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级圆柱直齿轮减速箱课程说明书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29218633 上传时间:2018-01-22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5.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单级圆柱直齿轮减速箱课程说明书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单级圆柱直齿轮减速箱课程说明书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单级圆柱直齿轮减速箱课程说明书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单级圆柱直齿轮减速箱课程说明书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单级圆柱直齿轮减速箱课程说明书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级圆柱直齿轮减速箱课程说明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单级圆柱直齿轮减速箱课程说明书(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机 械 设 计 基 础 课 程 设 计 说 明书设计题目: 单级圆柱直齿轮减速箱 学 院: 专业年级: 学 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2015 年 7 月 1 日1目 录一、传动方案拟定2二、电动机的选择3三、确定传动装置总传动比及分配各级的传动比4四、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设计5五、普通 V 带的设计6六、齿轮传动的设计8七、传动轴的设计11八、箱体的设计19九、键连接的设计21十、滚动轴承的设计22十一、润滑和密封的设计24十二、联轴器的设计24十三、设计小结252计算过程及计算说明1、传动方案拟定设计单级圆柱齿轮减速箱和一级带传动、工作条件:使用年限 10 年,工作为一班工作制,载荷平

2、稳,环境清洁。、原始数据:滚筒圆周力 F=2700N;带速 V=1m/s;滚筒直径 D=240mm;方案拟定:采用带传动与齿轮传动的组合,即可满足传动比要求,同时由于带传动具有良好的缓冲,吸振性能,适应大起动转矩工况要求,结构简单,成本低,使用维护方便。1.电动机 2.V 带传动 3.圆柱齿轮减速箱4.联轴器 5.滚筒 6.运输带3二、电动机选择1、电动机类型和结构的选择:选择 Y 系列三相异步电动机,此系列电动机属于一般用途的全封闭自扇冷电动机,其结构简单,工作可靠,价格低廉,维护方便,适用于不易燃,不易爆,无腐蚀性气体和无特殊要求的机械。 2、电动机容量选择:电动机所需工作功率为:式(1)

3、:da (kw) 由式(2):*V/1000 (KW)因此 Pd=FV/1000a (KW)由电动机至运输带的传动总效率为: 总 = 式中: 1、2、 3、 4分别为带传动、减速箱、联轴器和卷筒的传动效率。取 =0.96, 2=0.97, . 0.99, 0.96则: 总 =0.960.970.990.96=0.89所以:电机所需的工作功率:Pd= FV/1000 总=(2.71)/0.89=3.03 (kw)43、确定电动机转速卷筒工作转速为:n 卷筒601000V/(D)=(6010001)/(240)=79.58 r/min根据容量和转速,由相关手册查出电动机类型取1500r/min电动

4、机型号:(如下表)电动机转速(r/min)电动机型号 额定功率(kw) 同步转速 满载转速Y112M4-4 4 1500 1440三、确定传动装置的总传动比和分配级传动比:由选定的电动机满载转速 nm和工作机主动轴转速 n1、可得传动装置总传动比为:i=nm/nw=1440/79.58=18.09总传动比等于各传动比的乘积分配传动装置传动比i=i1i2 (式中 i0、i 分别为带传动和减速箱的传动比)52、分配各级传动装置传动比: 取 i1=3.6(普通 V 带 i=24) I 2=5(减速箱)所以: i=i 1i2 =3.65=18四、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设计:1、运动参数及动力参数的计算(

5、1)计算各轴的转数:高速轴:n=nm/ i 1=1440/3.6=400(r/min)低速轴:n= n/ i 2=400/4.445=80r/min(2)计算各轴的功率:高速轴: P1=Pd1 =40.96=3.84(KW)低速轴: P2= P123=3.840.980.97=3.65(KW)(3)计算各轴的输入转矩:电动机轴输出转矩为:T=9550Pd/nm=95504/1440i1 为带传动传动比i2 为减速器传动比6=26.53 Nm高速轴: T1=9550Pd/n1=91.68 Nm 低速轴: T2=9550Pd/n2=435.72 Nm综合以上数据,得表如下:功率 P (KW)转矩

6、T (Nm)轴名输入 输出 输入 输出转速 nr/min传动比 i电动机轴 4 26.53 1440 3.6高速轴 3.84 91.68 400低速轴 3.65 435.72 8057取 d2=375mm (虽使 n2 略有增加,但其误差小于5%,故允许) (4)确定带长和中心距 a:0.7(d1+d2)a02(d1+d2)0.7(100+375)a02(100+375)332.5 a0950 初定中心距 a0=500 ,则带长为L0=2a0+(d1+d2)/2+(d2-d1) 2/(4a0)=2500+(100+375)/2+(375-100)2/(4500)五. V 带的设计(1)选择普通

7、 V 带型号由 PC=KAP=1.14=4.4( KW)根据课本表 13-11 得知其交点在 A 型交界线处,故A 型方案(2)确定带轮的基准直径,并验算带速:则取小带轮 d1=100mm带速验算: V=n1d1/(100060)=7.54 m/s介于 525m/s 范围内,故合适 (3)大带轮直径d2=n1d1/n2=i1d1=360mmKA=1.1 推荐的 A 型小带轮基准直径为75mm125mm8=1783.94mm由表 9-3 选用 Ld=1800 mm 的实际中心距a=a0+(Ld-L0)/2=500+(1800-1783.94)/2=508.03mm(5)验算小带轮上的包角 11=

