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循环与健康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2923477 上传时间:2017-07-2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0.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循环与健康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微循环与健康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微循环与健康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微循环与健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循环与健康(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微循环与健康微循环障碍会引发人体414种疾病和33种肿瘤,是万病之源。-中国微循环学会副会长、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博士生导师赵克森一、什么是微循环?微循环是血液循环中最末梢的,分布在组织细胞周围的最微细的,肉眼看不见的微动脉、微静脉部分。二、微循环的特点:微循环有四个特点:1、长:一个正常成人的微动脉与微静脉加起来,可绕地球两圈半。为什么这么长?因为它要迂回曲折的深入到细胞之间去。不长不能够满足60-100万亿个细胞的需要。2、细:微动脉及微静脉管径很细,只有头发丝的1 20,只允许1-2个红血球通过。如果血管壁变厚,则管腔更细,一个红血球都不容易通过。3、薄:微动脉及微静脉管壁很薄,只

2、有一张纸的1 100,以便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一旦管壁增厚就影响了与组织细胞间的物质交换。4、慢:微动脉及微静脉中的血流速度很慢,流速1毫米秒。当血液粘稠度增高时,血流速度更慢。血液内容物容易沉积于血管壁,形成栓塞,阻塞血管。三、第二心脏-微循环人体复杂而奇妙,仅靠人心脏的收缩力是不可能有效地将循环系统内的血液输送到各个组织细胞,必须要依靠微血管自身的节律性运动的配合。微血管的自律运动与心跳并不同步,有其自己的节律,微循环血管实际起到了第二次调节供血的作用,所以微循环又称为第二心脏。如果微循环通畅,人类的寿命可延长10岁。四、微循环障碍与疾病微循环障碍可以导致多种疾病,随着年龄的增长,衰老

3、是自然发展的必然规律。人体各种组织器官,尤其是微循环系统的微血管壁细胞渐渐老化,管壁增厚,管腔变窄,一些血液垃圾是血管堵塞,导致细胞组织缺氧会出现很多病症:1、神经系统发生微循环障碍时,脑细胞得不到足够的营养和氧气,同时细胞代谢产物因供血不足不能完全排出体外,会导致头痛、眩晕、失眠、多梦、记忆力衰退、重者发生中风、偏瘫、老年性痴呆等。2、心血管系统发生微循环障碍时,心脏细胞营养不足,心肌缺氧,导致胸闷、心慌、心绞痛、心率不齐、重者发生心肌梗塞。3、呼吸系统发生微循环障碍时,则会发生胸闷、气短、咳嗽、哮喘、支气管炎等。4、消化系统发生微循环障碍时,则胃肠吸收功能不好,发生营养障碍,面黄肌瘦、腹泻

4、或便秘、重者发生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5、内分泌系统发生微循环障碍时,可导致各种激素分泌紊乱,引发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乳腺炎、小叶增生等。6、泌尿生殖系统发生微循环障碍时,导致肾炎、肾衰、女性盆腔炎、月经不调、男性前列腺炎、膀胱炎等。7、面部发生微循环障碍时则会面容苍老,出现黑斑。若改善面部微循环,增加营养物质的供给,加速代谢产物的排出,则可以延缓皮肤的衰老,保持面部肌肤的活力,富有弹性而亮丽。8、运动系统发生微循环障碍,可导致颈椎、腰椎、各部关节,风湿、类风湿、关节炎、四肢酸痛、麻木、强直性脊柱炎,股骨头坏死、肌肉萎缩等病变。9、皮肤发生微循环障碍,可出现瘀斑、黄褐斑、带状疱疹、皮肤瘙

5、痒、白癜风等皮肤性疾病。10、全身发生微循环障碍,会出现全身性各部器脏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脂、高粘血症,以及虚弱衰老等病。五、微循环与亚健康在现代生活中,由于社会稳定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大量摄入高脂肪、高蛋白、高糖类的食品,导致人体能量过剩和囤积,增加血液的粘稠度,使血液循环流速放慢,同样也减慢了微动脉和微静脉的血液交换,使人们出现了各种力不从心的亚健康状态,预示着各种疾病的发生。观察中发现,许多青少年学生出现了肥胖症、行动迟缓、笨手笨脚;二十、三十的青少年出现了急性心肌梗死、死前无任何不适;四十几岁的壮年人突发脑梗,成为残疾等等,早已向人们敲起警钟,幸福美好的生活应加强健康意识,重视微循环,了解微循环对人体的重要性,并不断地疏通微循环,保持周身血液流畅细胞代谢正常,确保人生幸福、长寿、安康。MSN空间完美搬家到新浪博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