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北部沿海发展规划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29276247 上传时间:2018-01-2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区北部沿海发展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区北部沿海发展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区北部沿海发展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区北部沿海发展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区北部沿海发展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区北部沿海发展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区北部沿海发展规划(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区北部沿海发展规划*区北部沿海发展规划寒亭区北部沿海开发发展规划 潍坊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潍坊市寒亭海洋化工开发区管委会 二 00五年三月 在本世纪的头几十年内,全国的经济发展都处在关键时期,寒亭区也不例外。面对新的宏观经济和国内外环境,寒亭的发展重点和主攻方向应放在北部地区。为更好地发挥寒亭北部的带动优势,特制定本规划。 一、 “寒北”概况 地理位置和行政区划范围。 寒亭区北部沿海地区位于渤海莱州湾南岸,东邻昌邑,西界寿光,是潍坊“三北”开发的中心地带。按照行政区划, “寒北”地区包括央子镇、泊子乡、南孙乡 3个乡镇,总面积 461平方公里,海岸线长 46.6公里,2 米以上滩涂 7万亩,含

2、 86个行政村,人口 7.2万人。开发范围指环渤海高速公路以北地区,主要包括央子镇和泊子乡北部的一部分,总面积 285平方公里,辖 13个行政村,人口 1.14万。 自然资源状况 “寒北”地区地貌由南向北,依次为滨海平原、滩涂、浅海。这里地处暖温带东部季风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集中,日照充足,土地和卤水资源丰富。 “寒北”地区面积 285平方公里,工业用地 131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 46%;高浓度卤区 120平方公里,地下卤水含量 13亿立方米左右,可开采量为 11亿立方米。 在寒亭区的经济地位 “寒北”地区 2016年完成 GDP14.15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9162万元

3、,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 33599万元,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 5849万元。一、二、三产业的结构比例为 32.4:57.3:10.3。开发范围内 2016年完成 GDP5.12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2074万元,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 18647万元,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236万元。一、二、三产业的结构比例为 9.5:84.9:5.6。 “寒北”地区总面积占全区的 30.2%,人口占全区总人口的 3.4%,2016年 GDP占全区的 15.5%,人均 GDP4.6万元,是全区平均水平的472%。 二、开发背景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国际资本、技术和制造业纷纷在世界范围内寻找转移基地。进入本世纪以来,我

4、国已经成为这种转移的重点。 “寒北”现在正面临着一个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山东省委、省政府建设山东半岛城市群和山东半岛制造基地的计划已经启动,市委、市政府也做出了建设“三北”重化工基地的战略决策,这一些都在宏观上为“寒北”的开发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面对周边省、市、区战略转移调整带来的激烈竞争,为了在新一轮的发展中立于不败之地,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捷足先登、抢抓机遇,多措并举,加快发展。 进入新世纪以来,东亚各国、各地区之间,特别是中、日、韩及港台地区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区域经济一体化开始形成。山东半岛和环渤海地区是亚洲的高经济增长区。潍坊市地处这一地区的咽喉部位,而“寒北”又位于潍坊市北部沿

5、海的中心地带。因此, “寒北”必须充分利用区位、资源优势,积极创造条件,搭建产业转移平台,吸引日、韩、港台地区的资本、项目进入本地区发展。 “十五”以来,我区工业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工业经济总量也不断扩张,但工业总量仍然偏小,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仍然偏低。近年来,国家土地政策紧缩,在南部实现工业的大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制约。我们必须按照土地、资源、产业的发展实际,对寒亭区工业的在发展空间上进行重新定位。而“寒北”幅员辽阔,人口密度小,充足的工矿用地成为该地区吸引外来资本的重大优势。 三、开发的意义 以央子镇为中心开发“寒北” ,对我区今后的社会经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是可实现资源的集约式开发利

