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插床凸轮机构的设计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29254838 上传时间:2018-01-23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插床凸轮机构的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插床凸轮机构的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插床凸轮机构的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插床凸轮机构的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插床凸轮机构的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插床凸轮机构的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插床凸轮机构的设计(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姓名 专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班级 13-2 班 学号 一、设计题目:插床凸轮机构的设计二、系统简图:135 6212DBCAOOO4O4yybc axHsszz3521三、工作条件已知从动件的最大摆角 ,许用压力角 ,从动件长度 ,从动件运动规律为等加、max4ODl等减速运动,凸轮与曲柄共轴。四、原始数据凸轮机构的设计max4ODls mm 从动杆加速度规律15 40 125 60 10 60 等加速运动五、要求:1)按许用压力角 确定凸轮机构的基本尺寸。2)求出理论廓线外凸曲线的最小曲率半径 。min3)选取滚子半径 绘制凸轮实际廓线。Tr4)编写说明书。指导

2、教师:开始日期: 2015 年 7 月 11 日 完成日期: 2015 年 7 月 17 日目录 1 设计任务及要求2 数学模型的建立3 程序框图4 程序清单及运行结果5 设计总结6 参考文献 一、设计题目:插床凸轮机构的设计二、系统简图:135 6212DBCAOOO4O4yybc axHsszz3521三、工作条件已知从动件的最大摆角 ,许用压力角 ,从动件长度 ,max4ODl从动件运动规律为等加、等减速运动,凸轮与曲柄共轴。四、原始数据凸轮机构的设计max4ODls Mm 从动杆加速度规律15 40 125 60 10 60 等加速运动五、要求:1)按许用压力角 确定凸轮机构的基本尺寸

3、。2)求出理论廓线外凸曲线的最小曲率半径 。min3)选取滚子半径 绘制凸轮实际廓线,并绘制简图。Tr4)编写并打印说明书。一、设计任务及要求(凸轮机构的设计)已知:从动件的最大摆角 ,许用压力角 ,从动件的长度 lo4d 从动件的运动规max律为等加,等减速运动,凸轮与曲柄共轴。数据如下: 60,1,60,125,40,1532dlo要求:1)按许用压力角 确定凸轮的基圆半径 r0;2)求出理论轮廓线外凸的最小曲率半径 min3)选取滚子半径 r 绘制凸轮实际轮廓线;T4)用计算机打印出说明书二、机构的数学模型一、如图选取 xOy 坐标系,B1 点为凸轮轮廓线起始点。开始时推杆轮子中心处于

4、B1 点处,当凸轮转过角度时,摆动推杆角位移为,由反转法作图可看出,此时滚子中心应处于 B2 点,其直角坐标为: 式中, 为推杆的初始位置角,其值为 =0cosinsilayx 0 0,上式即为凸轮的理论廓线方程。因为实际轮廓线与理论轮廓线lrb2cos为等距离,即法向距离处处相等,都为滚半径 rT.故将理论廓线上的点沿其法向向内测移动距离 rT 即得实际廓线上的点 B(x1,y1).由高等数学知,理论廓线B 点处法线 nn 的斜率应为 cos/in/ dydxytg根据上式有:dlay /1siin/co0可得 22/cosindydxyx实际轮廓线上对应的点 B(x,y)的坐标为sin1T

5、ryxm此即为凸轮工作的实际廓线方程,式中“-”用于内等距线.二 、根据运动分析写出与运动方程式1设从动件起始角 .3021) 升程加速区,其运动方程为:,2/);1*max/(4:/2) 属于升程减速区,其运动方程为:,1:)1*ax/(4:)/(* :)1*/()1(*23) ,属于远休止区,其运动方程为:,21:0:max4) 属于回程加速区,其运动方程),2/31()21( 为: :)3*max/(4:)3*/(21* :)3*/()21( 5) ,属于回程减速区,其运)(21( 动方程为: :)3*max/(4 :)3*/()21 :)3*/()21 6) ,于近休止区,其运动方程为

6、60)21(:0:3、程序框图输入已知数据计算压力角 输出压力角,与需用压力角比较输出计算结果,选取合理的 ,绘制角位移,角速度,角加速度曲线图4、程序清单及运行结果#include#include#include#include#include#define I 125.0#define Aa 40#define rb 50#define rr 5#define K (3./180)#define dt 0.25float Qmax,Q1,Q2,Q3;float Q_a;double L,pr;float e1500,f1500,g1500;void Cal(float Q,double Q

