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负专项督查自查报告(精选多篇)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29280305 上传时间:2018-01-23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减负专项督查自查报告(精选多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减负专项督查自查报告(精选多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减负专项督查自查报告(精选多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减负专项督查自查报告(精选多篇)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减负专项督查自查报告(精选多篇)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减负专项督查自查报告(精选多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减负专项督查自查报告(精选多篇)(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减负专项督查自查报告(精选多篇)减负专项督查自查报告(精选多篇)第一篇:学校教育信息化应用专项督查自查报告学校教育信息化应用专项督查自查报告在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发展战略中,教育信息化是推行国家信息化的重要基础,也是从内涵上落实教育现代化本质要求的必然选择。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我区静安区教育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等六个文件的精神,我校根据有关专项督导的要求,认真自查,本着求真务实的原则,坚持在推进学校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作到以合理规划、分步实施、滚动发展为指导方针,围绕信息化环境建设、师资建设和普及信息技术教学与应用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做了一定的工作,现汇报如下: 一、把握机遇,加快建设,努力营造

2、信息化教育教学的新环境。 1.理清思路,明确目标 信息化教育是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有力武器,是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核心的课程改革的趋势所在。在学校的四年规划中,针对学校信息化建设的现状,我们提出要加大对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与开发,建立了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的信息技术工作领导小组。我们通过管员的培训,了解了学校络的建设与促进学校管理之间的关系;通过自学,初步掌握了络应用的基本技术,为推进学校全体教师的计算机能力提高起了培养作用。通过学习,我们认为信息化教育的重点并不是要让师生学会使用因特,掌握计算机技术本身,而是要通过计算机与络的强大功能探索新的教育体制和教学模式,培养出能适应信息时代需求的具

3、有较强信息能力的新型人才。这才是我区大力开展信息化教育的目标所在。 2.珍惜资源,合理应用 在区有关部门的关心下,我们学校现有 2 间计算机房,面积为 90 平方米,共有计算机 178 台(含库存待处理机器) ,实际使用学生机88 台,教师计算机 30 台,生机和师机比例分别为 6:1、2:1。我们学校为了方便教师和学生教学用书和学习用书,打破借阅的常规,我们学校还在总部新建设了一个电子阅览室。学校为上校本课程的教师人人配备了一个 64b 的闪存盘,方便教师们储存上下载的资源,制作课件后在课堂教学中应用。今年一年级二期课改全面推广,学校又为一年级每位语、数教师购买了教学软件,以便于提高课堂教学

4、效益。近年来学校对信息化建设投入的经费达上万元(初步统计) 。学校拓宽校园的节点分布,使办公室电脑也能作到联。我们建立新江宁小学的教学资源建设管理规范 、 教学资源建设人员职责及评比办法 、 络设施维护工作管理规范 、 络管理人员工作职责 、电教设施管理规范 ,使工作有依据,评定有标准。 3.开发资源,提高效益 络作为新兴事物,很多教师都能迅速地接受它,利用它的资源为教学所用,但是只是较多地作为电子黑板,于是,我校管室把“以上下载,市场购买和自行制作”为建立学校教学资源信息库的主要途径,教师制作的优秀课件可以资源共享,学校的门户也建立了许多的教育链结,方便教师浏览和借鉴最新的理论和观念,使“二

5、期课改”的理念成为全面推进教学改革的理论支撑,成为师资队伍自培途径的一个补充。 4.扎实培训,优化队伍 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关键在于建设一支具备现代化信息素养,与络信息平台具有亲和力的现代化师资队伍。我校通过三方面的工作积极开展教师信息化技能培养的工作:第一是依托教育学院的计算机能力测试和未来因特教育培训;第二是工会积极开展各种基本计算机能力的校内培训和各项比赛,优胜者进行奖励;第三是通过区校的教学比武和区“赛马场”活动,促使教师结合课堂教学的需要,进行络教学,课件制作的自我培训。作到以课件制作驱动,以理论培训支撑,以课程整合发展。 二、不断探索,认真实践,努力实现素质教育的新突破。 教育信息

