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必然”的意外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29279793 上传时间:2018-01-2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次“必然”的意外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一次“必然”的意外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一次“必然”的意外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一次“必然”的意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次“必然”的意外(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一次“必然”的意外2006 年 3 月的一天,几位学生正在课间玩耍。时而嘻嘻哈哈;时而你推我拉,一不小心几位学生倒在了一起,突然一声撕心裂肺的惨叫震惊了大家,只见一位女生痛苦的耷拉着右手班主任老师立即将她送就近医院救护,经诊断,该生右上臂两处骨裂。与此同时,我对周边学校进行了类似事件的调查,发现:多数学校每学年都有在校学生意外伤害事故发生(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 2004 年至 2005 年的全国性大型调查发现,安全事故已经成为 14 岁以下少年儿童的第一死因。在对全国 11 个城市 4.3 万余名中小学生进行的调查显示:非致命安全事故的发生率为 24.1%,其中造成身体损害的占 1.64%,

2、永久性伤残的占1.01%) ,而上体育课或课外活动时造成的伤害事件是各种意外事件中频率最高的。如何有效地预防和妥善处理校园意外伤害事件,这作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难题已经摆在了整个社会面前。作为一名在教育第一线的体育教师,试问现在的孩子怎么这样容易受伤、这样弱不经风、这样憔悴?如此学生能担当起建设祖国的重任?一、学生身体素质测试成绩令人担忧事后我们抽调校医和体育教师组成一个体检小组,对全校学生进行了一次全面的体质健康测试(主要测试:身高、体重、心率、肺活量、50 米、800 米) 。并与 2003 年、2004 年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成绩比较。统计分析被测试的 736 名学生中,学生营养不良率由20

3、03 年的 22.76%下降到 14.17%(减少了将近 9 个百分点) ;超重、肥胖率却由 7.69%增长到 17.91%(递增了 10 个百分点) 。男生营养状况要好于女生,而男生超重、肥胖率则高于女生。四至六年级 800 米测试成绩更令人吃惊,有 27.21%的学生不能坚持跑完全程(其中女生多余男生,个别特别肥胖的学生根本不想参与) ,这怎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那么,学生体质下降到底谁之过?二、学生体质下降是“谁”之过学生体能下降,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学校原因、家庭原因、个人原因、社会原因。1、学校重文轻体,学生体育锻炼不足。在校学生的人身安全是悬在学校领导头上的“一把利剑” ,惟恐

4、有一点闪失。如只注重学科课程,忽视活动课程;注重文化成绩。忽视体育锻炼;注重体育比赛,忽视体育健身;注重体育设施的投入,忽视体育设施的使用率;注重体育制度建设,忽视体育习惯的培养。这些做法直接影响到学生体育活动的时间和活动内容。2、家长、长辈的溺爱。现在的孩子多为独身子女,父母视为掌上明珠,不让孩子吃苦受累,更多的家长缺乏基本的营养知识,致使膳食结构不合理,从而使孩子进食过多的脂肪、高糖食物,导致超重肥胖。而且现在一个家庭往往只有一个孩子,每一个孩子的身边都有七八位家长的呵护,学生在学校的安全问题,不仅令校方头疼,更牵动着千千万万家长的心。此外,家长更容不得孩子在学校里有一点闪失,稍有闪失就到

5、学校纠缠甚至赔偿,于是造成学校的体育课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任何可能会出现意外的活动内容都会被禁止,有的学校甚至不敢搞长跑运动。3、缺乏地区性体育锻炼的氛围。在社会高度发展的今天,各个地区营业消费的场所不断增加,而公益性活动场所越来越少。而社区体育活动往往是针对中老年的“夕阳健身锻炼” ,很少把小学生纳入其中。4、学生意志薄弱。现在学生从小养尊处优,不懂也不肯去拼搏去努力,精神意志十分薄弱,平时又懒得进行体育锻炼,也难以意识到体育锻炼对个人成长所起到的作用(学生是如此,家长更是这样) 。自身缺乏刻苦锻炼的毅力,所以根本形成不了锻炼的意识和习惯。三、意外伤害事故严重阻碍素质教育的再推进频频发生的校园

6、意外伤害事故和责任的难以分清,致使学校素质教育受到不利影响,令学校产生了惹不起,躲得起的心理。 (由团中央、教育部、公安部、全国少工委主办的“中国少年儿童平安行动”活动组委在北京、上海、广东、陕西等 10 个省市进行的关于中小学生安全问题的调查显示,家长担心孩子受到伤害的地方依次为:学校占 51.44%,公共场所占 36.32%,自然环境占10.44%,家里占 1.8%。这一调查表明,学校竟成为家长们最担心孩子受到伤害的地方)现在不少学校在许多学科上都存在“因噎废食”的现象,正所谓“安全第一牢记心,素质教育抛脑后” 。有些学校为了避免承担高额赔偿的风险而刻意回避正常的课外活动,学校只能强行规定

