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思考毕业论文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29219064 上传时间:2018-01-2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构建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思考毕业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构建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思考毕业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构建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思考毕业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构建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思考毕业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构建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思考毕业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构建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思考毕业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构建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思考毕业论文(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毕业论文(设计)论文(设计)题目:构建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思考学生姓名 学号:电大分校:工作站(教学点):学生所在单位:论文指导教师: 2目 录内容提要 4 一、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概念和行政公益诉讼的特点 5(一)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概念 5(二)行政公益诉讼的一般特点 6二、建立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必要性 7第一,保护环境公益的需要 7第二,保护资源公共利益的需要 7第三,保护公共设施等公共财产利益的需要 8三、建立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建议 8(一)从立法上明确规定提起行政公益诉讼的主体资格,制定诉讼程序 8(二)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保护范围 8(三)完善行政公益诉讼的程序 9(四)举证

2、责任的分配 9(五)诉讼费用的承担 9(六)对原告的奖励 9 四、探讨本论题的法律意义 10(一) 、构建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现实意义 10(二) 、构建行政公益诉讼制度是促进社会和谐和完善法治的有效措施 11(三)建立行政公益诉讼制度有充分的理论依据 11(四)建立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符合我国行政诉讼法的立法宗旨 123内容提要:行政公益诉讼是起诉主体针对行政机关实施损害公共利益的行政行为所提起的特殊的行政诉讼形式。我国立法尚未确立该制度,但在理论界主张建立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已达成共识,只是就谁有权或有资格提起行政公益诉讼,如何设计适合我国国情的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研究尚不成熟。在此,对其进行论述是相当

3、有意义的。本文从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概念与特征出发,对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概念、特征作了分析,阐述了建立我国公益诉讼制度的必要性,从自己的一些想法和建议展开论述。从分析了当前我国行政公益诉讼的薄弱环节,构建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比较了相关国家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并从原告资格、受案范围、程序保障三大方面为构建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制度提出设想。希望能对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及早构建有所助益。关键词:公益诉讼;特征;必要性;建议4构建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思考一、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概念和行政公益诉讼的特点(一)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概念公民行政公益诉讼是指当行政主体的违法行为或不作为对公共利益、社

4、会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国家利益、社会整体利益造成侵害或有侵害之虞时,法律允许无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为公共利益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的制度。为了对其界定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这个概念:一是从比较法的角度。公民行政公益诉讼是相对于私益诉讼而言的。我个人认为我国目前的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刑事自诉都属于私益诉讼的范畴,即特定的公民基于自身的利益出发,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后提起的诉讼。可见提起私益诉讼是当事人的一项法律上的权利,当事人既可以行使,也可以放弃。而公民行政公益诉讼则意味着起诉者与案件本身并无法律上的利害关系,只是基于“公益心”而提起。根据违反的法律部门的不同,可以分为刑事公益诉

5、讼,经济公益诉讼,行政公益诉讼,劳动公益诉讼等。我国当前的公益诉讼尤其是行政公益诉讼的立法及研究中存在诸多盲点和漏洞,无疑不利于社会的长期发展和进步。例如某企业超标排污,而行政机关不依法作为,在我国实行依法治国,公民权利观念日益深入人心的今天,如果怠于对社会公共利益的维护,必然会对我们整体社会的发展造成极其消极的影响。二是从广义上的理解。行政公益诉讼的概念无论从提起诉讼的主体,提起诉讼的原因或者提起诉讼的名义都体现出了这一概念具有广泛的扩张性。在主体方面,一般是公民比较适合。因为这不仅有利于鼓励其提高当家作主,实施民主监督的法律意识,而且其对损害社会公益之行为实施有效监督的层面比任何一种监督方

6、式都要广泛,有利于社会公益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在原因方面,只要行政主体有违法行为或因其不作为导致严重危及或损害了公共利益即可提起。在名义方面,公民均以原告的名义提起诉讼。当公民提起行政公益诉讼的诉权依法不能实现时,检察机关则可以视具体情形和相应法定程序以国家公诉人的名义提起“公诉”或“抗诉” 。之所以这样界定,是因为公共利益由于权利主体抽象,产权模糊,而很容易受到侵害,受到侵害后又由于没有明确的受害5者而使保护常常流于形式。为此,法律必须赋予特定主体以诉权来保护公共利益。这样当公共利益受到损害时,法院就不能以诉讼主体不适格而不予受理、驳回起诉或判其败诉。(二)行政公益诉讼的一般特点相对于私益诉

7、讼而言,公民行政公益诉讼具有如下几个特点:第一,目的上。公民行政公益诉讼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公共利益、国家利益和社会整体利益,其原告与案件并不存在直接的利害关系,这是最为本质的特征。而私益诉讼,其原告必须是自身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的自然人、法人或其它组织,其诉讼目的是为了维护个人、法人或其它组织自身的合法权益。公民行政公益诉讼则是维护公共利益、国家利益和社会整体利益。第二,范围上。现行的行政诉讼法未承认公民行政公益诉讼,从而将影响社会公益的行为排除在受案范围外。因而,公民行政公益诉讼的受案范围应为排除在我国现行行政诉讼法受案范围之外的某些涉及公共利益、国家利益、社会整体利益被侵害或存在被侵害之虞的行

