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论文农村家庭教育落后现状及原因分析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29218894 上传时间:2018-01-2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7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大论文农村家庭教育落后现状及原因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电大论文农村家庭教育落后现状及原因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电大论文农村家庭教育落后现状及原因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电大论文农村家庭教育落后现状及原因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电大论文农村家庭教育落后现状及原因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大论文农村家庭教育落后现状及原因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大论文农村家庭教育落后现状及原因分析(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目 录中文摘要 .2英文摘要 .2前 言 .31 农村家庭教育落后现状及原因分析 .41.1 家庭教育观念落后 .41.2 家庭教育责任严重缺位 .51.3 家庭教育方式和手段欠科学 .51.4 家庭教育投入分配不合理 .61.5 家庭教育外部环境不佳 .72改变农村家庭教育现状的对策 .72.1 提高家长素质,转变传统家庭教育观 .72.2 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缩小城乡差距 .82.3 加强沟通,改善家庭教育方式 .92.4 合理分配收入,适当增加家庭教育投资 .92.5 净化外部环境,加强与学校的沟通合作 .10结 语 .11参 考 文 献 .12致 谢 .132摘要当前,我国广大农村地区

2、家庭教育普遍存在观念落后、手段单一、投资分配不合理等现状,家庭教育的不到位和缺失使得孩子在生活学习、思想道德、心理情感乃至行为方式等方面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必须引起重视,并切实加以解决。 农村家庭教育应注重切合受教育者自身实际进行,理性看待孩子的成长和发展,报以正确的期望,由传统家庭教育 观念上升到培养人全面发展的层面上,切实转变家长观念,提高家长素质,做好家长学校与社会之间的沟通协作,真正 实现良好的家庭教育,促进孩子身心健康 发展。关键词:农村;家庭教育;问题;原因;对策AbstractAt present, Chinas vast rural areas, the concept behi

3、nd the prevalence of home education,means a single, irrational allocation of investment status, family education, so children are not in place and lack of learning in life,moral, psychological and other aspects of emotional behavior as well as a series problem, we must pay attention to, and solve th

4、em. Education should focus on rural families to meet their own reality for the educated, rational view of the childs growth and development,at the right expectations, from the traditional concept of family education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man to rise to the level of training, and effectively c

5、hange the concept of parents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parents , good parents, communication between school and community collaboration, real good family education, and promote physical and mental development of children.Key words: rural;Family education; Problem; Reason;Strategy3前 言家庭是以婚姻关系、血缘

6、关系或收养关系为基础的有共同生活活动的基本群体。 1家庭作为个体接受教育的第一场所,也是人成长的摇篮。古语云:“一家仁,一国兴仁” 、 “一家让,一国兴让” 、 “家之不兴,国难保安” 。 2可见家庭教育不仅关系到个体健康成长更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如何营造一个适合孩子成长的环境,如何正确教育好孩子,是每位家长必须考虑的问题。然而,当前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家庭教育正面临着认识欠缺、观念陈旧、手段单一等现状,致使家庭教育问题较多。必须清楚地认识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原因,并有针对性得采取措施改进,才能使农村的家庭教育适应青少年健康成长和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41 农村家庭教育落后现状及原因分析1.1 家

7、庭教育观念落后一方面,现实生活中许多父母对孩子过分娇宠、溺爱,把孩子当作自己的私有财产或实现大人理想甚至是光宗耀祖的工具。父母盲目为子女安排好未来道路,不懂得从实际需要出发尊重孩子的选择。不去了解、研究孩子心理和生理的需要强行将自己的意愿转嫁给子女。这种凭借自己的经验和智慧决定孩子成长道路的教育模式,不仅不能考虑到孩子成长过程中生理心理发生的巨大变化,更不能满足孩子成长的需要。从而造成教育的低效,造成孩子独立意识、身心、情感等层面的欠缺,严重制约着子女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传统的“重男轻女”观依然盛行,男孩在家中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利,受到家长的恩宠优待,而女孩则备受冷落、轻视。这种依据性别决定待

8、遇的养育观深深的伤害着孩子的心灵。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在他的教育著作中说过“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份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 , 3而农村的一些家长不从受教育者的实际出发,把孩子的学业作为衡量孩子优秀与否的最重要指标,忽略了孩子在为人、处事、交际、人格、心理等方面的教育。常听到家长为孩子成绩忧心叹息,却很少有家长会为孩子情感和心理发展驻足观望。当前,农村家庭教育普遍重视孩子的身体素质培养,忽视心理素质、智力开发及品德等方面的培养。教育孩子更多的以非理性的教育目标进行,如“望子成龙” “成绩至上”的教育观。这些过分追逐成绩轻道德、

