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工作总结

上传人:lizhe****0001 文档编号:29287524 上传时间:2018-01-2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9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工作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工作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工作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工作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工作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工作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工作总结(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工作总结2007 年,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在中国科协、民政部和学会挂靠单位-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等有关单位的关怀和支持下,在以康义同志为理事长的学会第五届理事会的正确领导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中国科协七大会议精神,团结和组织有色金属工业战线上的广大科技工作者,认真履行学会职责,坚持学会宗旨,努力发挥学会桥梁、纽带作用和学会在有色金属行业的科技组织作用,各项工作取得新的进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圆满完成了全年的任务,有力地促进了我国有色金属工业的科技进步,为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2007 年学会活动计划召开学会工作会议1 项,完成0 项;国内学术活动 33

2、项,已召开学术会议 2个,12 月下旬召开的会议有两个,有 3 个会议没有召开;计划进行国内在职教育 1 项,实际进行了 5 项;参加国际会议 4 项,完成 3 项;出版工作 1项,期刊均能正常出版;以上共 58 项,完成 61 项。一、工作会议为了落实学会理事会的重要指示精神,更好地组织进行学术交流活动,协调学会各级组织的活动,加强学会各级组织的相互联系,2007 年学会秘书处和各级学委会召开了 10 个学会工作会议,其中各学委会召开的学委会工作会议 7个,学会秘书处组织召开了 3 个。(一)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理事长工作会议2007 年 1 月 31 日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召开,康义理事长和高德

3、柱、黄伯云、张懿、邱定蕃、屠海令、钮因健副理事长出席了会议,出席会议的还有杨焕文、张洪国副秘书长。康义理事长主持会议,并简要介绍了学会目前的状况及存在的问题,指出学会在新的一年里应围绕科学发展、科技创新、节能减排和资源循环利用等中心问题开展活动。杨焕文副秘书长汇报了学会 2006 年的工作和 2007 年主要工作安排,钮因健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对学会 2007 年计划进行的工作做了补充和说明。(二)中国有色金属学会 2007 年度常务理事、理事单位,团体会员单位工作会议。6 月 15 日在西宁市召开,来自行业内外的会员单位代表 124 人出席了会议。康义理事长做了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发展报告。钮因健秘

4、书长做了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工作总结,向与会代表汇报了学会 2006 年取得的工作成绩和 2007年活动计划执行情况及下半年工作安排。会上,通报了 2006 年团体会费收支情况。还宣读了 2006 年中国有色金属学会优秀论文获奖名单并颁发了证书。(三)中国有色金属学会 2007 年度学术委员会及地方学会秘书长工作会议。2007 年 8 月 21 日至 24 日在哈尔滨召开。钮因健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做了中国有色金属学会 2006 年度和 2007 年上半年工作总结报告,并传达了中国科协全国学会工作会议精神,并对学会以后的工作提出了要求。选矿、贵金属、统计、信息学委会及陕西、山西有色金属学会的秘书长在会

5、上介绍了开展学术活动的好经验。会议针对学会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对如何更好地进行学术交流发表了各自的意见,提出在开展学术交流活动中,应积极邀请相关领域的技术人员参加会议,以达到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交流。二、学术交流活动作为全国性学术团体,我们始终把组织开展学术交流活动作为立足之本,紧密结合实际,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结合我国有色金属行业存在的技术问题,积极组织科技人员进行学术交流。2007 年全年共组织召开和参加学术会议 33 次,其中国际会议 3 次,组织参会人员 85 人,发表论文 62 篇;国内会议 30 次,参会人员达 2300 人,发表论文 968 篇,出版论文集 12

6、 本。(一)国际会议1.第九届中俄双边新工艺新材料研讨会召开以组委会中方主席、两院院士王淀佐同志为团长,由 55 位中国材料界的专家和学者组成的中国有色金属学会代表团于 2007 年 9 月 18 日赴俄,参加了在俄罗斯阿斯特拉罕召开的第九届中俄双边新工艺新材料研讨会。出席会议的代表共 120 人,其中俄方 65 人,中方 55 人。俄方有 4 位院士参加了会议,中方代表中有 5 位院士。论文集共收入中俄双方科技论文 148 篇。俄中两国专家各作了 10 个大会报告,分别介绍了近年来两国材料界新工艺新材料的研究现状和最新进展。其中,中国工程院左铁镛院士作了材料工业的持续发展和循环经济的大会报告