6、化建设的最终对象是学生,因此我们认为它必须以各种形式,贯穿于素质教育的整个实施过程,促进教育的深刻变革和教学效率的有效提高。 1.学生学的转变 在教学思想上必须实现三个转变:教师中心向学生中心的转变,内容设计向过程设计的转变,单学科教学向多学科整合教学的转变,在教学模式上向学生的自主学习、资源性学习,协作性学习转变。这些转变使信息化教学成为可能,而信息化教学的推进又使络的教学成为可能。实现了教学信息化以后的平台不再是讲台、课本、教师,而是互联,跨越了时间和空间,进而实现了教学平台的跨越。现在,我们学校的所有一年级四个教师都实现了多媒体教学,使学生的基于资源性的学习成为可能。而我们有的学生就是在

7、老师布置的课后上查资料,或者是在学校提供的联计算机上进行相关知识的搜索,对学校门户和科学院特色的浏览,都使学生增进了主动学习,独立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 学生在学习中,老师提供的是交互式的、自主化的学习环境,教师一方面可以示范,一方面可以借助“分组讨论“、 “开展学生之间的协同学习” ,适时地了解学生学习中的思维和学习进程,恰当地进行学习过程的调控。 2.教师教的转变 课程不再是老师灌输的知识,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讨新知的过程,是课程内容持续生成和转化的过程。比如我们学校校本课程的教学中,老师都是要求学生在课前、中、后进行相关内容的上收集,然后按照要求作成小报、ppt 等进行展示,进行知识的分

8、享。通过教育信息化的工作逐步推进,我们学校教师对于教学的传统观念发生了变化:黑板不是教学板书的唯一,电脑实物投影不再是简单的书本知识的再现,教师手中不再只依赖粉笔。教学的信息让学生自己去搜集,获取有用的信息,然后教师帮助他们一起去整理信息,分析信息是教师教学观念转变的具体体现。 教师在应用教学软件或是课件时,将教学重点和难点问题,通过大屏幕解决,使教学内容及过程形象、直观、生动,易于教学双方的情感交流,生动的讲授加上恰当的现代媒体的辅助成为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学方式。通过信息化的教育,教师可以使课堂教学和实践环节相结合。例如在信息科技课上,老师可以一边利用电子黑板进行示范遥控演示,一边可以利用监控

9、功能将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管理,还可以利用转播功能将学生练习中的典型问题进行全班解析。这样,将诸多的教学环节连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优化了课堂教学内容的组织形式,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3.学校管理的转变 由于建立了学校的门户,从学校的管理机构来说,资料的上传、下载,教师的学习疑难的解答,上教研的开展和监控等,都成为学校管理的有利途径。 信息了解的适时性: 教师能通过学校的门户了解学校一周工作安排,通过与教育局的链结,了解教研和学习的信息,避免中间环节的拖延,防止遗漏重要信息;而教导处等部门就可以利用管的优势了解教师平时浏览的内容,帮助学校了解老师的所思、所需,提供今后工作开展的思路。 资料上传

10、的及时性: 由于我校各个组口都建立了表格下载和上传的窗口,因此每月老师需要上交的资料,有的就可以通过电子表格直接传送给有关部门,不仅可以方面教师,同时可以使管理部门工作效率得以提高; 论坛应用的亲和性: 在学校建立的交互式的上论坛,不仅可以方便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教师和家长、教师和教师之间的交流,还可以为领导和教师之间的交流提供一个很好的平台。学校的管理层可以通过点击浏览教师之间的学习讨论的内容,还可以参与谈论,及时地解答教师的疑惑,不仅方便,还由于可以使用“昵称”屏蔽自己的真实身份,让领导真正地走入群众的心中,让学校管理更具人性; 4.课程整合的转变 课程整合是信息技术从学习对象转到学习

11、工具的一种阶段发展理念,而不是专门讲授计算机的程序设计,是将计算机结合到我们的课程中去。整合的研究探索最终不是教师单向传授知识的演示工具,是把外部世界引入课堂,为学生直接获取大量信息提供帮助,把计算机作为认知工具,以各学科的学习作为载体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是将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为目的的新的课程。 首先我们要求教师作到把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的关系如同教师使用粉笔黑板一样地有机融合。但是不排除传统媒体,该用什么,就用什么。 其我们要求教师关注学生基于计算机文化的智能知识结构的形成,也就是说要有意识地将学生在学科学习中通过任务驱动方式学习信息技术,在学校的校本课程中,我们老师都要求学生学会质疑一个小

