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区域一体化中的中日经济合作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29279401 上传时间:2018-01-2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亚区域一体化中的中日经济合作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东亚区域一体化中的中日经济合作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东亚区域一体化中的中日经济合作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东亚区域一体化中的中日经济合作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东亚区域一体化中的中日经济合作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东亚区域一体化中的中日经济合作》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亚区域一体化中的中日经济合作(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东亚区域一体化中的中日经济合作前言 自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东亚经济发展受到严重挫折。日本经济的十年不景气、美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衰退日元对美元汇率的下跌为东亚经济的重振投下了长长的阴影。制造业大国的兴起则使东亚经济的发展前景了几分前言 自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东亚经济发展受到严重挫折。日本经济的十年不景气、美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衰退日元对美元汇率的下跌为东亚经济的重振投下了长长的阴影。制造业大国的兴起则使东亚经济的发展前景了几分不性。面对 21 世纪的挑战,东亚经济合作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东亚的课题。 日本是亚洲经济大国,世界经济大国。是亚洲经济大国,世界人口大国。日中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两国经济有着的

2、互补性。中日两国来说,合作则两利,不合作则两败俱伤。中日两国的经济合作是东亚经济一体化的关键。 本文节东亚经济合作的历史与当前所面临的挑战。节日中两国经济合作的历史与现状。节介绍对FTA 的。节东亚金融合作问题。最后是简单结论。 节 东亚经济合作的传统模式与当前所面临的挑战 在几十年中, “亚洲奇迹”除了应归功于东亚各经济体的对内社会和经济发展政策(世界银行,1993)外,东亚之间的经济合作也功不可没。合作是以日本主导的“雁行模式”为主要特征的。 “雁行模式”的要素是:各国自身的资源禀赋生产并出口优势的产品。按收入由高到低排列,不同按产品的化程度,分别主要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资本密集型产品和技

3、术密集型产品。不同收入的化不等的产业和出口结构。收入较高的为收入较低的资本和技术,而后者则为前者劳动密集型产品。另的合作是:高收入资本和技术密集较高的中间产品而低收入则从事劳动密集的来料加工或组装和装配,收入的优势的转移将本国产业和出口结构的提升。 (1) “雁行模式”的维持需要一系列条件,包括: 不同优势的所出口的不同产品有足够的需求; 后进对资本品和技术转让的需求能够; 在贸易伙伴之间且稳定的汇率安排; 各国都能维持的经济增长速度; 之间能够维持国际收支的大体平衡(在短期内是国际收支平衡,在长期内是经常项目的平衡) 。 ,东亚地区自 90 年代所的一系列,前述条件难以维持。 ,日本经济陷入

4、长期不景气,至今仍看不出恢复增长的希望。东亚地区希望日本能够吸纳本国生产的劳动密集产品(如纺织品、成衣等) ,某些资本密集度和技术密集度较低的产品(如彩电、冰箱和洗衣机等) 。日本经济长期不景气状态,使东亚很难对日出口的增长。 “雁行模式”的队形,日本除应的经济增长速度外,还应该使国内产业结构。 ,在十年中,日本产业结构缓慢。在对东亚其它出口的吸收能力削弱的,日本对东亚其它的资本输出也。日本经济的长期停滞使东亚垂直分工,整体维持较高经济增长速度的模式遭到致命打击。 “头雁”的停飞使整个雁队“失速”落地。 ,自 1985 年 PlazaArd,日元对美元的持续升值,大大了日本企业对东亚和地直接投

5、资,也使钉住美元汇率制度的东亚在货币和金融稳定的,了对日本和的出口。 ,自 90 年代中期,局势了。先是,日本国内金融危机,日本银行资金大幅度回流。而后,是 1998 年以后,日元对美元持续贬值(有时是大幅度贬值) 。东亚的出口,是对日本的出口受到严重不利。日元的贬值加速了“雁行模式”的解体。日元贬值大大削弱了日元在东亚地地位,而日元地位削弱所的金融不稳定不但严重了东亚的经济稳定,而且也严重了东亚地区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出口大国兴起很使“雁行模式”解体的最后一根稻草(?是最后一根稻草致命一击?或,是“雁行模式”的致命一击,但却是东亚的救命稻草?) 。 ,拥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廉价劳动力,在劳

