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心理学笔记暨南大学出版社2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923479 上传时间:2017-07-28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1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格心理学笔记暨南大学出版社2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人格心理学笔记暨南大学出版社2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人格心理学笔记暨南大学出版社2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人格心理学笔记暨南大学出版社2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人格心理学笔记暨南大学出版社2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格心理学笔记暨南大学出版社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格心理学笔记暨南大学出版社2(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人格与人格心理学一、人格 一个充满争议的概念奥尔波特通过对 50 余种人格概念的分析,最后提出了一个整合性的概念“人格是在个体内在心理物理系统中的动力组织,它决定人对环境适应的独特性。 ”我国学者的观点“人格是个体在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郑雪)二、人格心理学(一)定义研究人格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心理学分支学科。(二)研究对象无专有的研究对象(三)研究任务 揭示人格心理现象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确定人格心理现象形成的原因; 运用相关的人格理论解决实际问题,主要运用于教育、心理咨询与治疗、人事管理等领域 。(四)

2、学科性质与地位 学科性质人文科学范畴学科地位与心理过程共同构成心理现象的两大支柱(五)学科现状喜?忧?“人格心理学从来没有遭受过缺乏用来描述和解释人格现象的理论的饥渴”。(Emmons,1995)人格心理学自诞生至今,逐步呈现出群雄争霸的局面: 精神分析学派特质学派 生物学派(包括新近的进化论人格心理学) 行为主义和社会学习学派人本主义学派认知学派对学科现状的两种看法: 乐观忧虑(六)研究方法 个案研究此种方法着重从个体化和特殊性方面去研究人格,通过谈话、观察、 作品分析等方法收集材料,以便对个体的人格进行全面而准确的定性描述。优点 1.许多对研究人员来说非常重要的概念,不容易用实验研究来检验

3、;2.适合考察一些较为罕见的个案;3.当研究者认为他们所考察的人在所要考察的维度上与正常人无本质差别时,适合采用此种方法。缺点 1.结论的可推广性值得考虑 ;2.个案研究中的道德问题 ;3.变量间的因果关系难以被检验;4.资料收集的客观性难以保证。个案研究是否等同于临床研究? 相关研究主要运用统计与测量的方法,在相同的条件下,考察一组被试的两个或多个变量间的定量关系。优点:1.比个案研究和实验研究更容易操作,更省时,可在 短时间内获得研究变量的大量数据; 2.无需严格控制与操纵变量,更符合研究对象的自然形态与实际情况,可提高研究的生态效度;3.可研究一些实际上或伦理上、法律上无法控制的变量;4

4、.当研究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考察变量之间是否有关联时。缺点:1.无法确定变量间作用的方向,即因果关系问题;2.需要较多的被试样本量。 实验研究要求严格控制条件,系统地操纵某个或多个变量,以期导致另一个或另一些变量的某些变化,从而得出因果性的结论。优点:1.能主动获取所需要的心理事实,并能探究发生的原因;2.所获得的信息较为精确,力求客观性;3.在同样条件下可以重复,他人可以验证。 缺点:1.实验情景毕竟不同于日常生活情景,其结论的推广有一定的局限性;2.实验方法很难彻底排除实验对象的主观认识和态度对实验过程的污染;3.对变量进行操纵往往会花费过大,费时费力。三种研究方法对比表个案研究 相关研究 实

5、验研究需要的被试样本量小 需要的被试样本量大 需要的被试样本量大难以确定因果关系 难以确定因果关系 易于确定因果关系定性分析 定量分析 定量分析不易操作 易于操作 不易操作生态效度一般 生态效度较好 生态效度较差第四节 西方人格心理学发展简史一、孕育期(公元前 5 世纪19 世纪中期)1.关于人性的善恶问题 性善论:苏格拉底、柏拉图、卢梭性恶论:奥古斯丁、霍布斯 白板说:亚里士多德2.关于人格结构柏拉图:理性、意志、欲望三因素合成说 亚里士多德:营养的灵魂感觉的灵魂理性的灵魂3.关于人格的分类柏拉图:统治者类型、武士类型、平民 类型 希波克拉底的体液说 :心脏(血液)、肝脏(黄胆汁)、胃(黑胆