7、,中国科学院王崇愚院士作了材料设计的一些科学问题的大会报告;俄罗斯的潘宁院士作了材料外层结构及纳米涂层的形成,潘钦科院士作了利用激光等离子喷涂技术制作高质量纳米薄膜的大会报告。与会专家对大会报告的内容进行了深入地探讨和交流。会议期间还以墙报的形式发表论文 62 篇,其中中方 18 篇。2.组团出席第九届国际充填采矿会议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组织的中国充填采矿代表团一行 24 人,出席了于 4 月30 日5 月 2 日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市会议中心召开的第九届国际充填采矿会议。会议由加拿大采矿冶金学会(CIM) 主办,麦吉尔大学、皇后大学承办。大会主题为矿山充填设计的革新与实践。 会上,中国代表就中国近年

8、来充填技术的进展作了主题发言。在 3 天的会议当中,来自中国、美国、澳大利亚、南非、土耳其、加拿大会等国家的 110多位充填专家、采矿工程师、矿山设计人员就矿山充填领域取得的成就,未来充填采矿技术发展的趋势,和矿物资源综合利用以及矿山环境保护等进行了学术交流。3.组团参加第九届东亚资源循环利用国际会议由中国、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共同主办的第九届东亚资源循环利用国际会议于 10 月 29 日-11 月 2 日在日本仙台召开,我会组织 13 人代表团参加了会议并由中南大学柴立元教授作大会主题报告。(二)国内会议1.全国有色金属工业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研讨会会议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中国有色金属学

9、会主办,7 月 25 日,在沈阳召开。申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会长康义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出席会议的还有来自全国各地的 101 家有色金属企业、设计研究院所和高校的代表。研讨会的任务是总结交流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工作经验,研讨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探索促进产学研结合约有效模式,为促进有色金属工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2.第二届全国延长铝电解槽使用寿命学术研讨会5 月 15 日在郑州召开。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钮因健教授出席会议并讲了话, 著名铝冶金专家姚世焕、梁学民、王兆文到会指导或做专题报告, 50 个单位的 114 名技术人员参加了会议,经有关专家审核,录用论文 71 篇, 会前

10、出版了论文集。会上共有 16 名代表做了学术报告。会场上的学术气氛十分浓厚,代表们针对影响铝电解槽使用寿命的关键问题,展开了自由讨论,各抒己见,取长补短,发言之踊跃,争论之激烈是近几年来少有的。3.第十届全国 MOCVD 学术会议于 2007 年 11 月 26 日至 28 日在广州召开。300 余人参加了会议,其中中科院院士 2 名,工程院院士 1 名。本届会议参会单位除了国内的院校和企业外,德国、日本、新加坡、台湾和香港的多家研究机构和院校也前来参加会议,有 40 多家知名企业参会,中国科学院院士与多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参会并做学术报告,在这次大会上共有六个专题的 107 篇学术报告进行

11、了大会或分会的交流。信息产业部关白玉处长等从国家政策的角度为 MOCVD 学术和技术指明了进一步发展的方向。中科院半导体所李晋闽所长就半导体照明与 MOCVD 的发展机遇进行了概括性、整体性和前瞻性的分析。4.首届熔池熔炼技术及装备专题研讨会于 2007 年 4 月 1521 日在云南省昆明市召开。国内外 72 个单位的 158 名代表出席了大会。这次大会主要围绕国内外有色金属熔池熔炼技术的发展状况和应用情况进行探讨,分析各工艺技术的特点、适应性和近年来的进步与发展,交流熔池熔炼技术及装备在我国重有色金属冶金中的应用和发展成果。大会交流共分四个部分进行:专题报告,生产技术经验交流,信息交流及冶