8、180-(d2-d1)57.3/a =148.98120 合适(6) 确定带的根数Z=PC/((P0+P0)KLK)=4.4/(1.32+0.17)1.010.92)= 3.178故要取 4 根 A 型 V 带P0=1.32P0=0.17K=0.92KL=1.019六、齿轮传动的设计:(1)、选定齿轮传动类型、材料、热处理方式、精度等级。小齿轮选硬齿面,大齿轮选软齿面,小齿轮的材料为 45 号钢调质,齿面硬度为 250HBS,大齿轮选用 45 号钢正火,齿面硬度为 200HBS。齿轮精度初选 8 级(2)、初选主要参数Z1=25 ,u=5, Z2=Z1u=255=125(3)按齿面接触疲劳强度

9、计算计算小齿轮分度圆直径d1 2123 HEZudkT确定各参数值载荷系数 查课本表 6-6 取 K=1.2 1小齿轮名义转矩 2T1=9.55106P/n1=9.551063.84/400 =94680 Nm材料弹性影响系数 3由课本表 6-7 ZE=189.8 MPa区域系数 ZH=2.5 4许用应力 查课本 6PaH10lim PaH5602lim 10查表 6-8 按一般可靠要求取 SH=1则 MPaSH610lim1 52li2 取两式计算中的较小值,即H=560Mpa于是 d1 2123 HEZudkT=2560.899680. =57.45mm(4)确定模数m=d1/Z157.4

10、5/2.5=2.298取标准模数值 m=2.5(5) 按齿根弯曲疲劳强度校核计算校核 FFSFYmbdKT12式中 小轮分度圆直径 d1=mZ=2.525=62.5mm 1齿轮啮合宽度 b=dd1 =162.5=62.5mm 2b2=65mm b1=b2+(510)mm=70mm复合齿轮系数 YFS1=2.85 YFS2=2.18 3YSa1=1.54 YSa2=1.79许用应力 查图 6-22(a)Flim1=245MPa,Flim2=220Mpa,SF=1.2511则 aFMPS19625.41lim1 aF7.0li2 计算大小齿轮的 并进行比较FSY0145.968.21 FSY 01

11、239.768.2 FS1 FS2 SY取较大值代入公式进行计算 则有 54.182.56.29021 YmbdKTFSF=98.89F2故满足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要求(6) 几何尺寸计算d1=mZ=2.525=62.5mm d2=mZ1=2.5125=312.5 mma=m(Z1+Z2)/2=2.5(25+125)/2=187.5 mm取小齿轮宽度 d1=62.5 mm,d2=312.5mm(7)验算初选精度等级是否合适齿轮圆周速度 v=d1n1/(601000)=60400/(601000)=1.31m/s对照表 6-5 可知选择 8 级精度合适。12七 轴的设计1.齿轮轴的设计(1)按扭转强

12、度估算轴的直径选用 45#调质,硬度 217255HBS轴的输入功率为 P=3.84 KW转速为 n1=400r/min ,c=11d mnPC378.240.133(2)确定轴各段直径和长度从大带轮开始右起第一段,由于带轮与轴通过 1键联接,则轴应该增加 5%,取 D1=25mm,又带轮的宽度 B=(Z-1)e+2f=(4-1)15+29=63 mm 则第一段长度 L1=60mm右起第二段直径取 D2=30mm 2根据轴承端盖的装拆以及对轴承添加润滑脂的要求和箱体的厚度,则取第二段的长度 L2=60mm右起第三段,该段装有滚动轴承,选用滚子轴 3承,则轴承有径向力,而轴向力为零,选用 N20

13、8 型轴承,其尺寸为 dDB=408018,那么该段的直径为 D3=40mm,长度为 L3=18mm右起第四段,为滚动轴承的定位轴肩,其直径应 4小于轴承的内圈外径,取 D4=48mm,长度取 L4= 11mm右起第五段,该段为齿轮轴段,由于齿轮的齿 5P的值为前面第 10页中给出在前面带轮的计算中已经得到 Z=4D1=25mmL1=60mmD2=30mmL2=60mmD3=40mmL3=18mmD4=48mmL4=11mm13顶圆直径为 67.5mm,分度圆直径为 62.5mm,齿轮的宽度为 62.5mm,则,此段的直径为 D5=67.5mm,长度为 L5=62.5mm右起第六段,为滚动轴承的定位轴肩,其直径应 6小于滚动轴承的内圈外径,取 D6=48mm,长度取 L6= 11mm右起第七段,该段为滚动轴承安装出处,取轴 7径为 D7=40mm,长度 L7=18mm(4)求齿轮上作用力的大小、方向 小齿轮分度圆直径:d1=62.5mm 1作用在齿轮上的转矩为:T1 =91680 Nm 2求圆周力:Ft 3Ft=2T2/d2=2916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