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工艺—课程设计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29218868 上传时间:2018-01-2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酵工艺—课程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发酵工艺—课程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发酵工艺—课程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发酵工艺—课程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发酵工艺—课程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发酵工艺—课程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酵工艺—课程设计(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发酵工艺课程设计2013 年 12 月 5 日目录1. 设计目的 .12. 设计原理 .22.1 国内乙醇生产工艺的发展概况 .22.2 玉米秸秆和玉米淀粉混合原料的乙醇发酵的提出 .33. 实验方法 .33.1 实验材料 .33.2 培养基 .33.3 仪器 .43.4 菌株发酵及保藏 .43.5 混合原料发酵生产燃料乙醇 .54. 实验预期结果 .64.1 玉米秸秆与玉米淀粉配比的确定 .64.2 料液比的确定 .74.3 硫酸浓度对玉米秸秆水解的确定 .74.4 纤维素酶用量的确定 .85. 燃料乙醇的工艺流程设计 .85.1 流程概况 .95.2 溶氧条件的控制 .95.3 pH 条件

2、的控制 .105.4 温度的控制 .1011. 设计目的燃料乙醇是一种重要的生物质能源,由于其清洁、可再生等诸多优势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已经成为国内外能源领域的研究热点,并有望成为“后石油时代”中新能源的主力军。然而,燃料乙醇的产业化依然面临许多挑战。目前,工业生产燃料乙醇主要使用粮食淀粉(玉米、小麦等) 、甘蔗以及其它富含糖类的原料,处于“与人争粮”的窘境之中,从长远角度来看难以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在备选的生产原料中,木质纤维素不但来源广泛,而且其生产燃料乙醇的过程本身可有效地缓解环境污染,从而倍受全球能源研究领域的关注。在我国,玉米秸秆纤维素原料的来源非常丰富,通过纤维素酶催化生产燃料乙醇

3、的研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设计针对目前木质纤维素生产燃料乙醇过程中存在的生产成本过高以及纤维素原料到燃料乙醇的转化率较低等问题,对玉米秸秆生产燃料乙醇的工艺流程进行选择优化,在利用玉米秸秆生产燃料乙醇的同时,充分考虑其它副产物资源的利用,并对此生产过程进行了技术经济分析;此后,在原料成分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木质纤维素原料玉米秸秆及玉米芯与玉米淀粉混合作为原料的新型发酵工艺,并分别对其进行了初步的实验优化和技术经济分析,以期为木质纤维素燃料乙醇工艺提供科学指导与技术支撑。2. 设计原理2.1 国内乙醇生产工艺的发展概况目前,木质纤维素类生产燃料乙醇的步骤主要包括原料预处理、纤维素水解、

4、乙醇的发酵及分离等单元操作,木质纤维素预处理方法主要包括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和综合法等。其中使用稀酸进行化学水解是研究最多且使用最为广泛的方法之一,在经济和技术上都有较好的可行性。以淀粉和纤维素为原料生产燃料乙醇的工艺存在一定的区别,在前者工艺中,淀粉原料经粉碎、蒸煮、液化、糖化,再发酵、蒸馏、精馏、脱水,制得无水乙醇,木质纤维素乙醇的生产主要包括原材料的预处理、酶法糖化、发酵和乙醇的分离纯化等工艺过程。如果能将这两种原料混合使用,如玉米秸秆经预处理酶解后再加入些玉米淀粉糖浆,这样就能节省淀粉质原料前处理过程中外加的水,提高纤维素原料的糖浓度,继而提高发酵液中乙醇浓度,降低蒸馏的能耗。种玉米

5、 播种,灌溉 施肥,除草收获 玉米杆收集运输预处理酶解发酵蒸馏,精馏副产品缩水,变性乙醇和汽油混合使用2图 1 木质纤维素燃料乙醇的生命周期2.2 玉米秸秆和玉米淀粉混合原料的乙醇发酵的提出探索了以玉米秸秆和淀粉糖浆混合物为原料进行发酵产乙醇的可行性。对玉米秸秆中木质纤维素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并优化了玉米秸秆的预处理工艺。此后,通过实验比较了以玉米淀粉、玉米秸秆以及两者混合物为原料的发酵工艺。结果表明,混合原料发酵的乙醇产量高达 66.4 g/L,远高于其它两条工艺路线,因此以玉米淀粉糖浆和玉米秸秆混合物为原料发酵产乙醇的第 1.5 代燃料乙醇的关键过程是可行的。在此基础上,对上述三种工艺路线进

6、行了单位生产成本估算,其中玉米秸秆和混合原料发酵的工艺成本比较接近,表明以混合原料取代玉米淀粉发酵,从而在一定限度内避免“与人争粮”的窘境是完全可行的。3. 实验方法3.1 实验材料(1)菌株及木质纤维素原料:玉米杆,酿酒酵母,玉米淀粉糖浆(2)水解酶:纤维素水解酶(3)主要试剂:硫酸,氨水,葡萄糖,酵母粉,石油醚,氢氧化钠,无水乙醇,3,5-二硝基水杨酸,蛋白胨,酒石酸钾钠,正丁醇,苯酚,酵母粉,色谱纯乙腈,盐酸。3.2 培养基(1)种子培养基 YPD种于培养基成分为葡萄糖 30 g/L、酵母粉 4g/L、蛋白胨 4g/L,115灭菌15min,用于种子液培养。(2)摇瓶发酵培养基玉米秸秆与