6、动密集型产品生产上的优势是难有其匹的。 ,拥有的基础设施、庞大的工程师和技术工人队伍。在某些高科技领域甚至可以同世界最发达一争高下。,地域,经济发展从沿海到内陆呈现出由高到低的的发展梯度。东部沿海城市,如上海,其发达程度在许多已不让香港特区、台北。而西部内陆地落后程度则不让东亚最落后的。当东南沿海地区因工资上升而丧失生产劳动密集产品的优势后,中、西部地区(或来自地劳工)将能很快弥补东南沿海地区因产业升级留出的空间。 ,在某种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之后,仍将能长在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优势。最后,人均收入很低,但人口众多,有着世界上最为的市场,对外国投资者巨大的吸引力。世界制造业大国的兴起是不可的。巨大

7、的出口潜力和对直接投资的吸引力引起东亚的严重忧虑是一件很自然的事。 面对日本经济的长期停滞、日元的贬值和的崛起,传统的“雁行模式”受到严重冲击。东亚确实需要对东亚地区未来经济合作的道路选择。 ,可以看到在东亚重新寻找发展和合作道路的种种趋向。加入 T 表明,支持多边的和全球的经济一体化进程。APE 事实表明,也支持跨地经济合作进程。 ,东亚,最为的是发展同东亚各经济体的经济合作并东亚地区经济一体化。支持东亚FTA 和东盟 10plusFTA,表明了的意愿。希望,几十年的努力,东亚经济体或亚洲经济体将能够在世界东方崛起,同欧洲经济体美国(或未来的“美洲经济” )一起世界经济的三大支柱。 节 日中

8、两国的经济合作 在东亚经济合作问题上,日中经济合作占据着最为的位置。事实上,在二十几年中,日本是最的贸易伙伴。日中贸易是国际分工的途径。日本是最的进口国和大出口国。在十年中,关系了。1999 年,日本在的出口份额中由 1990 年的14.5上升到 20.5。日本对的出口在日本的出口份额中也由 1990 年的 2.1上升到 1999年的 5.6。从 1990 年到 1999 年从日本的进口增长了 33。从日本的进口在进口总额中所占比重由 1990 年的 18.1上升到 1999 年的 23.3。在日本进口总额中的比重也由 1990年的 5.4上升到 1999 年的 14.6。在 2000 年,日

9、中贸易仍然了的势头(表 1) 。与此,日本最的投资国。在 10 年中,日本对华投资一直名列投资国的位或位。 表 1.hinasajrTradingPartnersin2000($USbil) Ttaltrade hinasexprts hinasiprts Ttal 474.3 249.2 225.1 Japan 83.2 41.7 41.5 US 75.5 52.1 22.4 EU 69.0 38.2 30.9 HK 54.0 44.5 1234下一页 【 9.4 ASEAN 39.5 17.3 22.2 Krea 34.5 11.3 23.2 Taian 30.5 5.0 25.2 Aus

10、tralia 8.5 3.4 5.0 Russia 8.0 2.2 5.8 anada 6.9 3.2 3.8 资料:共和国海关总署,海关统计,2001 年。 同战后初期的日本一样,经济的发展方针是在国民收入上赶上发达。如此,50 年100 年的努力,还要在人均国民收入上赶上发达。这意味着尽快劳动生产率。而为,技术装备程度(easuredbyapitalstk/nuberfrkers) 。而在技术装备程度给定的条件下,则 Sl 意义上的技术进步速度。为,除手段直接科学技术本身的发展之外,在改革开放初期主要是体制改革激励机制来生产。后来,在推行体制改革是国有企业改革的,又推行外向型的发展战略。

11、在国际分工的过程中,把产业结构和出口结构的升级中心地位。在开放方针的初期,由外国企业订单、原材料和技术的加工贸易对就业机会、换取外汇了。进口的原材料和中间产品使的传统产业了竞争力。而后,从外国引入成套设备和生产线的政策则了产业结构和出口结构的升级。生产线的重复引进了资源浪费,企业的技术和管理,激烈的竞争使企业不努力降低产品成本,产品质量。国内市场的饱和,企业逐渐把目光转向国际市场。在开放的前期,的外资大是香港特区和东亚地中小型企业。在 90 年代中后期,跨国公司,是名列FRTURE 五百家的跨国公司开始大举。希望,跨国公司的不但能带来资本而且能带来最新的技术。事实上,许多跨国公司在建了和开发