8、政案件,还有一些涉及虽然是有直接利害关系人、相对人,但同时也涉及到公共利益的案件。这类案件在直接利害关系人、相对人不愿诉、不敢诉、不能诉、怠于诉的情况下,也可以作为行政公益诉讼的受案范围。第三,诉讼标的上。公民行政公益诉讼成立的前提是既可能因违法行为造成了现实的损害,也可能违法行为还未能造成现实的损害。我国现行的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刑事自诉一般都以必须已发生了现实的损害事实为依据,而行政公益诉讼的成立并不要求如此。只要行政主体有严重违法行为或因其不作为,发生或有可能发生有损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的结果,都可以被起诉。这样做是因为违法行为既然针对的对象是国家或社会公共利益,那么该违法行为就将给国家或

9、社会带来严重后果。如重大财产损失,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安全。所以公民行政公益诉讼鼓励防微杜渐,尽可能地减轻违法行为所带来的损失,甚至将违法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第四,公民行政公益诉讼与民事、行政诉讼以及刑事自诉的主要区别:公民行政公益诉讼与民事、行政诉讼以及刑事自诉,主要体现在法律关系方面的区别。民事诉讼的原告是指因民事权利发生争议,以自己的名义向人民6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并引起诉讼程序发生的人。被告是指被侵犯其合法权益或者与原告发生权利义务争议,被人民法院通知应诉的人。在民事诉讼中确定原、被告时,以民事法律关系为基础。行政诉讼的原告是指对具体行政行为不服,依照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向人民法院起诉的利

10、害关系人。原告必须与具体的行政行为之间具备法律上的利害关系,即原告的合法权益所受到的影响、损害必须是由具体行政行为造成的,两者之间存在着相当因果关系。刑事自诉则是被害人或其监护人、近亲属为着被害人的利益寻求司法救济而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被告的诉讼。而公民行政公益诉讼的原告是指为了维护公共利益、国家利益和社会整体利益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任何公民。在公民行政公益诉讼中,确定原、被告不强调原告是案件的直接利害关系人,只强调被告是否侵犯和损害了公共利益、国家利益和社会整体利益。这是公民行政公益诉讼与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和刑事自诉有着明显区别的一个特征。二、建立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必要性在我国建立行政公益

11、诉讼,不仅具有可行性,而且具有紧迫的现实必要性。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保护环境公益的需要。环境公益主要包括各种自然环境利益、人文环境利益、教书环境利益、消费环境利益等,该类公益受到侵害的事件已屡见不鲜。一些企业为追求眼前经济利益在生产中忽视环境因素,当地行政机关为了本地经济的发展对破坏环境行为熟视无睹,致使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日益严重。老百姓上访、控告,问题也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关于市场环境利益的案件更是层出不穷,电信局纵容电信企业乱收费不作为的、铁路、民航主管部门违法提高票价的等行业的垄断现象。其根本原因在于,我们没有可靠的公益诉讼制度。第二,保护资源公共利益的需要。我国建立社会主义

12、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目标是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但是在发展过程中,对水、土地、矿藏资源造成了极大破坏,土地开发中不合理利用问题严重。据报道,当前全国城市建设用地 45闲置,40处于低效利用。主要原因是行政机关违反土地管理法规和保护国土资源的国策,违法占地、批地,大搞开发区等形象工程,造成大量土地闲置和资源浪费。我国土地所有权不属于个人,与公民7无直接利害关系,因此传统行政法对此无法进行救济。如果有公益诉讼制度的存在,事关如此众多人民重大利益的事情,必定不会陷入像今天这样尴尬的局面。第三,保护公共设施等公共财产利益的需要。有些行政机关的首长出于追求政绩的需要,不惜重金大搞“形象工

13、程” 、 “政绩工程” ,而对年久失修的桥梁、道路、历史文物不及时进行修缮维护,酿成一幕幕桥梁倒塌、道路废弃、历史文物毁灭的惨剧。政府在公共工程、政府采购等领域,违法招标、发包,违法审批无效工程、豆腐渣工程,给国家造成重大损失等,国有资产损失已是一个相当大的数目。这些问题发生的根本原因在于没有切实有效的法律制度有针对性地保护社会公共利益,建立公益诉讼制度已非常紧迫。三、建立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建议(一)从立法上明确规定提起行政公益诉讼的主体资格,详细制定诉讼程序。为使公益保护获得可诉性,不应苛求起诉人须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而应赋予所有知情国家和公共利益遭受到侵害的组织和个人提起诉讼的权利。

14、可根据我国的国情,做以下三种分类:第一,广大群众,指与行政行为虽无直接利害关系,但其利益因为公益致损而最终会受到间接侵害而代表公众起诉的公民、法人或组织;第二,受害人,是其利益直接受到侵害,同时被诉行政行为损害或威胁到社会公益而提起诉讼要求保护私益和公益的公民、法人或组织;第三,特定组织,指负有公益职责有权就其他机关的违法行为或不作为提起公益行政诉讼的组织。例如赋予环保部门对其他机关污染环境的行为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这种赋予专门机构以责任的形式来保护公益在我国是必要的。(二)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保护范围。确定行政公益诉讼的受案范围,要体现出维护公共利益的特点,但是要符合行政诉讼的相关原理。具体而言,行政公益诉讼的受案范围比一般行政诉讼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