12、问题,解决一个小问题的课题小研究开展学习,这种学习需要学生搜集大量的资料,学会归纳和整理,组合应用作品来展示自己的认知过程和学习结果的。在这一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信息素养、动手实践、创新意识随着课程的开展而不断地发展。 另外,教师创设虚拟情景,培养学生观察和思维能力,借助媒体的多元呈现,培养学生自主发现和探索的学习能力,借助论坛和多形式的作业让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表述自己的思想,形成个性化的观点和知识结构,提供给学生反馈的机会,调整老师的教学策略和学生学习起点及路径。 最后,充分发挥络在校本培训中的作用。我们注意到,络教学注重上学习和交流,而校园络是校本培训的一个主渠道。为此,我们在“校校通”工程建

13、成开通后,马上建设开通我校的校园。教师学习、培训后能够在我校的校园上进行相互学习,交流教学设计。教师们的体会是:“信息化教育给我们一种全新的理念,络时代让我们拥有无限的空间。时代变了,对教师的要求也变了。我们的教师不能像以前所描述的那样“燃尽自己,照亮别人” ,而应是“挂在互联上的明灯,不断充电,永放光芒” 。 5.教师培训的转变 以前的培训知识依托于教育学院,现在学院给了我们更多的自主,于是我们积极开展教师计算机培训活动活动,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措施: 首先,由骨干教师先行培训,协同年轻计算机教师一同摸索成功的经验。在主讲教师的引导下,老师们就学习方法、内容、资源、技术、教案、作品设计进行交流

14、、切磋,为日后的全员培训开了一个好头。 第二,加强日常研讨,不断进行反思,使培训效果更趋完善。培训前,我们强调充分的集体备课,着重解决观念转变和技术支持的问题;培训中教师们尊重主讲教师,充分发扬民主,充分讨论,主讲教师针对各个教师的不同特点,因势利导,切实解决实际问题。我们认为参加培训的教师之间进行交流与沟通是十分必要的,它有利于教师们在教育教学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地反思,有利于教师本身观念的不断更新。因此,在培训结束后,参加培训的教师都要进行一“回顾与展望”的研讨活动。研讨活动都以研究为主,有理念的学习,有个案的分析,有决策的探讨。教师们事先进行认真的准备,畅谈学习过程中的体会以及遇到一些问题。

15、 第三,举行竞赛、小结及经验交流活动。我们采取聚餐沙龙、座谈会等相对宽松形式,通过交流和研讨,使教师们的教学经验、反思心得都能以成果的形式得到收获和交流。让好的老师的作品启发其他的教师,对教师进行技术和思路上的帮助。 我们觉得,单纯的教育理论、教育技术培训难于直接与教师学科教学融合,在教师培训中往往有隔靴挠痒之感。通过教育信息化的培训,并不是直接通过教育理论、教育技术的学习,而是学习者在思想上产生震撼,从而主动探索出一条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教学实践的途径,在不自觉中实现了现代教育技术和学科课程的整合。 我们立足计算机培训通过启发式、互动式等“大脑风暴”手段,使接受培训的教师通过学习,既熟练地掌

16、握了计算机操作方法,又提高了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能力,实实在在地收到了成效。 三、完善建设,服务师生,推进信息化教育建设 1.我校推进信息化工作建设的成果 教学环境得到了优化: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不仅牵扯到老师的培训工作,使教师的观念得到一个质的跨越,另外学校还要建立一个整合程度比较高的计算机化教学环境,让科学技术成为学校提高教学质量的第一生产力。学校配备了计算机房,不仅对学生开放,更欢迎老师来使用,同时学校办公室的计算机进行联,教师可以随时上查阅资料,上传和下载;教师里配备了实物投影仪、手提式计算机、投影仪等,让教师教学时随时使用;学生在上课的时候,可以根据需要,通过浏览查阅资料,丰富知识。由于信息化学习的特点决定了很多信息具有获取的随意性,因此我们还开展了有关“络安全”的教育,让学生学会抵制不良,学校管室还进行了有害信息的技术屏蔽,保障学生的安全。现在,学校的校园成为了交流的平台,为师生提供信息化处理的多样化的学习材料和学习对象资源,逐步开始实现信息显示多媒体化、信息传输络化、信息处理智能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