6、汁)、 脑(粘液)4.关于人格的评定 亚里士多德:在形相学中提出身体特征像某种动物的人具有类似此种动物的气质的观点鲍多、米乔恩等关于笔迹学的论述 (德)弗朗茨 加尔对人的心理能力与头颅形状的关系做了观察研究,提出了“颅相学”。认为脑的各区域是各种心理能力的特殊器官;脑的不同区域发育不同会导致相应头颅区域凹凸的变化。二、形成期(19 世纪中期20 世纪初)1.高尔顿的研究i. 扩大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ii. 侧重于人的个别心理特征;iii. 研究范围广泛.2.弗洛伊德的研究3.阿尔波特的工作一个有争议的话题:人格心理学的诞生三、活跃期(20 世纪初20 世纪 50 年代)从 20 世纪 30 年

7、代以社会精神分析学派人格理论的产生和人格测量的兴起为标志,直到 20 世纪 50 年代被称为人格研究的“黄金时期”。这一时期的特点如下:1.发展速度快2.研究范围广3.理论纷争激烈四、平稳期(20 世纪 50 年代至今)受系统科学的影响,20 世纪 50 年代以后,人格心理学的发展开始进入平稳阶段,学派间的纷争趋于缓和。这一时期的特点表现为:1.人格研究的综合化趋势2.强调自我研究3.当前人格研究的几大趋势A. 社会学习人格理论B. 人本主义人格理论C. 人格认知理论 第二章 精神分析学派人格理论主要著作:关于癔病的研究 1895 年 梦的解析 1900年日常工作中的心理病理学 1901 年

8、图滕与禁忌 1913 年精神分析运动史 1914 年 精神分析引论 1917年超越快乐原则 1920 年 自我和本我 1923年文明及其缺陷 1930 年 精神分析引论新编 1933 年弗洛伊德自传 1935 年二、弗关于人格结构的动力理论学说(一)、无意识、前意识和意识1、作为意识,弗认为是人格最表层部分,是由人能够注意提到觉察到的主观经验组成;特点:具有逻辑性、时空规定性和限时性;2、前意识位于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由那些 虽不能被回忆起来,但 经过努力可以进入意识领域的有关经验组成。3、无意识是人格结构的最深层部分,主要指不在意识中出现的心理活动和曾经是意识领域却被压抑起来的心理活动。具体包

9、括原始的冲动、各种本能,通 过种族遗传得到的,人类早期经验以及个人遗忘了的童年时期经验和创伤性经验还有不合伦理的各种欲望和感情;特点:(1)、无矛盾性:互不干扰,各人独立(存在内容);(2)、无时间性:不因时间而消失或减弱,不存在时间先后顺序影响;(3)、不存在彼此的否定、怀疑或不信任的成分;(4)、非现实性:“快乐原则”(5)、无意识观念里面的能量是最大的,较活跃,易变形;三者关系:无意识是原动力,意识、前意 识是检查官。(二)、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一些先天的本能,原始的欲望形成,它同人的内体过程相联系,本我中 储存的能量为力比多,主要向躯体提供能量并储存能量同时为自我和超我输送能源。生本

10、能具备的能量叫 eros,创造的力量;死本能具备 的能量叫 Thanatos自我:比较理智的、符合现实的一部分、遵循 现实原则;超我:是人格中是文明、最有道德的一部分,遵循道德原则,包含自我理想和良心。(三)、自我防御机制自我为了协调人格内部产生的冲突而形成的防御方式。比较常见的:压抑: 最基本防御机制否认: 消极的解释问题是的方式投射: 拿加别人做替罪羊合理化;替代;升华设计:性别与防御机制的有关影响、性格与防御机制的有关影响。三、弗关于性心理发展即人格发展理论凡是能带来愉快的满足的体验都叫性快乐;口腔期(01 岁),快感区:唇、舌;前口腔期(0-8 个月)、后口腔期(8-1 岁)停止和倒退

