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四川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基础知识》试题

上传人:nt****6 文档编号:29280309 上传时间:2018-01-2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6.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1四川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基础知识》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01四川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基础知识》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01四川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基础知识》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01四川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基础知识》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01四川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基础知识》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1四川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基础知识》试题(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南沙群岛在祖国南疆的最南端,是南中国海诸岛中岛礁最多,散布范围最广的一椭圆形珊瑚礁群。位于北纬 340至 1155,东径 10933至 11750。北起雄南滩,南至曾母暗沙,东至海里马滩,西到万安滩,南北长 500 多海里,东西宽 400 多海里,水域面积约 82 万平方公里,约占南中国海传统海域面积的五分之二。周边自西、南、东依次毗邻越南、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文莱和菲律宾。南沙群岛由 550 多个岛、洲、礁、沙、滩组成,但露出海面的约占五分之一。 南海诸岛是南海中中国许多岛屿、沙洲、礁、暗沙和浅滩的总称。它们分布的范围很广。南北绵延公里,东西分布约多公里。共有岛、礁、沙、滩多个。诸岛北起海

2、岸附近的北卫滩,西起万安滩,南至曾母暗沙,东止黄岩岛、自北至南,大致可以分为东沙、西沙、中沙和南沙四大群岛。 南沙群岛:是中国南海诸岛四大群岛中位置最南、岛礁最多、散布最广的群岛。主要岛屿有太平岛、南威岛、中业岛、郑和群礁、万安滩等。曾母暗沙是中国领土最南点。南沙群岛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处于越南金兰湾和菲律宾苏比克湾两大海军基地之间,扼太平洋至印度洋海上交通要冲,为东亚通往南亚、中东、非洲、欧洲必经的国际重要航道,也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通道和南疆安全的重要屏障。在我国通往国外的 39条航线中,有 21 条通过南沙群岛海域, 60外贸运输从南沙经过。 南沙群岛属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月平均温度在 2

3、5 至 29 摄氏度之间,雨量充沛,岛上灌木繁茂,海鸟群集,盛产鸟粪,两栖生物丰富,水产种类繁多,是我国海洋渔业最大的热带渔场,有浮藻植物 155 种,浮游动物 200 多种,贝壳 66 种。海域蕴藏着大量的矿藏资源,有石油和天然气、铁、铜、锰、磷等多种。其中油气资源尤为丰富,地质储量约为 350 亿吨,有“第二个波斯湾”之称,主要分布在曾母暗沙、万安西和北乐滩等十几个盆地,总面积约 41 万平方公里,仅曾母暗沙盆地的油气质储量约有126 至 137 亿吨。 南沙群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南沙群岛是我国最早发现、命名、开发经营、进行管辖和行使主权的。 据史籍记载,中国早在公元前 2 世纪的汉武

4、帝时代, 通过航海实践发现了南沙群岛。唐、宋以来,中国人民就已在南沙群岛生活和从事捕捞等生产活动。汉代,泛称包括南沙群岛在内的南海诸岛为崎头;宋代,中国将南沙群岛命名为万里石塘;在此之后至清代,又有万里长沙、千里石塘、石塘等名称。明、清时代,中国政府明确将南沙群岛划归广东琼州府(今海南省)管辖。19 世纪中国国势衰微以后,英国、美国、德国、法国和日本垂涎南沙群岛,曾多次派舰调查勘测,企图侵占;但未能得逞。1933 年,南沙群岛被当时统治越南的法国殖民当局侵占,并非法划归巴地省管辖。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军于 1939 年 3 月侵占南沙群岛。1945 年日本投降后,中国政府于 1946 年派员

5、接收了南沙群岛, 并立碑纪念和派兵驻守。1947 年又重新命名东沙、西沙、中沙、南沙 4 个群岛及各岛、礁、沙、滩的名称,再度划归广东省管辖。 南海诸岛历来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政府多次发表庄严声明,申明中国对南海诸岛拥有主权。年月日,周恩来外长在关于美英对日和约及旧金山会议的声明中指山:包括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在内的南海诸岛“向为中国领土,在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略战争时虽曾一度沦陷,但日本投降后已为当时中国政府全部接收。”其后,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月日、月日,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中国一再发表声明,重申中国对包括西沙群岛、南沙群岛在内的南海诸岛享有合法

6、主权,绝不容许任何国家以任何借口和采取任何方式加以侵犯,任何外国侵占南海诸岛的岛屿以及在这些地区进行开发或其他活动,都是非法的,不能允许的。 南海诸岛行政上一向隶属广东省管辖。年月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审议国务院议案,决定设立海南行政区,将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改由海南行政区管辖,仍在永兴岛设“西沙中沙南沙工委办事处”。1992 年 2 月25 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及毗连区法,重申南沙群岛等岛屿及其海域是中国领土和领海。中国人民海军行使着保卫中国主权的职责。今天,在浩渺无垠的南沙海域,人民海军在南疆一线 6 个礁盘上的五星红旗下守卫着祖国海疆。 中国台湾当局一直派军队驻守在