9、情感的教育思想和行为对孩子的发展极其不利,容易导致孩子高分低能、对家庭社会的冷漠和责任感缺失等问题。在家庭生活中,家长自身所具备的品行和素质往往对孩子的行为习惯养成有重大的影响,很多农村地区家长自身只具备小学或初中毕业学历,加之多年从事其它行业,很少涉及课本知识,对孩子的学业基本上起不到辅导作用。自身素质和能力的不高,使得农村家庭中许多父母目光短浅狭隘,把孩子的学习仅仅看做是“跳龙门”的一种手段。在农村地区,大多数家长的教育方式和手段没有明确的目的性,对家庭教育知识理论知之甚少,有的无非是一些经验之谈。家长缺少与孩子平等沟通的技巧,不了解孩子各个阶段身心发展特点,不懂得运用各种教育手段5和规律

10、。家庭教育仅采取说教或者打骂等方式,难以取得实效,还容易引起孩子的抵触,与孩子之间产生隔阂。1.2 家庭教育责任严重缺位随着我国经济的转型,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据国家统计局监测调查结果显示,2010 年,全国农民工总数达 2.42 亿人,打工者数量还在持续递增。据全国妇联统计,全国留守儿童的人数约为 5800 万,其中 14 岁以下的留守儿童超过 4000 万。 4而与之相对应的是农村隔代教育现象越来越盛行。由于城市生活费用的支出高,特别是借读费高,很多农村家庭务工人员的务工收入不足以支撑孩子在城市接受教育,因此,绝大多数孩子被留在农村家里,教育子女的重任落在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这

11、些亲人身上,由于老一辈所经历的时代背景不同和受教育程度不高,决定了他们的教育观和教育方式的滞后性,难以有效应对现今孩子身心发展呈现的新特点。 “大多数农村祖辈对现代社会人才标准和要求缺乏了解, 凭着旧思想、旧观念、旧方法教养孙子辈, 在教育过程中以经验代替科学, 带来教养质量下降。 ”5有的则在教育孩子方面力不从心,只好听知任之。孩子由于长期脱离父母的关爱,心理和精神上的需要往往不被理解和关注,受到父母教育少,孩子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不足,长此以往,极易引起家庭内部关系出现障碍,增加父母对孩子的内疚感,同时使孩子失去对家庭的依赖感和对父母的信任感,从而也使家庭教育收效甚微。 6从家人那里得到的关

12、怀少,难以与身边亲人沟通倾诉,外部不良诱惑多和自我管理能力差及监控的不到位,往往使孩子泥足深陷不能自拔。1.3 家庭教育方式和手段欠科学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文化程度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其教育孩子的水平和能力,能否因势利导地给孩子以恰当的启发和激励直接关系到家庭教育的成败。当前农村家庭教育方式主要有姑息溺爱、专制粗暴及放纵几种类型。一些家长把子女看做是心肝宝贝,对孩子百般疼爱呵护,做错事舍不得责怪和追究,让孩子在家中享有独特的地位,长此以往导致许多孩子养成“以自我为中心” ,不善于与人交往,做事专断独行,蛮不讲理等性格特征。与此相对的教养模式则是有的家长则对孩子管教甚严,

13、采取极端的暴力方式实现自己的教育目标,对子女的评价更多的表现在其所作所为是否达到要6求,这类家长坚信“不打不成材” ,认为只有在严厉的管教下才能使得孩子长大有出息。然而事实却是这种暴力教育不仅会破坏孩子和家长之间的亲密感情,还容易对孩子的心理产生不良影响,使孩子变得缺乏自信、充满挫折感,一些孩子还容易因此而产生逆反心理,不利于孩子良好性格的塑造。此外,还有一类教育方式则是对子女不闻不问,不关心子女的未来发展,认为孩子“能读则读” , 不能读书就不过多强迫和干涉,对孩子的成长和学业抱着一种随意态度。在这类父母的认识中教育孩子更多的是学校老师和班主任的事,孩子成才全靠自身而不依赖家庭的支持。这种教育方式形同虚设,使得孩子成长过程中感到孤独、迷茫,缺乏目标感和责任心,易导致孩子自暴自弃,缺乏学习动力和目标,养成随意性格,给以后人身发展带来巨大危害。1.4 家庭教育投入分配不合理在农村地区,家庭开支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用于日常的基本生活需要的消费开支,如衣、食、住、行等生活资料的消费。二是用于改善家庭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消费开支,如购买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等享受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