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学校和学制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29279795 上传时间:2018-01-23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1.6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五章学校和学制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第五章学校和学制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第五章学校和学制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第五章学校和学制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第五章学校和学制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五章学校和学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章学校和学制(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章 学校的产生与发展,一、学校教育制度的概念与类型1、学校教育制度的概念简称学制,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组织的总体系统,它规定了各级各类教育组织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学习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衔接关系。,2、学校教育制度的分类(1)根据学校教育制度的权力支配主体划分中央集权制地方分权制中央地方合作制,马丁路德金曾有一篇著名演讲:“我有一个梦想”,“我梦想有一天,我的四个孩子将在一个不是以他们的肤色,而是以他们的品格优劣来评价他们的国度里生活”,“我梦想有朝一日,那里的黑人男孩和女孩将能与白人男孩和女孩情同骨肉,携手并进”,(2)根据教育制度的选拔分层功能划分双轨制单轨制分支型,3、我国学制的

2、沿革我国近代学校的诞生以1862年京师同文馆的设立为标志。1898年京师大学堂的创办标志着中国高等教育的开始。,1、壬寅学制1902年,(2) “癸卯学制”,1904年分三段七级(20-21年)第一段为初等教育:蒙养院4年、初等小学堂5年、高等小学堂4年第二段为中等教育:设中学堂5年第三段为高等教育:高等学堂或大学预科3年、大学堂3-4年、通儒院5年,(3)壬子癸丑学制分三段四级(共17-18年)第一段:初等小学校(4年)和高等小 学校(3年),共7年第二段:中等教育设中学校4年第三段:高等教育:不分级,设大学 但一般大学预科3年,本科3-4年,(4)壬戌学制(“六三三”学制)1922年学制分

3、三段四级第一段:初等教育(初小4年和高小2 年)第二段:中等教育(分初中3年和高中3年)第三段:高等教育(4-6年),(5)1951年学制四段: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1986年我国颁布九年义务教育法;随着时代的发展,终身教育的学制特征日渐增强。,二、学校教育制度的形成和发展1.非形式化教育阶段()教育主体与教育对象具有不稳定性;()没有专设的教育机构,教育与社会生活融为一体;()教育的内容只是为了满足社会生活和劳动生产需要(如行为规范、习俗经验、原始的宗教艺术、劳动的技能、体格锻炼等);()教育传播媒介主要是靠语言和形体示范;()儿童在模仿成人的活动中学习。,我国古代的教育场景,.

4、形式化教育()教育主体确定;()教育对象相对稳定;()形成系列的文化传播活动,所传播的文化逐步规范化;()大抵有固定的活动场所和或多或少的设备;()由以上种种因素结合而形成独立的社会活动形态。,.制度化教育()学校化。把教育等同于上学。()制度化。明确规定各种制度,如入学制度、教学制度、考试制度、学籍管理制度等等。(3)封闭化。它按自身的特有的标准,以自身特有的规则、规范构筑壁垒,形成其它系统、其它实体、其它过程的排斥性,导致正规教育“十分狭隘”。(4)标准化。用划一的标准与规格来管理,保持教育系统的一致性。,4、教育制度的批判时期5、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1)终身教育理念指人们充分地开发和利用

5、各种各样的教育资源,在漫长一生中所接受的各种训练和培养的总和,;,时间上:贯穿人的整个一生(从摇篮走向坟墓的过程)空间上:从传统的学校扩展到与人们实际生活相关的各种环境,(2)全民教育1948年世界人权宣言: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1990年,世界全民教育宣言提出要普遍提供学习机会、重视平等、强调学习成果、扩大基础教育的手段与范围、改善学习环境和加强合作等。2000年,达喀尔行动纲领,(2)全民教育即全体国民都有接受教育的基本权利并必须接受一定程度的教育,通过各种方式满足基本的学习需求.,我国教育发展不平衡,秋游,打猪草,同在蓝天下,全民教育普及入学机会并促进平等基础教育把重点放在知识的实际获得