6、用,从而将资源、地区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使“寒北”成为我区经济发展的主战场。二是能使我区的工业布局更加合理,推动经济结构的转换,有利于城区的进一步发展。三是可形成一个新的经济增长带,为全区经济和社会的超常规、跨越式发展提供条件。四、开发的基本条件 开发“寒北”的有利条件。 区位优势突出。 “寒北”地处渤海莱州湾南岸,具有独特的地理优势,水陆交通便利。省道新海公路、央赣公路在此交汇;大莱龙铁路在境内设有央子、潍北两站;建有两个 5000吨泊位和一个滚装码头的潍坊港,现为国家二级开放口岸;筹划中的环渤海高速公路,将于 2016年建成通车;北海路至潍坊北港的延伸工程也已经动工, 境内土地和矿产资源优

7、势显著。 “寒北”规划面积 285平方公里,工业用地131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 46%。 “寒北”幅员辽阔,人口密度小。在当今土地政策紧缩的大形势下,充足的工矿用地是“寒北”吸纳外资的重大优势之一。其次,境内卤水资源丰富,高浓度卤区 120平方公里,地下卤水含量 11亿立方左右,可为项目发展提供充足的原材料。 已形成一定的产业基础。经过近几年的经济发展,“寒北”地区已经积累了一定的产业基础,特别是工业基础。境内已开发盐田 113万公亩,年产原盐 350万吨左右,占全国的 110;溴素生产厂 10家,年产溴素 2万吨左右,占全国的 14;盐及盐溴化工企业 80余家,工业总产值达到 39860万元

8、;部分产品的生产技术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 基础设施初步配套。以央子镇区为中心的城镇建设初具规模,综合服务能力逐步增强。区内道路四通八达,水利设施完善, “引峡济寒”管道直达镇区,建有库容量 500万立方的平原水库一处。电力设施比较完善,建有 35KV变电站 3座,110KV变电站 2处。通讯设施齐全,程控电话与国际联网,移动、联通达到无缝覆盖,电信小灵通基站已经投入使用。 开发“寒北”存在的不足和面临的困难。 “寒北”地区在各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为今后该地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但是这些远远不能适应全市“三北”开发的步伐,还存在着许多制约因素和不足,主要体现在:一是淡水资源缺乏。 “寒北”是我区淡

9、水缺乏最严重的地区,随着全市“三北”开发的不断推进,该地区工业和生活用水会逐年增多,淡水资源缺乏的矛盾会日益突出。二是前期开发投入不足,基础设施相对滞后。由于“寒北”开发起步比较晚,加上建设初期资金投入少,相关基础设施尚不具备承接大项目的能力。三是电力供应紧张的状况依然存在。随着“寒北”的开发建设,大批项目开始落户这一区域,用电负荷开始增加。而现有的电网结构,已不能满足用电负荷的增长和供电可靠性的需要。四是行政管理体制还须进一步理顺。由于历史的原因,形成了管理主体和利益主体的多元化,从而导致产生了较多的利益争端和管理成本。五是初期投入高。建设成本较高;地面附着物的补偿费较南部高。六是自然环境较

10、差。该地区基础条件差,冬春风沙大,土地碱化严重,绿化成本高。 五、总体构想。 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抓住国际产业、资本战略转移的良好机遇,适应市委、市政府“三北”开发的要求和总体规划,充分发挥“寒北”的资源和区位优势,按照政府推进、市场主导的建设道路。以建设生态工业城市为目标,坚持经济发展和保护环境并举,以发展工业为重点,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强化城镇服务功能和吸纳能力,通过“园区拉动、外资带动” ,引进一批有带动优势的重化工项目,使“寒北”成为寒亭区乃至潍坊市的经济隆起带和全市“三北”重化工业基地的中心区,为实现寒亭区超常规

11、、跨越式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功能定位: 以潍坊港及大莱龙铁路为依托,以卤水资源为基础,以物流和重化工产业为重点,以北海路商贸带为带动,建成潍坊北部新兴的功能齐全、配套设施完善的滨海小城市。 总体发展目标。 1、 发展目标。经过 15年左右的发展,在“寒北”地区形成一个基础设施完备、主导产业优势突出、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的“三北”地区中心城市。 经济总量目标:20162016年,经济增长速度保持在 40%左右,到 2016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 14亿元;20152016 年,经济增长速度保持在 35%左右,到 2016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 35亿元;20162020 年,经济增长速度保持在 20%左右

