 手对钉帽的压力大于墙对钉尖的支持力 D 图钉静止时 , 手对钉帽的压力小于墙对钉尖的支持力 【解析】 由 p 墙 壁承受最大 压 力 , 即手 对钉 帽的 压 力 应为 : F 4 106 10 70. 4 N , 选项 A 正确、 B 错误 ; 图钉 静止 时 , 手 对钉 帽的 压 力与 墙对钉 尖的支持力符合二力平衡的条件 , 是一 对 平衡力 , 二者大小相等

12、 , C 、 D 选项错误 ; 故 选 A 。 【答案】 A 【方法归纳】 压强公式中的受力面积是指受力物体发生形变的那部分面积 , 也就是两物体的实际接触面积 , 而不一定是受力物体的表面积。关键是根据平衡状态判断受力情况。 【 例 2】 (2014潍 坊 )(多 选 )如图所示 , 质量和底面积都相同的两个容器 , 分别装有质量和深度均相等的甲乙两种不同液体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甲液体的密度大于乙液体的密度 B 两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大小相等 C 两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大小相等 D 两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力大小相等 【解析】 A. 因 为 液体的 质 量相同 , 并且 所以由 甲 乙, 故 A 正确; B. 根据 压强 公式 p 质 量和底面 积都相同的两个容器 对 桌 面的 压强 大小相等 , 故 B 正确; C. 两容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