7、_Q3)Qmax=15,Q1=60,Q2=10,Q3=60;if(Q=0&QQ1/2&Q=Q1&QQ1+Q2&QQ1+Q2+Q3/2&QQ1+Q1+Q3&Q=0&aQ1/2)&(aQ1)&(aQ1+Q2)&(aQ1+Q2+Q3/2)&(aQ1+Q2+Q3)&(arr)flag=0;break;if(flag=0)Cal(t,QQ1);Draw(t);cleardevice();x_I=240+L*sin(60*K)-I*cos(Q_a+QQ10-30*K);y_I=240-L*cos(60*K)-I*sin(Q_a+QQ10-30*K);circle(x_I,y_I,rr);line(240+

8、L*sin(60*K),240-L*cos(60*K),x_I,y_I);delay(1);getch();cleardevice();line(100,80,100,445);line(70,300,530,300);line(100,80,98,90);line(100,80,102,90);line(520,298,530,300);line(520,302,530,300);setcolor(2);outtextxy(300,150, );printf(nnnnnQ(w,t);printf(nnnnnnnnnnnnnnttttttttt);Curvel();getch();printf

9、(nnnnnnnnnn);for(i=0;i=1440;i=i+20)delay(1000);printf(%d%f%f%fn,i/4,ei,fi,gi);getch();closegraph(); 角度 角位移 角速度 角加速度0 0.000 0.000 0.011 5 0.133 0.053 0.011 10 0.533 0.107 0.011 15 1.200 0.160 0.011 20 2.133 0.213 0.011 25 3.333 0.267 0.011 30 4.800 0.320 0.011 35 6.533 0.373 0.011 40 8.467 0.373 0.01

10、1 45 10.200 0.320 -0.011 50 11.667 0.267 -0.011 55 12.867 0.213 -0.011 60 13.800 0.160 -0.011 65 14.467 0.107 -0.011 70 14.867 0.053 -0.011 75 15.000 0.000 -0.011 80 15.000 0.000 0.000 85 15.000 0.000 -0.011 90 14.867 -0.053 -0.011 95 14.467 -0.107 -0.011 100 13.800 -0.160 -0.011 105 12.867 -0.213 -

11、0.011 110 11.667 -0.267 -0.011 115 10.200 -0.320 -0.011 120 8.467 -0.373 -0.011 125 6.467 -0.427 -0.011 130 4.800 -0.320 0.011 135 3.333 -0.267 0.011 140 2.133 -0.213 0.011 145 1.200 -0.160 0.011 150 0.533 -0.107 0.011 155 0.133 -0.053 0.011 160 0 0 0165 0 0 0170 0 0 0175 0 0 0180 0 0 0185 0 0 0190

12、0 0 0195 0 0 0200 0 0 0205 0 0 0210 0 0 0215 0 0 0220 0 0 0225 0 0 0230 0 0 0235 0 0 0240 0 0 0245 0 0 0250 0 0 0255 0 0 0260 0 0 0265 0 0 0270 0 0 0275 0 0 0280 0 0 0285 0 0 0290 0 0 0295 0 0 0300 0 0 0305 0 0 0310 0 0 0315 0 0 0320 0 0 0325 0 0 0330 0 0 0335 0 0 0340 0 0 0345 0 0 0350 0 0 0355 0 0

13、 0360 0 0 0五、设计总结为期一周的课程设计圆满结束了,在这一周里我觉得自己学会了很多东西。虽然这几天遇到了很多困难,但是在完成了课程设计之后心里特别的激动。这是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总复习,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我希望能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为将来工作奠定一些基础,并从中锻炼自己,为自己以后的生活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但这次课程设计的确有些力不从心的地方,心里有种恐惧感,后来随着困难的慢慢解决,这种心态才一点点消失。虽然在这次设计中自己有所收获,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和缺陷,我想这正是本次设计的价值所在。所以,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无论怎样首先都不能气馁,要对自己有信心,遇事沉着冷静,什么事情都是可以解决的!六、参考文献1、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指导书 徐翠萍 冷兴聚2、机械原理(第七版) 孙恒 陈作模 葛文杰3、c程序设计 谭浩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