12、,到 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 62亿元。 产业结构目标:2016 年,一、二、三产业的结构比例为 9:85:6;2016年,一、二、三产业的结构比例为 6:87:7;2020 年,一、二、三产业的结构比例为 5:82:13。 2、 实施步骤。 “寒北”开发按近、中、远三期分步实施。 20162016 年:在完成规划的基础上,对“寒北”地区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进行施工建设。同时,开展招商引资,引进一批项目进区发展。到 2016年,在该地区力争达到基础设施完备、服务设施齐全。 20152016 年:在基础设施完备的基础上,大力开展资本、技术的引进,以石油化工、海洋化工、煤化工等为主导产业的化工

13、业区基本形成,以滨海旅游为重点的旅游业初具规模,该地区的人流、物流大幅度提高。 20162020 年:产业迅速聚集、规模进一步扩大,地区主导产业集群优势突出,形成一批在各产业领域有知名度的企业和品牌。对整个寒亭区的经济带动作用进一步提高,城市化水平得到改善,逐步发展为全省乃至全国闻名的化工基地。 六、产业选择和建设布局 产业选择 1、以卤水为原料的卤水化工业系列。优越的地理条件和独有的卤水资源为在“寒北”发展以卤水为原料的盐溴化工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寒北”地下卤水不仅含有丰富的钠、氯、钙、镁、钾等元素,而且还含有经济价值更高的碘、锂、铀等稀有元素。 “十五”期间,这一地区的盐溴化工得到了迅

14、速发展,原盐产量占全国的 110,溴素产量占全国的 14。以盐、溴为原料的化工产品的生产规模和生产技术都达到了一定的水平。 为进一步发挥卤水的资源优势,下步的发展思路是:对地下卤水形成综合开发利用体系,一水多用,加大技改力度,拉长产业链条,大力发展氯化工、医药化工、精细化工,逐步在“寒北”初步形成一个上下游产品成链,资源封闭循环、综合利用的盐溴化工基地。 2、煤化工、石油化工系列。目前看,这两种产业的优势并不明显:当地没有煤炭资源、产业基础为零;“寒北”地区虽有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但储量远远不能满足生产需求。但是,大莱龙铁路的开通延伸以及与神黄铁路的对接、港口的扩建,境内四通八达的公路交通网络,

15、都为煤炭和石油的运输提供了便捷的条件。 3、以仓储、交易、配送为重点的物流业。随着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我们加入 WTO以后,商品物流配送越来越爱到生产厂家和商品销售商的重视。潍坊市确定的三大物流中心,其中之一就是位于“寒北”地区的,以潍坊港为依托的物流中心。这一产业到目前为止,还是一个未被开发的处女地,但是作为一个新兴产业,物流业必将成为推动“寒北”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 4、以沿海旅游为重点的旅游服务业。通过近几年的努力,我市旅游业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取得了喜人的发展,但是寒亭北部的沿海旅游业正刚刚起步,旅游业作为一个“朝阳产业” ,世界各地正积极加大对旅游的投入与开发。而寒

16、北借助港口和滨海优势,必将能形成独具特色的滨海旅游,具有极好的发展前景。 5、加工工业。 建设布局 根据“寒北”的开发现状,本着合理布局、功能明确、减少污染、方便实施的原则,对“寒北”用地功能进行统一规划,基本形成“一港二带六区”的规划格局。 1、一港:即潍坊港,是渤海莱州湾航道唯一不受拦门沙影响的港口。已建成两个 5000吨级散装纯碱专用泊位、两个 3000吨普通泊位,设计年吞吐能力 197万吨,现为国家二类开放口岸。港区办公楼、服务楼、供淡水工程和通讯工程已建成启用。两个万吨级码头的可行性研究已经通过交通部一航院组织的专家论证;申报一类口岸已由省政府上报国务院,国家有关部门的工作正陆续展开。潍坊港经营状况良好,2016 年完成吞吐量 282.5万吨,预计今年吞吐量将达到 290万吨,已成为环渤海经营形势最好的港口之一。 “寒北”的开发和发展必须以港口为依托,建设以现代制造业为主导,重化工产业为重点,物流园区配套的现代化新港城。 2、二带:指在“寒北”地区沿北海路和新海路形成两条经济产业带。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