7、南沙群岛的最大岛屿太平岛上。南中国海,剑拔弩张。由菲律宾国会通过的法案以及美国“无暇”号侦测船所引发的南海争端,目前局势有扩大化的趋势。美国军方态度强硬,部分学者再次老调重弹,鼓吹中国军事威胁论;日本、印度又各怀鬼胎,开始插手此次南海争端。与此同时,中国民间表示坚决捍卫中国主权及领土的声音日渐高涨。但与此相反的却是,中国军方代表在期间表示:南海局势并不能称得上紧张;中国政府态度温和,只是派出渔政船只出航巡逻。媒体都聚焦于中国对此事件的“温和论调”上,比起此前,针对德国、法国在西藏问题、以及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的态度来看,中国此次的态度明显温和。到目前为止,仍然只是停留在以外交手段解决此次问题的层

8、次上。而且,比起美国的军舰护航,中国也只是派出渔政船只出巡南海。态度不可谓不温和。南海是中国四大海域中面积最大的海域,同时也是中国同周边邻国争议最大的海域。南海诸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是自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由于南沙群岛及其周围海域被探明有着巨大的水产资源、丰富的油气和矿产资源,也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和贸易通道。南沙群岛不仅有可观的经济地位,而且还具有重要的军事战略地位。南沙群岛扼两洋、制八方,前出大陆上千千米,军事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南沙群岛现状可谓是:六国七方对峙角逐,美日印澳意图插手。从 60 年代开始,我国南沙群岛露出水面的岛礁以及海域被周边国家侵占和分割,

9、资源遭到大量掠夺。这些国家包括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和文莱,印度尼西亚则霸占部分海域。加上中国大陆和台湾,目前 6 国 7 方在南沙群岛形成对峙和角逐局面。南中国海问题牵涉到两个层面的棋局,一个是区域性的领土争端棋局,一个是中国和平发展的总体战略棋局。在处理本次事件时,必须要以这两个棋局为重。当前,金融危机肆虐全球。虽然中国迄今为止,受金融危机影响最小,但由于中国经济对外依存度高,出口依赖国外市场,因此,此次危机对中国的冲击也不可谓不重。且在当前形势下,各国贸易保护主义开始抬头,贸易保护主义的魅影开始重现。同时,美国军方在中国期间,就借中国军费增加一事再次鼓吹“中国军事威胁论”。为了力保经济稳

10、定增长,中国以大局为重,力促各国在经济上合作,消除国家间合作的不必要摩擦与冲突,也就成为必然之举。在南海事件爆发后,美国军方的言论有增无减。如期中国派出军舰出巡南海,恐怕正中美国军方下怀,给人以口实,实对中国不利。然而,一些历史事实是否让我们必须直面呢:1974 年 1 月,内忧外患的中国和积贫积弱的南海舰队,以两艘扫雷舰、4 艘猎潜艇的劣势兵力打败了南越海军的驱逐舰、护航舰,收复了西沙;如今,国力强盛、海军实力在东亚领先的中国,在南海权益问题上却无法令那些国力、军力均只有中国一个零头的小国知难而退,个中奥妙,足令国人深思。涉及领土和主权纠纷的外交原本就是最艰难的艺术,而这门艺术最基本的哲学就

11、是,姿态不妨灵活,立场不能不坚定;技巧可以“复杂”,底线却越“简单”越好:通过言语和合法的行动,把本国对这一问题上的要求、底线明明白白地昭告对方,昭告天下,让他们很容易地了解,哪些是可以商量的,那些是不容商量的,惟有如此,可以商量的问题才会变得容易商量;也惟如此,不容商量的问题才能显得凛然不可侵犯。1 主权属我 搁置争议 共同开发 要缓和 不要紧张 要合作 不要对抗 要和平 不要战争 2 中国一惯奉行的是防御性国防政策与和平外交政策 作为我们中国海军既不能放松警惕也不要太神经质 总之一句话“人不犯我 我不犯人 人若犯我 我必犯人” 中国海军完全有信心有能力捍卫中国南海 12 海里领海 200

12、海里专署经济区和 350 海里大陆架 “识时务者为俊杰”无论越南还是菲律宾对中国宣战就等于终结自己的军队 这一点越南和菲律宾比我们中国更清楚 3 中国和菲律宾的岛屿争端和军事摩擦其实就是中国和美国之间的岛屿争端和军事摩擦 中国如果和美国开战的话 南海将永无宁日 世界将不得安宁 不利于和平与发展这一主流 可想而知 南海如果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使用武力解决的话这是不可想象的 但是中国从不放弃武力 从不惧怕战争 现在也是 将来也是 所以说主权属我 搁置争议 共同开发 有关各方切实履行南海各方行为宣言 这才是解决南海争议的有效途径4 有的专家曾经这样预言:“ 中国的军事实力什么时候和美国相当了甚至超过了 南海的问题就自然而然解决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