12、R D。 在中日经济合作的发展初期。进口日本的资本品和技术含量较高的耐用消费品。则向日本出口技术含量和资本含量很低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品。两国经济合作的特征是互通有无、互惠互利。两国之间也不贸易摩擦。日本资本品(生产线)的国,为产业结构的转移了。例如,在 70 年代末,从日本引进了整套炼钢设备,了先进的宝钢铁公司。在 80 年代和 90 年代,又从日本引进了生产彩电、收录机、洗衣机、空调等生产线。生产线的引入不但使了产业升级,而且使机电产品世界市场上一股不可的力量。中间产品或原材料的国,日本对的出口的。例如,生产高质量服装面料的能力,从日本和进口的服装面料对服装出口的增长了作用。在中日两

13、国的贸易中,日本的商社和中小企业在原材料、技术和寻找市场了作用,它们的努力中日两国的贸易是不会发展到地步的。 在提升产业结构和出口结构的努力,对日出口的结构了。制造品的出口的比重由 1990 年的 40上升到 1999 年的 80。 ,办公设备和通讯设备出口的比重由 1990 年 0.5上升到 1999 年的 11。制造品如机电产品、交通设备和自动化设备的出口都增长。与此,对日本出口的初级产品和低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品的比重下降。在 2000 年对日出口中,最的商品为成衣(27) 、机械、运输设备(22) 、办公设备和运输设备(5) 、纺织品( 4.9%) 、化工产品(3.62) 。 (注

14、) 事实说明,日中两国的贸易,为国际分工、产业结构和出口结构的化了条件。另一,也并非是日中贸易的唯一受益方。日本对的出口也增长很快。更为的是,日本经济要恢复活力就企业竞争能力。我,日本企业竞争力的原因是日本劳动成本过高。而后者的原因又是日本人的生活费用过高(当然,日本的文化传统、社会经济制度劳动成本过高的原因) 。为降低生活费用,日本财政或手段,减轻日本民众的生活负担。事实上,为日本市场廉价消费品和中间产品,有助于日本降低生产成本,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从的廉价进口加重了日本的通货收缩的看法是荒谬的。 (是荒谬的,而且不懂资本主义发达的秘诀进口廉价原材料出口高附加值产品来资本积累的。这点,日本真不

15、如美国“想得开” 。 ) 应该说,过农产品争端,但日中两国的贸易关系仍然是的。应该体谅日本在结构改革过程中所遇到的,对日出口的过度增长而引起贸易摩擦。日本则应加速结构,而不要大谈“威胁论” 。经济比日本经济落后30 40 年,日中两国经济是互补性的而竞争性的。对日本经济构成不了威胁。真正对日本经济构成威胁的是改革决心的日本人和那些曾经并且现在仍在试图“sellJapan”的人。 自改革开放,香港特区是大陆的最投资地。在从 1979 到 2000 年的 20 年中,在对大陆的累计协议投资和投资中,来自香港特投资比重分别为 48.50%和 48.89%。的投资为美国、日本、台湾省和新加坡。它们在累

16、计协议投资和投资中的比重分别为:8.96%,5.74%,7.07%,5.23%和 8.62%,7.98%,7.51%,4.88%。整个东亚地区对大陆的累计协议投资和投资中的比重都超过了 65%(注) ,日本对的 FDI 在 1998 年到达高峰(注 4) ,此后逐年下降。在 2000 年,日本对的 FDI 占所吸引 FDI 总额的 8.22,其比重远远低于香港特区和美国。1998 年,美国对的 FDI 就超过了日本,香港特区之后的的大投资。的最新官方报道,在从 1999 年到 2001 年的三年中,美国对的 FDI 正在赶超香港特区,不久将大投资。2001 年美国对的 FDI 了 680 亿美元(注) 。 90 年代后期日本对华 FDI 的,同 90 年代中期日本海外投资的趋势是的。但值得注意的是,日本对华 FDI 在日本 FDI 中所占的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