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课中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29333243 上传时间:2018-01-2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学课中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科学课中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科学课中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科学课中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科学课中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学课中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科学课中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课题实施方案庙滩镇黄畈中心小学 户光照一、 课题研究的背景科学素养和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全球教育共同关注的问题,是当今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我们深感在学校教育中,进行科学素养和动手能力的培养教育,实施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探索和实践课题研究,让学生熟悉人生生活的常识,掌握科学创新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进行综合多项目的实践,培养学生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意义十分重大。新课程强调,小学生要通过实践活动,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现代教育学理论认为: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主探究的学习活动,掌握科学文化知识

2、,发展认知能力,形成个性特征,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自主探究已成为学校教育中不容忽视的催化剂与调节剂,如何充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成为我校科技教育深化研究的重要课题。二、课题概念的界定1、研究的内容不仅涉及到在课堂教学渗透科学素养和动手能力培养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创新意识,更重要的是通过学生亲身参与综合实践,让学生亲身接触科学创造,领悟科学的神奇和博大,懂得欣赏劳动人民的伟大。通过观察和实践,领悟自己的生活与科学知识息息相关,人类的生存质量与科学的发展密不可分,从而加深珍惜、尊重劳动成果的情感,熟悉亲身动手实践的常识,掌握基本的实践的技能,并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动手解决一些具体而

3、简单的问题,养成科学创新、动手实践的意识和习惯。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以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新型的实用型现代人材,促进经济沿着持续高效的道路向前发展。三、 课题研究的意义科学素养和动手能力是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与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现实性、综合性、实践性问题为内容,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为主要目的。“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通过亲身体验进行学习,积累和丰富直接经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增强学生对自然、对社会和对自我的责任感;拓展活动空间和活动内容;

4、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实践中学习、在应用中学习,并主动参与社会、生活。课题研究,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以“终身学习”、“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导,以“实践论”为理论基础,运用“个体”、“系统”、“和谐”、“可持续发展”等观点,将科学素养和动手能力的培养作为一个系统来进行研究。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致力于教育中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意识的培养,为现代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实用型人材。四、课题研究的目标课题研究活动强调学生对所学知识、技能的实际运用,注重学习、研究的过程和学生的体验以及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因此,在本次课题研究的实践活动中,应达到以下几项具体的目标。1、获得亲身参与活动的体验

5、。组织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获得亲身体验,逐步形成适应社会的积极情感。2、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科学技能。A、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B、在本次研究活动中,利用我校的功能室特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亲自参与实践操作,通过参与实践,聘请有关的专家对学生进行培训,掌握一些现代的基本的综合实践知识,让学生自己动手,形成成果。C、在课题研究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和动手能力,掌握一定的生存技能。通过观察和操作,让学生了解基本性能和作用,掌握基本方法,自觉养成良好的行为和习惯,动手解决一些基本问题。D、在课题研究活动中,引入“标准”这个概念,引导学生注意作品

6、的品质,掌握鉴定作品的基本方法和手段,采用实验调控法,让学生自主探究,自主改进,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目的。3、学会分享和合作。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是现代人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在进行课题研究的研究活动中,使学生学会交流和分享信息、创意及成果,发展学生乐于合作的团队协作精神。4、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在课题研究的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踏实的进行探究,实事求是地推导结论,尊重他人的想法和成果,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不断追求的进取精神。5、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在课题研究过程中,着眼于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使学生成为具有主体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创造性人格和创造性思维、合作精

7、神和社会交往能力,具有丰富的知识,健康的情感,独特的个性和良好行为习惯的一代新人,在未来社会生活中自尊自信、敢于迎接社会的挑战。通过动手活动,使学生学会交往,学会自信,学会做人,学会创造,学会探究,在合作中学习。6. 高度重视学生的安全问题。在组织学生实践活动时,要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防止各种事故的发生。确保学生的身心健康与生命安全。五、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善于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探索问题;充分考虑综合实践活动的相对独立性、整体性、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自主性、活动性特征。六、课题研究的方法1、讲座形式。通过各功能室指导教师有关综合实践知识的讲座,

8、为学生作好知识上的准备,激发学生努力探索的兴趣和动机。2、调查研究。指导教师提出调查研究的课题,指导学生进行调查研究,通过实验对比、归纳总结,得出结论,从而使学生知道怎样进行科学创新、动手实践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习惯。3、实验调控法。用理论指导实践,通过教师创设一定的情境,将培训内容活动化,在活动中教,在活动中学,根据反馈信息,调节培训策略,进而达到学生自主参与实践的目的。4、实验法。组织学生在功能室进行实际操作,掌握某项功能知识。七、课题研究的步骤1、第一阶段(2012、122013、1)研究准备阶段。组建课题组,开展相关调查,确定研究方向,设计研究方案,确定研究的目标、内容、措施、方法等,

9、组织课题组人员进行理论学习。2、第二阶段(2013、220121、3)组织实施阶段。组织实施课题研究,具体设计课题研究活动的过程,设计相关的实验操作和相关的调查研究,收集实验数据。通过对所获得的资料进行整理加工、归纳综合,得出初步的结论。着重于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重点进行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的评价研究及量化。 3、第三阶段(2013、42013、5)研究总结阶段。整理资料,分析研究,完成课题成果的总结和提炼,形成实验报告和研究报告,申请结题验收。八、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1) 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实践知识。掌握基本的基础知识及其操作技能。(2)利用功能室项目,通过课内、课外实践活动,逐步积累有价值的应用知识,培养了学生热爱劳动的情感,使之懂得创新实践的价值,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善于从实际中提出问题,乐于探索科学技术,具有一定的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热爱实践、劳动,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