11、是指个体的心理发展在从低向高发展时,由于没顺利解决好前一阶段的主要矛盾和冲突,导致低阶段的特征在很大程度上保持下来,从而出现任何发展阶段的停滞和延缓。由于人格发展过程中的停止和倒退,导致的性格特点如下:(1)、口腔型特征在工作中追求一种安全感,扮演一种被动和依赖的角色,表现出明显的嫉妒和猜忌,对别人过分苛求,遇到挫折易怒,比 较悲观,仇视别人。(2)、肛门型特征肛门便泌型:过分吝啬或节约,强时间观念, 过分讲究秩序、整 洁。肛门排泄型:奢侈、浪费、时间观念不强、肮脏。(3)、性器型特征行为轻率、果断、自信、自负、夸张、好表现、敏感、自私、自恋、人际关系不良。男性:大男子主义思想较严重,对女性粗

12、暴有敌意;女性:追求一种男性角色或优势,具有男性特点。(4)、生殖型特征(很少人达到)愿望、理想的表现,能控制本我并升华,能领导自己力比多能量,前几阶段正常满足成长。四、弗洛伊德的研究方法1、自由联想法既是一种治疗方法又是一种研究方法,基本理论依据:心理决定论。引导来访者把存在于头脑中的各种想象或观念哪怕是无关紧要的荒诞的也给呈现出来。2、梦的分析两部分组成:显像和隐义能回忆起来的就是显像;隐藏于梦里地真实含义就是隐义;梦就是被压抑的欲望形成的满足;内容来源于三方面:(1)、感觉的刺激;(2)、清醒时的所思所想,梦境 时 再现;(3)、本我的冲动;梦的分析:了解梦中的各种事物所代表的含义;梦的

13、隐义的制作过程是一种通过符号化,更是梦想加工。符号的心理含义:一般符号和特有符号。梦加工的具体方式:压缩、替换,把思想 观念转换成视觉表象,反向作用。3、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分析无意识得以暴露的方式:(1)、口误, (2)、笔误, (3)、遗忘, (4)、遗失、误置、误取,(5)、误读、 误听, (6)、多种错误的混合;4、幽默五、评价既肯定理论价值对我们的影响,又否定其不可取之处。积极意义:1、弗在人格及其变态这种前人忽视的领域中勇敢探索,可谓开创性研究获得了丰硕的成果,建立第一个系统的人格心理学体系,其理论的广度和深度堪称后人的楷模;2、弗提出许多重大理论问题, 对人格心理学的发展起了重大作用

14、;3、弗的研究方法是一套与实验心理学显著不同的研究方法,这开创了人格心理学的临床方法,打破了传统具有特殊性和一定的优势是对实验心理学方法的重要补充。局限:1、在意识和无意识的关系问题上, 过分强调无意识内容,其 实意识才是人们精神生活的最主要方面,是人和动物区别的最为显著的特征,是人们在实践活动中发展起来的高级心理机能,是人最本质性的东西,无意识只不过是人的精神领域的一个组成部分;2、弗把人和动物共有的本能,特别是性本能当成人的行为和人格发展的根本动力,这种观点扩大了本能的作用,而忽略了人的社会需要,这是一种十分偏激的还原论,将导致把人还原为动物;3、弗的概念理论和假设 不精确的和缺乏操作性的难以通过实证性的研究加以验证;4、弗的体系过分依赖有关非常态的心理现象的材料,忽视了对正常人的人格心理资料的收集与研究,这使弗理论难以全面揭示人格的本质和规律,导致弗对人的偏面的理解。第三章 社会文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