6、 和结果上扩大并重新确定基础教育的范围促使社会各方面确保使所有学习者都得到他们需要的营养、卫生保健等一般的物质和情感支持;使他们积极参与,(3)教育的民主化。,首先是教育机会均等;其次是指师生关系民主化再次,是指教育活动、方式、内容等民主化,为学生提供自由选择的机会,(4)教育的多元化。教育的现代化。,(4)教育的多元化,具体表现为:教育目标的多元课程内容的多元教育方法与手段的多元办学形式的多元,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我们应首先,开展多元文化教育,但主流文化不可支援其次,开放的态度和视野再次,大力发展多元文化教育,(5)教育的现代化,主要表现在现代人的观念的确立,教育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应用的广度和

7、深度的不断提高,教育制度的不断创新,三、学校教育制度的制约因素1、政治经济制度、生产力和科学技术水平以及民族文化传统,2、生产力水平名校“抉贫斗富”1998年,普林斯顿大学,收入46500美元以下的学生,其贷款用奖学金代替。2004年,哈佛宣布年收入在4万美元以下的教育费用全免。2005年,耶鲁大学宣布年收入在4.5万美元的学生,费用全免。2006年,宾西法尼亚大学,5万美元以下的学生,费用全免。2006年3月30日,哈佛宣布在6万美元以下的学生,费用全免。,民族文化传统,2、人的身心发展美国曾经有过一个“神童”赛达斯。他6个月的时候可以识别出26个英语字母,2岁读完了小学课程,12岁考入哈佛

8、大学。但是,14岁时,他却进了精神病院。这一切其实都是赛达斯的父亲一手造成的。赛达斯的父亲是个心理学工作者,他一心要把儿子培养成一个“天才”。赛达斯刚一生下来,父亲就在摇篮周围挂满花花绿绿的英语字母卡片,并不停地读。赛达斯一会说话,父亲便立即用小学课本代替了各种玩具。赛达斯的童年没有游戏,没有同伴。就这样,他在12岁时考上了哈佛大学。但他的父亲还不罢休,继续给他施加压力,让他拼命学习。赛达斯终于承受不了过重的压力,精神崩溃,进了精神病院。,3、个人利益的博弈,四、实施教育的场所学校1、学校的概念与产生条件(1)学校的概念学校是指人类进行自觉的教育活动,传递社会知识文化,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

9、为一定社会培养所需人才的机构。,(2)学校产生的条件夏朝:“乡学” “夏以射造士”商朝:“瞽宗” “殷以乐造士”周朝:“国学和乡学” “周以礼造士”,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对学校条件的规定:组织机构和章程合格的教师符合标准的教学场所及设施、设备办学资金和稳定的经济来源,瑞典学者胡森:全日制学习年龄规定教学方式课程,现代意义上的学校应该具备的要素:外部环境内部结构价值理念人际关系发展战略,2、学校的类型(1)我国古代学校类型:官学、私学、书院官学:夏商周:学在官府汉代,中央官学:太学、鸿都门学和官邸学,地方官学:郡国学校,唐朝,地方官学主要有经学、医学和崇玄学,中央官学分国子学、太学、四

10、门学、书学、算学、律学和广文馆,明清中央官学:国子监、宗学、觉罗学、八旗官学、景山官学、咸安宫官学、算学和俄罗斯文馆。地方:府州县卫学、社学,私学:春秋中期秦朝汉朝(书馆和经馆)书院:唐末宋朝,(2)我国现代的学校依据学历的不同层次,可将学校划分为学前、小学、中学、大学三类;依据学校运行管理方式的不同,可以将学校分为义务教育学校和非义务教育学校;依据培养人才规格的不同,可以将学校分为普通教育学校和职业教育学校;依据办学主体的不同,可以将学校分为公立学校、民办学校和转制学校。,(3)西方学校的类型:文法学校教会学校世俗化学校实科中学新型学校,3、学校的性质:(1)学校是一个规范性组织(2)学校是一个公益性组织,4、未来的学校你认为未来的学校应该是怎样的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