7、稀酸溶液料液比 1:10,硫酸浓度 1%,浸泡 24h,置于高温蒸汽灭菌锅中,130水解 90 min,调节 pH 至一定值后直接做为发酵培养基。玉米秸秆水解液中添加酵母浸粉和蛋白胨各 3 g/L 作为摇瓶发酵培养基。3.3 仪器手提式高速中药粉碎机,电热恒温干燥箱,LG16-W 台式高速离心机,AND乙醇分配与销售3电子天平(180g/0.0001),JA1003 电子天平,SS-325 全自动动高压灭菌锅,电动搅拌器,Milli-Q 型超纯水仪,HH-S 型水浴锅,旋转蒸发仪 RD-52,XH-C 游祸混匀器,HZQ-F160 型全温振荡培养箱,TGL-16B 型台式离心机,水浴摇床,72

8、1 分光光度计,SHZ-D (III)型循环水式真空泵,DLSB-5/25 型低温冷却液体循环机,SBA-50 型葡萄糖分析仪。3.4 菌株发酵及保藏(1)菌种的培养斜面培养:将斜面培养基在 115灭菌锅中灭菌 15 min 后,放于无菌室中自然冷却到室温后进行划线接种,然后放于 30恒温培养箱中培养 36 h 左右,取出放于-4冰箱内冷藏保存备用。(2)菌株的活化取出斜面保存的菌种,用接种环转接入 100ml 的种子培养基中,,放于摇床中在 30,转速为 150 r/min 的条件下培养 16-20 h,再取其中 1ml 转入新鲜培养基,同样条件下培养约 18 h 左右,使 OD600=32

9、-35。用接种环挑取冷藏斜面保存的菌株接入装有 100 ml 种子培养基的 250 ml 摇瓶中,在 30,转速为 150 r/min 的摇床中培养 18h 左右,使 OD600 约为30。(3)种子培养条件从斜面上用接种环挑取一定量的菌体转接入 YPD 液体培养基中,装液量为100 mL/250 ml 三角瓶,30,150 rpm 条件下培养 16-20 h。(4)发酵培养条件将种子培养液按 10%的接种量接入装有 100 mL 发酵培养基的 250 ml 三角瓶中,于30,150 r/min 条件下摇床培养 48 h。(5)菌种保藏将菌株接入 YPD 液体培养基中活化 16-20h,取 1

10、ml 的培养液进行一定比例的稀释,然后在 YPD 固体培养基平板上进行涂布分离。培养后用接种环挑取单个菌落接入 100 ml,YPD 液体培养基中,30条件下培养到对数生长后期。取等量的 30%的火菌甘油和培养好的菌悬液进行混合,然后分装到离心管中,最后将离心管冷冻于-80下的低温冰箱内保存。用此方法保藏菌种时间一般为半年左右。3.5 混合原料发酵生产燃料乙醇(1)玉米秸秆与玉米淀粉配比的探究玉米基原料的预处理和酶水解:称取粉碎过筛后的玉米秸秆原料 10 g,分别按 1:10 (w/v)的料液比加入 1.6%稀硫酸,在 130条件下预处理 90 min;将各个试样取出冷却至室温,调节 pH 为

11、 5.0,以 100 U/g 纤维素的加酶量加入纤维素酶,在 50条件下水解 48h;酶解结束后过滤,得到玉米秸秆水解液,分别定容到 100mL,添加一定量的酵母粉和蛋白胨,灭菌后备用。分别用1g,2g,3g,4g 玉米淀粉按一定的比例稀释,加入到 250mL 的三角瓶中,各设三个平行试验。然后放在灭菌锅中于 115条件下,灭菌 15min。种子培养条件(酿酒酵母):温度 30,转速 150r/min,培养时间 16 h。摇瓶发酵:两种菌株的种子液按 10%的接种量接入玉米秸秆的水解液培养4基中,每种菌株做三个平行实验,在 3、转速 150 r/min 条件下发酵培养,并定时取样,CO2 失重

12、情况和乙醇生成情况,70h 后完成发酵。(2)料液比的探究通过取玉米秸秆 8g,10g,12g,14g,16g 来控制 0.8:10(w/v)和 1:10(w/v)和1.2:10(w/v)和 1.4:10(w/v)和 1.6:10(w/v)的料液比,同时添加 2g 玉米淀粉。处理方法与发酵与(1)完全相同。(3)硫酸浓度对玉米秸秆水解的探究分别称取 10g 的玉米秸秆放入到盛有 100mL 浓度为1.2%,1.4%,1.6%,1.8%,2.0%的硫酸中,在 130水解 90min,加料方法与发酵方法与(1)完全相同。(4)纤维素酶量的探究将样液添加 80U/g,90U/g,100U/g,110

13、U/g,120U/g 的纤维素水解酶进行水解,加料方法与发酵方法与(1)完全相同。4. 实验预期结果4.1 玉米秸秆与玉米淀粉配比的确定玉米淀粉是提供啤酒酵母初期生长的主要原料,由于淀粉市场价格比较昂贵所以必须确定最佳的淀粉投加量来节约投资成本。表一 混合原料发酵情况实验号 淀粉量 CO2 失重量 酒精体积分数1 1g Q1 W12 2g Q2 W23 3g Q3 W34 4g Q4 W4预期值 Q1Q3Q4Q5,W1W3W4W5,M1Q4Q5,W1W4W5,所以选取硫酸水解的浓度为 1.6%最合适。4.4 纤维素酶用量的确定纤维素酶为比较贵重的原料,用量越多原料的水解越彻底,过多的用酶量会导致原料的让费,为了生产工艺的最优化必须确定用酶量。表四 不同酶用量发酵情况实验号 用酶量 U/g CO2 的失重量 酒精的体积分数1 80 Q1 W12 90 Q2 W23 100 Q3 W34 110 Q4 W45 120 Q5 W5预期结果为 Q1Q2Q3=Q4=Q5,W1W2W3=W4=W5,所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