12、炼厂实地参观考察。会议发言与大会提问穿插进行,会场讨论热烈,交流气氛活跃。报告会后,大会组委会组织会议代表去云南铜业股份有限公司、曲靖冶炼厂和祥云飞龙实业有限公司进行了现场参观考察。这次大会还推动了 3 个企业改造项目方案的确立。5.第三届全国无轨采矿与装备学术会议于 2007 年 9 月 12-14 日在三峡胜利召开,72 名代表出席了本次会议。会议邀请了国家矿山工程技术和机械制造领域的学术带头人、863 计划地下无人采矿设备高精度定位技术和智能化无人操纵铲运机的模型技术研究项目负责人战凯博士,铲运机国家标准起草人、中钢集团衡阳重机有限公司高梦熊教授等专家分别就国内外地下汽车研究现状评述及今

13、后发展趋势、近几年国外地下装载机的变化与发展、矿山凿岩设备的新进展等专题做了大会报告。铜陵有色金属公司机动能源部王亚昆处长、大冶有色金属公司铜绿山铜矿冯和平副矿长等与会代表结合企业实际,分别就矿山无轨采掘工艺、无轨采掘设备研制的产学研合作、无轨采掘设备的应用与管理十无轨采掘设备的配套与技术经济评价等大家感兴趣的问题进行了广泛务实的交流,展开了热烈的讨论。6.召开第四届全国有色冶炼烟气制酸生产及装备技术会议于 2007 年 7 月 26-29 日在湖北宜昌市召开。65 个单位的 91 位代表出席了大会。2006 年是十一五开局之年,我国单位 GDP 能耗仅下降 1.23%,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

14、放量不降反升,节能减排两大指标均未能完成。这次大会围绕我国有色冶炼厂烟气治理以及烟气脱硫等技术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交流烟气制酸生产技术经验,以及国内外先进的技术与装备。生产设备制造厂家把他们新开发出来的产品进行了展示,并把他们新研发的技术成果进行了介绍。丹麦托普索公司在大会上主要介绍了该公司自主研发的 20mm 大环形(VK38)催化剂在生产中降低二氧化硫排放及减缓压降的重要作用,特别介绍了在陕西金堆城等企业的应用情况。7.2007 年力学试验技术研讨会于 10 月 28 日至 10 月 31 日在山东省烟台举行。50 名代表出席了此次会议。上海材料研究所的王滨教授,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的王

15、福生高工等人分别作了大会报告。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先进制造技术研究中心的张金生研究员等人畅谈了他们在实际工作中解决各种试验技术问题和试验机维护、保养的经验。一些代表在座谈会上提出了各种不同的有关试验技术和试验机维护、保养,以及维修改造等多方面的问题,与会的资深专家对这些问题都做出了详细地解答。8.第 3 届数字矿山技术交流研讨会于 2007 年 11 月 16 日19 日在湖南郴州成功召开。68 名代表出席了本次会议。江西理工大学矿业信息化研究所所长、美国 MineSight 软件中国代理黄勇教授等十位专家分别就数字技术在采矿工程中的研究与应用、数字技术在柿竹园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的应用等作了精彩

16、的专题报告,与会代表还就计算机与数字技术在采矿工程中的研究与应用等共同感兴趣的话题进行了广泛交流,展开了热烈讨论。三、抓好继续教育工作 (一)举办培训班和研修班学会根据我国有色金属行业科技进步快速发展的需要,组织有色金属工业各个生产环节生产第一线的技术人员进行培训,推广应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操作方法,促进我国有色金属工业持续高速发展。根据有色金属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针对我国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短缺、供需矛盾日益尖锐的现状,必须紧密结合我国地质条件和矿产资源特点,加强地质勘探,大力发展应用先进的勘探理论和技术,提高找矿成功率。为了大幅度提高矿产资源勘探的综合能力,提高地质勘探人员的技术水平,学会决定不定期的组织培训班,邀请国内著名专家对地质技术人员进行培训。目前我们已在地质部门举办了四期研修班,其中最新固体矿产勘查理论与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及探测技术应用高级研修班三期,全国探矿工程新技术、新方法推广应用研修班一期,邀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