7、在体育课中不准学生使用体育器械,甚至拆除如双杠、单杠等容易造成损伤的设施;取消了对抗性强,有风险的活动。像跳羊,翻单杠都被排出体育课之外;还有的学校不到上课时间不准学生到操场,课外活动时间不让学生逗留校园;有些学校更是不敢组织户外活动。从网络查寻获悉在广州,甚至有的学校禁止学生外出参加学习;有的学校不允许提前到校,要求学生放学后尽快离校,学校领导和老师可谓用心良苦。既便如此,校园内因楼道拥挤造成学生受伤、课间追跑打闹造成划破或骨折、课堂上被铅笔头扎伤、自带水壶在泡水过程中被烫伤等意外事件仍然让人防不胜防。学校对校园意外伤害事件的惧怕和作出的以上种种预防措施极大地影响了素质教育的推进。有教育专家

8、指出“以牺牲许多对孩子健康成长有益的活动来避免个别学生发生意外伤害事故,总让人感到得不偿失,从个人的角度看没有什么,但是我们对现代青少年一代提倡的创新精神和个性发展则无从谈起” 。四、学校是解决学生体质健康问题的关键学校要不断提高对体育卫生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确保学生每天 1 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同时通过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体质健康状况,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科学的锻炼。1、加强对学生的营养知识宣传教育。学校一方面开足开齐健康教育课;一方面可通过讲座、广播、板报等形式使学生掌握营养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自我保健意识。2、加强与家长的联系。通过告家长书、家长学校等形式使家长掌握如何平衡膳

9、食,合理营养,从而共同培养学生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并以安全教育为契机,提高家长的安全意识。逐步让家长认识到:孩子的“健康身体”和“学习成绩”孰轻孰重。3、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增加体育活动时间。让学生放下包袱,到操场上、阳光下去陶冶身心,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加体能的消耗,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从而促使学生身体均衡发育。4、加强体育教学,防止 “因噎废食” 。一方面要引入商业保险机制,将事故风险纳入市场化运作,以应对家长和学校可能因伤害事故而出现纠缠不朽的局面;另一方面要加强体育教学质量,确保体育课堂教学内容丰富多彩,确保体育锻炼的负荷量和负荷强度科学合理。五、基层教师呼吁:校园安全立法亟待

10、解决的问题是,明确校园安全主体,建立健全校园各类安全机构学校是育人的场所,需要稳定和良好的秩序,可是目前的校园安全状况却令人担忧,制定相关法律迫在眉睫。 “面对一起起事故的发生,突现出学校安全教育、安全管理不到位,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家长及学生的安全意识淡薄。 ”因此在增强学校、家长、学生安全防范意识的同时,要从根本上解决校园的安全问题,必须通过校园安全立法,以法律特有的强制性、权威性,来规范校园安全管理行为。1、加强教育立法,建立健全相关的制度和措施。由于学校意外伤害事故令学校苦不堪言,而现有的法律法规对审理类似案例又嫌过于原则,因此,教育部于 2002 年 3 月 26 日制定了学生伤害事故处

11、理办法 ,并于 2002 年 9 月 1 日开始实施。但就地方立法而言,目前全国仅有上海市和深圳市制定了相关法规而且仅仅局限于中小学生。各地应加强相关立法工作,为校园意外伤害的预防和解决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强对学校特别是小学教育教学设备的安全检查力度。支持并督促学校改善其教育教学设施,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从而也为减少校园意外伤害事故提供了物质保障。2、加强对师生及家长的安全教育力度首先应通过请专家学者来校讲座或采取培训班的形式来提高教师的责任心和职业道德水平,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科学的教育与管理,从而有效地预防校园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同时也保证了即使发生

12、了意外伤害事故,教师也有足够的专业知识科学合理及时有效地解决遗留问题。加强对学生及家长的安全教育力度是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将安全教育单列为一门课讲授给学生。使学生可以接受科学的安全知识教育,学会自救自护。同时教育家庭成员,使家长一起携手共创平安美好校园等主题活动。根据学生的特点,开展灵活多变、形式各异、寓教于乐的活动,让学生们在潜移默化的教育中树立牢固的安全法制观念。从而加深对安全法制教育内容的理解,扎实有效地提高了家长和学生自身安全的警觉性和安全意识。另外加强对学生的爱心教育,使每个学生都能做到宽容、理解和关心他人,从而可以有效地避免人为伤害事故的发生。3、加大校园意外伤

13、害事故处理办法 的宣传力度。采用案例分析或知识问答等多种形式,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对该办法进行广泛宣传。使广大师生以及学生家长对学校的责任有一个科学正确的认识。这对于校园意外伤害事故责任的科学解决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校园意外伤害事故是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是关系到亿万师生以及广大家长的复杂工程,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教育界人士普遍认为,在增强学校、家长、学生安全防范意识的同时,要从根本上解决校园的安全问题,必须通过校园安全立法,以法律特有的强制性、权威性,来规范校园安全管理行为。从学校及师生安全需要的实际情况出发,明确社会各个方面、特别是学校安全管理的规范要求,并采取有力的措施,保证规范落到实处,确保学校及师生安全万无一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